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62节

  “这可就难了。”允禧叹道,“移风易俗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慢慢来吧,先从京城开始,从当官员的开始。”弘书道,“朝廷明明规定了官员纳妾的数量,总有人偷偷钻空子,咱们不写明是谁,会有人心虚对号入座的,也算是对他们的约束,要是能有人看了报纸给咱们寄信检举就更好了。”
  允禧闻言皱眉,迟疑道:“寄信给咱们检举?这、这是开言道啊,皇上知道吗?”
  “当然知道。”弘书安抚他,“你放心,咱们这报纸,皇阿玛就是最大投资商。”
  “投资商?”
  “就是掏钱入股的人。”
  “……”
  聊了聊报纸的内容和立意,弘书又跟允禧说起报社的架构:“目前,我是总编,你当主编,你的手下要有一群编辑和记者来负责内容,编辑负责写文章和排版,记者负责采访和采集新闻……编辑要文章写的好的,你在写话本子的那些人里找,记者要嘴皮子利索、善于打听消息、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
  说了一下午,都只是说了大概,这还是因为现在条件不足,精简过。
  第49章
  将招揽人手组织报社架构的任务交给允禧,弘书便将大部分心神放在印刷机的改良上,古登堡原始机样已经做出来,在给匠人讲解要如何改良的同时,弘书也命周业带人将他试验计划的纸张和油墨做了出来,还未启动的,就剩金属铅活字了。
  这可是个大工程,最大的,就是要投入的钱。
  阿玛,你的私库,准备好了吗?
  弘书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养心殿,准备拉投资。
  胤禛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这小子没憋好主意:“什么事儿。”
  弘书笑的一脸纯良:“儿臣没事就不能来给您请安么。”
  胤禛都不稀得多瞥他一眼:“那你现在请完安了,下去吧。”
  “别啊,皇阿玛,儿臣都多久没见您了,您就不想儿臣吗。”弘书卖乖,“儿臣可想死您了。”
  “哼,少跟朕来这套,有事就说事。”胤禛表示自己不吃这套,如果他的嘴角没有偷偷上翘的话,应该还是有几分说服力的。
  弘书嘿嘿笑道:“皇阿玛,最近蜂窝煤和玻璃的进项可还好?”
  这话一出来,胤禛就知道,这小子果然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是来要钱的:“朕就知道,你小子就盯着朕的私库,不将朕的那点家底掏空不甘心。”
  “说罢,又是什么要花钱。”
  弘书搓搓手:“就是,儿臣要改进的那个印刷术,用的是活字印刷,儿臣打算做金属活字。”
  “金属活字?”饶是以胤禛的定力,差点都没能坐稳,他忍不住道,“朕要是记得没错,你当初拍着胸脯说的是要降低印刷成本,你就是这么降低的?”
  反向降低可还行。
  “一套木活字就要多少银子,你现在还要弄金属活字?”
  弘书殷勤的上去给胤禛捏肩:“皇阿玛,你不能这样想啊,成本低不低,那是要跟最后的收益对比的不是,只要收益能达到成千上万倍,那就算现在成本花费了十万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十万两?!”胤禛像拍蜇人的马蜂一样把弘书的手拍开,“你快走吧,你这伺候朕可受不起。”
  “比方,皇阿玛,我就是打个比方,不是真找您要十万两!”弘书缠抱住胤禛的胳膊,“一万,最多一万,您给我一万就成。”
  虽然一下子少了九万,但胤禛总觉得这小子是在坑他,肯定虚报价格了!
  “一万也没有。”任由弘书抱着他的胳膊,胤禛不为所动地拒绝道。
  “怎么可能!”弘书不信,“您可是皇帝,私库里怎么可能连一万都没有,我不信,光京城今年冬天卖的蜂窝煤就不止这点钱。”
  私库里当然是有的,但胤禛总觉得弘书花钱有些大手大脚,得限制一下。
  “说没有就没有。”
  弘书瘪嘴:“那您能给多少。”
  胤禛盘算了一下,报了个价:“五千。”
  弘书跳脚:“没有您这么砍价的,您堂堂一国皇帝,怎么还对半砍啊!”
  胤禛丝毫不觉得羞耻:“要不要?”
