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也是因为顾盼的项目有了好消息,杨登云还残存着最后一丝希望,哪怕是几乎渺茫的希望。
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仅有5%存在有效治疗方法。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收集的121种罕见病,其中86种在全球有治疗药物,只有77种在国内有治疗药物。
基因药物就更少了。
根据公开资料,全球范围内获批的单基因罕见病的基因药物只有4种,都是注射剂,每支售价分别为100万、85万、212万和177万美元。
无一例外,国内都没有类似产品上市。
我国的罕见病基础研究起步晚,相关配套措施也不完善。
在技术层面,罕见病药物从研发到转化的一系列流程难度非常大,目前我国罕见病药物仍然以仿制药和海外引进为主;在政策层面,缺少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保护和激励措施;在市场层面,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还不完善,罕见病药物的支付环境不明朗。
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包括药企在内的各种医疗机构缺乏研发罕见病药物的动力,毕竟谁都不想投资和回报不成正比。
所以,推动罕见病药物研发,核心是在政策层面让更多资源倾斜到基础研究和转化,包括专利独享、定价机制、支付体系、诊疗水平......只有提供充足的优惠,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除了药企,还有iit。
既然药企做不了,家长就会自己寻找出路,iit就是一个选择。但是,我国iit体系也不完善。我国iit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科研经费、医疗机构专项经费、企业资助,以及少数来自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捐赠。但是,这和海外成熟的筹资模式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在美国,iit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私立基金会等民间机构。在欧洲,iit仅允许药厂为项目提供药物,并在结果发表前参与审核,不承担申办者责任。在日本,支持开展多中心研究,通过行业协会促进机构间的合作......
举个例子,即使是杨登云和顾盼这种经济条件特别优越的家庭,为了iit还是倾尽多年积蓄。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恐怕只能无奈放弃。
所以,杨登云才会感觉特别无力。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谁单独可以完成的。
包括游漪正在做的很多事情,也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如果他们放弃了,不迈出第一步,未来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呢?如果连自己都不为自己拼尽全力,还能指望谁呢......
杨登云睁着眼睛,坐在电脑前面,敲了一个晚上的键盘。
等到天快亮了,他才给游漪打电话:“游医生,我打算成立一家基因治疗公司,为了小野,也为了和小野一样的孩子......”
游漪瞬间醒了:“小野爸爸,你怎么了?”
“我没怎么......我记得你也说过,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基因治疗公司,我为什么不成立一家?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
“确实......我支持你!”
游漪担心杨登云太累了,但是,也许只有这种精神信念可以支撑杨登云扛过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累。
游漪补充:“小野爸爸,谢谢你!”
这句话,游漪是脱口而出的。
当初,她成立罕见病公益基金会,就是为了促进药物研发和医学转化,只是这条路很漫长、很艰险,需要更多人一起同行。
杨登云哽咽:“游医生,也谢谢你!”
为了及时止住眼泪,游漪赶紧转移话题:“对了,这段时间我们和几个高校、咨询公司合作推出的罕见病患者生存报告马上就要公开发布了,首批病种是发作性睡病和低磷性佝偻病。还有,现在我们的罕见病患者组织还不完善,做的基本都是一些配合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工作,将来必须提高在临床试验的早期设计和终端中的参与度......”
生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需要的就是大家一起“赌一把”的勇气。
杨登云似乎也想起了什么:“游医生,你看群了吗?”
语气听起来就不正常。
游漪心跳突然加速:“群?哪个群?怎么了?”
在杨登云的提醒下,游漪看到了menkes病友群里的讣告。
这几天,她太累了,昨天晚上睡得很早,而且很沉。本来今天早晨醒来感觉轻松多了,没想到,突然被扔过来一个重磅炸弹。
虽然见多了生死,始终学不会习惯。
游漪瘫在床上,她很自责,如果她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儿、把进度推得再快一点儿,也许,很多孩子就能够等到治疗方法,可以活下去......为什么?为什么她没有?为什么她做不到?
