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94节

  “当然是回宫啊!”福惠不怀好意地笑道,“今儿个秀女入宫欸,这次不是要给你选妃,六哥你不就不好奇我未来的小六嫂长什么样吗?”
  “六嫂就六嫂,什么小六嫂,不伦不类!”弘书夺过扇子敲在福惠头上,“还有,谁告诉你这次要给我选妃了?”
  “啊?京城都传遍了!”
  第218章
  说京城传遍并不是福惠的夸张之语,而是描述事实。
  在弘书看来,他还有两个月才满十三,但在除他以外的所有人观念里,他已经十五岁了。
  男子十五束发,这已经是可以顶立门户的年纪,不少人在这个年纪甚至已经做父亲了——譬如他的某几位叔叔和爷爷康熙。
  而他不仅是中宫嫡子,更是明旨确立的太子,这一次选秀不仅仅是他的后院会进几人、满汉蒙各占几位,更牵动人心的,是他的长子会于何时、由何人生下。
  虽然他还没有登基,但有些人已经开始筹谋在下下一代皇位更迭上能吃到多少好处了。
  弘书于这些并不是一无所觉,不过他并不在意,民间议论便议论吧,百姓们缺乏娱乐活动,八卦八卦无关紧要之事也好。至于暗流涌动的朝堂,他却是盯得紧紧的,这是一个摸清各方关系网的好机会。
  但或许是雍正十年正月里那场拐子大案的头开的不好,月前才给惠太妃办完葬礼的皇室,又接连迎来两道噩耗。
  诚郡王胤祉、恒亲王胤祺竟于一日内前后脚去世!
  整个宗室和皇宫都忙碌了起来。
  比起惠太妃,一亲王一郡王逝去带来的波澜可大太多了,虽然这两位刚被下旨降爵、申饬过,丧事却也不容忽视,偏偏胤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又病的起不了床,弘书作为太子,不得不扛起更多担子。
  国事、丧事、家事,弘书一时忙的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自然也就没空关心其他事。
  也就不知道,这次选秀因为某个人的突然参与横生了许多波澜。
  “我的儿,是不是又熬夜了,怎么瘦成这样。”乌拉那拉氏心痛的拉过弘书,摩挲着他明显消瘦的脸颊,“这么累就不要过来了,多休息。额娘这边好得很,不用你操心。”
  即便忙的脚不沾地,弘书也不忘每天来看望额娘,不为别的,只求一个心安。
  这次阿玛病倒,让弘书不得不正视阿玛在历史上只剩下三年的寿命,而他并不知道具体去世时间、只知道是在阿玛之前的额娘,就更是压在他心上的一块巨石。
  他怕,怕哪天还没睁开眼睛,就听到不想听到的消息。
  怕,他在不久的将来,会接连失去双亲,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人。
  心中波涛汹涌,弘书面上却只是安抚一笑,轻轻蹭了下额娘摸他脸的手,略微带些撒娇的口气道:“就是太累了,所以才来找额娘安慰。”
  乌拉那拉氏心霎时软的一塌糊涂,不再谨守着规矩,将弘书搂进怀中揉肩:“我的儿!”
  难得的温情时刻,弘书只管放空脑子享受。
  可惜这样的时间并不能持续太久,弘书站起身,冲额娘告辞:“今日要出宫去看三叔和五叔,会在宫外耽搁的久些,额娘你要好好用膳,也遣人去催催皇阿玛好好用膳。”
  老小老小,他额娘还好一些,尤其他阿玛,让他吃口饭比喝药还难。
  “知道了,少操些心。”乌拉那拉氏给儿子整了整衣领,目送他离开。
  伺候的人见她精神尚好,抓紧机会上前禀报:“娘娘,昨儿个齐妃娘娘和裕妃娘娘遣人来问,秀女入宫也有近月了,您可有想要见见的?”
  乌拉那拉氏有些恍惚:“已经快一个月了吗?”
  “是。”
  乌拉那拉氏略略回神,先问了另一件事:“懋妃近日可好些了?”
