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他捡起打开一看,上写帷帽二字。
  “查。”
  看清上面的字,他淡淡吩咐。
  马车过了桥,不紧不慢地进了城,直奔皇宫而去。
  桥的那头,彭柏涛站在马车旁,凝望高高的城门,来来往往的人群,他有种不该这样的错觉。
  也不知为何,他竟感觉自己的命运不该如此。他本该成为本朝最年轻的户部尚书,执掌国库,管理全国钱粮。
  本该官拜一品,权倾朝野。
  本该指点江山,施展抱负。
  可为什么呢?
  为什么他被发配边疆了?
  不该啊。
  “大人,该起程了。”随从轻唤了声。
  “走吧。”
  他怅然长叹,罢了,大丈夫沉沉浮浮,又何妨?
  终有一日,他会回来。
  此时,彭家。
  彭远泰与几个儿子,也到宫门口了。
  就在他刚准备下马车时,发现自己车上竟有一封信,他当即心头咯噔一下,问了车夫,车夫说今早打扫的时候并未瞧见。
  他没再多问,拆开看了看。
  “嘶……”
  信上内容太令人心惊,他一句话还未出口,先咬住了舌头,也不说了,将信收好,便急急忙忙下了马车,小跑着直奔宫门。
  陆陆续续的,已经有不少官员到场了,哪怕是那最堕于朝政的闲散宗亲,也基本到齐。
  不过,承乾帝还未出现。
  他不来,今日这大朝会,便没法开始,所有人等着他。
  宣政殿前的空地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站满了各色达官显贵。
  “听说了吗?”
  也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开了个头,大家三五成群,聚成无数个小团体,说起了悄悄话。
  “镇山王的女儿未婚先孕,孩子父亲不知是谁的。”
  那人说,眼神频频嘲弄地望向站在前方的镇山王。
  镇山王隔得远,没听到有人议论,但他知道,女儿未婚先孕,跟两个男子有染的消息已经走漏,今天嘲讽他的人肯定很多。
  面对那些谣言,他无能为力。
  天下众口悠悠,他堵不住。
  他凝望着前方李肃的后背,心中无限叹息。
  自从选择帮李肃,他的生活便不平静了。
  这是他料想到的。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些人会恶毒地用他女儿的一生,来打击他。
  方才在入宫前,李肃已经告诉他,他想到办法解决这件事了。
  可,他还是很担心。
  “王叔,那边好像很热闹。”
  站在身后的李星文也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满脸幸灾乐祸。
  他现在可谓是得志意满。
  老四一死,他就是唯一有机会登上太子之位的皇子。而,朝中手握重兵、民间威望直逼帝王的贤王,名声也一日不如一日,再无人危及他的地位。
  今日,双喜临门啊。
  镇山王被侄子嘲讽,心里窝着火气,若不是李肃提前提醒,他怕是要当场发怒了。
  就在李星文得意扬扬时,有人高声道:“你这八卦不可信,我这里有个更厉害的。”
  “什么厉害的?”那说镇山王女儿八卦的官员不服气,“你说来听听。”
  “四皇子,未经圣意,私自出京,还出海了。”那人声音故意八卦,让周围的小团体也能听见。
  “你可别乱说,有职务的皇子未经圣意,便私自出京,是大罪。与亲王不得诏私自回京,是一个道理。你若乱说,四皇子突然出现,你可是要获罪的。”有人不信。
  只不过,这话,却并不像是给李星让开脱,反而像是在添油加柴。
  “我能乱说?今日大朝会,除了六皇子,哪位皇子没到?就他没到,他若此时在府里,怎不来上朝?既不来上朝,便说明,他此刻不在京中,而是出海了。”
  议论声并不小,像是故意要说给前头的大人物们听一样。
  李星文轻快一笑,在心里嘀咕道:四弟呀四弟,你还真是嚣张惯了。母妃还在冷宫没出来呢,你就敢私自出海。你既如此,那就别怪哥哥不客气了。
  此前,听闻李星让出京救彭淑时,他就想弹劾了,奈何拿不准,万一没出海,他就成了诬告。
  这下好了,十万两让他确信。
  听着议论纷纷,镇山王上前两步,靠近李肃,压低了声音问:“这是你的办法?我需要如何配合?”
  李肃眉头紧蹙,好看的眼眸里,尽是疑惑。
  他的安排,并不需要任何人配合。
  怎么……
  谁在背后推动这一切?
