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好好过日子,”父亲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互相包容,互相扶持。”
  母亲则抹着眼泪补充:“早点回来,到时候这边也办两桌。”
  在给顾砚玔也敬茶后,林阿姨突然站起来:“等一下!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要喝媳妇茶!”
  在众人的笑声中,王浔和顾安依次为顾家的老员工们敬茶。这些看着顾安长大的长辈们,此刻都红了眼眶。秀珠阿姨甚至激动地抱住王浔:“小安从小就不爱说话,现在终于有人陪他了,真好!”
  这一周很快就过去。特展闭幕当天,王浔站在环形展厅中央,望着墙面上密密麻麻的观众留言贴纸。六千多张便签,每一张都承载着一段跨越海峡的记忆与情感。
  “真舍不得拆掉啊。”陆凯舟轻声感叹,“这些全是大家的回忆。”
  蔡文恩抱着一叠资料走过来:“好消息!院里决定永久保留这个展区,作为常设项目。”
  三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构想;如今,它已经成为民众情感的桥梁。
  王浔想起那位每天都会来馆里、坚持要录下自己故事的阿婆;想起在留言墙前抱头痛哭的姐妹俩。
  “下一站闽都,我们继续。”王浔伸出手,蔡文恩和陆凯舟立刻会意地叠上手背,“这个巡展,我们要一起走到最后一站。”
  “必须的!”陆凯舟咧嘴一笑,“不过老王你在老家办酒记得叫我们!”
  蔡文恩翻了个白眼:“就知道吃。”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相册,“送你的离别礼物。”
  相册里是他们这两三个月的点点滴滴,展览筹备期的废寝忘食,风波中的相互扶持,最后几页是婚礼当天的照片,顾安为他戴戒指的瞬间,两人在花雨中相视而笑的画面,都被蔡文恩捕捉得恰到好处。
  “谢谢啦。”王浔有些哽咽,“宝岛真是宝。”
  回到公寓,顾安正在整理行李。客厅地板上摊开着几个纸箱,有的已经封好,有的还半敞着。
  “这么多东西?”王浔蹲下身。
  顾安头也不抬地继续叠衣服:“是啊,算是搬家了。”他顿了顿,“我已经让豫都那边的助理把新房布置好了,回去就能直接入住。”
  最后一晚,两人叫了外卖,坐在阳台上看夜景。101大楼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会想念这里吗?”顾安问。
  王浔望向远处模糊的山影:“当然会。”
  他想起阳明山上的日出,淡水河畔的夕阳,还有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吃店,“这里已经是第二个家了。下次来我就是来探亲的。”
  顾安轻轻“嗯”了一声,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次日清晨,机场人流如织。蔡文恩和陆凯舟也准备回魔都,两人带了一大堆伴手礼,什么凤梨酥、太阳饼、牛轧糖,将两个行李箱塞满。
  “别一副生离死别的表情,”陆凯舟用力拍着王浔的背,将其中一个装满伴手礼的行李箱推给他,“下个月闽都又能见!”
  蔡文恩则红着眼眶塞和王浔说:“这次所有展览资料和照片备份,还有我整理的闽都站策划草案,我都发你邮箱了,到了看看。”
  几人一起托运安检,出发大厅登机广播响起,王浔与两位挚友紧紧拥抱。“一路平安,”蔡文恩抹了抹眼角,“替我们向叔叔阿姨问好,下次我们再过去。”
  “你们也是,那我们往那头走了。”王浔说完,三步一回头地朝他们告别,只见他们也朝着登机口越走越远。
  飞机开始滑行,王浔透过舷窗望着外面的景色。
  雨后的跑道泛着水光,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引擎轰鸣声渐强,机身开始加速,那种熟悉的失重感再次袭来,顾安的手突然覆上他的:“看外面。”
  王浔转头,只见云层不知何时已经散开,一束阳光穿透缝隙,正好照在远处的海面上。海峡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地的碎金。
  他脑海中一段旋律响起,“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醉”
  --------------------
  完结啦。
  第一次写小说,有点五味杂陈,没感觉自己写的好,所以有什么不足的请大家包含。
  我相信小说里的所有人都幸福地活着,所以各位读者们,你们也要幸福地活着哦。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