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正这时,阿四领五城兵马司的顾典进来,“陛下,有消息。武陵公主手执令牌要进城,被拦下了,但她还在城下不肯走。”
  听到武陵两个字,承乾帝高兴的脸,一瞬间便阴沉了,不耐烦道:“这个武陵,尽给皇家丢脸,若不是看在先帝的面上,朕早褫夺她封号了。你去告诉她,让她回她的武陵苑去。”
  “陛下,武陵公主说,曾抓住了毕敬业,但被他逃脱了。”顾典趁机拱手禀报。
  “哦?”
  承乾帝立刻打起精神,“她说曾抓到过毕敬业?她是如何得知毕敬业之事的?还有,你立刻去问问,最近各城门,是否有什么异常,可有人进出。”
  “回陛下,公主是如何知晓毕敬业一事的,微臣还未过问。至于守城一事,微臣过来前,便问过了,最近每天都有人企图出城,也有不少要进城,跟门侯发生争执。但,不管是哪一次,门都从未开国。微臣敢确定,整个京都,无一人进出。”
  顾典对自己的布防,还是很自信的。
  “看来,衰帝那边的人急了。”承乾帝暗暗松口气,随即吩咐道:“这样,给武安侯传讯,让他在城外找。不管城里城外的信息,是真是假,都不可放过。务必,将毕敬业摁死在我朝的国土上。”
  “是。”顾典领命离开。
  “父皇,儿臣不打搅您休息了。”李星回也起身准备离开。
  “好。”
  承乾帝说了好些话,着实是累了。
  李星回从秧禾殿出来,将李冲招到跟前,牵着他,便往外走,阿四负责送。
  “阿四公公,还要劳烦你去礼部说一声,让礼部准备好过继一事。”临出宫门前,李星回拜托道。
  “六殿下放心,奴婢定办妥。”阿四躬身,停在了宫门前的台阶上。
  此时,顾典刚出宫门,便被一名脸生的侍卫拦住了,“顾大人,我家殿下让你在此稍微片刻,他马上过来。”
  顾典眉头一蹙,瓮声瓮气问道:“哪位殿下?”
  作为顾家在朝中有要职在身的人,顾典很谨慎,最怕与被称为殿下的人沾上关系,一不小心,什么时候死了都不知道。
  “顾大人。”
  每等那侍卫回话,李星回便到了身后,他语气轻和的唤了声。
  听到声音,顾典转身,当即愣了下。六皇子?这病秧子皇子找他做甚?
  作为本朝最有名的病秧子,顾典不以为他会染指太子之位。毕竟,想争夺,也要有那精力啊。
  “微臣见过六皇子,不知殿下让微臣等在此处,是何意?”顾典态度很疏离。
  李星回并未计较他的生疏,只笑道:“顺国公府的彭大姑娘,不知顾大人可知她在何处?本殿记得,她失踪前,是住在武安侯府的。”
  “殿下,您也说了,彭姑娘住武安侯府,微臣如何得知?”顾典更狐疑了。
  这六皇子什么意思?
  他难道真有心染指太子宝座?
  不怪顾典多想,彭淑先在跟武安侯府、皇甫家、郑家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李星回仿佛知道他会这般回答般,轻笑道:“依本殿猜测,她应该早便出城了,只是不知被燕家送去了何处。若顾大人知晓,还请告知她是否平安。本殿只需知晓她平安即可。”
  顾典:“……”
  他更警惕了。
  可李星回神情诚恳,满脸关切,跟同样问过他的李星让不同。作为男人,他也是过来人,能看出这两人的眼里,对彭淑都是有情愫的。
  只是,一个只浅有两分,更多的是担心她被别人得到,坏了他的大事。
  而另一个,则深得多,就仿佛情正浓的妻子失踪了,他担心得夜不能寐。
  “还请顾大人告知。”李星回见他没回答,郑重躬身行礼恳求。
  虽然顾典没说话,但从眼神可看出,他是真的知道彭淑去了何处。
  “殿下,微臣什么都不知道。还请殿下勿要着急,彭姑娘定然能平安归来的。”顾典虽是粗枝大叶的糙老爷们,可面对病弱诚恳的李星回,也起了份恻隐之心。
  他没有明说,只是告诉他能平安。在京郊大营,能不平安吗?