每次一个孩子离开,这种自责就盘旋在她头顶,好像秃鹰在嘶吼。
游漪蒙上被子,放声大哭。
可是手机不让她休息,突然嗡嗡嗡地响个不停,游漪不想接,但是等了一会儿,还是擦干了眼泪、清了下嗓子,拿起手机,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座机。
游漪按下接听键:“你好?”
“你好,我是街道派出所的,你认识张小溪吗?”
“认识,怎么了?”
“你赶紧过来吧......”
电话挂断,游漪大脑一片空白。
刚才电话里说了什么?
......他们是街道派出所的,小溪跳楼了?
小溪跳楼了!
游漪耳朵里突然想起一阵轰鸣,是实实在在的响声,从头顶炸开,钻进耳朵里,渗透进五脏六腑,凝固全身血液。
不会的,小溪不会跳楼的,她周五才帮小溪把家里收拾干净了,洗完澡,吃过晚饭,还安排了工作,约定周一就来上班......不会的,明天就是周一,小溪怎么可能跳楼了?
游漪怀疑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她赶紧拿起手机,点开通话记录,希望找到证据。然而,陌生号码就安静地躺在列表里,通话时间1分12秒,告诉她一切都是真的。
游漪还是不愿意相信。
她把电话拨了回去:“你好......你说,张小溪跳楼了?”
对面的声音无比洪亮:“对,她在街道登记的紧急联系人是你,你赶紧过来吧!”
游漪彻底醒过来了。
小溪走了,也走了,走的人越来越多。
游漪看到小溪的时候,她身上蒙着一层白布,身上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色的头发、眉毛和睫毛闪着金光,在太阳底下完美得好像一个天使,这是她希望世界记住的样子。
警察查看了屋子,确定是跳楼自杀。
游漪感觉自己也是一具行尸走肉了,麻木地按照警察和街道工作人员的指示善后,手和脚还在动着,心早就化成灰了。
第60章 要生二胎
接下来的几个月,游漪魂不附体。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存在可以为人补充能量,有些存在却无时无刻不在蚀骨吸髓,比如疾病和死亡。游漪每天都在各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小概率事件中辗转,变得越来越谦虚,准确地说,越来越看清楚了自己的边界,承认无能为力。
在这个世界上,大约95%的人至少携带1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平均每人携带3.2个。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健康的,这些所谓的基因缺陷,根本不会表现出来。
既然如此,仍然得了罕见病的人,难道就是被选中的人?
被选中了,就应该按照规定的节奏走......
而他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逆天改命。
游漪陷入了深刻的自我怀疑。活了二十几年,游漪从来都是一个战士,罕见病就是她的敌人。现在,她第一次产生了无边无际的无意义感,让人窒息。
虽然心里这么想着,手头的工作还是一点儿没耽误,游漪身体里的两股力量在分裂,一个说算了吧何苦的赢不了,另一个却仍然苟延残喘地希望再坚持一下......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也许......
小溪走的时候,游漪不理解。从那么高的楼跳下去,不害怕吗?现在,游漪似乎可以理解一点儿了,因为每天这么坚持着,更让人恐惧,恐惧明天,恐惧人生中即将到来的每一天。
太累了。
但是,游漪不能放弃。在这条路上,她已经走得太远,带上了太多人,早就丧失了随时下车的资格,她必须对所有人负责。
除了坚持下去,没有任何选择。
这段时间,如果不是宋衍每天早上按时拉她出来跑步,游漪的身体恐怕早垮了。
6点,大白在前面开路,固定的跑步搭子披着星光出发了。天气凉了,夜也长了,小区里还是黑黢黢的一片,安静,适合放飞自我。
宋衍拉着游漪提高速度:“游医生,跑起来!”
大白也跟着起哄,围在游漪旁边上蹿下跳,它很机灵,知道自己不能发出声音吵着大家,只是张着嘴作出汪汪的动作,乖得让人心疼。
游漪咬牙跟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