  选秀本是三个妃位一起负责的,但懋妃宋氏几天前却突然晕倒,本以为是苦夏中暑,谁知叫来太医一瞧,竟有些油尽灯枯的苗头。
  “太医说,仍需卧床修养。”
  乌拉那拉氏叹了口气:“也是个命苦的,去库房取些用得上的药材送去,叮嘱御膳房和内务府,懋妃那边想要什么都好好准备。”安排完这件事,她才回答一开始的问题,“告诉齐妃和裕妃,不必见了,请她们将秀女的情况整理好,送来给我便是。”
  虽然这次不用给儿子选人,但乌拉那拉氏也不能完全放手,后宫进人、哪个秀女与谁家孩子相配可赐婚,这些都不是齐妃和裕妃能插手的,当然也不是她能完全决定的,她会整理出一个初步意见,然后递给皇上。
  后宫进人皇上大概率会依着她的意见,赐婚皇上肯定会有自己的考虑,只是以皇上如今的身体状况,也不知有没有精神思考这些。
  想着,乌拉那拉氏又幽幽叹气:“如今真是一宫病号了。”
  宫里一宫病号,诚郡王府和恒亲王府也没差多少,府中接连出事,两府的王妃年纪都不小,也双双病倒,恒亲王府好歹还有个世子能主持大局,诚郡王府却是这么多年都没能请立下第二个世子,以至于此等时刻,府中两个年纪稍大的下一代竟是明争暗斗起来。
  应付完两个想要讨好他的堂兄,让他们在前头接待其他人,弘书由人带着往内院的方向去探望诚郡王妃,好歹是长辈,他没登门也就算了,已经登门了怎么也得看看。
  诚郡王府占地不小,胤祉又从来都是一副文人做派,所以府中修的很有江南园林之风,曲折蜿蜒、千回百转。
  ——很适合藏头露尾地干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
  两道声音突兀地出现。
  “你说那岳家怎么想的?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姑娘,早就把人送庙里去了,好歹族里其他女孩子还能保住名声,他们倒好,不但不藏着,反倒还把人送宫里去选秀,也不怕皇上治他们个欺君之罪。”
  “仗着自己功劳大呗,老子才离了军权儿子就上了,儿子刚回来老子又去了,嘿,人家多精明啊,这军权就从来没落下过,就是皇上,也不会为了一个失了清白的女子和大臣闹僵,他送就送呗,大不了转一圈退回去就是。”
  “你说那岳姑娘,也是个脸皮厚的嘿,我要是她,遭了这么一桩,早找根绳子吊死了,人家不但不以为耻,反倒还厚颜无耻地想进东宫呢,也不想想,太子殿下风光霁月,能看得上她个……”
  眼见前头带路的人好似没有反应过来还在发懵的样子,弘书冷下眼,不想听后面的污言秽语,朝朱意远扬了扬下巴。
  朱意远立时出声喝道:“谁在那里!滚出来!”
  某个方向传来一阵窸窣声,接着是跑动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就听不见了。
  弘书也没让人追,毕竟是在别人府里,只神情淡淡地看着面前像是才反应过来的带路人。
  “殿下恕罪,可、可能是府中躲懒的下人…在这里说闲话…”带路人吭吭哧哧地道,“王妃病着,府里也没个管事的,都、都松懈了,今日的事,奴、奴才一定禀报王妃!”
  弘书看了他几秒,才道:“带路。”
  今天这一出很简单,不说这辈子经过历练的他,就是上辈子对人情少有了解的他都看得出来,这明显就是专门为他准备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说岳湘的坏话,以达到让他厌恶岳湘的目的。
  手段简单的令人发指,由此也暴露出诚郡王府混乱成什么样了,居然能让别人伸进手来用这么简单的手段搞事。
  不过——岳湘去选秀了?
  弘书眉心微微蹙起,以他跟岳家的接触来看,岳家可从来没想过要送岳湘去选秀,更从来没流露出一点想要将岳湘和他牵扯起来的意思。
  如果岳钟琪有这个意思的话,他的处境说不定还不会这么艰难,毕竟岳家确实有个好祖先好名声,在军中影响不小,他阿玛绝对愿意让岳湘给他当个侧妃,以把这份在军中影响力转移到他身上,或者他的孩子身上。
  看来是有什么事儿他不知道了,想到太孙很喜欢岳湘,那次还是托太孙闻到了岳湘的味道的福,才能把人中途拦下来,不用后来花费大力气去找,弘书便决定回头让人去查查。
  见到诚郡王妃的时候弘书并没有提起这件事,一是董鄂氏病的确实不轻,就算说了她估计也没精力处理;二来,从这简单的手段来看,背后之人估计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去查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知道了也并不能怎么样。
  吊唁过两位王叔,丧事这边需要他操心的就少了,总算能松口气。
  这天他早早忙完国事,刚想着歇一歇再去后殿看阿玛,就有人来传话说阿玛要见他。
  “皇阿玛怎么忽然要见孤,可是这两日处理的政事有什么问题?”弘书监国,所有折子他处理过一遍后,还会汇总起来写个条陈给胤禛送过去,等胤禛有精神的时候再看。
  “应当不是,您这两日送来的条陈皇上看过后都让收起来了。皇上还说,您越来越稳当了。”传话的太监笑眯眯地给弘书卖好。
  弘书松了口气:“皇阿玛满意就好。”骤然让他一个人决定所有事,他压力也很大的,生怕哪里一个疏忽酿成严重后果。
  见了胤禛,弘书先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脸色,见比昨日稍好了些心里压力又轻了两分:“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起吧,过来坐。”即使病着,胤禛也是一副严正的样子,衣着板正、人也坐的板正,“都下去。”
  伺候的人无声退下。
  这架势,是要说正事啊,弘书也就没废话寒暄,在胤禛对面坐下:“阿玛找儿子什么事?”
