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哥,大哥,我们在这里!”
  她的声音不大,很快被人潮声盖过。
  正当孟蕊以为孟瑾没注意到她而略显失落时,孟瑾一抬头,目光精准对上孟蕊,白玉般俊美的脸上,露出一个温暖的微笑。
  “大哥!”孟蕊高兴极了,“大哥看到我们啦~”
  谢清源欢快地拉过孟天,一起对着孟瑾挥手,“阿瑾,看这儿!哈哈哈……”
  孟天也被现场欢乐的氛围影响,笑着对孟瑾挥了下手。
  目送游街的队伍走远,孟天好奇地问:
  “阿瑾后边跟着的两个同样骑马的后生,看起来年纪差得有点大,他们是榜眼和探花?”
  “是啊,这届的榜眼韩章平,现已至不惑之年,他是耕读人家出身,家中条件一般,前些年因家中事耽搁了,今年他父子二人一起参考,他儿子也考了二甲十一名的好成绩。”
  谢清源对孟天介绍说。
  “探花贺知越,是瑞云郡主之子,年过弱冠,文采出众,模样也生得俊朗,当得上这探花之名。”
  “瑞云郡主?”孟天有点印象,“我记得她是已故长公主独女,二十多年前,嫁给了当年的状元,就是咱们上一次看状元游街那次,那个状元叫贺什么来着?”
  “贺维钦,现已官至礼部尚书。”
  谢清源边介绍,边吐槽。
  “当年风度翩翩郎君,现在成了个很不好相处的小老头了。”
  孟天白了他一眼,“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好意思说别人?”
  “娘子,单论年纪,为夫我可比贺维钦小十岁呢!”
  谢清源激动地解释,为自己的年轻正名。
  “二十多年前贺维钦考上状元时,都已经三十了,还是个丧妻带子的鳏夫,真搞不懂当年二八年华的瑞云郡主,怎么看上的他?”
  孟天不以为意,“瑞云郡主喜欢不就行了,又没让你嫁给他。”
  谢清源无话可说,他是真不愿和贺维钦那个老古板打交道。
  孟蕊在一边听着,默默记下。
  这些时日,她与爹娘一起练武,听到了好多京中过往故事,受益颇丰,对京中各家关系,也梳理得更加清晰。
  看完游街,孟蕊一家又在酒楼用过午膳,才一起回府。
  回到谢府时,已是晌午,一进府门,就看到李管家端着一个托盘过来,托盘上放着一张金色的华丽请柬。
  “这些什么帖子邀约,我和蕊儿都不去。”
  孟天以为又是京中各家发来的帖子,摆了摆手,直接拒绝。
  她最烦京中繁复的礼仪,多如牛毛的无聊规矩,对贵妇间的相互吹捧,更是避之不及。
  而孟蕊,要忙于练习孟天教授的武功心法和暗器拳法,更没时间参加那些没用的宴会,所以孟天直接也帮孟蕊把邀约都拒了。
  “夫人,这个帖子,您和小姐,恐怕拒绝不了。”
  李管家难得说话略显犹豫,他将托盘往上抬了抬,让孟天能够看清请柬的样子。
  “这是金色的请柬,皇室专用,宫里刚送过来的,请老爷带上夫人、小姐和少爷,参加太后娘娘五日后的寿宴。”
  孟天和谢清源不约而同地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和怀疑。
  谢清源拿起请柬,快速看过,“是真的,但宫中这些宴会,我很少参加,太后上一次寿宴,都没给我发帖子。”
  “那就是冲着我来的?”孟天漫不经心道,“她莫不是还记着当年我打她儿子的仇,想报复回来?”
  孟蕊一惊,“娘亲,您打了谁?”
  “在兵乱中已逝的五皇子,是曹太后的独子。”谢清源解释。
  犹豫之后,谢清源对孟天提议:
  “娘子,你之前不是说,要带蕊儿出游吗?不如明日就起程,到时我和阿瑾赴宴即可,太后再如何,也是女眷,为难不了我们。”
  “我不走。”
  孟天不假思索地拒绝,对谢清源挑了挑眉。
  “我倒要看看,若我真被为难,你们陛下,会站在哪一边?”
  第142章 太后寿宴
  四月二十五,太后寿辰。
  太后寿宴安排在中午,在大齐皇宫的紫宸殿举办。
  谢清源带着妻子儿女,不早不晚地进宫赴宴。
  光禄大夫谢清源,是宫中常客,皇宫门口守门的侍卫,查看了他的腰牌,检查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都没看太后寿宴的请柬,就放了他们进去。
  行走在宫道上,孟天百无聊赖地左右看看,随口道:
  “和上次来好像没什么区别,只是这宫墙,怎么感觉还矮了点儿?”
