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真的?”众人一听,围上来,“女娘从哪里知晓的?”
  “《山海经》有‘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就是这油茶树!富贵人家食用的植物油除了芝麻油,再就是这茶油。”
  茶树油栽种、食用历史悠久,在那个时代茶油是金贵之物。
  放在现代,茶树油都是植物食用油中的上品,价格高昂,普通人家吃不起。
  村里这些人当年是权贵,享用过茶油,但并不知道油茶树长什么样,更不会想到油茶树就在自己身边。
  “啊?这就是榨茶油的油茶树?”众人一脸肉疼。
  “是啊!当年你们该弄个油坊,自己榨油吃,还能拿去卖!”苏樱笑道。
  “女娘别说了,我等心好痛!”众人捂着心口表情痛苦。
  天啊!这都什么鬼日子!有宝竟不知!呜呜…
  要是那会儿有人懂这个,每年靠这个油茶籽榨油,日子不说多富裕,也不会太艰难。
  更不用时常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打猎,白白死了好几个青壮,好些人都是死里逃生!
  “女娘,你可知怎么榨油?”杨大郎稳了稳心神问。
  错过的就不再去想,珍惜当下,抓住眼前的机会。
  “榨油的工艺都差不多,将晒干的油茶籽剥出来,炒制后碾成细颗粒,蒸熟后榨油。”苏樱把茶油的大致工艺说了一下。
  “就这么简单?”杨大郎不信。
  “听起来简单,里面的细节很重要,不然出油率不高。
  另外榨完油的茶枯可是好东西,可用来做肥料,也可用来洗头。”
  苏樱有些没说,油茶果全身都是宝,籽榨油,果壳还可做香、制活性炭等。
  “难怪了!”有人恍然大悟。
  “我说你们怎么敢进山,连弓箭都没有,想来你们不是为了打猎,是来寻可用之物,对吧?”
  苏樱笑了,“大叔说对了!家中俱是文人,农耕之家不善猎,只能想办法另辟蹊径。”
  “女娘走了这一路,想来也看了不少,可还有其他想法?”众人热切的围住苏樱。
  苏家小郎君厉害,没想到这女娘更厉害。
  险恶环境下,生存是第一要责!
  众人心目中,苏樱一下子超越父兄,说的话更有分量。
  这苏家人要是早来该多好,大家就能早日脱离苦海。
  第34章 学以致用
  “还没看完,待看完了再说。”苏樱笑笑。
  众人看着苏樱没说话,以为苏樱保密,不愿分享。
  “大家不用这么看着我,村里就咱们这几家人,山这么大,可用之物多的是,我家可吃不下!
  回去一起合计,大家一起干!”苏樱知道众人想的什么。
  “当真?”众人欢喜道。
  “不然呢?咱们离城里几十里路,加工的产品不单自足,还要拿去售卖,慢慢改善我们的生活。
  需要所有人通力合作,单打独斗可做不长久。”
  “女娘说的有理!”苏樱这么一说,众人信了。
  当初他们就是因为不肯抱团,吃了不少亏。
  将来真的出了好东西,总要拿去售卖换钱,不抱团形成一股力量,再好的东西也守不住,会被当地势力抢,被那些土人抢。
  “走!女娘,咱们再往里走走!”大家热情高涨,忘了自己的打猎任务。
  “扑棱棱…”路边草丛中飞出野鸡、窜出野兔。
  “哎呀,野鸡野鸡!野兔!快、快!”
  苏樱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野物,激动得不得了,拿着竹矛追着野鸡野兔狂奔。
  “对对!快快!”众人回过神,吆喝着拉弓搭箭。
  山林中顿时喧闹起来,惊扰了悠哉悠哉的动物们。
  鸟儿惊飞起,吃野果的猴子滋了哇啦乱叫着,吊着树藤飞快的跑了。
  吃草的鹿躲进丛林深处,水汪汪的大眼睛露出惊惶之色。
  没一会儿,打了五六只野鸡、三四只野兔。
  苏樱他们的背篓空的,暂时用来装猎物。
  不知不觉到下午,沿途分叉口苏樱都在醒目处撒石灰做标记,指示方向。
  在一个地势平坦、向阳的地方,大家坐下歇息吃晚饭。
  拿出饭团,吹着山风,看着连绵不绝的莽莽群山。
  杨大郎从包里掏出一粒粗盐递给苏步成。
  “不用,我们饭团里有盐味儿。”苏步成婉拒。
  盐于穷人是奢侈品,怎能心安理得总是接受别人的?
