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那是不是很贵啊~”我开始要评估一下自己的钱包血够不够厚了。
“不贵,像格瓦纳十人小队,一个月的任务周期,大概在30-50万人民币。
成员以经验丰富的大毛退役军人为主,战斗力有保障。
大毛离阿瓦尔比较近,懂当地语言的人也多,也可以要求配备相应人员,费用会略有浮动。”
要是青水保安的话那价格会比较高,同样十人小队每月大概30-50万美金。”
我大大地松了口气,格瓦纳听起性价比就很高嘛!
一百万有二十个人呢,很符合我量大管饱的消费习惯。
花点钱就能搞定一支可以作战的队伍,换来方冬梅和更多无辜者的平安,甚至可能协助警方摧毁这个罪恶基地,这性价比简直高到离谱!
这简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股“为国为民、默默奉献”的热血豪情瞬间直冲脑门,感觉自己的人格境界都升华了!
“对!雇佣兵!”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只要钱到位,是不是很快就能行动?格瓦纳!就他了!这家应该挺有名的吧,我觉得有些耳熟呢,你有他家的销售电话吗?”
萧世秋似笑非笑地看着我,“让你耳熟的恐怕是哈市的格瓦斯吧。
还销售电话,你以为和进货下订单一样?”
对了,格瓦斯还有点好喝,怪不得我觉得耳熟。
然后我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好像又被鄙视了。
“这事,你不用操心了,有我呢。”他语气宠溺,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啊?”才刚刚燃烧起的‘英雄主义’小火苗,一下子被浇得差点儿就灭了。
我眼睛瞪得溜圆,“不用我操心?啥意思?我可是行动组成员呢。”
我刚刚构思好的‘深藏功与名’的侠客形象,还没成型就要胎死腹中了?
“编外的。”他慢条斯理地剥好了最后一只虾,塞进我嘴里,然后不紧不慢地擦了擦手,这才悠悠地解释道:“pmc不是菜市场买菜,有钱就能立刻拉走一队人。
需要专业的中间人联络,评估任务风险,确认目标情报,制定行动计划,调集合适的队员和装备,协调入境和后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
他看了我一眼,“让一个毫无军事经验、非官方背景的普通公民直接接触并雇佣武装人员,尤其是在敏感地区执行这种灰色任务,风险极高,后患无穷。
弄不好,会把你和雪鸮都拖入更大的麻烦。”
我被他这番话噎住了,虽然有点不服气,但也知道他说的是事实,毕竟我啥也不懂。
“那……那怎么办?”我有些泄气,撅着嘴开始收拾碗筷。
“我会和闻从武商量。”萧世秋和我一起把餐具收进洗碗机。
“他们有情报,有目标信息,有明确的需求。
我可以帮他们牵线,寻找中间人,效率和安全系数都会高得多。只要装备和人员到位,甚至可能……”他顿了顿,似乎在估算,“三天内就能展开行动。”
三天!这可比国内走程序快太多了!
萧世秋拿起手机给闻从武打电话,他也没避着我,见我眼巴巴地在边上瞅着,他再一次用了免提。
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他在我面前打电话都开始习惯用免提了。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对他的通话内容一点兴趣都没有,不过这种对我毫无防备的做法却让我心里很舒服。
听了萧世秋的提议,闻从武十分激动:“好!老萧,你放心我肯定不让你吃亏,接下去三年局里的采购,我就是去局长跟前打滚撒泼也要帮你搞定!”
挂了闻从武的电话,他接着又拨出了一个境外的号码,对面传来俄语腔调的英语:“longtimenosee!萧~”
第948章 安保资源整合规划师
好嘛!上来就是一句亲切的中式英语,看来没少和华人打交道啊。
“哈哈,好久不见,鲍里斯。”听起来萧世秋和这个鲍里斯还挺熟的。
“看来我们又要有合作机会了,说说看,这次你打算去哪里?只要还在地球上,我们都能保证你的安全。”鲍里斯语速并不快,我的散装英语勉强能听懂。
萧世秋一口气把需求说清楚,“这次不是保护我,有个安保行动争单,地点在东欧阿瓦尔西部林区,硬目标清除与人员营救,最高优先级。
目标情报详实,客户有官方背景但需要非官方解决方案。
需要精英级别的战术小队,最好有格瓦纳背景或者同等信誉,精通俄语或是当地语言,能处理复杂建筑环境,要求最快反应速度。
像这种级别的队伍你在三天内能提供多少?”
