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就是……”余晖绞着手指,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你好像什么都能自己解决,从来不会喊累,也不会抱怨。我知道你是不想让我担心,可我也想为你做点什么,我也希望你能在我面前不用那么坚强。”他抬起头,眼神里满是认真。
爱情应该能让人变得不一样的,像有魔力一样。
勇敢的人在爱慕的人面前,会退缩、瞻前顾后,因为害怕失去;
胆小的人在爱慕的人面前会变得强势起来,因为想要占有;
铁血的人面对爱情,也会露出柔情一面,把最柔软的内里展现给对方;
而温柔的人面对爱情,则会变得坚硬,以此保护爱的苗芽。
余晖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时候,怯弱、卑微、不敢撒娇,乖巧、懂事,从不提要求,因为他知道他没有任何底气。
可如今在夏扶光面前,他可以完全表现、甚至夸大内心的情绪,就算撒泼打滚都不怕,他知道夏扶光会容忍甚至溺爱。
余晖当然没有夏扶光那样强大,能够为对方遮风避雨,但他是希望,这种感情能够双向发展,这样才健康。
他快二十了,他迫不及待早日二十,最好睡一觉明天睁开眼就二十二,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去领证。总之,他虽然年纪比夏扶光小,却期望对方也能够稍微撒撒娇、对他抱怨些什么。
夏扶光沉默着,一时间没接话,车子里只有音乐声和导航的声音。
他在思考着余晖说的内容。
是,他是不觉得累,但是,不是因为真的不累,而是因为习惯了累了没人诉说,久而久之就真不觉得累了。
可是明明一开始,刚学会开车的时候,他连续开两个小时的车都不能集中注意力。
就像上次提出钱财要分清一样,纵然他面对余晖摆出了无限纵容的姿态,余晖自己是真的很认真考虑着他们的未来。
最后一个左转的红绿灯路口,他犹豫了片刻后总算认真地说:“好,我答应你,努力试试看。”
“你怎么这么好呢?”趁着红灯,余晖凑过去亲了亲他的脸颊,喟叹般感叹。
————
登记过后,车子驶入小区内部。
这小区位于老市中心,从外面看平平无奇,车子进入里面才发现环境清幽,闹中取静,绿化极好。
夏青和安沐阳早就在单元楼下等着,车子拐角时,余晖看见他俩,立即下意识坐直了身体,捏了捏皮质的座椅。
从车子里拿礼物的时候,夏扶光把那几样特别挑选的礼物留给余晖拿,自己则提溜起比较重的补品。
客套的寒暄声混着钥匙串的叮铃声,防盗门推开时飘出饭菜的香气。余晖刚换好拖鞋,目光就被客厅的照片墙吸引。
照片排列有序,看起来是设计过的摆放,中间是一张最大的照片,十几岁的夏扶光,穿着高中校服,抱着一束花,站在学校大门口,用很淡的表情比了个耶。
见他感兴趣,夏扶光放下手里的东西,介绍:“都是些重要时刻——”
旁边一张是法庭上安沐阳挥舞着拳头的背影,往上一张是夏青参加什么竣工仪式的照片。
正说着话,夏青从书房拿出一个相机,乐呵呵地对余晖说:“小晖,介意拍个照吗?第一次正式登门,是很重要的,我想把照片挂在这里。”
他指了指照片墙中央的空白处,那里还留着几枚相框挂钩,在暖光里泛着金属光泽。
余晖感觉后槽牙发酸,喉结滚动了两下。夏扶光的手掌已经覆上来,带着体温的指尖轻轻掐了掐他的虎口,仿佛在传递无声的力量。“爸,你说这些给他压力——”夏扶光的声音里带着无奈的笑意,却把余晖往自己身边带了带。
夏青立即道歉:“对不起啊小晖,我考虑欠妥了,不要有压力。”他有些慌忙地把相机背带绕在手腕上。
余晖盯着长辈愧疚的眼神,突然想起余骏来。
父亲永远是不关心、不问候,看他不顺心了,抽完人就扭头走,连能好好说话的时候都不多,更别提道歉了。
余晖活了十九年,第一次听到长辈给他道歉。
第152章 鸭子开会
夏青道歉说出口十分顺溜,姿态也摆得低,脸上带着歉意。看得出来他道歉挺顺口。
“愿意的,叔叔,”余晖腼腆地应道,“我很愿意。”
他是发自真心的,夏扶光听的出来,便很顺其自然地牵过他,在照片墙前站定,安沐阳把相机支架拿出来的时候,夏青举起相机给他们两人拍了照。他们手牵着手,头自然地向里靠,看起来很亲密。
