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杨大郎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两个胡饼,“阿耶、阿娘!”
“给我们作甚,你们自己吃!”杨老汉没接,知道这是大儿省下的。
阿木、阿桑两眼放光,看着胡饼。
用力嗅着空气,里面有股胡饼的焦香味儿。
“阿耶,你买的?”阿桑忘了喝粥,眼馋的盯着胡饼。
“中午没吃完的!”杨大郎把胡饼掰成几块,分给爹娘、妻儿、弟弟一家。
家里也就过年到镇上赶集时才舍得买,那香味儿,孩子们能从年头念到年尾。
“谢谢阿耶(大伯)!”孩子们欢喜接过,迫不及待咬一口,真香!
“你这孩子,自己舍不得吃,这一日累坏了吧?”高氏心疼道。
从深山里抬着野猪走一路,到镇上又辗转到县城,脚底肯定磨起了泡。
“还好!阿娘!后面我们赶的牛车,不然哪这么快回来?”杨大郎憨憨一笑。
“赶牛车?得花不少钱吧?”高氏问。
“嗯,来来去去,加上运粮食,花了有七八百文钱!”杨大郎点头。
“嘶!花这么多?”妇人们心疼坏了,省下来就是二百多斤粮食呢!
“嗨!这钱不花不行啊!不然赶不到县城,待明日肉臭了谁要?”杨大郎说的很大方的样子。
其实在看到苏樱付钱的时候,他比她们更心疼,恨不能抢回来。
宁愿辛苦走路,省下这钱去买粮食。
道理何尝不明白?看到钱大把大把花出去,简直要人命!
“哟,咱家大郎这么大方啦?”高氏玩笑道,看向大儿。
“咦,大郎,你脸上咋脏的?恁大的人,脸都洗不干净!” 高氏说着伸手抹儿子脸上那团阴影。
“嘶!”杨大郎痛到,躲开母亲的手。
“大郎,你脸上咋啦?”高氏拉住大儿仔细查看。
“没啥,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撞到脸上。”杨大郎胡乱扯道。
“摔的?”高氏盯着儿子,“摔得可不是这伤,你这分明是被人打的!”
摔伤有摩擦的痕迹,大儿脸上是淤青,很明显被人用拳头打的。
“大郎,遇到何事?”杨老汉看着大儿,眼神担忧。
“没啥,一场误会而已!”杨大郎打着哈哈,“快吃快吃!吃完早点儿歇息!”
“大郎,说实话,你们路上是不是遇到麻烦了?”杨老汉真以为今日一帆风顺呢!
“阿耶,没啥事儿!都过去了!”杨大郎不想爹娘跟着糟心,路上叮嘱过弟弟,不许提。
“二郎,你说!”杨老汉看向二儿。
杨二郎低头不敢看爹娘,装聋作哑。
“怎么,嫌你爹老了,不中用了,有事儿都不说了?”杨老汉气道。
越是不说,说明事儿越大!
“哪有,阿耶!”杨大郎尬笑,“儿子一把年纪了,哪能事事还让爹娘操心?放心,以后不会有人再欺负咱们!”
“大郎,这话说的不明不白,快快如实道来!”杨老汉放下筷子,严肃道。
“阿耶!”杨大郎躲不过,把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你这孩子,还说小事儿!”高氏起身查看大儿身上,背上红肿,心疼坏了,拿着麻油抹上。
“阿娘,咱们这一次,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幸好苏家女娘跟县丞家扯上关系,我等虽挨了几棍,这不出来了吗,以后那些衙役再不敢欺负我们。”
“唉!”高氏叹气,皇族后裔竟落得这般境地,无辜挨了打,还要庆幸没被关押。
“大郎,你说苏家女娘有什么犁?那犁何样?真有那么好?”杨老汉品出不同。
这东西绝非等闲之物,不然县丞怎么礼贤下士,特意去城外请苏郎君?拘所里当场放人?
进了县衙,不狠狠被敲一笔,怎么可能轻易放出来?
“江东犁!阿耶,那东西设计真是精妙!有犁盘可轻易掉头、转向,还有犁评、犁肩调整犁地深浅,直辕变成曲辕,犁地不用那么费力…”
杨大郎说的眉飞色舞,“有了它,咱们犁地省时省力多了!”
“当真?”杨老汉一下站起来,“这等好东西!这等好东西…”
在屋里转了几个圈,表情纠结,最后重重叹一声,“唉!”
“阿耶,为何叹气?”杨大郎不解。
“这等好东西,要是咱们有一把该多好!只是又去央求人家,太…”杨老汉说不下去。
薅羊毛不能可着一只薅啊,苏家才帮了大忙,这会儿又要人家交出江东犁,不显得仗势欺人吗?