  “这根本不够!”弘书气道,“皇阿玛,咱们光常用字就三千多个呢,我这次要做的金属活字是要用几种金属调和成的,本来一个就贵,别说做的中间肯定还有损耗率和次品率,最起码得做个三套出来备用吧。你算一算,一万都是儿臣尽力压缩后的成本了,五千怎么可能够。”
  这还是他只算了制作钱,其他人工、厂地、材料这些都是打算白嫖内务府的,否则要做这一套金属活字出来,一万两是绝对不可能搞定的。
  说的还挺有道理,胤禛不自觉有些犹豫,随后清醒过来:“那你非要做金属活字不可吗?木活字,泥活字,陶活字不行?这些成本不更低?你不要老盯着最好的,国家现在没那么富裕,能用就行。你不是老说能推广开的东西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吗,现在怎么还忘了,你这印刷机改良了以后不打算推向民间了?要推向民间,这金属活字有几个人能做的起?”
  “木活字、泥活字这些只是一时的成本低,但它们的损耗率高、使用时间不长,长期算下来它们的成本是要比金属活字高的。金属活字虽然一次性投入高,但它们损耗率低、使用时间长、频次高,使用次数越多成本会被摊薄的越低,它是要走量的,是以后的大势。”弘书解释道,“一套木活字顶多用个几百次就会出现磨损字迹不清的情况,可这金属活字可能是能用几万次的,您想想,到底哪个更划算。”
  这笔账他还是会算的,胤禛若有所思:“你这一套金属活字真能用几万次?”
  弘书肯定的点点头:“这还是因为咱们头一次做,工艺不行,等以后工人培养熟练了,铸造的机器再改进改进,它的损耗率还能降,使用时间还能更长。”
  “我这一套活字铸造出来,又不是只能用于印刷我那报纸。”弘书苦口婆心道,“它用来印书也是极快的,您想想,现在花大价钱先把模子铸齐了,以后您想短时间内大量印书,岂不是方便的很,就说《百家姓》,等印刷机改好,那一台一天就能给您印一万本出来。”
  “当真?!”胤禛豁然问道,他还是头一次如此直观的知道弘书改进的印刷机会达到什么效果,之前弘书没说,他还以为弘书改进后的机器效率最多是现在雕版印刷的十来倍。
  “当然。”弘书肯定点头,这还是因为现在他只有印刷机,排版、上墨什么的都需要人工完成,若是把铸排机也搞出来,效率会几何倍的上涨,不过铸排机还是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的,不是一群人拿着锤子敲敲就能敲出来,除非这群人全是后来那种能手搓原子弹的国宝八级工。
  “不过也是《百家姓》字少,您要是想印《礼记》这种字多的,一天一千来本差不多。”弘书补充道。
  “那也够了。”作为一国皇帝,胤禛当然知道如果能大量印书,将书本价格压下来会有什么好处,“朕给你二十万两,多做几台印刷机出来,金属活字你做几套常用字之外,再把全部汉字都给朕铸造两套出来。”
  “如果钱不够,再来问朕要!”
  “二、二十万?”几分钟前他还在为了一万两卖力抗争,现在轻轻松松就入手二十万?二十万是什么概念,都快赶上国库的百分之一了!上个月朝廷赏兵丁一月钱粮也不过才花了三十五万两。
  阿玛哪来的这么多钱?刚才让他掏一万都跟要他命似的!
  弘书不由自主地用怀疑的眼神看向阿玛:“先说明,我不是不相信您啊。就是,您的私库真有那么些钱?不会从国库挪用吧?”
  要是在位的是康熙或者乾隆,弘书肯定是不会问出这话的,因为这两位的私库和国库根本划分不开,甚至‘以身作则’将国库的银子往自己私库划拉,但胤禛不是,他上位之后,就将私库和国库分的很开,绝不会公私混淆,而且康熙时期私库的很多不太光彩的收入来源都被他砍掉了。
  不止如此,这几年胤禛没少从自己的私库拿钱贴补前线将领,所以弘书才有此一问。
  “咚。”
  弘书脑袋上狠狠挨了一下。
  胤禛哼道:“朕看你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敢怀疑朕监守自盗?”
