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好好好。”楼氏一听‘救四叔’几个字,顿时不敢多说,老姜氏交代的任务,也抛诸脑后了。
她走后,彭淑起身准备去床上躺会,最近真的是吃饱了就困。
然而,还没进屋呢,尤妈妈便过来了,“姑娘,刘妈妈方才来禀报,问您铺子里的那些管事,若是换了,货源便有可能断掉,怎么办?”
“不过是老姜氏的把戏,怎么可能断掉?若真的断掉,你就断掉好了。把铺子卖了,变现,岂不是不用累了?”
彭淑说着打了个哈欠,抬脚又准备进屋。
“姑娘!”尤妈妈见她要进屋,立刻又找话题,“姑娘,您打算如何救四爷?奴婢能做什么,您请吩咐。”
彭淑:“……”
她努力睁开已经快睁不开的眼睛,吩咐道:“我一会要去见个人,你准备份贺礼,去吧。”
“姑娘……”
“尤妈妈,我困了,你能让开吗?”彭淑实在是无语,这个尤妈妈,什么都好,就是不许她吃了睡睡了吃。
可是吃了睡睡了吃有什么不好?
现在她吃了睡睡了吃,不过是补偿前世那个劳心劳累的自己罢了!
尤妈妈无奈,长吁短叹地下去了。
待她去库房时,是露微陪着的,她对露微道:“你们要劝着点姑娘,她的身子要调养,若总是这样,再好的药,也调养不好的。”
“知道了尤妈妈。”露微哪敢拒绝?若拒绝了,尤妈妈不知要唠叨到什么时候。
美美睡了个午觉,彭淑睁开眼睛时,已经是申时了。任凭雪薇和阿影给她洗漱梳妆后,便抱着汤婆子懒洋洋出了门。
出门也不去别地,只让人将马车开到一品楼,她进去先点了一桌子好菜,然后慢慢地吃。
一品楼整个大启,排在前三的酒楼之一,这里的厨子,有很多是从宫里退下来的。
虽然都是些干不动的老师傅,可他们带出来的弟子,得了他们的真传,手艺亦是非凡。
除却宫里规定民间不能吃的部分菜肴外,他们做出来的任何食品,都是殿堂级的。
这次出门,彭淑照旧只带了阿影和染微。尤妈妈留在沉香院坐镇,而雪薇则去找刘妈妈。彭淑打算让她学着管理铺子和田庄,将来她就可以继续摆烂了。
“阿影,找掌柜的要些笔墨。”
饱腹一顿后,彭淑想起正事该做了。
一品楼明面上是神医席战的家族买卖,实际上其实是李肃的产业。
且,一品楼也不是表面那样只是个开酒楼的,实际上是收集和传递情报的强大组织。
彭淑作为李肃看上的女人,掌柜的自然要亲自伺候了。此时他就候在门外,阿影出去将话一说,他立刻便办妥了。
上好的笔墨纸砚取来,又关上门,亲自守着,生怕有人打扰。
镇纸一扫,彭淑提笔便写了封信。
信的内容不多,只有四个字——以退为进。
字写完,她随意一卷,冲外头喊了声:“掌柜的在吗?”
“小人在。”掌柜恭敬回答,也不敢进来,彭淑让他进来,他敢弓着身推门而入。
“掌柜,劳烦你当个跑腿,把这封信送去贤王府,亲自交给贤王,就说是我给他的。”
彭淑将信递给他,还示意阿影给了块碎银,而后起身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那掌柜看看手里的碎银,又看看手里的信,狐疑的蹙起眉头,“彭姑娘难道知道一品楼和王爷的关系?”
没有人能回答他,他也不敢去问,只能压下好奇,亲自去了贤王府。
夜幕降临,李肃新修的院子也已经竣工,他正式搬了进去。并给院子取了‘青山’两字。
若彭淑在此,一定会想起当年她亲自送走李肃的场景。前世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病危那天,她急匆匆赶去看他最后一眼。
临终前,他让人将自己搬到城外清衍山上,她到时,他笑着道:“太后,若臣不是贤王,您不是太后,一切会怎样?”
那时她一脑门子的烦心事,想着他故去了,何人替她领兵?虎视眈眈的敌国会不会进犯,若进犯何人可上阵?
