第63章
“阿福,拿钱来!”胡二郎冲小厮道。
“郎君!”阿福拿出一串钱,准备点数,被胡二郎一把抓走。
放进苏樱背篓里,“女娘收着!”
惊得阿福脸色一变,那可是五六百文钱呢!“郎君!”
胡二郎瞪他一眼,不许他多嘴。
“郎君!”苏樱不知蜂蜜售价几何,但这么一大串钱,她知道多了。
“女娘且收着,你们身无长物,要置办的东西多,莫要推辞。
待以后家境好了,送我再多,我都不会客气!”胡二郎摁住背篓,不让苏樱把钱拿出来。
“好吧!我就不与郎君推来让去的!”苏樱只得妥协。
俩人拉拉扯扯的,引得路人侧目,她也确实需要钱,答应了弟弟妹妹买胡饼。
“郎君,我这里有几个买卖,想与郎君合作。”
苏樱觉得胡二郎人不错,是个值得信任的伙伴,就是销售方式、思路上可能要做改变。
“哦?什么买卖?说来听听。”胡二郎道。
“嗯,除了你手里的酸枣卷、蜂蜜,还有粉条,我们生产,你销售,怎么样?”
“?”胡二郎看着苏樱,“女娘,你们会养蜂?”
“算是吧!”苏樱点点头。
“养蜂倒是个不错的营生,那粉条又是何物?”胡二郎知道苏樱有太多稀奇古怪的点子。
“蕨根粉、葛根粉加工的面条,耐贮存、便于运输,不易断裂。”苏樱介绍道。
“蕨根、葛根还能制成粉?”胡二郎很震惊。
“是啊!出粉不少,制成的面条既可做菜,亦可当粮食,州府应该好卖。”
“如此!”胡二郎默默思考着,“合作没问题,我能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一会儿随我们去吗?”苏樱问。
“行啊,你们用什么生产?”胡二郎好奇。
“我们是村里人合伙干,太穷了,生产工具全靠凑!”苏樱笑道。
“现在还差一口大铁锅!你可要送一口大锅?到时算你一份。”
“好啊!”胡二郎随口应道。
“真的?”苏樱本是玩笑话,没想到胡二郎想都没想就同意。
“不是你说的送一口大锅,算我一份吗?女娘不会反悔了吧?”胡二郎打趣。
“没有,郎君加入,再好不过!”苏樱开心道。
杂货铺这会儿正忙,店里的几架江东犁已卖掉,都是分期付账。
剩下没走的吵吵闹闹登记来料加工,顺带还买了些杂货,祝掌柜一家忙得满头大汗。
胡县丞拉着苏步成到杂货铺对面的茶肆坐下,继续聊农桑、水利这些基层杂事,相谈甚欢。
也没冷落苏老二、苏老三,这俩人在工部、司农寺待过,见识远比自己高,多多结交,总有一日用得上。
“阿耶!”胡二郎进来。
“臭小子,怎地这会儿才到?”胡县丞问。
“我与苏家女娘有生意要谈,待会儿我随苏先生他们一同去荒沟村。”胡二郎回道。
“你要去荒沟村?正好为父也要去!”胡县丞转头问苏步成,“苏先生可欢迎?”
他想看看苏步成说的腐土肥料,也想看看那什么蕨根、葛根制成的粉啥样。
身为父母官,最关心的是粮食与收成问题,刚才他们也聊过这些。
“荣幸之至,只是家徒四壁,怕怠慢大人。”苏步成歉疚道。
“无妨!乡村里都这样,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歇息,胡某不讲究!”胡县丞不在意道,“一会儿咱们且随苏先生去。”
第86章 实诚人
“阿福,你把蜂蜜和酸枣片带回去交给老莫,他知晓如何处理。”胡二郎吩咐道。
“是!郎君!”阿福领命而去。
“等一下!”胡二郎叫住阿福,转头看向苏樱,“你要的大铁锅多大,画一个。”
“啊?”苏樱没想到话题一下子转到大铁锅上,“你还没去看呢,就做决定?”
“趁阿福回去,一同办了。”胡二郎道。
“呃,口径四尺五,能打出来吗?”苏樱画了一口大铁锅。
她不知以那个时代的技术,能否打造出那么大的铁锅。
“嘶!”在座几人都惊到,这么大的铁锅着实惊悚。
“阿樱,是不是太大了?”苏步成只知道是用来制作粉条,具体怎么用并不清楚。
“不大!”苏樱笑笑没解释,又画了一个圆盘,上面全是网眼。
“这是何物?”众人不解。
“漏网!粉条成型全靠它!”苏樱标注上尺寸。
本想做一个带漏网的铁桶,但铁器太贵,就只做漏网,装在木桶上,节省费用。
胡二郎将两张图纸交给阿福,“都交给老莫!”
