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仅是她的性格,演戏的方式也因为上学期作业的磨合而有所了解。
秦阮看上去洒脱,实际上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她的演技更多来自天赋、来自超乎常人的共情能力,是彻头彻尾的体验派。
哪怕是《蝴蝶与未完成的诗》这样一个短期的作业,她也会努力把自己代入到女二的角色中去诠释,更何况是这次的试镜?
她今天穿了件简单的米色高领毛衣,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
“各位老师好,我是秦阮。”她的声音清亮,目光在评委席上扫过,在余晖身上多停留了半秒,嘴角微微上扬。
开始表演后,能看得出来,她准备的很充分,夏扶光很快在评分表上划了几笔。
余晖有些恍惚地想,自己好像抓住了演员和导演之间的那条线。
之前他看书、听课,还有思考着夏扶光教他的内容,隐隐约约感受到,演员的视觉和把控全局的导演的视觉是不同的,但哪有这么实际体会来得真切。
全场对剧本最熟悉的人,就是他和夏扶光。
这个有些古灵精怪的女大学生,不仅在剧情中负责了一部分的法医工作,还让剧情得以喘息,单看角色可能有些聒噪,但放在整个电影里刚刚好,不多不少,刚好填满了剧本预设的叙事缝隙。
如果他不是坐在这个位置,不是跟着夏扶光从头到尾参与了一趟电影的制作过程,那么,剧本给他,类似的角色,他会选择用稍微含蓄一点的演法,不会百分百还原剧本上写的那个程度。
但现在他明白了,不是这样的,如果连这个角色都往里收着演,整体的电影效果会打折扣。
秦阮的表现刚刚好,有点嚣张、有点臭屁、有点中二的女大学生。
原来是这样啊——余晖感慨。
他心情复杂地看着秦阮表演完,鞠了个躬,走出了试镜厅。
“你觉得她的表现值得多少分,就给她打多少分。”夏扶光小声凑在他耳边说。
可是余晖捏着笔,笔尖悬在纸上,迟迟落不下去。纠结到第二位试镜的演员入场,也没打上那个分数。
他悄悄看了眼旁边夏扶光面前的那张纸,秦阮的名字旁边被他打了一个8.5的分数,旁边龙飞凤舞地写着“节奏不错”。
明明演的那么好,只是8.5分吗?优点,只是节奏不错吗?
他忍不住猜测,当初角逐《陌上郎》的颜沛时,夏扶光给自己打了几分?
可是继续走神实在不礼貌,因为下一位演员已经向各位评委问好,准备表演了。他收了乱七八糟的心思,好好观看起来。
——————
孟澄这个角色只有两名演员走到最后试镜关头,一开始单看秦阮的表现,余晖始终下不了笔打分。
第二位试镜者是个鹅蛋脸的女孩,表演同样出色,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直到她离开后,余晖才琢磨过来——是那种近乎莽撞的鲜活感。
他终于在秦阮的名字后面写下“9.5”,又在备注栏工整地写上“尺度拿捏精准”。
后面的角色也是,他都得等第一个演员演完了,有了参照物,去对比第二个、第三个演员,才能给大家打上分数,但总归是往前迈了一步,进步不少。
需要面试的主要角色并不算多,但也折腾了大半天才算完,于是《简执探案集》的选角工作算是告一段落。
他们几个人的评分汇聚到一起,每个角色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算平均,秦阮理所当然地拿到了孟澄的角色,但她试完镜就走了,结果也不是当天公布,所以得再等两天才能知道这个好消息了。
余晖还是有些困惑,他亦步亦趋跟在夏扶光身后往外走,正想讨论一下试镜的情况。
门一打开,他就顿住了脚步。
雪已经不下了,但有句话叫,雪融化的时候,比下雪时更冷,几乎是刚走出那栋楼,雪停后的寒气便顺着领口倒灌,凉得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刚刚在里面开着空调,裹着羽绒服有点暖了,余晖就敞开了拉链,下楼也没给拉上。
夏扶光立即转头把他拉回大楼里,让开大门的位置,两人缩进大厅一个很大的绿植后面。
余晖顾不上自己冷,因为今天夏扶光穿的比他薄,外套是一件毛呢大衣,清冷冷地站着,看着就需要他抱抱。
于是他张开自己的羽绒服,黏糊糊地凑过来,想把人抱进怀里暖和一下。
夏扶光眼疾手快,抓着两边的衣领,给他把敞开的羽绒服给合上了。
“拉链拉好。”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度,手指却在触碰羽绒服拉链时放轻了力道。
余晖不死心,蹬鼻子上脸,又黏糊糊地靠近、撒娇,继续把衣服敞开,试图用自己宽大的羽绒服将人整个裹住:“我的羽绒服很大的,真想裹着哥哥出去。”
真这么干,他们俩能在热搜上挂几天......
