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28节

  乌拉那拉氏一下就心疼了,再顾不得谨慎,直言安抚道:“别哭,别哭,这次立不成太子没关系啊,咱们还有时间,下次,下次一定不会有意外,啊。我的乖乖,快别哭了,你哭的额娘心都疼了。”
  “不是。”弘书哽住的喉咙终于能说话了,“与立太子之事无关,我是为了您,额娘,额娘,额娘你怎么能对我这么好,我不要什么好兆头,我只要您、只要您好好的!您别什么都只想着我,您多想想您自己!”
  乌拉那拉氏一怔,万万没想到他是为了这个,鼻子不禁一酸,眼眶也盈出泪意:“傻孩子,我是你额娘,不对你好对谁好。放心,额娘会好好的,会长长久久地陪着你的。”
  “额娘!”弘书再也忍不住,抱住乌拉那拉氏的手哭了起来,这一刻,他莫名空落的心踏踏实实地落在了地上。
  就在母子俩感情更加深厚之际,外间出来通报声:“娘娘,陈福公公来了,传皇上口谕。”
  弘书哭声一顿,口谕?不是宣旨?
  乌拉那拉氏心头也是一紧,难道她情急之下乱想的事,成真了?
  这可不行,她得问问,是怎么回事,乌拉那拉氏立时端起皇后的架子,沉声道:“传。”
  “等等!”碧珠出声阻止,在乌拉那拉氏严肃的目光下,解释道,“娘娘,您……和六阿哥,得先洗漱一番。”
  乌拉那拉氏这才恍然惊觉,自己这半天竟然未着外衫,虽然里面都是穿戴整齐的、只差一件外罩衣,但这时候不穿外衫见人可是极其失礼的,哪怕是自己儿子也不行,这要传出去,说不定会有什么恶心的谣言。
  好在屋里只有一个碧珠,紧急收拾完毕,乌拉那拉氏和弘书恢复威严的样子,传陈福进来。
  “奴才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六阿哥。”
  乌拉那拉氏含笑道:“免礼。”然后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的问道,“不知皇上忽传口谕,所为何事?可着急令弘书去办?若不着急,本宫这里还有些事未与小六说完。”
  这是托词,皇后娘娘从来都是将皇上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陈福心里很清楚,皇后娘娘这是要打探立太子之事是否出了意外……
  还真出了意外!
  想起皇上‘委婉’的吩咐,即使是陈福,此时都禁不住偷偷为他主子的‘花样百出’感到无语。
  “倒也不算什么急事。”陈福硬着头皮道,“就是,皇上想起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记载了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之事,一时想不起在哪一册,命六阿哥找出。”
  “……”
  无语的不止弘书一个,即便碧珠也知道,皇上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从翰林院调用的侍读侍讲起居注官,这些人哪个不是才华横溢,就这种问题,随口一问保证能得到争先恐后的回答,还用特地来吩咐六阿哥?
  无语只是一瞬,弘书和额娘立刻反应过来,皇上这应该是另有意图。
  晋文公吗,弘书垂眸,不一会儿就在脑中检索出《文心雕龙》里的原文:“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
  所以,阿玛这是在点他,要学晋文公,来一出三辞三让?
  第129章
  太和殿,大朝会。
  今日人来的特别齐,就连没有上朝资格的福慧都来了。
  “六哥~”福慧黏在弘书身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我一直是你最喜欢的弟弟,对吧?”
  弘书无语,提醒道:“我就你一个弟弟。”
  福慧才不管,嘿嘿笑道:“身为你最喜欢的弟弟,以后我是不是能像十三叔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弘书斜他:“那你得先像十三叔一样能干。”
  “放心,我可能干了……”福慧拍着胸脯就要自卖自夸一番。
  弘书眼神一撇:“纠仪官来了。”
  福慧立刻兔子一样蹦回自己位置,眼观鼻鼻观心,敛衽正容。
  旁观的弘时失笑摇头,小七真是被小六克的死死的,他微微偏头,低声道:“小六,恭喜。”
  恭喜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几日所有人都在等待那道圣旨,却苦等不来,就在大家以为出了什么意外的时候,开大朝会的通知来了,所有人立刻了然,皇上这是要在大朝会上宣布,给六阿哥最高的重视。
  弘书看了一眼什么都不知道的三哥:“别急。”现在恭喜,等会儿拉你出来唱戏,可别在心里骂我。
  “啪!”“啪!”“啪!”
