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吃完早饭,苏步成他们正要出门,杨老汉带着村民们来了。
背篓、箩筐带了不少,有壮汉、也有妇人。
“苏村老早、阿樱村老早!”村民们乐呵呵打招呼。
“各位乡亲早!”苏步成笑道,“大家唤我苏郎君、小女阿樱即可,村老村老的叫着生分。”
“呵呵,苏郎君、阿樱!”村民们从善如流,他们也觉得这样更亲切。
“各位可是去捡山货?”苏步成问。
“是啊!昨晚村长通知的,大家一起去捡拾。”村民们脸上喜气洋洋。
有的家里把大一些的少年郎都带上,多一个人多捡拾一些。
人群中最显眼的当属王老汉,满头白发背着硕大的背篓。
儿媳杨氏也在队伍中,背着大背篓,跟在兄长杨大郎身后。
“就在山口那一片捡,切记莫要往里去,注意安全!”苏步成不忘再叮嘱一遍。
“省的、省的!有吃的谁还往山里去!有了山货、还有蕨根粉、葛根粉,粮食没那么紧张,我们还等着过好日子呢!”
村民们连连点头。
“阿樱,卤汁还你!”杨老汉把竹筒装着的卤汁递给苏樱。
“这么快?”苏樱以为要两三天。
“昨晚我们几家一起卤的,还卤了些肉,那香味儿,整个村都闻到。”杨老汉说着忍不住陶醉的吸了一下空气。
“以后要用来拿就是!”苏樱交给杜氏。
“阿樱,这是王三郎、郑四郎,他们是村里木工手艺最好的两人,你跟她们说说要弄啥。”
杨老汉身后跟着两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俩人手臂上、脸上都有伤痕,捕猎时留下的,村里壮汉身上或多或少都有。
王三郎是随王老汉一起流放的本家侄子,就跟苏步成他们家一样。
郑四郎是村老老郑头的儿子。
当年都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如今成了山上打猎下河摸鱼,心灵手巧的农人。
“阿樱!”两位汉子冲苏樱行礼。
“两位大叔!”苏樱忙回一个男子揖礼。
几人到院子里,苏樱详细讲了要打造的蜂箱,以及内部构造。
“阿樱,这真的能成?”两位汉子没想到还有人懂得养蜂。
“当然,我们把蜂箱放到树林里引蜂,只要能引来蜂王,过段时间蜂箱里就有蜂蜜。
这里四周全是山,植被丰富,一年四季都是花期,蜂蜜全年都能产蜜。
要是成功了,咱们多做一些蜂箱,定期收割蜂蜜,能卖一大笔钱。”苏樱描绘着未来。
“太好了!”俩壮汉激动地拳头紧握。
杨老汉与苏步成也是笑意堆满脸,这将是村里最轻松、来钱最快的活路,谁能不激动?
“阿樱,咱们把蜂箱放那儿就有蜜蜂来吗?”王三郎有些疑惑,养蜂这么简单?
“不止,还需要蜂蜜引蜂!”
“蜂蜜?咱们上哪儿去弄?那个可不容易。”王三郎记得野蜂都是在悬崖峭壁上。
“别担心,村长把自家珍藏的蜂蜜借出来,支援村里养蜂!”苏樱给村长脸上刷金。
第75章 满载而归
“村长,你家还有?”郑四郎问。
去年初他们弄到一个野蜂巢,割下来的蜂蜜每人分得一斤,都拿去镇上换钱,难道村长家还留了?
“嗯嗯!”村长脸色不自然,含糊道。
这蜂蜜都送与苏家,苏樱这会儿说成他家,他觉得不好意思,又不好否认。
“不少,足足有半斤呢!咱们先做几个蜂箱试试看,要是真能引来蜜蜂,再做一些!”苏樱安排道。
“成!”几人说完急着要走。
“等一下,还有个事儿。”苏樱叫住几人。
“何事?”王三郎问。
“你们可会拼接木板?”苏樱比划道,“六尺长、四尺宽的薄木板,正面涂黑漆。”
“涂黑漆,阿樱要这个作甚?”几人不解。
“黑板!孩子们上课用!”苏樱介绍道,“没有书,授课时把课文写黑板上。”
“咦,这倒是个好办法!”大家眼前一亮,终于不是读望天书。
“阿樱啊,你这个黑板用啥书写?”杨老汉提出疑问。
“粉笔!”苏樱回道。
“粉笔?”杨老汉、苏步成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那是何物?
“用石灰石制作,待忙过这几日做一些。”苏樱觉得事情好多,“黑板能做出来吗?”