  孟天说的上次进宫,已经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她和谢清源,还没和承恩公府断绝关系,小夫妻俩跟随谢太傅夫妇进宫赴宴。
  想到那次进宫前后的经历,特别是为了进宫学的那些恼人的规矩,孟天现在都觉得烦躁。
  好在婆母谢老夫人慈和体贴,对孟天这个小儿媳妇又很喜欢,一边哄一边教导规矩,孟天勉勉强强把该学的规矩都学会了。
  谢清源顺着孟天的视线望向宫墙,“娘子你眼神真好,这宫墙啊,是兵乱之后翻修的,初时国库空虚,陛下也厉行节俭,外层宫墙按原始标准重建修补,但这内部的宫墙的翻修标准降低,确实比原来的矮了一尺。”
  孟蕊也望了望左右宫道边的宫墙,她只觉得巍峨高耸,竟不知是降低了高度的。
  忽然,前边领路的小太监停下脚步。
  孟蕊看到前方,一个圆胖笑脸的中年太监,后边跟着两个小太监,迎面快步向他们而来。
  谢清源小声提醒:“这是慈宁宫总管太监刘山。”
  孟蕊知道,慈宁宫是曹太后的居所,这是曹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刘公公。
  刘公公很快走到他们跟前,笑眯眯地对谢清源说:
  “谢大人,太后娘娘听闻您找回夫人和千金,为你们一家感到高兴,特地派咱家来,想请孟夫人和孟小姐前去说话。”
  谢清源与孟天对视一眼,对刘公公说:
  “太后娘娘相请,不敢不从,只是我家夫人出身乡野,不懂宫中规矩,我陪着她们一起去面见太后娘娘。”
  “欸!谢大人,太后娘娘请的是令夫人和千金,没有宣您。”
  刘公公是宫中老人,与谢清源相识二十多年了,说话也比较直接。
  “您放心,慈宁宫里还有各家夫人小姐一起说话呢,只是见一见,没事的。”
  刘公公这话已经说得敞亮,曹太后不是只宣了孟天和孟蕊,没有针对她们的意思,让谢清源不用担心,快快放人。
  谢清源自然也听懂了,看向孟天,用眼神询问她的意见。
  孟天进宫,本就没想避着谁,也不怕见谁,开口道:
  “那就请这位公公带路吧。”
  “好嘞,孟夫人,孟小姐,请!”
  刘公公一挥浮尘,领着孟天和孟蕊,向慈宁宫走去。
  这不是孟蕊第一次进宫,做安乐侯府千金时,她就有过几次进宫赴宴的经历。
  不过那时,都是陪着沈氏在殿上的末席,规规矩矩坐着,远远见过太后和皇帝,没去过慈宁宫,也没被太后单独召见过。
  想到一会儿要做的事,孟蕊不免有点紧张。
  孟天悄悄牵住孟蕊的手,做了个口型,又轻松地笑了笑,让孟蕊的紧张缓解了不少。
  娘亲刚刚在提醒她,“按商量好的行事,一切有娘在。”
  不多时,刘公公将她们带到慈宁宫门口,守门的小太监见了,跑进去通报后,刘公公才带着她们进殿。
  孟蕊跟着孟天跨入殿内,眸光快速扫过殿内众人。
  曹太后高坐上首,她今年六十有五,花白的头发高高盘起,金灿灿的九凤冠戴在头顶,着一身庄重而喜庆的绛红色宫装,皇太后的威严和气派锋芒毕露。
  在她下首左右,分别端坐着两位宫妃。
  看座次位置就知道,这是现在大齐皇宫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妃嫔。
  左边那位,身着贵妃服制绯红宫装,头戴红宝石凤钗,毫无疑问是最得盛宠、统领六宫的吴贵妃,也是三皇子的母妃。
  吴贵妃的身边还站着吴宁清,让孟蕊更加确定她的身份。
  另一位藕粉色宫装的宫妃,看起来温婉娴静,打扮也素净些,离曹太后更亲近的,应该是淑妃,二皇子的母妃。
  淑妃是曹家女,与曹太后和曹家,都是一条心。
  再往下,还有几位孟蕊猜不出身份的宫妃,以及几家高门的夫人和小姐。
  不等孟蕊仔细看去,就听到刘公公在旁边小声提醒催促:
  “孟夫人,孟小姐,还不快给太后娘娘请安呐。”
  孟蕊下意识看向身边的娘亲。
  只见一向耳聪目明的孟天,直愣愣地站着,后知后觉被提醒请安,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
  她腰都不曾弯一下,只抱拳对曹太后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