  三道净鞭响起,所有人立刻束手而立。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胤禛端坐于上,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再重点瞧了瞧几个儿子的方向,心中暗自咕哝一句:希望一会儿能多几个聪明人。
  苏培盛按惯例唱喏:“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允祥出列,“启禀皇上,储君乃国之根本……”
  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立太子的重要性,最后总结,皇上请您早立太子。
  “爱卿所言有理,国之储君,乃……”这是早就安排好的流程,胤禛也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通立太子的好处,最后总结,朕接受尔等的谏言,决定立太子。
  “……故令尔等参会详议,共推才德兼备之人为太子,如今业已有了结果。”
  胤禛终于点名:“弘书。”
  即便早知有这一遭,弘书也深吸了一口气,出列跪下:“儿臣在。”
  胤禛语调平常,直入主题:“百官皆推举你为太子,朕无意自食其言,只是也要代众卿与天下百姓问你一句,你可能保证日后担起东宫大任、守我大清江山?”
  要这种保证?默默当背景板的大臣们心中忍不住腹诽,皇上什么时候也喜欢听这种‘花言巧语’了,不是一向只看怎么做,讨厌他们这些大臣天花乱坠的说吗!
  来了,弘书心中叹气,照他的本心,他一直就是坦坦荡荡地想要那个位置的,不过,阿玛此举却也是为了他好,一片慈父心不能辜负。
  于是郑重稽首道:“皇阿玛,儿臣无论何时、无论是何身份,都会守护脚下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只是东宫大任……儿臣自问实在担任不起,儿臣年小力微、德薄能鲜,大人们的厚爱儿臣心领,却实在有愧,还请皇阿玛令百官重新推举德才兼备之人。”
  张廷玉瞄了一眼弘书,这位年纪不大,倒是稳得住,这种时候还能稳稳当当的谦辞,一点儿不怕错失储君之位,看来心里是已经把这位置当做囊中之物了。
  什么,你说他是真的不想当太子?张廷玉送你两颗白眼,你傻别以为我张大人也傻。
  “重新推举?你是让朕食言而肥?”胤禛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那你倒是说说,谁能担得起这个储君之位?”
  弘书面不改色:“儿臣于国事无研究,不敢妄言储君人选。不过三哥仁厚稳重、五哥谨慎俭省、小七聪明伶俐,无论他们哪一个,都比儿臣优秀的多,相信诸位大人们都能看出来。”
  弘时:……我稳重?不,我亏心。
  弘昼:……俭省?之前说我抠门的不是你?
  福慧:六哥夸我聪明伶俐嘿嘿嘿……但是我没有比六哥你优秀啊!
  三人:不是,你自谦归自谦,干嘛把我们拉出来做挡箭牌!这话你说的不亏心,我们听得亏心啊!而且立太子这种事,我们一点儿都不想拥有姓名!
  胤禛扫了一眼呆立的三个儿子,无情地加了一把火:“嗯,确实也有臣工推举弘时他们三个。”
  什么?!
  这下不止弘时三人瞳孔地震,满朝大臣也升起强烈的好奇心,十分想知道到底是哪几个愣头青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推举其他人。
  “皇阿玛!”弘时跪的麻溜极了,毕竟他曾经有过十分丰富的经验,“儿臣绝对没有觊觎过太子之位!儿臣不知道是哪些大人推举了儿臣,但儿臣想说,能推举儿臣的这些大人,绝对没安好心!儿臣曾经犯过大错不说,如今一把年纪,连家小都不能养活,怎么可能能担起储君之责,推举儿臣的人,不是蠢就是毒,这样的人,再留他们在朝中就是祸害啊皇阿玛!”
  这还是我那位懦弱无能的三哥吗?弘昼惊悚地看着弘时,没想到他为了表明态度竟然能这么狠,直接卖支持他的人。
  支持?弘时可不觉得推举他的人是真的支持他,他觉得这人就是来害他的!他什么情况自己还不知道吗?早在皇阿玛要把他出继给八叔的那一刻,他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现在还能保有一个皇子的身份已经是泼天之幸,他才不会和弘历一样,没脑子地去奢求那注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皇阿玛!”弘昼也不傻,学着他三哥扑通一声跪下,“儿臣十分有自知之明,六弟说儿臣谨慎俭省,实在是在给儿臣脸上贴金,儿臣其实就是胆小抠门,还懒散,儿臣根本没有什么大志向,其实就是那修书的差事,若不是您吩咐,儿臣也不想干,儿臣就想在府里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富贵闲人。”
  “所以太子什么的,儿臣真的是没想过也没有那个能力,请您明鉴。”
  福慧看看三哥,再看看四哥,略有迟疑的跪下:“皇阿玛,儿臣、儿臣……”两个哥哥把自己贬的那么低,让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贬低自己吧他怕皇阿玛和六哥以为他真有心太子之位,可让他像三哥五哥那样贬低自己吧,他又实在说不出口,索性两眼一闭,说起大实话,“六哥难得夸儿臣聪明,儿臣高兴,也不想反驳六哥的话,说儿臣一点儿都不聪明,儿臣以后还想像十三叔一样给六哥当左膀右臂呢。至于有人推举儿臣,我聪明比不过六哥、出身比不上六哥、能力比不上六哥,年纪这辈子都比不过六哥,无论是立嫡立长立贤,哪一点我都沾不上,所以儿臣和三哥想法一样,这些人肯定是想离间我和六哥的感情,没安好心!”
