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他最喜欢这个姿势入睡了。
往下一点点,可以听到夏扶光的心跳,往上一点点,可以亲到夏扶光的喉结、嘴唇。
余晖伸出手,轻轻搭在夏扶光的腰上,然后悄悄收紧,鼻腔里猛猛吸满对方的味道,才幸福地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睡着之前,他小小声呢喃:“哥哥,晚安。”
夏扶光困得厉害,但迷迷糊糊间听到这声音,只是也下意识紧了紧怀抱,含糊着说了声:“晚安。”
两人相拥而眠,在静谧的夜色中,编织着只属于他们的美梦。
————
晨光透过纱帘洒进卧室时,夏扶光的意识是被手上异样的触感唤醒的。
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瞬间瞪大了双眼,震惊与羞涩交织在脸上。
比起羞耻,他更多的是震惊——只是年轻几岁而已,精力差距居然这么大?
那家伙拍了一天戏,昨天十一点才到家!现在已经活力四射了。仔细一想,那是睡的比他晚,起的比他早,干的比他多,精力还这么充沛。
年轻的身体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
余晖一直盯着夏扶光的脸,见他醒来,不仅没有收敛,手上动作更不耽误,甚至更加肆无忌惮。
“哥哥,”他哑着嗓子,带着委屈和渴望,“我憋了两天了......”
才两天!夏扶光在内心呐喊,但身体却很诚实地纵容着这份热情,任爱意在晨光中肆意蔓延。
......
日上三竿,客厅里弥漫着慵懒的气息。夏扶光靠在柔软的沙发上,双腿随意地舒展着。因为手酸,他懒得拿起那几本剧本看,便摊开放在茶几上,又因为腰也酸,干脆靠着抱枕,看起来懒洋洋的。
余晖见状,笑着走到他身后,干脆将人搂进怀里。他用一只手稳稳地托住夏扶光的后背,另一只手轻轻拿起剧本,帮爱人翻页。
夏扶光背对着他,被搂在温暖的怀中,这样的姿势让余晖无法看清他的表情。但见他一直沉默不语,余晖猜测这些剧本可能并未入他的眼,于是开口说道:“这几本我看了看——”
“怎么样?”夏扶光问。
“如果是我接的话,很不错,但是如果是哥哥接,就不够了。”余晖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夏扶光伸手翻了一页,接着问:“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
他教过余晖看剧本,现在是想听对方分析剧本的好坏,看看掌握如何。
但余晖沉吟片刻,确实给了个总结似的评价:“就是......这些电影,我觉得不会是电影节、颁奖礼爱的那种,这种感觉有点玄乎,我以前不懂,现在也只是有一点点感觉。”
能拿奖的电影不一定是多波诡云谲的故事,比如夏扶光演过的片子,有一些单看剧本甚至称得上平淡,《大河》的剧本很精彩吗?实际上也只是个少年长大后与父亲和家乡分道扬镳,最终回到故乡,得到成长的故事。
直到现在,也有人说,看那部电影会睡着,当初票房也不过几千万。
可正是因为夏扶光出神入化的演技,将主角的成长历程细腻地呈现在大荧幕上,才让这部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夏扶光也凭借此片横扫当年的新人奖。
纵观夏扶光的职业生涯,他拍戏绝大部分时候就是摆明了冲着奖项去的,所以陈玫选出来的那些本子就显得不够。
听了他的话,夏扶光倒是愣了愣:“不用想着冲奖,我拿过奖,就没什么执念了。”
任务已经完成,干嘛还非得冲着拿奖去。既然是陪小朋友,那不如选个两人都喜欢的本子。
准确的说,余晖喜欢的本子,因为余晖喜欢的本子,他也会喜欢。
哪怕过去那么多年,其实人的底色是一致的,能打动余晖的故事,必然也能拨动夏扶光的心弦,只是可能在余晖眼里10分的故事,在更成熟一些、眼光更老辣的夏扶光眼中只有7分,但是,他这么多世界的经历,足够弥补那剩下的3分,让故事更完整一些。
余晖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睛,有点不太明白“没什么执念”——他连新人奖都没有,就算理解了字面意思,那样的境界距离自己也太远了些。
夏扶光从他怀里回头捏了捏他的脸:“我之前教过你怎么看剧本对吧?”