谈到正事,对方的语气明显变得严肃多了,“我的朋友,我需要更多的任务情报,另外,你把预算告诉我,我会给你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好,预算不是问题,一切以确保完成任务为前提,具体情况一会儿我发邮件给你。”
他放下电话,看向冒着星星眼半张着嘴的我,“怎么这样看着我?”
我能说他财大气粗的样子很帅吗?
我眨了眨眼睛,回过神来,矜持地问道:“鲍里斯是干中介的?”
萧世秋失笑,“中介?哈哈,要是这一行也要考证的话,高低他也得是个‘安保资源整合规划师’,在这个行业里被称为中间人。
过你要说他是中介也不能算错,就是显得有点……”他挑了下眉毛没说下去,我懂了,说他是中介,那显得有点low了。
“他认识很多雇佣兵组织?”
萧世秋点点头,轻描淡写地说,“他路子广,信誉好,而且非常专业,他会根据任务的难度,去制定最合适的方案,然后再去找最合适的队伍。”
这再次让我涨见识了,“他还要做方案?请雇佣兵还需要做方案?”
我脑海里浮现出那种拿着小本本讨价还价的房产中介形象,感觉和‘硬目标清除’、‘精英战术小队’这种词实在不搭调。
作为我家老萧这种不差钱的客户,难道不是应该豪气地说:“钱管够,把事办漂亮就行!”这么简单粗暴才对吗?
萧世秋像是看穿了我的想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你是不是觉得只要‘开个价就行’?那是街头混混找打手的画风。
鲍里斯不是给钱就接单的那种黑心中间人,他很在乎雇佣兵的生命。
他做的,可不仅仅是牵线搭桥那么简单。
在得到雇主提供的详尽情报后,他会出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我更加震惊了,这年头的中介已经卷成这样了?
“他…他不是中介吗?怎么还要会出作战计划?”这一行的门槛有点高啊。
“你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中间人?鲍里斯能在这个顶级圈子里立足,没点真本事怎么可能做到。”
萧世秋的语气带着一丝敬佩,“他的背景很神秘,没人能完全说清他的过去。
但江湖流传的是,他曾经是某个大国顶级海军陆战队的指控官,专门负责复杂作战行动的策划、协调与实时指挥。
后来在任务中受了重伤,身体无法再承受一线作战的强度,才退了役。”
“指控官?”我开始脑补好莱坞反恐战争片的场景,“听起来很牛x呀…”
“确实非常厉害。”萧世秋肯定道,“他指挥过真正的高风险行动,深知每一个决策中的疏忽都意味着需要别人用生命作为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顶尖的退役特种兵、前特工都非常信任他,愿意接他推荐的任务——他们知道,鲍里斯经手的计划,是经过专业军事大脑推演过的,不是瞎搞。”
“我还以为就是直接告诉他要多少人就行了呢。”我觉得脑袋里没用的冷知识又多了一点呢。
电脑提示有新邮件,是闻从武把他们了解到的‘培训基地’信息整理成文件发过来了,同时列明了行动目标。
萧世秋把邮件转发给鲍里斯后,又耐心地跟我解释了一番。
其实很多雇主,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业务的,或者抱着侥幸心理想省钱的,往往会严重低估任务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他们可能觉得‘不就是冲进去把人干掉或者救出来吗?十个人足够了’。
但鲍里斯会根据情报——地形、敌方人数火力、建筑结构、撤退路线、情报时效性等等——进行专业评估。
实际情况是十个人进去,成功概率不到三成,而且每个人承担的风险会飙升到极限。
这意味着客户需要支付极高的‘风险溢价’,单兵价格会翻倍甚至更多。
最终算下来,十个人的总成本可能只比二十个人低一点点。
我大概听懂了,“有可能他会推荐用更多的人去解决问题,降低风险和单价,但总价会高。”
“对,有这种可能。”他赞许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