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209节

  八妹将目光放到明显被众人保护在中间的人身上,很年轻,但并不显稚嫩,身子骨很单薄,她一只手就能撂倒,八妹在心里评估着。
  想想打听到的关于那位太子的消息,八妹猜测,这位怕就是太子了。
  他居然敢亲自来?还只带这么点人靠过来?就不怕她设了陷阱,把他抓了去?八妹皱皱眉,对于太子聪明睿智的传闻有了些许怀疑。
  弘书在进入树林前拉停了马,看着眼前幽深仿佛没有一个人的树林,他排开众人,走到前面,扬声喊道:“八妹可在?孤乃当朝太子,前来相见。”
  等了片刻,就在弘书考虑是不是自己声音不够大,要不要让别人再喊一次的时候,只见一位身高超过一米八、体型壮硕一看就充满力量、背着弓箭、手拿大刀的女子,独自从树林里走出。
  “你是太子?”问的是弘书,八妹的目光却放在禄禄氏身上。
  禄禄氏站出来,介绍道:“殿下,这位就是阳花寨的首领八妹。八妹,这位便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听说你来了,一定要亲自来迎。”
  “哦?”八妹终于将目光对上弘书,“殿下是来欢迎我的?”
  她的态度在当下人看来很是无礼,若是在某些电视剧里,现在弘书身边就该有个狗腿子跳出来喊“大胆”了,不过弘书身边的人早被他调教过许多次,早没人敢在他表态之前自作主张。
  “当然。”弘书笑容满面,“八妹肯来相见,孤很高兴。”
  “为何高兴?”八妹不咸不淡地问道。
  弘书表情不变,不为八妹的冷淡所动,依然亲切可人:“因为这说明孤来到贵州后所做的一切是对的,是有效果的。说明苗人与朝廷的矛盾不是不可化解的,说明我们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和平相处?”八妹嗤笑,“把我们当下等人一样的和平相处吗?”
  弘书收起笑容,表情变的严肃:“孤不想骗你,但某一部分人将另一部分人视为下等人之事,并不是独独针对你们苗人。无论满人、汉人、蒙古人等哪一个群体,都有一部分人将另一部分人视为下等人,孤不知道你听不听的懂,但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阶级矛盾,不是某个人就能轻易改变的。”
  “孤无法在这里向你承诺,只要你归附朝廷,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人将苗人视为下等人,那不现实。孤只能给你机会,地位,需要你们自己去争取。”
  八妹定定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子良久,缓缓单膝跪地:“八妹,参见太子殿下。”
  弘书露出笑容,上前亲自将人扶起:“欢迎回来。”
  看着眼前站起来比他高,一条胳膊能抵他两条的八妹,弘书一边下决心要好好吃饭长高,锻炼成绝世猛男,一边欣喜不已。
  好好好,又多了一员日后为他征战八方的猛将。
  第238章
  八妹主动来他很高兴的原因,弘书有一条没说,那就是有了八妹的带头,解决这次苗乱的速度将会走上快车道,距他能回京城的时间又缩短了一大截。
  事实也不出所料,在八妹出面下,很快,高表等人也投向了朝廷,不过对于他们,弘书就没有表现出像对八妹那样的重视了。
  而有了这群曾经前同事的带路,包利的据点一一被精准找出拔除,在这样稳准狠的打击下,很快,本就只是一哄而起的苗民、自然也没什么纪律性的轰然而散了。有的偷偷溜回家里假装自己一直在家没参加过什么叛乱,有的则直接投降了朝廷,还有的为了立功,竟是带着官兵找到了包利。
  包利一朝被抓,还负隅顽抗的部分乱民直接群龙无首分道扬镳,再不成气候。
  事情到这一步,弘书自觉已经没有自己留下的必要,立刻归心似箭,将一切交给岳钟琪:“孤要尽快回京,剩下的都交给岳将军了。八妹等人,就等岳将军回朝的时候,一同带着吧。”
  岳钟琪不知道太子为何如此着急回京,明明留在这里把这件事好好收尾,做的有始有终,对太子好处更大才是。不过他这么多年在皇上身上长的最大教训就是,不要去质疑、反对上位者的决定,因此只管答应不提。
  将一切扔给岳钟琪,弘书以最快速度启程,路上仍如来时一般,日夜不停、昼夜兼程。
  等他再次靠近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风吹在脸上,已经有些寒凉。弘书远远看着仍旧照常进出的城门,心里松了口气,看来应该没出什么事,但等距离近了,却觉得守城门的士兵有些不对。
  仔细一瞧,人数好像多了些,举手投足间也没有印象中那样带着懒散和敷衍,而是透着干脆利落。
  外松内紧。
  这个词一冒出来,弘书心里就是一咯噔,再顾不得自己定下不得在城门纵马的规矩,一鞭子甩在马屁股上:“让开!都让开!”