夏扶光无奈,只得俯身替他仔细拉好拉链,把人拉过来,好好地把拉链搭上,一路拉起,直到余晖的下巴处。
从最底端一直扣到贴近下巴的位置。指尖划过毛绒领口时,余晖听见他低声说了句“别冻着”。
他乖乖站好,任由夏扶光替他整理衣领。透过大厅的玻璃门,他能看到外面的路灯已经亮起,在积雪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第176章 更早
余晖已经养成了有心事不憋着的好习惯,如今心态十分好,刚坐上车,就想起自己在评委席上纠结的事。
那会儿碍着别人还得试镜,自己的事情只能往旁边放一放,现在他顺嘴就问出来了,一点不带纠结的语气。
“哥,当时我面颜沛,你打了几分呀?”他坦坦荡荡地问。
夏扶光一时间有点愣神。
也许是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还是余晖的时候,《陌上郎》是个差点可以带他脱离糊咖圈的作品,又可能是身为童星,从那部剧开始,他总算开始直面更加残酷的成年演员的世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晚上做梦都会梦到当时试镜的场景,那部剧也成了他曾经的执念。
他努力了的,像以往每一次一样,认认真真准备了试镜的内容。
他尽力了的,能做的,都做到最好。
后来,他成了4970。
系统把他送到过几个需要去娱乐圈发展以完成任务的世界,影帝、视帝他都拿过不知道多少次了,很偶尔,他会想起自己丢掉的那个叫颜沛的男二号角色,然后想,如果现在要试镜那个角色,自己该怎么演,然后恍然,噢,当初好像确实演的不够好,所以丢掉角色也正常。
他说服了自己,曾经没能被选上,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他刻意忽略了,被选上的人,演技不如他。
不那样说服自己,他不会那么快、那么容易放下。
再后来,4970逐渐习惯了平静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世界,这部剧、那部剧,好像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直到他以夏扶光的身份接过《陌上郎》的剧本。
他站在旁人的角度,去看当年的自己。
他坐在评委席上,看余晖认真地扮演颜沛,哪怕只拿到了几页纸的剧本,都把能做的都做了。
哪怕用他的评判标准来看,十分满分制,也足够打个8.5-9分,对余晖,他手松一点,就给了9.3。
夏扶光想,明明很好呀。
我明明做得很好呀。
等打完分,他才听到旁边的人说,“这孩子可惜了”。
不是可惜没演技、不努力,而是可惜他有那样的父母。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全身血都凉了的感觉,大概是一种“原来不是当初的我不够好”的讽刺。
大概是他沉默了太久,余晖悄悄收敛了坐姿,语气从茁壮昂扬的状态,变成了软乎乎的撒娇,开玩笑道:“哥、哥哥,怎么啦,你是不是给我打了个很低很低很低的分数不好意思说呀?”
“9.3分,”夏扶光回过神来,老实说道,“我给你打了9.3,应该是第二高的分数。”
是所有评委中给的第二高的分数,但却是当天他给出的所有角色的打分中的最高分。
夏扶光自己演技好,又曾经在不同世界当过导演、编剧等等不同职业,所以第一次去《陌上郎》的试镜会时,对演员演技的挑剔程度堪称龟毛,第一个试镜演员表演完,他压着笔写了个6分,因为坦诚地觉得,那人只是合格。
当天手最松的那个制片人,给第一个演员都能打出9分的高分,给余晖打了个9.8。
意识到自己评判标准太严苛,从第二个人开始,夏扶光才稍微放松点,但除了余晖之外的其他人,在他手里得分最高不过8.3分。
余晖立即高兴起来,喜笑颜开。
他不知道《陌上郎》试镜当天其他人的分数情况,但秦阮今天才拿了8.5呢!
少年人的得意像刚开瓶的汽水,咕嘟咕嘟冒着泡,却又在下一秒瘪了下去:“我真的表现那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