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你别下来,我去买个东西。”叶空雨把车停在路边。
  万里晴坐在副驾,看着叶空雨穿过人群,在一个卖甑糕的摊位前停下,排在队伍后面,清晨的阳光洒在他肩上,朦胧如画。
  “真特么帅。”万里晴嘀咕着,掏出手机,对着叶空雨拍了张。
  拍完,发微博,配文案——
  某人连排队都双手插兜。
  评论区很快热闹起来。
  “看似嫌弃,实则炫耀。”
  “放饭了,我端着碗就来了。”
  “别光放单人照啊,来张合影,亲嘴的那种。”
  “@叶空雨 你敢不敢也发张你老婆的?”
  “只有我想知道k神排队的这家好吃不?”
  “王记甑糕,开三十多年了,特别好吃,他家枣放得很多,可香了。”
  “……”
  万里晴翻着评论,叶空雨就回来了,手里提着打包好的三份,香气直往外窜,万里晴已经吃过早餐了,馋虫还是被勾了出来。
  问:“有我的吗?”
  “没有。”
  “……”
  叶空雨看着他怨念的眼神,嘴角噙了丝笑,把塑料袋递过来:“吃吧。”
  万里晴迫不及待打开盒子,挖了块,往嘴里送,枣香混合着糯米香,黏软不烂,他有很长时间没吃过这个了,一时竟停不下来。
  他吃的时候,叶空雨点开特别关注的动态提醒,看到了万里晴发的那条微博,而后,手腕打了个转,对着专心致志炫饭的某人,咔嚓——
  一张萌图就这么诞生了。
  万里晴低着头,脑袋毛绒绒的,睫毛浓又长,眼尾上扬,似娇媚的小狐狸,唇角还挂着一点桂花蜜,嘴巴红润润的,特别可爱。
  @叶空雨:这个人很护食。
  “啊哈哈哈,k神这是想让老婆喂了吗?”
  “或许,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吃他嘴里的!”
  “论男朋友是摄影师的重要性,随便一拍,就是神图。”
  “那也得模特好看啊,就他俩的颜值,用行车记录仪拍都能火出圈,你信不信?”
  “太甜了,我愿称之为打工人的胰岛素。”
  “……”
  “你吃吗?”万里晴转头问。
  他见叶空雨在摆弄手机,凑过去看,眉毛立马拧起,骂道:“你丫毁我名声。”说完,报复似的,把餐盒里剩下的小半块,全部塞进嘴里,两腮都鼓了起来。
  叶空雨看得手痒,捏住他的两颊肉,就这也不耽误万里晴吃,艰难得咀嚼着,没等咽下去呢,叶空雨就亲了上来,到他嘴里抢吃的。
  万里晴:“……”你真是学坏一出溜。
  “别闹了。”
  万里晴按着叶空雨的肩,把人推开点距离,问,“这两份是给齐老打包的吗?”
  “嗯,他现在年纪大了,家里人把饮食管得严,也就小辈们去探望,给他带份解解馋,昨天专门给我打电话要吃这个,特意让我们早上过来,因为他太太去过礼拜,家里就他一个。”
  万里晴听笑了,想不到“木老虎”还有这样可爱的一面。
  齐荣祥,古建研究所的大木匠,其祖父曾在营缮司任职,代代传承,四辈都是营缮匠人,齐家有家训——抓木如抓虎,这是行规,亦是家规,他四十岁时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享国家级津贴,因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人送外号——木老虎。
  “齐老修缮鼓楼时,是二十五岁,十岁入行,花了十五年才真正踏进门槛啊。”万里晴知道这些,是在殷时章的那本修缮手记中看到的。
  鼓楼,建于永乐元年,在万国来朝的盛世,进贡者络绎不绝,大摆钟就是从罗马帝国运来的,整个楼体分为三层,四面临街,钟声从东市穿到西市,明代的建筑美学在晨钟暮鼓中留下了铿锵的音符。
  万里晴的方案已经做好了,今天来拜访齐老,就是想让老人家指导他的展品设计。
  胡同里有人结婚,婚车从巷子排到了大路,他们只得把车停在附近的商超,走了过去,主家站在门口迎宾客,给过往行人散喜糖,万里晴多瞅了两眼,怀里被扔了两袋糖和坚果,叶空雨把他往前推了推,推到一位老人面前。
  喊了声:“齐老。”
  正在抢喜糖的老人回头,愣了下神,笑了:“是小叶来了。”
  万里晴跟着叫人。
  “走走走,进屋去。”齐老看到叶空雨手里的甑糕,喜形于色,乐颠颠走在前面,快八十岁了,步履还相当稳健。
  齐老的家住在胡同最里边,浅灰色的大门,高高的门槛,入院,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楸树已发起绿芽,窗台上趴着两只黑猫,看到来人,懒洋洋抬了下眼,又继续睡。
