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朝中反对的声音,你到时自己处理,放弃太子之位的话,以后不许再说!”
  萧瑾宸荣辱不惊,淡定对着庆明帝叩首,“多谢父皇成全。”
  之后,庆明帝以处理政事为由,先行离开。
  萧瑾宸送孟蕊一家到宫门外。
  一路上,谢清源都在劝说萧瑾宸。
  “当年的事,陛下也没有办法,那时候太难,皇后娘娘遇害,陛下是最伤心的人,太子殿下日后,不要再拿此事惹陛下难过了。”
  萧瑾宸默默听着,直到见周围无其他人,才道:
  “真的是没有办法吗?
  当年,孤与父皇母后,在从皇宫去往皇陵的路上,便遭遇了刺杀。
  那时,孟姨及时赶到,救下了我们,曾提出要带我们远走江湖,并提供保护,是父皇拒绝了。
  明明已经遭遇过一次危险,却偏偏还要去往皇陵,将全家人的性命架在火上烤,所为为何?想来谢大人心中也有答案。”
  谢清源沉默了,如果当年孟天能带着他们离开,凭孟家堡和霸天帮在江湖上的势力,起码谢馨的命,是能保住的。
  “还能为什么?”孟天冷哼一声,“不想放弃他的皇子身份呗!想着东山再起,却不在乎妻儿的性命。”
  “夫人,别乱说!”谢清源连忙阻止孟天继续说下去。
  孟天才不理会谢清源,伸手豪气地拍了拍萧瑾宸的肩。
  “你这孩子,像你母亲,是个敞亮人,要是京城混不下去,就跟我去江湖闯荡,你武功不错,相信能闯出个名堂。”
  孟天当年会去救七皇子一家,全是因着与谢馨交好,她能说出萧瑾宸像谢馨,便是对萧瑾宸极大的认可。
  “夫人!”谢清源着急地提醒。
  萧瑾宸是太子,怎么会在京城混不下去?教旁人听去了,平白惹些麻烦。
  而萧瑾宸本人听了,眼中划过一抹亮光,对着孟天笑道:
  “孟姨,我记住您今日的话了,若真有那一天,我去江湖追随您,您可不能食言。”
  “好说好说!”孟天爽快道。
  一行人走出宫门,萧瑾宸看着孟蕊上马车。
  孟蕊踟蹰着片刻,回头走到萧瑾宸面前,担忧地问:
  “殿下,您今日那样说……陛下他会不会对您……”
  “不会。”
  萧瑾宸果断道,用只有他们两人听到的声音说。
  “父皇对我有愧,不会对我怎样,朝中有异议的大臣,我也会解决好,蕊儿不必忧心,只管去做你想做之事,其他的,都交给我。”
  孟蕊看着萧瑾宸清俊温柔的脸庞,心中暖意融融。
  她觉得,她好像有些喜欢萧瑾宸了……
  第376章 他的礼物
  一天之间,孟蕊被册封为太子妃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谢府本就热闹的门庭,又多了许多上门攀关系送礼的人,谢清源直接闭门谢客。
  谢太傅听闻消息,派人来叫谢清源回去问话。
  永宁侯府也来人,询问孟瑜去永宁侯府下聘的时间。
  孟天和孟瑜忙着聘礼单子的最后核对,在永宁侯夫人的催促下,赶在四月底,到永宁侯府,向纪华筠下聘。
  一共满满当当一百二十八台聘礼,展现着孟瑜和谢家求娶纪华筠的诚意,让永宁侯和永宁侯夫人都非常满意。
  孟瑜和纪华筠的婚期,定在九月。
  下聘之后,两家又开始为了婚礼的准备而忙碌。
  孟蕊倒成了家中最清闲的人,一如既往地练武功、看账本,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宠辱不惊。
  她的婚事不急,娘亲和萧瑾宸,为她争取了五年的自由时光,她要好好规划这五年要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
  她想去看烟雨朦胧的江南美景,想去看大漠孤烟的雄壮景色,还想去看一望无际的大海。
  如果有机会,孟蕊甚至想出海,探访海对面的天地。
  她的父亲谢清源有船队,经营海上贸易,她想一起出海,并不是不可能……
  因为定下婚约的关系,萧瑾宸不再避嫌,一有闲暇,就来谢府看望孟蕊。
  萧瑾宸说得没错,陛下并没有因为萧瑾宸的顶撞而责罚他,反倒是又赐了许多珍宝首饰、名家字画给孟蕊,颇有些爱屋及乌的意味。
  相比御赐之物,萧瑾宸送来的礼物,更得孟蕊欢心。
  其中,孟蕊最喜欢的是一柄小巧匕首。
  匕首长不过孟蕊的手掌,手柄偏短,顶端镶嵌着一颗成色极好的红宝石,方便孟蕊藏在袖中,刀锋又十分锐利,削铁如泥。
  “多谢殿下,我很喜欢。”
  孟蕊对之爱不释手,一抬头,恰好撞进一双如三月春水般温柔的眉眼中。
  目光相接的刹那,萧瑾宸没有移开视线,他眼尾微微弯起,透着柔和笑意,眼底漾着细碎的光。
  孟蕊脸颊微红,匆匆低下头。
  以前和作为大哥的孟瑾相处,轻松自在,但现在面对萧瑾宸,明明是同一个人,孟蕊的心总抑制不住地怦怦直跳,她好担心被萧瑾宸察觉到而丢脸。
  “蕊儿,这把匕首还有一个小机关,你找找看。”
  萧瑾宸温和的嗓音传来,孟蕊讷讷点头,看向手中匕首。
  匕首结构简单,锋利的刀刃,藏不了什么东西,只那小巧的刀柄,或有玄机。
  孟蕊如此想着,手指在刀柄上划过,最终停在刀柄顶端的红宝石上。
  轻轻一按,红宝石发出轻微的“咔嚓”声,孟蕊手指捏住红宝石往外抽,那枚红宝石连接的,竟是一枚袖珍精巧的飞刀。
  “这也太巧夺天工了吧!”