  “殿下?
  迟迟等不到李肃回答,镇山王想继续问,身后却传来高呼。
  “四皇子私自出京,算什么大事?更大的事,你们还不知道吧?”
  人群中,一个身穿灰绿色官袍的小官,宛若酒鬼醉言。
  正在前头的大臣、显贵们闻言,眉头紧蹙。
  两位大相公有意阻止,却来不及了,只听那位小官又道:“大皇子,派人出海围杀四皇子去了。”
  轰!
  此话出口,众臣只感觉脑袋嗡嗡的。
  皇子们都争斗,自古如此。
  可大家到底都是骨肉至亲,不到万不得已,从来不会抬到明面来说,尤其是老皇帝还在世的时候,更是忌讳。
  站在前头的彭远泰想起自己收到的信,信上内容是提醒他警惕,说四皇子那边的人,要陷害大皇子。
  可他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帮大皇子。
  彭家与大皇子之间,是秘密合作的,现在还不是公布的时候。
  站在首位的大皇子,正老神在在地站着,幻想着自己的将李星让永远留在海上,然后顺理成章继承皇位。
  可没想到,李星让还没葬身鱼腹,他也还未是成为太子,大祸便要临头了?
  他不信!
  不光他不信,很多人也不信。
  这时,武安侯独自站着,没跟任何人抱团。
  他听着周边乱七八糟的讨论,大部分都是讨论两位皇子兄弟阋墙的,他想起夫人的叮嘱,轻叹一声,快步走到两位大相公面前,“吕相公,张相公,这是在不成体统,你们管管!”
  吕送、张淮对视一样,交换了下意见,由吕送亲自去秧禾殿寻承乾帝,张淮留下肃清殿前。
  第189章 兄弟阋墙
  秧禾殿内。
  “如今,全京城的文武百官,宗室,勋贵都来了吧?”
  承乾帝心情大好地哈哈笑着。
  他老态的脸上,一改往日郁郁,尽是畅快。
  天知道,当他得知镇山王的女儿要嫁给安逸侯世子时,心情有多愤怒!
  这个李肃,竟敢跟亲王联姻!
  反了他了!
  联姻也便罢了,还敢让安逸侯带兵剿匪,挣得军功?!
  世人皆知,于太妃出身农家,她父母兄弟,不过是黄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侥幸生了个女儿,生了先帝遗腹子,这才飞黄腾达,得了爵位。
  一个吃闲饭的侯爷,他本不在意,这些年他们也本本分分。
  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去挣军功。
  他们怎么敢啊?
  怎么忍心背叛他的厚待啊?
  他们难道不知,若不是他保住李肃的荣华富贵,他早就不知死哪里去了?
  当年,他是遗腹子,先帝驾崩,多少人觊觎那把龙椅?
  又多少人想除他而后快?
  若不是他,力保他活下来,他能有现在的好日子?
  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得了势,就要反天。
  不是要联姻吗?
  不是要军功吗?
  那他就毁了凤阳,让臣民们知道,任何人敢帮他李肃,会是什么下场!
  “回陛下,都在了。”阿四禀报道。
  他偷偷凝视着承乾帝苍老的容颜,和灰白的气色,心中无限怜悯。
  陛下老了,他太害怕自己驾崩后,儿子们守不住江山,便变了心性。
  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遥想当年,他初登大宝,意气风发,行仁德之政,天下臣民安居乐业,在他五十大寿那年,还收到万民贺寿书。
  可现在,他为了毁掉贤王的名声,不惜放过彭柏涛、彭栢霖、彭柏仁三兄弟。
  还害了凤阳。
  凤阳多美好啊,小时候还甜甜地叫他皇伯父,在他膝前玩闹。
  他怎么忍心?
  第一次,阿四的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条真正的狗。
  只有狗,才会这样无底线地听从命令做事。
  “哈哈哈。只要李肃名声毁了,朕才能瞑目。”承乾帝老态的眼,杀意浓烈,但他硬生生忍着。
  敌国虎视眈眈,兵强马壮,大启朝现在还不能失去李肃,还需要他做朝廷的镇海神针。
  所以,他必须让他名声狼藉,这样,就算他以后再功高震主,杀起来也不会激起民愤。
  “朕,辛苦啊。”他疲累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