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久后,心梅去哈密下辖的淖毛湖镇考察,发现这里的哈密瓜不仅品质好,还有一种晚熟哈密瓜品种,在每年的9月初成熟,比其他的品种晚了将近一个月,正好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白。这个发现让心梅喜出望外,但当地的瓜农说,因为镇上缺水,灌溉条件不足,所以晚熟瓜的产量很少。
说到缺水,心梅脑中立刻闪过一个词“滴灌”。对啊,姚庆琛研究的滴灌,不是正好能在这儿派上用场吗?心梅二话不说,直接开车去了哈密资源厅。姚庆琛热情地接待心梅,问道:“心梅,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这次来,又有什么新项目?”心梅兴奋地说:“你还记不记得,在吐鲁番葡萄节上,你跟我说过的滴灌技术?”
姚庆琛说:“当然记得啊,那是我研究生阶段研究的课题。”心梅眼里闪烁着坚定,对姚庆琛说:“这次,我要让你的课题有用武之地!”
比想象的还要快,心梅在淖毛湖租了几亩地,请姚庆琛担任技术指导,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瓜农,开始实验用滴灌技术种植晚熟哈密瓜。之后的一年里,心梅一有空就开车载着心兰来地里看瓜,春去秋来,眼见着种子发芽、开花、结出青涩的果实。
盛夏,两人戴着大草帽坐在瓜田边,眼前的一片浓绿让人心中翻涌起生机盎然的喜悦。心梅对心兰说:“大姐,虽然我还没生过孩子,但我看着这些瓜,就有一种孕育的快乐。”
心兰问:“心梅,你和小马打算要孩子吗?”心梅低头抚摸着哈密瓜的叶子,平静地说:“姐,我想专心创业,不想要孩子。”心兰沉默了一会儿说:“以前总有人说,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但我觉得,没有事业的女人也是不完整的,这世上没有完整的人,只有自己想做的人。”
心梅侧头看着心兰,心兰在大帽檐下眯着眼,眼里有哈密瓜瓤一样蜜色的温柔。心梅握住心兰的手说:“姐,谢谢你,陪我种瓜。”
不久后,心梅听说一个消息,福州即将举办中国绿色食品展销会,届时会有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和国内外的众多公司参展,于是等9月初淖毛湖的哈密瓜一成熟,她立刻带着心兰、亚玲、秀琴,携瓜一起飞往福州。心兰兴奋地说:“这还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呢。”
在展销会上,楼兰果业公司推出的淖毛湖晚熟哈密瓜引起了围观,几场试吃会场场爆满,每个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众口一词地说着“从没吃过这么甜的瓜。”心梅骄傲地向客商们介绍说:“哈密产的哈密瓜,当然是最正宗、品质最好的。”
到了展销会第三天,一个欧洲代表团前来参观,心梅眼疾嘴快,立刻热情地用英语向他们介绍。果然,代表团成员们吃了哈密瓜,人人都直竖大拇指。
展销会结束的那天,心梅带来参展的淖毛湖哈密瓜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最畅销产品奖”,主办方发给心梅一块大大的奖牌。心梅在领奖台上高举奖牌,心兰、亚玲、秀琴在台下为她拼命地鼓掌。
心梅刚走下领奖台,欧洲代表团向她走来,只见他们热烈地交谈了一番,心梅与一位外国团员握了握手。代表团走后,心兰她们围上来问:“心梅,他们跟你说什么了?”心梅开心地跳起来说:“他们预订了咱们地里所有的哈密瓜,咱们的瓜要销往欧洲啦!”
“太好啦!”四双手紧紧相握,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喜极而泣的泪光。
心梅含着喜悦的眼泪说:“以前,我说要把新疆的好东西都卖到口里去,现在,我们的目标更大了,还要卖到国外去,卖到全世界去!”