  马匹突然疾驰而来,守门的将士反应迅速:“什么人?!停下!城门处不得纵马!”
  郎图不知道殿下为何突然激动,他也不问,只抬手将一道令牌远远扔了过去,喊道:“太子殿下回京,都让开!”
  守门将领拾起来一看,令牌上大大的“毓”字,是毓庆宫的腰牌,料想也不敢有人这样光明正大的作假,立刻疏散人群:“快快,都让开,让开!”
  “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城门口的人群迅速散开,让弘书得以以最快速度入城。
  入了城,弘书无比庆幸自己早早用水泥修了大道,还划分了不同的车道,甚至还有八百里加急专用的跑马道,此时他跑在八百里加急的道路上,畅通无阻的到了宫门口。
  即便到了宫门口他也没停下,郎图这次有了经验,远远就一直在喊:“太子殿下回宫!太子殿下回宫!”
  守门侍卫看着弘书丝毫没有减速的样子,互相看了看,没敢拦,他们作为守宫门的二三等侍卫,自然知道皇上已经病了大半个月的消息,虽然不知道什么病,但这么久还没好想来病的不轻,太子殿下应该是接到这个消息赶回来的。这是太子殿下的孝心,他们拦就是不懂事了。
  太子没人拦,郎图等人却是不敢在宫里纵马的,在宫门口来了个急刹,目送弘书离开。好在宫里守卫森严,他们也不用太担心太子的安全。
  弘书一口气奔到隆宗门,因为这里的台阶太高才不得不弃马而行,甩开两条腿往养心殿飞奔。他冲的太快,跨进养心殿大门的时候,守门的小太监甚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怎么回来了?”接着大喜,扯开嗓子用超级响亮的声音唱喏,“太子殿下驾到!”
  弘书转过影壁,苏培盛正好听见声音出来,见到他的一瞬间直接热泪盈眶:“殿下,您可算回来了!”
  弘书的心直往下沉,两条腿不停,一瞬间冲到苏培盛身边:“阿玛呢!”
  苏培盛忙不迭打帘:“在寝卧。”
  弘书三步并作两步,连穿几道门,终于看到了想见的人。
  往常听见他来了,总会第一时间见他问上几句的人,此时明明睁着眼睛,却躺在那里,连头都不曾偏一下。
  弘书一步步挪过去,看清那极力朝他的方向偏转、想要看清他的瞳仁,眼泪直接模糊了视线,踉跄着跪倒在床前,扑在人身上:“阿玛,我回来了。”
  胤禛想要扬起嘴角却不得,竭尽全力也只能微微张口,发出模糊的音节:“嗬嗬…好…回…好…”
  摸到温热的体温,听到阿玛虽然模糊但熟悉的声音,弘书一把抹掉眼泪,让自己恢复冷静。
  不管如何,人还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
  他冲胤禛笑:“对,我回来了,一切都会好的,阿玛放心。”
  胤禛满眼都是欣慰。
  弘书站起来,苏培盛搬了个墩子来让他坐下,弘书便握着阿玛的手,问道:“怎么回事?从孤走之后说起。”
  “是。”苏培盛便从弘书走后说起。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胤禛不过是正常处理朝政,只是他太容易生气了。
  先是张照回来后生了一场气,将张照处理后,又因为一直跳着揪着鄂尔泰不放的那些人生气,挑了几个太跳的收拾了,又削了鄂尔泰的爵位,这些人总算消停了,鄂尔泰也低调的回来继续干活。
  接着就是伊立都贪污粮饷,为毁尸灭迹将上好的米倒进河里。
  ……
  一件件小事累积,虽然身体也会发出不适的讯号,但这样的情况胤禛过去遇到过太多次了,他顶多休息一下等不适过去了就继续忙。弘书不在,没人督促,他连每日一次的平安脉也不叫太医诊了。
  病发的其实不算突然,头两天胤禛就出现了短暂的视物模糊,但他只以为是忘记用膳太饿了的缘故。
  第二天在起身时,突然感觉天旋地转,但不过闭目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就好了,他就没当回事,苏培盛请求让太医来给他诊脉,他也没答应。
  第三日,病情发生的很突然,当时胤禛正与允祥谈起苗疆之事,突然感觉剧烈头痛,然后身体突然僵硬,像是坐不稳一样往旁边倒去,幸亏允祥离得近、扶的快,他才没有摔到地上。
  但此时胤禛已经半边身体麻木,口歪眼斜,口不能言了。
  幸亏弘书安排的值班没撤,当天正好是叶桂值守,他和值班的太医一看,迅速就判断出皇上这是脑卒中,中风了,这可是要命的病!