  “?”杨大郎表情疑惑。
  苏步成分一点儿饭团给杨大郎,“你尝。”
  杨大郎一尝,饭团酸酸咸咸的,“郎君这盐味道与我等不同。”
  “这不是盐,是盐肤子代的。”苏步成解释道,“昨日去石灰窑,那里有不少盐肤木,大郎与小女摘了些回来当盐用。”
  “盐肤子?可是那一片野果子?难怪酸酸咸咸!”杨大郎一拍脑袋,欢喜道,“以后我等也不用买盐了!”
  “不可!”苏樱忙打住,“实在买不起时,暂代一下没问题,但它不是真正的盐,只是有咸味儿,人不能长时间不吃盐。”
  “哦!”杨大郎有些晕乎,知道苏樱说的是真的。
  “咱们走了有多远?算大山深处了吗?”苏樱算了算时间,至少走了三个时辰。
  “早着呢!这只算大山的外沿,真正的深处,至少还得走两三天,里面有豹子、熊、野猪、大虫、大蟒…
  早些年我等不知深浅往里去过几次,白白送了亲人性命,后面只在外沿打点儿野鸡野兔、鹿即可。”
  说多了都是泪,全是血的教训。
  “那咱们还要走多久?”苏樱问。
  他们只是来考察的,不是去送命的。
  “呃,按惯例,我们会往里再走一个多时辰的路,看能不能打到鹿或是野猪,不管有没有收获,我们都不再往里走。”
  苏樱看看天色,下午三点多钟,起身道:“那我们再往里走走。”
  山风吹拂,带来一股凉意和水汽,隐隐听到哗哗的水声。
  “这里有瀑布、山泉?”苏樱寻着水声去。
  “有一个小瀑布,水顺流而下,就是村边那条溪流。”
  “溪流可曾断流过?”苏樱问。
  “不曾,这里树木繁茂,水源充沛,多雨季节,涓涓溪流会变成浑浊河流。”杨大郎道。
  苏樱眼睛一转,然后转头看向父亲。
  苏步成见女儿看着自己,笑了,父女俩想到一块儿了。
  空气中的湿度越来越大,水声也越来越响。
  顺着山路转过去,茂密的草丛间一条水流顺着山涧飞流,发出哗哗的响声,溅起一片水雾。
  这里是山的阴面,水草丰沛。
  顺着水流,苏樱看到溪沟边零零散散长着几株似树非树的植物。
  “阿樱,你作甚?”苏步成见女儿踩着滑漉漉的石块,好像找什么东西。
  这里无人来过,溪边石块长满青苔,很不好走。
  “阿耶,这是蒟蒻!好东西!”苏樱杵着竹矛,摇摇晃晃来到一株蒟蒻前。
  “蒟蒻?这就是蒟蒻?”跟在身后的苏伯彦看看四周,不多,有七八株。
  “可是左思《蜀都赋》中‘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中的蒟蒻?”
  苏伯彦欣喜的问,原来蒟蒻长这模样!
  “对,就是它!生于蔬林、林橼或溪谷两旁湿润地,下面的块茎磨成汁,加草木灰水煮熟可食!”
  “阿樱,你确定这真是蒟蒻?”苏步成很谨慎。
  长安县的乡野山间,看到过,农人都说这玩意儿有毒,吃了喉咙、肠胃如灼烧,呕吐腹泻致人死亡。
  “是蒟蒻,又叫魔芋,不能生吃,必须磨成浆加草木灰水或石灰水煮,去掉里面的毒性才能食用。”
  苏樱用竹矛挖地下的块茎,土质松软,没几下露出一个三四斤的褐色球状块茎。
  苏樱弄断上面的植株,抱出球茎。
  “别碰!”苏伯彦伸手来接,被苏樱避开,“汁液有毒,沾到肌肤会瘙痒不止。”
  苏樱小心翼翼放入背篓中,仔细洗干净手,手背有些发红,开始瘙痒,还是沾到汁液了。
  “你如何得知食用法子的?”苏步成想不明白。
  “ 蒟,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
  《蜀都赋》里蜀人作为菜蔬种菜圃中,吃法算不得秘密,只是没有流传开。”
  “女娘,这真是蒟蒻?”杨二郎弱弱道。
  因《三都赋》而洛阳纸贵,身为豪门子弟不会吟诵两句太丢人,附庸雅俗拜读过。
  却怎么也想不到,再提及它竟因为吃食。
  同样《蜀都赋》,人家学以致用,自己却装点门面。
  唉,人比人气死人!
  “是啊!蒟蒻的吃法不少!待回去了,做魔芋给大家尝尝!”苏樱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