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258节

  赵静舒笑着接过水盆,轻声说:“爹娘操劳了一辈子,也该接他们去咱那享福了。”
  陆志国坐在床边点点头,“媳妇,你的心意爹娘心里都知道,就是舍不得这个住了一辈子的家罢了,在给他们点时间会想明白的。”
  泡完脚后,两人躺进温暖的被窝。
  陆志国轻轻握住赵静舒的手,“多亏了你,咱这一大家子才有这么多新想法,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赵静舒靠在丈夫怀里,脸上洋溢着幸福,“其实我心里也有点打鼓,不过看到大家这么团结,就踏实多了。”
  窗外传来轻微的风声,仿佛也在诉说着这个家庭即将开启的新篇章。
  赵静舒闭上眼睛,在这充满爱意与期待的氛围中渐渐入睡,她梦到了药厂办起来后的热闹场景,村民们忙碌而快乐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而陆志国看着妻子甜美的睡颜,也满心都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第355章 小侄女敏敏
  回家第二天,赵静舒、陆志国两人带着三胞胎、陆向明、北笙几个孩子回了娘家。
  大嫂刘爱凤半个月前就生了孩子,是个女儿。
  赵静舒得知自已有小侄女后,当即就在系统商城里买了一个足金的长命锁,就想着回来送给小侄女。
  弟弟赵小勇今年暑假就初中毕业了,这半年的时间都跟着爹娘下地赚工分。
  想让大哥在城里给找个工作的,可是就是没这个机会。
  赵静舒抱着小侄女敏敏,爱不释手,将那足金长命锁轻轻挂在小侄女脖子上,小家伙咧嘴笑着,可爱极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这时,赵小勇凑过来小声跟赵静舒说:“姐,我不想一直种地,我想去学门手艺。”
  赵静舒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不错,她的机会来了。
  她看向陆志国,陆志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陆志国开口道:“小勇这想法挺好的,现在有不少手艺人过得也很不错,小勇跟你姐去北方怎么样?”
  赵父和赵母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笑容。
  他们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已的孩子,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赵父微笑着对小勇说道:“小勇啊,你姐夫说得太对啦!跟着你姐姐去厂里锻炼一下,这对你来说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呀。将来等你学有所成,说不定还能给你姐姐帮帮忙、分担一些工作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小勇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信任。
  赵大勇站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里暗自思忖道:如今妹妹在药酒厂做得有声有色,药厂年后也要盛大开业了。
  让小勇跟着妹妹和妹夫一同前往北方发展,绝对是明智之举。
  如果放任弟弟独自一人外出闯荡,作为父母肯定会忧心忡忡、牵肠挂肚;但有自家人陪伴左右就大不相同了,遇到什么事情总归还有亲人可以相互照应、扶持一把。
  如此一来,做父母的也能够安心许多。
  赵静舒看父母很赞成陆志国这个想法,她就看向自家大哥。
  之前大哥跟着运输队给自已送设备的时候,他就跟他提过,让他过去接受药酒厂。
  当时大哥只说考虑一下,这都过去两个月了,也不知道考虑的怎么样了。
  赵大勇感觉到妹妹的视线落在自已身上,就知道她想问什么。
  去北方,接手药酒厂,他知道肯定比现在要发展的好。
  可他是个保守的人,在赵家村活了三十年了,要走在北方定居他还真不舍得。
  可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妹妹一家是要去北方的,他要是执意留下,就会让爹娘跟妹妹长时间的分开。
  爹娘多疼爱这个妹妹,他这个当大哥的心里最清楚。
  这要是以后常年见不到两次,估计二老心里都不踏实。
  赵大勇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妹子,哥想好了,哥跟你们一起去北方。”
  众人皆是一愣,没想到保守的赵大勇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赵大勇接着说:“咱爹娘年纪越来越大了,他们放心不下你,我也舍不得和你们分开太久。这赵家村虽好,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药酒厂也是个好机会,哥不想错过。”
  赵静舒眼睛一亮,脸上满是惊喜:“大哥,这真是太好了!”父母也欣慰地点点头。
  随后,赵大勇又挠挠头笑道:“不过哥不了解你们那的事,虽说在咱们这的药酒厂干了一段时间,但总归没多少经验,到时候还得多靠妹子和妹夫提点。”