便没认真思考他这个问题,只道:“世上若有如果,何来那么多遗憾?朕从来不信如果,若非要说一说不是太后会如何,想来,只能年纪轻轻便与青山作伴罢。”
很显然,并不是他期盼的回答,他也没力气解释了,闭上眼睛前,说了句:“百年青山颜不变,而今我却到暮年。太后,愿太后千秋永在,凤祚绵长。”
“王爷。”
许笑来到新修好的院子们,发现李肃站在青山院门前,微微仰头,凝望着匾额上的字。
许笑不明白王爷为什么能看一块匾额看那么久,字虽好看,是他自己的题的,可没必要一直盯着吧。
李肃被他的声音拉回思绪,收回了目光,“何事?”
“王爷,彭姑娘在一品楼给您写了一封信,让张璠给您送来了。”
许笑将信恭敬的递过去,嘀咕了句,“王爷,您说,彭姑娘会不会已经知道一品楼是您的了?”
他在说话时,并没有注意李肃的反应,若他细心些,一定看到他眉梢微跳了一下。
四个字的信很快看完,李肃正将信收起来,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年轻男子冲进王府,“王爷!王爷!糟了!糟了!”
第64章 将计就计
贤王府鲜少有这样急切的时候,随着那人一路喊到青山院,整个是王府也都跟着紧张起来。
“温大人,发生了何事?”
许笑紧张地问出了整个王府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李肃想问的。
他平静的目光,落在因为跑动而优雅全无的温不平身上。
温不平,彭淑前世执掌朝政后,第一任宰相。
此人很激进,不怕死,更不爱惜羽毛,办事不记后果。他对改革很有一套,刚拜相,他便革新改旧,让空虚的国库充盈了起来。
只可惜,他太激进了,很多政策等同于拔苗助长,短时间内有奇效,日子一久,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在拜相第六年后,太多人参他,政策影响下,还出了人命,后果严重到彭淑也保不住他的地步。
最后,不得不亲自将他贬谪。
原本想着,过几年,让他回来。可他寒了心,觉得太后过河拆桥。
直到他临终前,才愿意回京。君臣二人见了一面,温不平回去后,就病逝了。
温不平长得很温和,浑身散发着书生的柔弱气息,端的是人畜无害。可他的眼神很锐利,如同苍鹰,凌空而立,猎杀必胜。
就这样的人,今日却焦急万分,狼狈无比。
他原本干净的衣袍上,也沾了不少泥和水泽,想来是跑来的过程中,在路上跌倒了。
“王爷,天狱着火!天狱着火了!烧了大半个天狱,能给彭柏仁定罪的所有证据,全没了!”
温不平顾不得书生形象了,往台阶上一坐,喘着粗气,“肯定是人为,一定是人为!不然怎么可能会失火?”
天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里头涵盖了牢狱、办公区域、审犯人区域。
彭柏仁还没有正式定罪,故而卷宗都还留在天狱内,并未送到刑部。
可也很快了,彭柏仁证据确凿,只等承乾帝用帝印,他被斩首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可谁想到,李肃接手的第一天,便出这种事。
李肃又展开彭淑写给他的四字信——以退为进。
他嘴角微扬,惹得温不平极其不满,“王爷,你还有心情笑?你知不知道有多严重?若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你的名声还要不要?”
他态度很不恭敬,但实实在在地为李肃好。
“何不,将计就计?”李肃拍拍温不平的肩膀,示意他淡定。该来的,再怎么躲都躲不掉,唯有主动出击,方有新的转机。
温不平:“……”
他痛心!
“说什么将计就计,还不是任由别人败坏你的名声?以你如今的声望,我们就算逼承乾帝将皇位禅让给你,天下百姓也不会多说什么,可若你的名声被败坏了,就被动了。”
“有时候,名声太完美,反而是束缚。”李肃说罢转移了话题,“我新修缮好的院子,你要不要进去喝杯茶?”
温不平:“……”
他险些气吐血,这都什么人,要不是看在他理解自己,也看重他才华的份上,早掉头走了。
心里气归气,他还是馋贤王府的极品茶,诚实地进了青山院。
而与青山院只有两道墙,一条狭窄的巷子隔着的沉香院,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只是今日的不速之客满脸堆笑,对彭淑表达出了前所未有的慈爱。
“还是淑儿办事牢靠,你三祖父派人打探过了,能定罪的证据,全部被销毁了。”老姜氏拉着彭淑的手,一个劲地夸,“打小我就看出淑儿你聪慧,现在啊,果真也没让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