“昂,”余晖点头,“我都记得,但是现在还没办法融会贯通。”
“没关系,现在,都忘掉,”夏扶光眼里含笑,“只选你自己喜欢的。”
第140章 作品
阳光斜斜地洒进客厅,在茶几上的剧本堆投下细碎的光影,就连纸张边缘都泛着微光。夏扶光半倚在灰蓝色的布艺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边缘,指腹感受着纸张的纹理,目光却时不时瞥向窝在另一侧认真帮他翻剧本的余晖。
年轻人盘腿坐在他身前的地毯上,后背靠着沙发,有点心不在焉,大概是在想刚刚夏扶光提出的问题——自己喜欢什么电影。
要问余晖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夏扶光当然有发言权。他还是年轻人心性,若单纯将电影当作消遣,余晖偏爱那些热闹欢腾的类型,比如带点搞笑元素的特效片、或者是动画电影。偶尔那种合家欢的喜剧片,他也能看得乐呵。
但要是谈及真正能触动内心的题材......反正不是亲情类的,《大河》以细腻亲情线著称的电影,恐怕很难让余晖产生共鸣。
借着这个机会,夏扶光给余晖布置了个任务,让他把自己标记过的电影大概列个表,看看更喜欢哪类题材的电影。
而自己则接过陈玫的任务,开始把拾光那边的剧本重新过一遍,以此来寻找合适的剧本,堪称大海捞针。
接下来的一周,夏扶光几乎把自己埋进了剧本堆里。书房的台灯常常亮到深夜,稿纸旁的咖啡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捧余晖,或者让余晖能拿奖,倒是有几本可以试试,这几年,国内奖项偏爱小人物的高光,国外奖项偏向传记中表现出的成长线。
他摩挲着剧本封皮,思绪飘远。
这很可能是他和余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拍的电影,夏扶光不想目的性太明确,只想像之前对余晖说的那样,他不愿让这场表演沦为一场充满目的性的秀,只想纯粹地为喜爱而演。
与他这边的一筹莫展不同,余晖那边倒是进展顺利。
拍戏并不是一天到晚就站在镜头前的,有时候排了他一整个白天的班,可大家是轮着拍,总有休息的时候。
闲暇时间他就当“夏老师”给自己布置了课题,剧组休息室里,总能看见他抱着平板认真标记电影的身影。有时趁着拍戏间隙,他就蜷在角落的折叠椅上,连工作人员递来的水都顾不上喝,认认真真翻着电影app,把自己看过的电影都标记上,然后根据给出的评分和数量做了个表格,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统计,甚至给部分实在喜欢的电影附上自己写的影评。
评分最高的,是动画电影,哪怕是剧情稍微差一点的,他打分也比较松,当然,像是《瓦力》《寻梦》之类本身就值得高分的震撼之作,他更是乐意奉上高分;
真人电影中,数量最多的是特效大片,但评分普遍在8分以下,看个爽完事儿;
要是结合数量和评分来看,余晖觉得,自己喜欢的应该是悬疑、探案类的故事。
他认认真真誊抄了一遍表格,用彩色马克笔写上“观影报告”,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电影胶卷,交给夏扶光看。
表格反映出来的内容,即哪部分类型电影评分更高、更得余晖喜欢之类的事,并不出乎夏扶光的意料,但细致程度倒是让他吃惊,表格不仅按照类型、评分分类,看过几次的电影还细心标注了几次观影不同的简短感受。想来做学校里的作业,余晖都没那么认真。
“悬疑,探案……”夏扶光的手指在表格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想起拾光娱乐仓库里那批悬疑网文ip,虽噱头十足,却总透着股“先射箭后画靶”的刻意;市面上那些还算不错的剧本,又难以找到两个同样出彩的角色。
夏扶光......
也当过侦探。。
那甚至就是他摆脱余晖的身份,以4970这个名字去参加的第一个快穿任务世界,所以印象更深些。当时他化身初出茅庐的侦探,在斑驳的案卷与凌乱的线索中抽丝剥茧。
那会儿他真是个菜鸟,什么都不懂,系统积分又不够,并不能兑换太好的道具,唯一算得上外挂的,是如果推理错误,在那条错误路线推理完成时,系统会帮他打个叉。
当时能破案,真是靠自己生啃案件的每一个细节去做任务,极致钻研,因此印象还挺深。
阳光突然穿透云层,在他脸上投下一片明亮。
夏扶光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与其在现成的剧本里苦苦寻觅,何不亲手创作?以那个世界为蓝本,塑造一个与余晖性格契合的主角,将回忆与爱意都揉进故事里,岂不比任何剧本都更珍贵?而他自己,可以以挚友或助手的身份安插在主角身边,或者干脆演幕后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