“诶!”苏樱欲言又止。
“女娘还有何事?”胡二郎问。
“那个,铁锅能不能多打一口,小一些的?”苏樱脸不自觉的红了,“我家自用,钱从买卖结算中扣除。”
“多大?”胡二郎没有多嘴问为什么。
“呃,口径两尺足矣。”苏樱不好再提过份要求,先将就着用。
以后有钱了自己打一口大的。
“记住了吗?”胡二郎问阿福。
“记住了,郎君,大锅口径四尺五、小锅两尺,另外还有一个漏网口径一尺二。”阿福复述道。
“好了,去吧!”胡二郎挥手。
巳时两刻,卖完菜的村民来杂货铺汇合,扛走十二个大水缸。
苏樱买了剪子、针头线脑类的小日用品。
胡二郎要免费送,被苏樱拒绝,坚持付了钱,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占便宜没个完。
想到胡县丞他们要去村里,没啥招待的,苏樱赶紧跑去玉娇娘的肉摊割点儿肉。
“娇娘,你这生意也太好了,这才多会儿?就没了!”有人围在摊位前,玩笑道。
“漂亮阿姐!”苏樱隔着几位客人大声招呼。
“哟,女娘可是又要售卖野猪?”玉娇娘见到苏樱,认出是上次卖野猪的女娘,很是热情。
“不是,我是问问你这里还有肉吗?我割上几斤。”苏樱笑笑。
“哎哟,不巧,今儿的肉都卖完了,我还指着你送头野猪呢。”玉娇娘笑眯了眼。
那日的野猪虽然送来的晚,但女娘能说会道,小嘴儿叭叭的,说她旺家旺宅旺子孙。
买肉的人特别多,中午时分那么大一头野猪愣是卖完了。
今日特意宰杀的两头羊,巳时三刻不到,也卖完。
有种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的感觉,最近财运特别旺。
“今儿没野猪,家里有客人,还想着到你这里割些肉呢!”苏樱有些失落,拿啥招待客人?
“我这儿还有两副下水没人要,女娘若不嫌弃,十五文拿去。”玉娇娘道。
“啊?那好吧!”苏樱数了十五文,下水就下水,总比啥都没有的好。
背着背篓出来,路过食肆,买了好几个胡饼和蒸饼。
集市的人散了不少,只剩一些还没卖完的、来晚的蹲在路边等买主。
一个土著装扮的女孩不停在路人中搜索目标,盼望有人买她的东西。
“你这两只野兔咋卖的?”苏樱蹲下。
扒拉着野兔,野兔本身个头不大,一只有三四斤,算比较肥的。
野兔没有箭伤,而是腿被夹断,估计是捕猎夹夹的。
“三十文一只!”那姑娘用生硬的汉话回道。
“三十文?”苏樱看了一眼姑娘。
“二十九文!”不等苏樱还价,姑娘急忙降价,生怕苏樱嫌贵不要。
她从最初的四十文降到三十文,中间好几个人一听报价,价都不还,起身走了。
要是苏樱也不买,可能今天就再没人问了。
“二十九文?”苏樱觉得这女孩沉不住气 ,哪有这么卖东西的?
“二十八文!”女孩眼神急切,甚至带着一丝丝乞求的味道。
女孩一身狼狈,身上、头上沾着不少草屑,想来是走了很远的山路,急需用钱。
“六十文,你数一数!”苏樱把钱递给女孩。
女孩接过钱,拿出四文要退还,被苏樱摁住,提着两只大野兔走了。
不是苏樱穷大方,而是这个女孩一定急用。
野兔没有留着自己吃,着急出手,只能是家里有人生重病,需要钱抓药。
一分钱难倒英雄,现在的苏樱很能体会那种没钱的滋味儿。
大家都在集市口等着,一辆牛车上放了三把犁,十二口大水缸摞成四摞捆好。
苏老二、老三拿青草喂牛,眼里全是疼爱,像看自己的孩子。
杨大郎一众村民围着,不时伸手轻轻抚摸着牛,上下打量、品评着,赞不绝口,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咦,咋还有牛车?”苏樱诧异。
“拉犁过来不得有车?”胡二郎好笑。
“那一会儿车子咋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