  胤禛拿起手边的册子递给他:“看看,你皇额娘昨日让人送来的。”
  弘书好奇的打开一看,竟是秀女名册,上面记录的都是秀女的身世信息,哦,还有在宫中这月余的表现。
  他还一眼看到了岳湘的名字,作为侯爷的女儿,她的身份在这届秀女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弘书大概翻了翻,没看出什么问题:“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值得阿玛这么郑重其事的跟他说话。
  胤禛将他手中册子翻到第一页,指着岳湘的名字道:“她做你的太子妃,如何?”
  第219章
  弘书第一反应是诧异,不是为岳湘这个人选,而是:“给儿臣赐婚?太早了些吧,儿臣才十三,便是虚岁也才十五,儿臣还是想十八再娶妻。”
  十八之后成亲生子这事,他早与阿玛额娘说过的,也拉了叶桂他们背书,阿玛明明同意了,怎么这会儿又变卦?
  胤禛没想到他先在意的是这个,严肃的表情一下破功,没好气地道:“岳家姑娘今年十七了,若是再等三年,孩子都该有了。”
  实际上岳湘只比弘书大两岁,实岁今年也才十五,便是生日早些,也不过十六,不过时下人就是以虚岁为准,弘书也能理解。
  “所以阿玛是看中了岳姑娘这个人?”弘书将手册拿过来,又仔细将上面的内容看了一遍,却也没看出什么特殊来。
  岳湘的身份当然是足够的,而且刚好是汉人,满足他满汉结合的要求,所以阿玛还是看中了岳家的兵权?
  胤禛淡淡“嗯”了一声:“先赐婚,你身为太子,大婚的仪程不可能简便了,正好可以慢慢准备。岳家从前想来也没有仔细教过家中女孩宫里的规矩,赐婚后正好可以趁待嫁的时间,让你额娘遣几个嬷嬷过去教教。”
  “当年你二叔从赐婚到大婚也有三年时间,够了。”
  按虚岁算,他那时也十八了,也算是满足了他的要求。
  弘书悄悄撇嘴,这折扣打的也太大了,不过算了,老头都生病了还在操心他,还是顺着点吧,不过:“阿玛是看见这名册,突然冒出的想法吧?”
  不然不会这么突然,而且……弘书探究地道:“儿臣之前去吊唁三叔的时候,还碰见一出好戏。”将当时两人嚼舌根子的话大致描述了一遍,“儿臣事后使人去查了,还没个结果呢。”
  胤禛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不过这种小伎俩还入不得他的眼,倒是对弘书身边人的办事能力很有些不满:“几日了?还未查到。谁办的事,你身边的人也该紧紧了,朕一会儿安排几个人去教教。”
  弘书无奈,不过他身边人在查这种事上确实比不过大名鼎鼎的粘杆处,去学学也好,日后情报机构也是要建起来的,总得有点自己知根知底的班底:“是。”
  胤禛便放下这事,转而回答起弘书的疑问:“你额娘昨日才将名册送来,看见岳家姑娘,朕便让人去查了。”他沉吟了一下道,“岳家姑娘入宫选秀,岳钟琪应当是不知情的。”
  果然,他阿玛一开始还是怀疑岳钟琪的吧。
  岳钟琪带兵去西藏的时候,离选秀还有三个月呢,至少当时来跟弘书辞行的时候,岳钟琪没露出丝毫要送岳湘参加选秀的意思。三个月,人早就入藏了,除非他家是早有打算,否则以现在的通讯手段,岳钟琪说不定还丁点不知呢。
  “岳家姑娘,是个坚韧的。”胤禛又道。
  这可是个不低的评价,弘书更加好奇岳湘入宫选秀这背后的故事了:“阿玛详细说说?”
  胤禛瞥了他一眼,见他眼中全是好奇没有一点感情,暗叹这小子真是一点儿没开窍,不过背后之事还是可以说说的,免得这小子被那些流言蜚语影响,日后后宫不宁。
  在胤禛的叙述中,弘书厘清了岳湘选秀的前后因果。
  被弘书救回来后,岳湘当日便被接回家中休养,虽然没受什么伤,但到底中了药,还是养了月余才重新出现在人前。一开始倒还好,见得都是亲朋好友,对她只有关心关爱的,没听着一点儿闲话。
  但随着开春了,宴会逐渐增多,免不了接了帖子去人家府上赴宴,家里人其实不太想让她去,毕竟虽说少,但外面还是有一些闲话的,她们并不想让岳湘承受这些。但岳湘是个聪慧的,她如何不知道外面肯定有闲言碎语,也并不是遭了事就自闭的性格,她觉得与其躲在家中任人说闲话,更应该站出来让那些说闲话看清楚,她好好的,少一天到晚嚼舌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