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阿婆脸色微变,不知是畏惧于她口中提到的黄门主,还是对于宅院易主一事的惊异。
  甭管是为的什么,反正荣珍初来乍到作为邻居的面子情已经给到,自顾转身朝车里伸手:“兄长,到地方了,下车吧。”
  话落,车帘撩开,露出景书那张重新被面巾覆盖大部分的脸。
  虽然仍旧虚弱无力,但经过在黄义天五进大宅的一番修整,他已然能够起身下车走两步了。
  荣珍清楚他如今的身体状况,见此立即搀扶上去。
  对门探出头的婶子悄然打量着他们两人,在隔壁阿婆息声后紧跟着出言打探:“姑娘,你们是江湖人?”
  荣珍自然否认,“哪能啊,我们不过和诸位一样都是平民百姓,有幸在旅途中碰上黄门主,机缘巧合地帮过他一个忙,黄门主英雄侠义心肠,特赠送此处宅院做谢礼。”
  这些事情早晚都会被他们打听来打听去的,与其到时候让他们胡乱揣测造谣生事,不如她从一开始就直接讲清楚。
  闻得此言,隔壁阿婆和对门婶子都情不自禁地松口气,神色微缓。
  隔了一堵墙的另一家却啪地关上大门,动静格外突兀。
  对门婶子小声告知:“他家有人在红叶堂的堂主手下做事,平时在我等面前横得很,不知你们口中那位黄门主与红叶堂主孰高孰低,若是比不过,以后对上他家还须小心些才是。”
  “多谢婶子提醒,我们会注意的。”荣珍点头表示知道,发觉他们只知红叶堂主、不知黄门主,索性不再提及关于后者的情况。
  至于对方话中隐隐的挑拨怂恿之意,她权当没听懂,并不想一来就惹上是非。
  怎么也得等大黄兄把生机阁在此地铺展开之后,她才好狐假虎威啊,不然就像现在这样,提起来都没人知道他是谁,想要达到的震慑效果半点没有,又有什么意思呢。
  景书咳嗽两声,打断两位邻居仍想继续的试探,嘶哑开口道:“不要在此浪费时间,快点进去吧。”
  他扮演了恶人,荣珍就做这个好人了,歉意地朝两位邻居点点头,拆下大门门槛,扶着便宜兄长踏进宅院大门,枣红马拉着小马车和驴子紧随其后。
  随着大门砰地一声关上,隔壁阿婆和对门大婶终于收回抻得老长的脖子,互相打起眼神机锋。
  “你怎么看?”
  “我睁着眼睛看呗。”
  “一对年轻兄妹,有大宅子,还有江湖人做靠山,你就没点想法?”
  “是你有想法吧,我可记得你家儿子的亲事吹了,你家闺女丑得嫁不出去。”
  话不投机半句多,隔壁阿婆被气得翻着白眼怼上门扉,心里却已经把那点生出的念头转了又转。
  对门婶子同样翻着白眼关上门,暗啐道什么玩意儿,养出那种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儿女,居然还想祸祸人家新来的邻居兄妹。
  呸,赖□□想吃天鹅肉,长得丑,想得美!
  关上的大门隔绝掉门外的是非,荣珍将便宜兄长搀扶到后院安顿,自己则选了更开阔方便的前院住下。
  枣红马和驴子也有它们落脚的地方,是建在后罩房一角的马厩,里面草料食粮准备的一应俱全,就和宅子里早已备上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被褥家具等东西一样。
  可以说大黄兄的人准备的十分用心,万事俱备,只等他们拎包入住就行了。
  趁着景书在后院歇息,荣珍把整座宅院转过一遍。
  宅子面积不算大,分为前后两进,每进有主屋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共七间房能住人,另有几间耳房、门房、罩房等小房间可安置仆从、工具、杂物,除此之外,还有库房、灶房以及茅房,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唯一可惜的是前后院都没开花圃,从院门口进来开始,地上全都铺着青石砖,想要绿植花卉得用盆栽。
  不过这点小缺憾于整个宅子来说不值一提,过后找木匠定做几个种植框,慢慢改善就是。
  荣珍记下这一点,拐回后院,看到沉浸在打坐中的便宜兄长。
  这家伙貌似对新入住的宅子一点兴趣都没有。
  也是,毕竟这是人家黄门主专门送给她的嘛,而他只是借住而已。
  荣珍美滋滋地掏出他之前给的钱袋,数出几粒银豆子放进自己的荷包,打算等下去外面买些新鲜的吃食点心回来,顺便看一下铺面如何,再找个厨娘和浆洗婆子。