  胤禛嘴角抽搐,虽然是他想看到的场面,但……你们一个个学是白上了吗?!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你们现在这样让朕很丢脸!朕也从来都没亏待过你们,你们到底是为什么会长成这幅样子!
  弘书埋着头,不敢去想他阿玛现在的脸色,心里不住地给三个兄弟道歉,对不住啊,但是要三辞三让,我要找理由,你们肯定是绕不开的,回头一定给你们赔罪!
  群臣也埋着头,死死憋着不让自己笑出来,皇上别的不说,这孩子……养的真是各有特色。
  殿内一时没人说话,气氛慢慢有些尴尬起来。
  弘昼的大脑从刚才的紧张中渐渐缓和过来,他不笨,想了想就明白弘书刚才的应对并不是要害他们三个,而自己三人的表现……没脸见人了!
  转转眼珠子,弘昼忽然起身,对着弘书抱手一拜:“六弟,多谢你对我的肯定与夸赞,不过,这太子之位,五哥我是真承担不起,而兄弟之中,我只服你,这个太子,只有你能居之,还请勿再推辞,替我等兄弟,承担起这国之重任。”
  福慧不愧弘书夸他伶俐,立刻也站起身,学着弘昼一拜:“六哥,请担起这国之重任。”
  弘时还在想到底是谁要害他,所以慢了半拍才醒悟,连忙附和:“六弟,请担起这国之重任。”
  面对兄弟们的齐齐请求,弘书飞快闪开,连连拒绝,语气十分真诚:“不不不,三哥、五哥、七弟,我并不是推辞,我是真心觉得自己担不起这国之重任,你等也莫要妄自菲薄,这太子之位,该有才有德者居之,我无才无德,若窃据太子之位,百年之后恐怕愧对列祖列宗。”
  “你怎么会无才无德!……”
  几兄弟竟然当真在大朝会互相推让起来!
  群臣都看傻眼了,不是,你们来真的啊?咋地,这太子之位现在成烫手山芋了?六阿哥你真不想当这太子?
  允祥看看侄子们的闹剧,再用余光溜一溜坐在上方一言不发的他的好四哥,心中叹息一声,皇上,您便是要让小六更加名正言顺,也该与我暗示一番,我好提前安排人啊。
  现在这情况,他虽猜到了,却又不好出面,也不知道其他人中间什么时候能出个聪明人。
  允祥的目光在场中逡巡,希望赶紧有个聪明人出来起头,他才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跟上,把戏推下去。
  在允祥的期盼中,终于有一位‘聪明人’跳了出来。
  “六阿哥,请您莫要再推辞了。”礼部侍郎板正地道,“莫说您并不是您说的那样无才无德,便是您真的无才无德,只凭您是皇后所出的嫡子,这个太子之位就非您莫属!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我儒家延续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您在上书房该是学了的。”
  好吧,不是聪明人,是不会说话的‘直臣’。本来第一个出列解围,怎么也能被记点隐形功劳,但你看看这话说的,将不是非嫡非长的皇上放在何处?允祥无奈地瞄了一眼他四哥,希望他四哥看在这位好歹是‘帮忙’唱戏了的份上,别在心里记人家一笔。
  还是赶紧出面唱戏吧。
  “唐大人所言有理。”允祥道,“六阿哥,你的才德如何,不必你多说,我等自有判断,无论立嫡立贤,这储君之位都非你莫属。”
  他拱手一礼:“还请六阿哥莫要再自谦,能者居之,担起这国之重任。”
  张廷玉等朝堂老狐狸纷纷跟上:“请六阿哥能者居之,担起国之重任。”
  懵懵懂懂随大流的群臣:“请六阿哥能者居之,担起国之重任。”
  弘书没有再躲,他环视一圈,缓缓跪下:“皇阿玛,儿臣……”
  胤禛站起身,两手一背:“无需多说,你只需告诉朕。”
  “你,能将这天下担好吗。”
  弘书抬起头,与阿玛对视,一字一句道。
  “儿臣,定,不负所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