第59章 非典型高考
2003年春节过后不久,心梅去广州送货,这次销售的是一批罗布麻。罗布麻是一种植物,炒制后可以作为茶叶饮用,清热安神,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因为这种植物最初生长在罗布泊附近,所以得名罗布麻。
因为行程匆忙,心梅决定一个人坐飞机去,临走前心兰问她:“心梅,你一个人去没问题吧?真不用姐陪你?”心梅说:“大姐,悦悦马上就要高考了,你还是在家多陪陪悦悦吧。”
2003年,悦悦要参加高考,在这一年之前,中国的高考时间都固定在7月7日~7月9日,但从2003年开始,高考提前到了6月的7日、8日、9日三天。
悦悦上高二的时候,教育部通知高考提前的消息,有人抱怨少了一个月复习时间,但心兰说:“6月考,是好事儿,7月是咱们新疆最热的时候,以往的高考,经常听说有学生在考场上中暑,而且除了高温,南方有些地区在7月还有台风、洪水,这些多影响考试啊,还是提前好。”
悦悦点点头说:“放心吧妈妈,我每天都在认真复习,早考一个月,我也不怕。”
心梅到了广州,约老同学姚庆琳见面,但就在相约见面的前一晚,姚庆琳突然打来电话说:“心梅,我儿子突然感冒了,我们去医院一看,医院里挤满了病人,医生说这病不像感冒、也不像肺炎,要留院观察,我一时走不开,这次恐怕不能跟你见面了。”
心梅忙说:“没事没事,你照顾孩子要紧,以后我来广东的机会还多,咱们下次再见。”经姚庆琛这么一说,心梅也留意到,街上似乎总能看到感冒咳嗽的人。既然见不到老同学,心梅也不逗留,匆匆赶回来新疆。
过了没几天,南英去药店买药,回来跟心兰说:“心兰啊,我记得以前板蓝根一大包还不到10块钱,但今天去药店一问,板蓝根涨到30了,你说怪不怪?”
心兰疑道:“是不是最近药品涨价了?没听新闻上说啊。”
听到她们的谈话,心梅心里一紧,对她们说:“该不会是有什么传染病吧?我这次去广州,也听说好多人都感冒肺炎。”
南英想了想说:“咱们都注意点儿吧,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悦悦,快高考了,可别有什么闪失。”
很快,流言四起,说一种怪病流行,又说熏白醋、喝板蓝根能预防怪病。
一天,心竹打电话回来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流行一种‘非典型肺炎’,这是种传染病,传播得很快,你们以后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一回家就要用肥皂仔细洗手。妈,大姐,你们可别去抢盐啊,没用,人多的地方更不安全。”
南英问:“啥叫‘非典型肺炎’啊?”
心竹说:“就是跟普通的肺炎不一样,现在还不知道传染源,也没有专门治疗的药。”
挂了电话,家里人都是忧心忡忡。南英对心兰说:“不会又闹瘟疫了吧?我记得49年,你爸他们老家河北那边闹过鼠疫,死了不少人呢。”
心兰劝慰她说:“妈,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不会的,别瞎想。”南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3月以后,新闻里开始出现关于“非典”的报道,非典在北京肆虐,电视新闻里的北京,成了一片被白色笼罩的恐惧之城,很快“小汤山医院”成为尽人皆知的名词。
晚饭时,全家人默默看着新闻,气氛已经有些压抑。新闻里报道说:近期,北京所有高校停课,大学生们都被隔离在学校里。
悦悦盯着电视,一个画面让她心头一震。画面中是一所大学校园,学校已经封闭了,一男一女两个戴着口罩的大学生,一个在铁栏杆内,一个在栏杆外,两人将胳膊穿过栏杆,彼此执手相望。
这就是悦悦一心向往的北京,一心向往的大学生活,但在这一刻,却更像一个无声的牢笼。
在心竹的嘱咐下,陆家人早早戴上了口罩。很快,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公共场所里,万一有人打个喷嚏,周围的人会在瞬间躲闪,腾出一大片空地。新闻里每天报道新增的死亡病例,空气越来越压抑,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单位里,人们之间的交谈都变得越来越少。
很快,哈密各地都开始了防范措施,学校附近的网吧、市里的卡拉ok厅都被关闭,火车站开始执行严格的体温测试检查。这天,悦悦和俊杰一起骑车去学校,两人都戴着口罩,一路没有交流。一到学校,发现校门口有两个老师拿着测温仪,给每个进学校的学生测体温。悦悦和俊杰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是前途未卜的担忧。
晚上,悦悦听到心兰在给她的班主任打电话,心兰问:“魏老师,现在这个情况,今年的高考会不会受影响啊?”班主任说:“现在还没接到任何通知,预计高考还是会按计划进行,咱们家长还是多鼓励孩子,稳定心态,好好复习吧。”
挂了电话,心兰担忧地对时坚说:“悦悦说,她想去北京上大学,但你看现在这个情况,去北京真不安全啊。”时坚拍拍心兰的手说:“要是真考上了,离开学还有大半年呢,兴许到那时候这病已经消失了,咱们先别担心这些,不要影响悦悦的心情。”
悦悦趴在卧室的门上,爸妈的对话她都听得一清二楚。“到底要不要去北京呢?”她在心里问自己,但仅仅一秒后,她就坚定地对自己说:“要去,我要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