  “来,喝茶。”齐老给万里晴端了杯果茶,又给叶空雨递了杯咖啡,“家里没有咖啡机,给你泡的雀巢速溶,不要嫌弃。”
  叶空雨无奈地笑:“我嘴没那么刁。”
  “还不刁?”齐老吃着甑糕,看着万里晴,说,“以前在老八院食堂吃大锅饭,他外公给他打了一份菜,吃了老半天不见菜下去,一看,人家把胡萝卜丁在碗底码得整整齐齐,后来,他外公多掏了份钱,让食堂单独给他开小灶。”
  万里晴都能想象到那个情景,现在的叶空雨已经很磨人了,小时候想必更甚,但是,这么一想,他又觉得还挺可爱。
  最起码把胡萝卜丁放在碗里,没有乱扔,嗯,是个有素质的小孩。
  果真,喜欢一个人到一定程度,连他的缺点都会加以美化。
  齐老吃完东西,擦擦嘴,问万里晴:“古建展的标,有信心拿下吗?”
  “有。”万里晴说。
  “不错,我喜欢有胆量的孩子,把你的方案拿来,给我看看。”
  万里晴把打印好的策划案递给他,在齐老翻看的时候,他趁机打量起屋里的陈设,看到电视柜旁边的壁龛放着个墨斗,造型精美,现在像这种传统的老物件已经不多了,除此之外,他还在客厅的展柜里看到了摆放齐整的木构件。
  “为什么不选舻殿藻井?那个井芯是盘龙明镜,很具代表性。”齐老抬头问他。
  “因为这次是数字艺术展,我想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小木作的美,大木作可以用斗拱模型来展示,明间藻井内有沥粉贴金的彩绘天文图,上面有1400颗星星,更有视觉效果,也适合古建入门者观看。”
  “也是,古建展是面向大众的展览,太深奥了,把一部分人挡在门外,那展览就白办了。”齐老翻到其中某一页,“我建议你把这里加上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可以简略,但是不能没有,还有古建发展史,最好是延伸到原始社会的建筑雏形,把时间轴拉长,不要局限在某几个朝代……”
  万里晴本以为今天来,齐老就是粗略看下方案,不想,老人家看得很仔细,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之前没考虑到的,让他受益匪浅。
  “方案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虽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齐老这么说。
  万里晴目光落在墨斗上,问:“齐老,那个是楠木做的吗?”
  “是。”齐老诧异地看着他,“眼神不错呀。”
  万里晴笑了笑:“还行。”
  “这墨斗可是传了我们四代人了,包括那些木构件,都是我父亲在的时候,亲手打的……”齐老把万里晴领到展柜跟前,鼓励他,“你拿着试试手感。”
  老物件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万里晴透过它,仿佛看到了鼓楼的前世今生。
  “有需要的话,你可以把这些拿到展览上当展品。”齐老说。
  万里晴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怎么?看不上?”齐老笑问。
  “不是……”万里晴摇摇头。
  咋会看不上呢?
  他原本也是打算制作一批木构件展品的,但是,就展出内容来说,他能想到的,别人不一定想不到,这时候拼的是什么?
  ——人文。
  展览说到底就是讲故事,能把观众代入进去,有参与感,一个透着墨香的老物件,绝对比一个崭新的物件,更有说服力。
  从齐老家出来,万里晴还有种不真实感,双手捧着大木箱,里面装着木构件,他跟叶空雨说:“两份甑糕换一批老古董,这钱花的真值。”
  叶空雨在万里晴脑门亲了下:“也是他喜欢你,换个人,他不一定给。”
  “嘿嘿……”
  万里晴眼睛亮晶晶的,“所以,我不会让他失望的,我必须要在竞标排名中拿第一。”
  “这么想赢?”叶空雨摸摸他的脑袋,觉得新鲜,一直以来,万里晴做事都全力以赴,不过,对名次似乎没那么看重。
  “是的,我就是要赢。”
  万里晴的眸子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叶空雨,去年我陪你去参加哈苏基金摄影颁奖典礼,我看着你从台下走到台上,我数了数台阶,一共有二十个。”
  久久地。
  他又继续道,“我也想有我的二十层台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