  弘书捂着脑袋欲哭无泪:“你轻点哇,儿臣这颗脑袋可宝贵着呢,您的二十万想回本还得指望我呢。”
  胤禛却道:“二十万能不能回本无所谓,你只要将书本的价格给朕打下来就成。”
  弘书觉得他阿玛在说废话:“书本价格能打下来肯定就能回本啊。”
  胤禛作势再敲,弘书连忙抱住头离他远了些:“那就说好了,二十万,我怎么拿?您给金子还是给银子。”
  胤禛没好气的瞪他一眼:“给人。去把焦进叫来。”
  焦进很快过来,胤禛吩咐道:“这段日子你便听六阿哥吩咐,朕给他二十万的私库限额,没超过之前随他取用,若有超过,再来报朕。”
  焦进是管着胤禛私库的大管事,他最知道胤禛私库的情况,此时听到这番吩咐不免心中吃惊,二十万?!皇上没说错吧,是不是多说了个十?!
  但见屋内所有人都没有露出不对的表情,他就知道不是皇上说错了,心内不由震撼,早知皇上看重六阿哥,却没想到会这样看重!便是六阿哥现在是太子身份,也不见得能叫皇上给出这么多限额吧?
  反正焦进是没听说过,先太子能在先帝私库中随意取用的。
  “嗻,奴才遵旨。”
  焦进接旨后,万般小心地伺候着弘书往私库去,那态度比对胤禛也不差什么了。
  “六阿哥,您这次要取用多少?都要银子还是?”
  焦进带着弘书来到养心殿库房,谦卑的询问。
  弘书现在还有点像在做梦,看着库房的大门感觉不太真实:“嗯,除了银子还能拿别的?”
  焦进立刻拿出库房造册,说道:“皇上只说限额,没说只能拿银子,您若拿等价的东西也是可以的。库房里除了金银,您也可以取用瓷器、绸缎、珊瑚、珠宝、人参等珍物,或者铜、铁、锡、铅等矿物。”他顿了顿,又委婉的道,“至于古董、字画、孤本这些,如果您想取用,恐怕需要和皇上说一声。”
  他要字画孤本干什么,他又不是乾隆。
  弘书摆摆手,对矿物比较感兴趣,他搞金属活字消耗量最大的就是铅、锑、锡等矿物:“有哪些矿物能给我看看吗?”
  “可以。”焦进二话没说就将矿物的册子找出来给弘书,“您看。”
  弘书翻开一看,瞳孔巨震,对不起,他刚才竟然敢小瞧阿玛连二十万都拿不出来,他有罪。瞧这些矿物后面的单位,万斤,只凭这些东西,就不知道要价值几何。
  好不容易平复心中的震撼,弘书忍不住问道:“我能问问,这些矿物都是各地矿场进献上来的吗?”
  除了这个途径弘书想不通他阿玛私库怎么会有这么多矿,反正不可能是他阿玛从国库截留的。内务府名下有几个小矿,但四五年时间也不可能攒下这么多啊,更别说种类还这么齐全。
  焦进诧异道:“不是,皇上不让各地官员进献财物,私库里的大部分都是抄家所得。按制,贪官的家产被清点后,一半充作军饷,一半充入私库。”
  弘书沉默,忘了,他阿玛还有个抄家的老本行,未来还会将这个老本行继续发扬光大。
  为以后的贪官污吏们点个蜡,弘书便收起多余的同情心,指挥焦进先取了自己需要的矿物,又提了五千两现银。既然现在有随时取用的特权,就没有必要全搬回毓庆宫的库房,麻烦不说,还招摇。
  他还是喜欢闷声发大财。
  钱到位,原材料到位,活干起来就简单了。
  进入五月,前前后后花了将近四个月时间的新式印刷机终于改良完成。
  造办处,弘书和一众匠人看着占了快三间屋子的庞然大物,心中激荡不已。
  终于,他们完成了!
  “上墨、上纸。”
  弘书稳住心神,发出号令,准备开始第一次试印。
  “开始!”
  “咔、咔,轰隆隆。”印刷机发出沉闷的响声,缓缓转动起来,转速越来越快,最终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速度。
  看着一张张试印纸如雪花般从出纸口吐出,在场的匠人们一边堵着耳朵,一边缓缓张大嘴巴。
  太、太快了!
  这就是他们一个零件一个零件造出来的吗?
  他们也知道速度会提高,但他们从没想过,真当这个庞然大物全力运转起来的时候,会是这般高效。
  “神乎其神,神乎其神!”有匠人喃喃自语,“这真是我做出来的吗,为什么我觉得如此不真实?”
  有人附和他:“我觉得它像是神仙造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