  叶桂顾不得其他,立刻用针,同时让人快去将正在永寿宫给皇后看诊的冯采菡找来。冯采菡如今是仁心医院的坐堂大夫,一手针灸出神入化,曾经救过岳钟琪的命,岳湘称她为冯姑姑,仁心医院招聘坐堂女大夫的事情还是岳家送信给她,她才赶来京城应聘。
  入了仁心医院后,她也常入宫给皇后看诊,此时皇上突发中风,叶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采菡的针灸。
  冯采菡也不负众望,竭尽全力之下总算将胤禛的生命体征稳住了,而经过大半个月的诊治,也成功让胤禛从张不开口到能发出模糊的音了。
  听到阿玛曾经命在旦夕,弘书忍不住攥紧了阿玛的手,但随即就反应过来,连忙松开,将被他攥红的地方揉了揉,歉疚道:“阿玛,对不起。”
  胤禛始终看着他不放,此时听他道歉,微微张口:“无…方…”
  昔日雷厉风行的人,如今说两个字都发不准音,弘书鼻子一酸,险些又要落下泪来。
  “为何不给我送信?”弘书问完就觉得自己白问这一句,既然阿玛神志清醒,肯定是阿玛不让。
  果然苏培盛道:“皇上清醒的时候,怡亲王请给您送信,皇上不同意。”
  送信就由走漏消息的风险,虽然太子已立了多年,位置也相当稳当,但胤禛不愿意去赌那万分之一,他哪怕要死,也得等儿子回来再死。
  弘书仿佛跨越时空听到了阿玛当时心里在想什么,他不会辜负这份心意。
  默了默,对苏培盛道:“叶院长和冯大夫呢?请他们来见我。”
  叶桂和冯采菡以及太医院院正很快过来,弘书开门见山的问道:“皇阿玛如今可还有性命之危?”
  不想他问的如此直接,太医院院正直接愣住了,还是叶桂熟悉弘书的性子,道:“皇上如今还不算完全脱离了危险,但也没一开始发病那么紧急危险了。”
  “有多少把握令皇阿玛脱离性命之危?”
  叶桂犹豫了下,看了看冯采菡,道:“有冯大夫相助,臣大概有六成把握。”
  不低了,弘书松了口气,才接着问:“若尽全力医治,皇阿玛的情况最好能好转到什么样?”
  叶桂回道:“臣无能,最好的情况,也只能令皇上一边的手脚做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较为流利的说些短句。”
  弘书心底沉沉,这对阿玛来说,恐怕难以接受,但目前的治疗水平就这样,阿玛能捡回一条命,他回来能看见活的阿玛,就已经是泼天之幸了。
  “需要多久?”
  叶桂抿了抿唇:“或许二三年,或许三五年,臣……于时间上并无把握。”
  弘书闭了闭眼:“孤知道了,尔等尽力而为便是,无论结果如何,孤都不会怪罪你们。”
  “臣/民女遵旨。”
  弘书看了冯采菡一眼,转头对胤禛道:“皇阿玛,冯大夫医术高超、救驾有功,不若封她为六品院判,专职负责您和皇额娘的身体。”
  胤禛眨眼:“…可…”
  弘书转身:“冯大夫,即日起你便先领着六品院判的职,不过这件事目前只能局限在养心殿内,等到合适时机,孤会令人拟制圣旨、正式对外宣布。希望你能拿出全部本事,全心全意医治皇阿玛和皇额娘。”
  “民妇、臣妾,不,臣,臣遵旨。”冯采菡觉得自己可能也要中风了,不然怎么会感觉天地都在旋转呢,她一头磕在地上,差点没给自己嗑出个脑震荡来,“谢主隆恩!”
  送走三人,弘书回身,趴在胤禛床头,难得的有些迷茫:“阿玛,儿子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阿玛可能会保持这样的状态三五年,甚至一辈子,如今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他继位。但曾经心心念念想要的皇位触手可得了,弘书却又有些不想要了,他不想要这样得来的皇位,也不想要的这么早……
  胤禛用余光怜爱的看着迷茫的儿子,有些心疼,还是个孩子呢。
  “…监…国……”
  “…等…岳…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