  孟蕊惊喜地感叹,将红宝石飞刀翻来覆去地看。
  “殿下,您从哪里寻到这样好的宝贝,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
  匕首的刀柄,刚好足够孟蕊一握,刀柄中藏着的飞刀,更是孟蕊最擅长的暗器,远攻近守,都能用到。
  “确实是专门为你打造的武器。”
  萧瑾宸在孟蕊惊讶的目光中,徐徐道来。
  “你擅长的飞刀,适合长距离射击,若遭遇近身攻击,刀剑来不及出鞘,这匕首正好能有用武之地,你日后出门,可以带着防身。”
  孟蕊将红宝石飞刀插入刀柄,又将匕首插回刀鞘,略带羞赧地说:
  “多谢殿下费心,我一定随身携带。”
  “你能用得上就好。”
  萧瑾宸自然地牵起孟蕊的手。
  “我之前住的院子书房里,整理了一些地方志和游记手札,你若有兴趣,我带你去看看?”
  孟蕊感受着掌心的温热,点了点头,“好啊,我也想提前多了解各地风俗。”
  萧瑾宸牵着孟蕊,来到他以前在谢府时住的院子书房。
  书房正中,紫檀木书案光滑如镜,上陈端砚一方,墨锭数块,青瓷笔山横卧,笔架上悬着几支狼毫,还保持着萧瑾宸居住时的原样。
  书案侧方,是一整面墙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经史子集,和各类其他书籍。
  萧瑾宸走到书架前,一边熟悉地指着书册,一边向孟蕊介绍。
  “这些是各州府舆图和地方志,旁边这些,是地方游记,还有这些,是我前几年外出游学时,写下的手札,你可以随意自取。”
  孟蕊顺着萧瑾宸的手指方向看去,好奇地抽出一本手札,翻开后,入目是萧瑾宸行云流水的字迹。
  “殿下,您以前去过很多地方吗?这些全是您自己写的?”
  萧瑾宸靠近孟蕊,和她一起看着手札。
  “从前书院会组织学子外出游学,我每年都会参加,有时也会和谢叔一起,去寻孟姨的踪迹。
  对去到的地方,我习惯记录亲眼所见的市井民情,就有了这些手札。”
  “殿下,您好厉害!”
  孟蕊翻看着手札,真心夸赞。
  “一座小镇,就能记录这么多东西,还画下了小镇地图,甚至连街边一碗面的价格都有,还写得如此文采斐然。
  我之前跟娘亲在江湖游历,去过的地方不少,但都是走马观花,好多事都不记得了。”
  萧瑾宸摸了摸孟蕊的发顶,鼓励道:
  “蕊儿聪慧,之后也可以把所见所闻,写作手札,记录下来。
  这小镇上一碗面的价格,看着虽小,但也是我们了解真实民情的一种方式,非常有意义。”
  “真的吗?我也能写?”
  孟蕊恍惚地眨了眨眼,看向萧瑾宸。
  “我记录下旅途中的沿路见闻,对你会有帮助吗?”
  萧瑾宸微笑着注视她,“当然,居庙堂之高,往往难以看到江湖市井的微小之处,不懂民生,又如何妥善施政,你这便是帮了我大忙。”
  之后,孟蕊向萧瑾宸学习手札的写法,探讨各地风俗,越说越投机,相处也越来越放松。
  在萧瑾宸的鼓励下,孟蕊决定将自己去年在外游历的见闻,都记录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