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想来想去,现在只有把自己住的房子卖掉这一条路了。
  把房子卖了,就不用还房贷了,手头还能多几百万的流动资金。找个便宜的地方租一套房子,刨去房租,剩下的钱怎么也能再支撑一段时间。虽然按照现在的情况,不会很久。
  一年之前,杨登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过上这种顾头不顾尾的生活。现在,他连眼前的iit项目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根本做不了什么长远规划。再往后,更是想都不敢想。
  不过,过着过着,似乎也就习惯了。
  但卖房子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杨登云爸妈,还有周菁,都不同意。
  爸妈的观点是,他把房子卖了,都投进去,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全家人的日子怎么过?“儿子,你走火入魔了,就算你花了这些钱能让小野活下去,以后照顾他的生活指不定还需要多少钱,这不是三天两天的事儿,是个无底洞。你在北京奋斗这么多年,到最后一无所有。再说了,小野这个样子,你们肯定得再要孩子吧?总得给孩子留点儿什么吧?啊?说句不好听的,能不能让小野活下去还是未知数。”说到激动的地方,涕泪横流:“我是小野的爷爷,你说我绝情也好,自私也好,为了这个家,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得坚持。儿子,你不能只看眼前,你得往前看,把这个坎儿迈过去就好了。”杨登云妈妈更是哭得语无伦次。
  周菁只关心小野能不能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如果不能,她就不支持杨登云。她知道,一定是不能的,所以她也不同意卖房子。“杨登云,你花钱给自己买罪受,你愿意,我也管不着你,但你不能把我儿子搭进去。你看看小野现在的样子,他难受的时候,你真的忍心吗?我建议你找个心理医生咨询一下,到底为什么偏要让我儿子没有质量地活下去!”周菁也哭,她经常抱着小野,呆呆地站在窗前,默默流泪。如果能换回一个健康的小野,别说卖一套房,就是再欠一套房,她也愿意,大不了下半辈子豁出命去赚钱。但是,她连砸锅卖铁救孩子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小野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样,而且还是差着十万八千里的那种。
  不过,最终房子还是卖了,因为谁也拧不过杨登云。而且当初买房的钱大部分都是杨登云出的,他的话语权最大。
  没有意外,这些钱也很快就见底儿了。
  能卖的已经都卖了,剩下的也没必要卖,因为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还能怎么办呢?
  早在卖房之前,游漪就在新建的病友群里发过筹款消息。按照一些成熟惯例,这种iit项目的启动资金经常来源于患者群体,也就是说,不止一个家庭。因为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所有患儿,所以需要治疗的家庭都应该参与进来贡献一份力量。当然,一切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可是,除了杨登云,没有人愿意投入。
  “我们家条件不好,实在负担不起……”
  “这几年能花的钱都花完了,想拿也拿不出来……”
  “别说现在没有药,需要自己花钱研究,就是有药了,我们都不一定吃得起……”
  “孩子已经快3岁了,不想折腾了,折腾了也没有意义……”
  “我们只想好好陪着他走完剩下的日子……”
  大家的说法虽然五花八门,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几个字:不想人财两空。
  这种事情都是个人选择,谁也不能多说什么。
  所以,杨登云一直在自己硬抗着,直到实在撑不下去,才接受了游漪通过公众平台筹集善款的提议。之前他一直不同意,感觉这样太丢人了,直不起腰来,脸上也火辣辣的。
  因为通过公众平台募集善款,需要提供个人完整真实的身份信息、医院确诊和治疗的病历记录、家庭资产情况,还有孩子的照片等等。相当于把自己的伤口剖开展示给别人看,剖得越清晰深刻血淋淋,越能引发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募集效果也就越好。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大肆转发宣传,因为知道的人越多,获得善款的机会越大。
  这对杨登云来说,简直是噩梦。
  从小野生病到现在,他一直特别注意隐藏自己的个人信息,拒绝泄露任何隐私。在罕见病圈子里,他的身份就是小野爸爸,除此之外,对自己的过往绝口不提。就连为了给小野治病而必须接触到的一些人,大部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谁或者在哪里工作,他认为也没有必要告诉。至于现实生活中,他没和任何人提起过儿子生病的事情。杨登云总是抱着一种幻想,只要他一直瞒着,小野就可以治愈。其实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没发生,没有人知道小野生病,小野根本就没有生病。