“能!几块木板拼接简单。”王三郎、郑四郎齐声道,蜂箱、黑板都比平日里做的桌椅简单。
“好啦,就这些!”苏樱这里事情终于谈完。
杨老汉、王三郎、郑四郎几人跟在队伍后进山。
苏步成去地里锄地,苏樱与小桃、苏绿继续剥板栗。
苏荷嫌剥板栗费手,又嫌筛土晾晒累,可是不干活儿又不行,最后还是选了剥板栗。
至少可以坐在阴凉处慢慢剥,少剥一些、剥慢点儿,谁也不能说什么。
苏樱往罐里掺水,然后把板栗一个个用刀砍一下,丢进去煮。
“阿樱,都煮啊,一下子吃不完!”苏绿看着满满一罐板栗发愁。
“放心,一会儿煮开,有开口好剥,咱们把熟栗子捣成粉晒干能放很久,熬粥、做栗子糕都成。”
生板栗不经放,要不了几天里面果实就变硬,像石灰质,很难吃。
“阿姐,我们真的能吃上栗子糕吗?”小桃巴巴望着罐里的栗子咽口水。
“当然能!阿姐答应过的,怎么会食言?”苏樱刮了刮妹妹的小鼻子,“小馋猫!”
在等板栗煮熟的空隙,苏樱把剩下的板栗挨个砍一刀。
待罐里的板栗煮熟倒冷水里冷却,再煮下一罐。
然后三姐妹剥开口板栗,速度快了许多。
苏荷没人喊也不敢喊,但她也不想累着自己,不用人招呼,她也选开口的熟板栗剥。
苏樱看了没吱声,苏荷属于天生的爱唱反调,你若喊了她未必领情,不喊吧,自己就知道选哪一种。
“阿樱,你真聪明,想出这么个法子!”苏绿佩服道,自己只会一个一个生栗子费力剥。
“知道为啥吗?”苏樱逗堂妹。
“为啥?”苏绿傻呵呵问。
“因为我懒啊!不想费力干活儿,就得想办法怎么省事儿,哈哈…”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样的懒我想要!”苏绿认真道。
自己脑子转得慢,嘴又笨,如果这种懒能让人聪明,她真的很想很想。
“傻阿绿,你就这样挺好的!多可爱的小姑娘!”苏樱笑呵呵道。
要是苏荷、小秦氏也这么老实本分,这么团结有爱的团队要不了多久就能起飞,可惜!
“切!”苏荷忍不住冷哼。
看着苏樱逞能、显能耐,一向唯唯诺诺的苏绿露出灿烂的笑容,苏荷觉得辣眼睛、太刺眼。
小桃小脸一垮,要回嘴,被苏樱按住,轻轻摇头。
想找茬儿的人越搭理越来劲儿,巴不得有人接话茬儿,然后跟你没完没了的争吵。
她是舒坦了,别人一天的好心情没了!
对付这种人也不难,只需冷处理。
苏绿看一眼,不理解但跟着苏樱照做。
“唉,看,捡的时候嫌少,恨不能山上的都捡回来,可是打理起来真累人!
板栗弄完,咱们还得把核桃、油茶果剥出来晒干,活儿多着呢!”苏樱发愁道。
“我宁愿天天这么忙着,也不愿天天啥都没有饿肚子!”苏绿心态很平和,看着这么多吃的,再累也甘愿。
三姐妹继续说说笑笑,把苏荷当空气不存在。
苏荷哼了个寂寞,心中更加不满,开始乒乒乓乓摔打。
这边小秦氏倒是乖巧许多,老实干活儿。
苏老太太在旁边监工,加上自己也懊悔昨晚闹腾,搞得自己没了退路,这会儿只想表现好一些。
别再得罪老太太,巴着这一大家子好歹有饭吃,有人护着不被欺负。
不得不说,生活阅历还是有用,至少小秦氏看得清一些现状。
唯有蠢驴苏荷,一如既往地蠢不自知,还往死里作。
到中午大家回来,桶里、盆里全是煮熟的开口板栗。
少年们剥板栗时顺便偷嘴吃两个,粉甜粉甜的板栗满口香。
捡山货的村民陆续有返回的,路过苏家都打一声招呼。
“哟,阿樱,你们的板栗怎么都是开口的?都煮了?”有眼尖的村民看到。
跟他们的储存方式不同,他们都是放地窖,吃的时候取一些出来。
“煮熟了磨成粉晒干好储存,煮前拿刀砍一下,煮开后自然有道口子,剥起来轻松许多。”苏樱分享秘诀。
“嘿!还真是哈!这可省事儿多了!”村民们懂了,“阿樱,你这不是栗子粉了?”
“是啊!很香,煮粥里或做栗子糕都成。”苏樱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