  她可不打算自己当老妈子,而家里目前也不适合多几个下人,干脆就在外面请人,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过来干活。
  她将这个想法事先通知了一下景书。
  景书没反对。
  于是稍后荣珍便在工具房找出个竹篮,挎着它出门逛街了。
  不知道是听着她的动静,还是真的赶巧,隔壁阿婆和对门婶子竟然都在同一时间挎着竹篮子出来,与她刚好在大门外撞上。
  阿婆一反之前的隐隐排斥之态,热情地招呼道:“哎哟,姑娘你也要上街啊,这不就是巧了嘛,咱们一块去。”说着就想拉住荣珍的胳膊,接过她的竹篮帮她拿着。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荣珍默念这一名言,侧身躲过对方探过来的手,婉拒道:“不用了,大娘。”
  “杜婆子,你得了吧。”对门婶子斥上一句,转头跟荣珍介绍说:“我夫家姓李,在街上开肉铺,街坊邻居都叫我李婶子、李屠夫家的,你想叫我哪个都成。”
  “你旁边那老货夫家姓杜,街上的豆腐坊就是他家的,咱们都叫她杜婆子。”
  李婶简单介绍过自己和杜婆子,看向荣珍。
  荣珍会意,“婶子、大娘好,我和兄长姓宋,你们叫我小宋就好。”
  “嗳,小宋姑娘,我跟你说,这街上没谁比我更熟了……”杜婆子打蛇随棍上,根本不管李婶翻天的白眼,执意和荣珍套近乎。
  荣珍若真是脸皮薄的小姑娘,说不定就抹不开面,如她所愿地跳进她的套了。
  然而她不是啊,她不光脸皮厚,她还敢于拒绝。
  最后变成是杜婆子抹不开被连番推拒的脸面,勉强扯着铁青色的笑容走开,眼神却凶得跟要吃人似的。
  李婶此时趁机和她小声道:“按说背后不该道人是非,但是婶子看你年轻,跟我大女儿差不多,多嘴提醒你一句,小心杜婆子,别跟她走太近。”说完也走了。
  荣珍望着她消失在街头热闹中的背影若有所思。
  看来杜婆子是有问题呀,莫不是瞧他们兄妹年纪轻又有座宅子,想打什么坏主意不成?
  而李婶特意提点她又是存在何种用意?
  其实并不难猜,左不过是那点子利益引来的觊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难能有江湖上的刀光剑影打打杀杀危险可怕吗?
  她连江湖都闯过了,还怕他们?
  第188章 看铺雇人动思动念
  从新宅所在的小巷子里走出来,转过一道拐角便是热闹的十字大街了。
  这边所处的位置是十字长街尾,不比中心区域人流如织,却也依然人来人往的一片繁忙景象。
  荣珍根据契书上的地址找到已经落在自己名下的那间铺面。
  它位于两家卖吃食的铺子中间,门面是统一的两米宽,铺深尚不知晓,因为铺子目前是关着的状态。
  荣珍站在不远处瞧上几眼,没有立即过去开门查看,而是先到左边卖甜水的铺子前要一碗绿豆水,边喝边和卖水的婆子套近乎,打听旁边那间铺面
  的事情。
  据卖水婆子透露,她这间铺面之前是刘老爷家的产业,就是刚举家搬到县城去的那位刘老爷。
  他家走前把镇上一部分产业处理了,其中就包括眼下这间铺面。
  它在空置前被刘家用来卖些干货腊肉豚下水,也是与吃食相关,只是不开火罢了。
  荣珍喝着绿豆水听完,额外又叫上一竹筒的绿豆水,打算带回去给留在院里看家的便宜兄长喝。
  卖水婆子喜上眉梢,看透她目的似的打探:“你家打听这铺子是想租下来么?准备做什么营生?这边临近民宅,大都是做食水生意的。”
  荣珍不提铺面其实已经是自己的,回道:“被您看出来了,是有这个打算,具体还得看情况,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并不打算卖香引和吃食。”
  如果可以,她是想开间杂货铺,与他们的生意并不冲突。
  卖水婆子顿时放下心来。
  荣珍把包好封口的竹筒放进篮子,转道去右边的炊饼铺子买沓炊饼,期间同样与卖炊饼的老板打听情况。
  炊饼老板看在她买的炊饼比较多的份上,透露出的情况比卖水婆子还要多上一些。
  那铺面除了被刘家卖过一些荤货弄得略显油腻之外,并没有惹过什么恩怨情仇、人命官司,可以放心用来做生意。
  荣珍心中大定,趁着两边客人多忙碌起来的功夫,悄然上前打开铺门,闪身进去查看内部情况。
  里面大概十几平左右,三面连着打了一圈柜台,台后立着三面顶天立地的货架和紧容一人转身的活动空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