  只是,他并不知的是,彭淑被人截杀,现在已身中剧毒了。
  “多谢顾大人。”
  李星回听懂了他的话,暗暗松口气,心想着道:只要她能平安,那他便可放开手脚了。
  第327章 我有办法
  夜风渐凉,尤其是过了戌时,不添件外裳,便有些难熬了。
  彭淑睡了一觉,醒来听到武陵公主还在想办法入城。队伍已从南门,转到了北门。
  可惜的是,北门的门将跟南门一样,也是不肯开城门。
  “公主殿下。”
  她撑着无力的身体,从马车上下来,“进不去便算了。”
  “不行!我必须送你回京。”武陵一身的反骨,不让她进,她偏要进。
  彭淑也知她的脾气,没再劝,只话锋一转,道:“殿下,毕敬业是我们最好的通关文牒,这话是你说的。难道,你不想抓住毕敬业?”
  “能不想吗?”武陵耸了耸肩表示无奈,“我若是知晓去哪里找就好了,方才我的人回来了,说早跟丢了。”
  说着,她长叹了口气,“哎,也不知那人被救到了何处。”
  此时,一处幽静的庄子里,毕敬业刚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泡好后,换上干净衣袍,坐在四方桌前,拿起筷子,不紧不慢地吃着饭。
  “将军,属下终于等到您了!”
  他两口瘦肉下肚,四名庄户人家模样的老头冲进来,当头便跪,怦怦磕起了头。
  毕敬业闻言放下筷子,亲自将人扶起来,感慨道:“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还能看到你们。其余人呢?”
  “自从将军被害,属下便也辞去了官职。又过了几年,那一战的风头过去后,属下便与昔日同僚来了大启,装作庄子里的佃户,时刻寻找救出您的契机。”一名七十多岁的老头,泪流满面,又哭又笑。
  “时间太久,等了一年又一年,同来的三千多老伙计,好多没熬不住,都老死了。不过,他们临终前,将使命传给了他们的儿子。若我们这一代人,救不出将军,那么下一代人,必让大启朝的人付出代价!让他们给将军陪葬!”
  六十年前的部下出现在面前,毕敬业有种恍如隔世之感,他不禁泪目,无言地拍了拍几个属下的肩膀。
  这个时候,无声胜有声,哪怕是只字不说,几个老头也能明白他们将军的感受。
  “将军。”几个老头激动后,不敢再耽搁,立刻便说起了下一步计划,“劳烦将军辛苦些,吃了饭,咱们便连夜起程,若晚了,大启那帮蠢货反应过来,便麻烦了。”
  “武安侯已经在设路卡了,不过将军勿忧虑,属下已安排妥当,咱们定能顺利过去。”
  “多年筹谋,终是没白费。”
  几个老头,你一言我一语,激动迫切极了。
  他们背井离乡几十年,只为救出心中唯一的神,如今眼看大业将成,恨不得生出双翅,将人立刻带回西荒。
  “好。”毕敬业也很迫切,吃饭的速度都快了很多。
  一顿饭吃好,只用了半刻钟,他放下碗筷,便抬步往外走,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
  “将军,还得是您。当属下得知您在武陵苑时,大吃一惊,随即无比惊喜。那武陵苑是男宠的天下,那里的侍卫也不好好当值,整日幻想被武陵那浪货看上。在那样的地方,最容易得手。”
  马车缓缓启动后,骑马在马车一侧的老头笑道。
  在马车闭目养神的毕敬业闻言,想到的却是彭淑,“原本我准备了三种离开的法子,可这三种法子,都没办法在最短时间内联系到你们。若不是那小姑娘戳穿我的身份,引得武陵公主大张旗鼓,你们也没那么快找到我。”
  “哈哈哈,这么说来,咱们还得谢谢她了。”几个老头,在夜风中,有恃无恐的大笑起来。
  这条路,四周都有他们的人把守,不管笑得多大声,都不会泄露行踪。
  “确实得感谢她。”毕敬业满是褶皱的脸,扬起抹冷笑。若此刻有人在,定能瞧见他眼里的杀意。他此生最讨厌出尔反尔之人,那小姑娘既敢企图害他,定要她吃到苦头。
  一张表达谢谢的纸条,在小家子气的大启,足以当做通敌叛国的罪证。
  “待回到西荒境内后,再给她送份答谢礼。”他语气森然。
  话说完,他心里升起股一样感,总觉得若是六十年前的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小气,可现在,他真的很想很想发泄,想将这六十年的屈辱,都发泄出来,发泄到别人身上,看着别人痛苦难受,失去一切,他的心里才平衡。
  马车外骑马的几个老头闻言,对视一眼,大笑了起来。
  “大启朝敢囚禁将军如此之久,此国的子民,从出生起,血里便带着罪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