  然而一旦决定募集善款,很多东西就不在可控范围内了。谁也不知道,多少人会看到?其中包括谁?会不会有熟人?他们背后又会怎么议论?一切都是未知数。杨登云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被曝光了,好像光着身子走在大街上一样羞耻。他甚至开始眩晕,心跳加速,双腿发软,紧张到睡不着觉。一门心思扑在研究小野基因上的时候,他没有这样;和爸妈老婆吵架争论的时候,他没有这样;变卖家当的时候,他没有这样……但是现在,他突然这样了。
  可是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什么都顾不上了。
  只是没想到,这竟然会埋下一颗雷。
  第42章 为钱发愁
  很快,为杨登云募集善款的入口就在公众平台开通了。
  对游漪来说,这是常规操作。
  这些年来,通过游漪的公众平台募集善款的家长数都数不过来。大家互相帮助,看到消息就会点开,根据个人情况意思一下,捐多捐少都是心意。然后转发到朋友圈、微博等各种社交账号,扩大覆盖范围。游漪还和很多官方媒体公益频道或者公益类自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宣传矩阵。
  这次消息发布之后,很快就有了反应。
  通过各种渠道看到消息的人,可以选择直接打赏或者汇入银行账户,备注相关信息。基金会每天动态公示具体数额,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由于小野的情况比较特殊,各个病友群里逐渐开始讨论起了iit项目。
  “以前捐钱,看到总的数额就能推算出可以买多少药,孩子能吃多少天。这次捐钱,心里一点儿着落都没有……”
  “是啊,谁知道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就算钱够了,谁又能保证不失败呢?”
  “失败了怎么办啊?”
  “这谁知道?可能再来一次?”
  大家提到iit项目失败,也不是在随口胡说。
  最近,某药企宣布研究了10年多的“青少年黄斑变性”药物项目夭折。这种药物试图利用马身上的一种病毒,将人类相关基因植入,达到让患儿基因正确序列化的目标。但是结果显示,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而且副作用非常大。这意味着,10年多的所有投入,包括时间、资金和人力等,全部化为乌有。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小宇爸爸在床上躺了一天。
  两年前,家里老人发现小宇看东西总是眯着眼睛,还经常磕着碰着,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视力只有0.1,最终被确诊为小儿先天性黄斑变性症。医生说,这种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目前没有任何治疗手段。虽然病理很清晰,但是因为患儿人数比较少,很多药企和医疗机构都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进行研究。
  但是也有一个好消息,某药企已经研究青少年黄斑变性很多年了,如果成功,小宇就有救了。从此以后,小宇爸爸心里就一直揣着这个希望,做梦都是儿子的视力恢复正常,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上学写作业。业余时间,他也没闲着,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甚至还想过自己申请iit项目,但是既然已经有药企在研究了,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出去了。
  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噩耗。
  更让人崩溃的是,如此知名的药企花费10年都失败了,还有谁能够成功?小宇爸爸感觉,所有可能性瞬间都被抹杀了。
  当然,类似的情况也有成功案例。
  庞贝病患儿的父亲john crowley成立基金会,用自己筹集到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庞贝病研究。2005年,酶替代疗法nz-1001在美国获批上市,造福了很多庞贝病患儿。这个时候,距离john crowley的女儿确诊庞贝病只有7年,这个传奇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良医妙药》。
  只能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赌,甚至一把梭哈。
  “先管好这次吧!钱不到位,就要半途而废,百分之百会失败!”
  “对,大家都帮帮忙,积少成多!”
  “本来menkes患儿人数就少,听说除了小野爸爸,其它家庭条件都不怎么样,也没什么钱投入……”
  “哎,啥也不说了,祝顺利吧!”
  “祝顺利!”
  “祝顺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