可是这么好的东西,马上秋种,正是急需之时。
“放心,阿耶!苏家女娘跟胡二公子说好,江东犁做出来,单独送咱村两架犁!”杨大郎笑道。
“真的?!”
“千真万确!过几日就送来!”杨大郎点头。
“苏家女娘提议这江东犁售价与直辕犁差不多,而且还可以自己带料加工!”
“是我狭隘了!”杨老汉羞愧道,“女娘这提议,便利了多少农人!如此一来,江东犁肯定能迅速普及。”
“是啊,女娘和苏郎君的本意就是想让江东犁快速推广!”杨大郎说起这个,意气风发,有荣与焉。
“虎子,好好跟着先生读书,好好学本领,将来即使科考不上,也能造福一方!”杨老汉对着家中最有希望的孙子道。
“阿翁,孙儿省的!”虎子眼睛亮晶晶的,满怀憧憬。
“阿翁,我们也想读书!”阿木、阿桑小声道。
“呃…”杨老汉看着大儿的两个孩子有些为难,“阿翁教你们,可好?”
“阿翁,我们也想读虎子那样的书!”阿木、阿桑乞求道。
“可是家里凑不出那么多束脩和笔墨纸砚!”杨老汉犯愁。
“阿耶,苏郎君家里几位小郎君都有书,有太学的,也有律学、书学、算学的,愿意教孩子们,还提议办村学!”
杨大郎也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走出大山。
“苏郎君真这么提议?”杨老汉望着大儿。
“是真的!”大郎、二郎齐声道。
第55章 一个人吃独食吃不下
杜氏蹲在罐子前,心不在焉。
丈夫带着大儿、长女去这么久还没回来,两位小叔子下午去接人,这会儿也不见人。
中午村里人送来木盆、木桶、大水缸等,说是自家的。
有了这几样家当,做事方便多了,大水缸里贮满水,不用来回去溪边打水。
烧了热水,洗头洗澡洗衣服,浑身清爽不少,院子里搭了竹竿架子,挂满了晾晒的衣服。
“大嫂!”韦氏收拾干净,蹲到杜氏身边。
粥已熬好,一人一碗分好凉着,猪头肉炖了一半,瓦罐里飘着肉香,里面还炖了菘菜,杨二郎送来的。
加了盐肤子调味儿,酸酸咸咸的味道好馋人。
小秦氏在屋里睡觉,坐外面也等不到吃的,不如躺会儿。
杜氏、韦氏都不搭理她,她也不想低声下气去讨好。
孩子们都去村口等人,院子里只余三妯娌、苏老太太。
“大伯娘、大伯娘!大伯他们回来啦!”苏柄彦、苏兆彦欢欢喜喜跑回来,边跑边喊道。
“真的?”杜氏闻言立马欢喜起来,抽掉瓦罐底下的火,“贞儿,拿个盆来,快把肉舀出来。”
俩孩子围着肉盆挪不开腿。
“来,尝尝!”杜氏用筷子夹起一坨肉,吹了吹。
“大伯娘、大伯娘!”苏兆彦着急的拉着杜氏。
“小馋猫!”杜氏只得先喂他。
苏兆彦着急的一口含进嘴里,刚熄火倒出来的肉,浸泡着汤汁,还很烫
苏兆彦斯哈斯哈着,跺着脚囫囵几下吞下,眼泪汪汪的。
“哎哟,烫着啦?”杜氏关切道。
苏兆彦摇头又点头,“好好吃!”
这几个月来,没有半点儿油荤,给孩子馋的不行。
“大伯娘、还有我呢!”苏柄彦拉着杜氏央求。
“来吧、来吧!”杜氏夹起一块肉,吹了吹喂苏柄彦,“慢点儿,别像兆彦那样馋,小心烫到嘴。”
苏柄彦也没好到哪里,斯哈斯哈着囫囵吃下,眼泪汪汪的,“大伯娘,这野猪肉真好吃!第一次吃这么香的猪肉!”
“傻孩子!你这是馋久了,馋得慌!”杜氏笑着,鼻子却酸酸的。
用竹筒碗装了两坨,端到苏老太太跟前,“阿娘,你尝尝!”
苏老太太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端着嫌弃的表情,终究忍住没说,接过竹碗。
杜氏今日难得大方,满满一大罐子猪头肉,还有半个,另外还有一背篓下水。
以前家里哪会吃这些东西?今非昔比,再嫌弃也舍不得扔,再不好吃,能填饱肚子啊。
杜氏抬起衣袖嗅了嗅,总觉得自己身上一股子屎味儿。
下午清理那堆下水废了不少功夫,洗了澡都还觉得身上那股味没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