“拍完你俩,咱们也得拍个合影,”安沐阳接过相机,在支架上放好,设置了一下镜头,立即拉着夏青站在他俩身边,扬着笑脸。
随着相机“咔嚓”一声,倒像是拍了张全家福。
安沐阳挨着余晖站,她今天穿了身长袖的裙子,袖子擦过余晖露出来的胳膊,鼻尖茉莉的香气也变得更清晰,这让余晖有点紧张。
除了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挂在夏扶光身上之外,余晖不太习惯和亲人亲密的肢体接触,记忆中母亲温和的模样都屈指可数,于是不习惯之下,他便下意识地抓紧了牵着夏扶光的手。
夏扶光立即转头看他,眉眼间满是关心。
安沐阳不动声色地往旁边让了让,脸上笑意未减,反而多了点对晚辈的怜惜。尽管才第二次见面,但她自然了解过这孩子之前和父母打官司的事情,知道余晖的家庭情况,晓得他父母不是什么好人。
报道和声明里冷冰冰的文字,都不及此时余晖的反应来得触动人心。她自己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但之所以选择公益律师这条路,就是因为见过许多不被爱的妻子、孩子。
所以她自然知道,紧绷的嘴角、闪烁的眼神、带着点防御性的姿态......都是无声的诉说。
她把人往饭桌旁引,温和地转移话题:“中午在家吃,都是老夏的拿手菜。”
晚上还有一顿正式的宴请,是请了夏扶光的爷爷奶奶、大伯、姑姑一起在饭店吃,余晖是知道的。但中午这顿家常饭,只有四个人,更显得亲近。
一桌子菜满满当当的,没等余晖看清楚,就听夏扶光略带放松的声音吐槽了一句:
“霍,鸭子开会。”
建邺人是真爱吃鸭子,余晖想起网上调侃的梗——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秦淮河!果然是真的。
夏青得意洋洋:“那是,特地去收的5年的散养老海鸭子,这锅海鸭汤煲了一上午了;啤酒鸭收的高邮湖麻鸭;烤鸭和盐水鸭杂是外面买的;这个烤鸭舌一定要尝尝啊,我新研究的秘方!”
余晖定睛一看,这才看清桌子上的全貌:桌子正中间稳稳当当搁着一大砂锅的海鸭汤,里面放了嫩笋;啤酒鸭看起来麻辣鲜香;还有一盘撒了卤汁的琥珀色烤鸭;一盘码放整齐的盐水鸭杂,有鸭翅、鸭爪、鸭脖、鸭肫、鸭肠;鸭舌看着像是烤或者炸的,撒着一点点芝麻和葱花。
夏扶光伸手就拿了汤勺,盛了一碗汤,黄澄澄的汤里有两块鸭肉、一块鸭血和两三根嫩笋,他很顺手地放在余晖面前,还放了一个小勺子。
他吃饭从来不主动给别人夹菜,只是和余晖一起吃的时候,有汤他总会耐心先给他装一碗,放在一边先凉一凉。
夏青嘚嘚瑟瑟,显然很满意自己做的一桌菜,还开玩笑:“虽然没有扶光做的好吃,但是退休了去开个私房菜饭馆应该够格。”
安沐阳也很热情,主动把鸭舌往余晖的方向推了推:“刚出锅,尝尝看。”
即使配了公筷,他们家也没有互相给人夹菜的习惯,上次在姥姥家吃饭余晖就发现了。
这很好,他其实特别不喜欢被人夹菜到碗里,就算是好心,总归膈应,有时候夹的还是他不爱吃或者不能吃的,硬着头皮吃一口放一边还占位置。
余晖听劝,夹了块鸭舌,因为烫,所以小心地咬了一口。鲜香的滋味立即在口腔中爆开,肉质弹牙,表面的焦香与内里的嫩滑形成绝妙对比。
“很好吃,”夏扶光也吃了一块,随即夸出口,“调味刚刚好,有果木香味——下次试着先烤舌内再烤舌外,这样可以爆汁。芝麻和葱花可以不撒,腌的时候已经去过腥了。”
本来被夸了一句,夏青挺直腰板,一副得意的样子,听到建议的部分腰塌回去了,但还是认真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记下,感叹了一句:“努力型果然比不过天赋型啊~”
从这句话开始,话匣子被打开,余晖感兴趣极了,就想多听听夏扶光的事儿,夏青和安沐阳自然愿意多说。
“他小学第一次做饭的时候,是我俩突然有事临时加班,都以为对方回家了,愣是饿着他了,结果他自己做了三个菜,”夏青说得眉飞色舞,“回来的时候我看他给我们留了菜,心里想着孩子第一次做饭,再难吃也得吃光,没想到那菜做的,比我炒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