  赵静舒忙笑着回应:“大哥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刘爱凤在一旁听着这边的话,心里也是一喜。
  之前赵大勇就跟她说过这事,她当时就表示愿意带着孩子去北方。
  她娘家人都不是东西,她也跟哪一家断了来往,只要男人孩子在,去哪里对她来说都可以。
  更何况去北方之后,小姑子定会帮衬他们,生活条件只会比现在好,不会差的。
  那边附近还有学校,孩子上学也方便,她这个当妈的没理由不愿意去。
  赵父赵母二人,对这事也很是赞成,一家人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快到中午了,赵静舒跟赵母在厨房忙着做午饭。
  话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说敏敏这个小孙女生的时候,她娘多遭罪。
  说到这个还不忘心疼自家闺女生了三胞胎。
  赵母一边切菜一边叹气道:“静舒啊,你说女人生孩子咋就这么难呢?你生那三胞胎的时候,娘的心一直揪着呢。”
  赵静舒笑了笑,手上动作不停,“娘,都过去了,现在孩子们健健康康的,再辛苦也值了。”
  这时,锅里的油热了起来,赵静舒赶忙将青菜下进去,一阵油烟升腾而起。
  正说着,外面传来男人们爽朗的笑声,原来是赵大勇和赵静舒的丈夫谈妥了一些北上后的安排后,心情大好。
  赵父也在一旁乐呵呵地听着,时不时插上几句话。
  饭做好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
  赵大勇先开口说道:“这一顿饭吃完,咱们就得好好准备北上的事儿,我还要跟厂里做交接,可能没那么快就过去。”
  众人纷纷点头。
  吃饭间,赵静舒的丈夫看向赵大勇说:“大哥,你不用着急,把这边解决好了再走。”
  赵大勇点点头,眼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一家人就在这温馨的氛围里吃着午饭,计划着未来的日子。
  娘家人对背上的事都很积极,下午赵静舒陆志国夫妻二人带着孩子走了后,就开始计算着拿什么东西。
  赵母最不舍的她那个衣柜,是她出嫁的时候她爹亲手给她打的。
  她知道他们一家人去北方,闺女肯定会为他们准备好各种东西,可这个柜子陪了自已大半辈子了,以后要是不在了还真不习惯。
  这一想着过不了多久他们一家人就要搬走了,这个柜子估计是带不走了。
  父亲前两年就去世了,这是他给自已留下的唯一的东西,赵母心里一时半会还真不放不下这个柜子。
  赵母这会儿,都想把柜子拆了带走,这样路上带着还方便点,等到了北方新家后再给安装起来。
  第356章 人美手巧陆小禾
  刚回到家,赵静舒就带着孩子去了婆婆家。
  陆母在院子陪着陆丰年、陆丰山两个孙子玩,陆大壮、陆小壮就跟在两个哥哥身后追着跑。
  这俩孩子快一年不在家了,现在看算是把人盼回来了,陆母恨不能时时刻刻都把人带在自已跟前,生怕还没好好看看孩子就又要走了。
  陆父在一旁看着脸上也是笑呵呵的。
  陆小禾见到赵静舒抱着陆心悦回来,连忙上前把妹妹接了过来。
  “三婶,妹妹给我吧。”陆小禾看到跟个粉团子一样的陆心悦就喜欢的不得了。
  在三胞胎出生之前,陆家小辈里边就她一个女孩子,从小她在家都没个姐妹,现在有了个小妹妹她稀罕的不得了。
  十五岁的陆小禾长得很是清秀,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身上的衣服还有两个补丁,但是这些丝毫不影响女孩子的容貌。
  赵静舒很喜欢这个陆小禾这个女孩子,乖巧听话,还心灵手巧。
  家里大大小小的衣服都是她在做,同样的要是谁的衣服破了她也会帮着朴。
  这两年陆大壮、陆小壮的衣服都是她自已做的。
  说起做衣服来,这小孩子的衣服可比大人的衣服难做,可陆小禾做出来的衣服每次都很合身。
  赵静舒笑着摸摸陆小禾的头,“小禾啊,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将来不知道哪家有福娶了你。”
  陆小禾听了这话,脸微微泛红,轻声说道:“三婶,我还小呢。”
  这时,陆母走了过来,拉着陆小禾的手说:“小禾啊,你也别光忙着做衣服照顾弟弟妹妹们,自已的终身大事也得考虑起来啦。”
  陆母这显然是在开玩笑逗小丫头的话,可是才十五岁的女孩子听了可不是这么回事。
  陆小禾一听眼睛都红了,赶忙摇头,“奶奶,我不想这么早谈婚论嫁,我还想多陪陪家人,多学学做衣服呢。”
  陆母看到孙女反应这么大,也没了逗她的心思,“好,再等等,咱们家都尊重你的意见,等你再大些有了喜欢的人就带回家来,奶奶看人可准了。”
  说到这个,赵静舒认可的点点头:“对,小禾,你奶奶这话没说错,看奶奶找的爷爷多知道疼人。”
  小禾听了赵静舒的话,还认真想了想,觉得三婶说的没错,平时奶奶就是提半桶水爷爷都会连忙过去帮忙,生怕奶奶累着。
  陆母没想到自已一把年纪了,还被自已儿媳妇跟孙女调笑,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
  “你个不知道害羞的顽皮货,那我打趣真是能耐了。”
  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陆丰山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件破了洞的衣服,奶声奶气地说:“姐姐,我的衣服破了,你再给我做件新的好不好?”
  陆小禾摸了摸陆丰山的头,笑着说:“好呀,姐姐马上就给你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