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果然。
村支书立刻笑着应了:“咱们村经济作物特别多,到了丰收时节,景象五彩斑斓,拍出来肯定漂亮。
那就,谢谢了。”
万里晴悄悄给叶空雨竖拇指。
行啊。
不愧是k神。
很会做公关!
有了这一出互动,到了室内,村支书就更热情了,从档案柜里取出很厚一本宗谱。
它主要记录了赵家村的历史沿革与世系繁衍。
能入宗谱的,都是当时族内响当当的人物。
且,多是男人。
很快,万里晴就在宗谱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
赵非桐。
这明显是女人的姓名。
万里晴有种强烈的预感,那座贞洁坊,与宗谱里这位唯一的女性有关。
村支书也姓赵。
他不无遗憾说道:“村子在我爸那辈就搬迁了,听家里老人提过祠堂,我还没见过,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工作,老龄化严重,对家乡的概念越来越淡了,别看村里人大都姓赵,年轻这辈没几个真正了解村史的,就像这村史馆建得再好,也没几个人看。”
听他这么说,万里晴心里就有底了,估计要想了解赵非桐的生平轶事,只能靠自己了。
从赵家村离开后,万里晴和叶空雨直奔江城市博物馆,那里有明清的匾额特展,说不定能找到些灵感。
可是一下午过去,他们一无所获。
万里晴回到家,就抱着《营造法式》翻看,嘴里嘟嘟囔囔的:“从文辞可以看出,是出自翰林院的,说明那座贞洁坊是御赐……”
今天周日,秦舒的视频电话在晚上八点准时打来。
手机被万里晴扔在沙发,又是叶空雨接的,他和秦舒打了声招呼,走到书桌边。
“妈。”万里晴垂着头,翻了一页书。
“干嘛呢,这么认真?”
“查资料。”万里晴叹了口气,“你当初跟我爸是怎么弄到咱家复原图的?”
正好万韶在边上。
就接过话茬:“其实不难,每个时代的建筑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多去考古同时期的名人录、先贤传,了解那会的民风民俗……”
名人录?
万里晴拍拍脑门,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爸妈,我先不跟你们说了……”视频还开着,万里晴跑没影了。
叶空雨露出乖巧的笑:“叔叔阿姨再见。”
“你有事儿啊?”秦舒问。
叶空雨说没有。
“那再和阿姨聊会。”
“好。”
秦舒笑盈盈望着叶空雨,问:“小叶,你和朝朝住一起,还习惯吗?”
叶空雨点点头:“习惯。”
“朝朝被我们宠坏了,他没折腾你吧?”
“……”叶空雨心说,那要看怎么定义这个折腾。
某人,在床上还是挺会的。
“小叶?”秦舒轻喊了声。
叶空雨回过神,忙正色道:“没有,我们住一起,他照顾我比较多。”
“是吗?”秦舒有些不信。
“对,朝朝很细心,做饭也很好吃,我……”叶空雨沉吟片刻,抬起手臂,他的手背上有个紫色的小贴纸,今天贴的是运动相机。
“我有睡眠障碍,他就印了一批小贴纸,用来鼓励我。”
秦舒听笑了,如果说之前两人还只是说些客套话,那这会就有点亲近的意思了。
她主动提起:“朝朝上幼儿园那会,班里有小朋友上游泳课不敢下水,他就第一个跳下去,有孩子吃饭慢,他就主动帮老师给小同学喂饭,因此,他是他们班级得小红花最多的……”
叶空雨的心尖像被羽毛轻轻扫过。
原来,万里晴是把儿时收到的爱的奖励,送给了他。
“小叶,朝朝这么突然转行,我担心他不能适应,你们是同龄人,要是他遇到难处了,你多开导开导他。”秦舒不无担心道。
“阿姨你放心,我会的。”
叶空雨挂断视频,拿着手机去了次卧。
万里晴正在听戏。
叶空雨站着听了会,问:“西府秦腔?”
“可以啊小叶。”万里晴学着他妈的叫法,“这都能听出来。”
“外公喜欢听,以前跟着他看过几出戏。”
“我也是小时候跟着奶奶听过,那会她还住江城,听不懂,就图个热闹,倒是没注意,《非侠传》就讲的是赵非桐有德于民的故事,不过这个戏团已经停演好些年了……”
万里晴按了暂停键,“但是你看这儿,百姓颂之,以石碑记,说明什么?”
“可能会有碑文。”叶空雨接话。
“对!”万里晴兴奋地拍桌子,“我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把它给找到。”
叶空雨揉揉他的脑袋:“加油。”
接下来的一周,万里晴跑遍了市区大小博物馆,最终是在一座建立还没两年的新馆,找到了赵非桐的石碑。
不同于戏曲夸张的手法,碑文,是对人物生平最真实的还原。
明末的赵家村,匪贼霍乱,百姓食不果腹,地主赵阔开仓放粮,是一方出了名的大善人。
他最小的女儿,叫赵非桐,天资聪颖,才貌过人,颇具商业头脑,十五岁就开起了纺织厂,带领村民致富。
那时的女性是无权上宗谱的。
族长念她有功,破了例,可以在宗谱填上她的名字,但是有条件——
赵非桐此生不能嫁做人妇。
这件事很快在乡里传开,消息飞到了宫中,正值内忧外患的末世,皇帝需要在民间树立一个榜样,便命翰林院连夜赶制匾额,快马加鞭送到了赵家村。
一同送去的,还有框住赵非桐一生的贞洁坊。
她以狭义闻名遐迩,被称颂的,竟然是她的贞操。
讽刺的是,在赵非桐二十五岁这年,赵家出了个通敌的叛徒。
系赵非桐叔叔的儿子。
男人怎么能犯错呢?
为了遮家丑,族里的老顽固们倒是开了窍,他们不谋而合,将罪名安在了赵非桐头上。
她不服,以死明志。
在赵非桐去世多年后,一名史官为她沉冤昭雪。
都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有立场。
然而,翻开尘封的典籍,依然有人愿意用几页夹江竹纸,为一个女子的侠肝义胆证明。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古建。”
从博物馆出来,万里晴望着太阳伸了个懒腰,跟叶空雨说,“它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双眼睛,让人永葆敬畏和审慎之心。”
动容是一时的。
熬夜肝视频的苦痛却是连绵的。
得益于多年的爱好积累,万里晴虽不是古建的从业者,但他的学识一点不比专业人士少,毕业后又在设计院苦练了一年,已然是名嘴里嚷嚷着不卷了卷不动了、手上已经开始建模的合格牛马。
赵家宗祠的破损太严重,通过激光扫描得到建筑的模型数据,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是参考同期的祠堂格局,进而绘制立面复原图。
“十二点了,睡吧,明天再弄。”叶空雨过来敲门。
万里晴盯着屏幕:“还剩一点了。”
他正在给大梁上雕刻象头鼻。
古建的内饰都是相当精妙绝伦的,一根小小的柱子也能暗藏波澜。
“其实古人更爱玩谐音梗,就拿这象来说,与相谐音,有封侯拜相之意,那岂不是满屋子的吉祥话……”万里晴笑着吐槽。
叶空雨也跟着笑:“论玩谐音梗,曹公得封神。”
万里晴很赞同。
“终于完事了。”他用力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关电脑,起身。
一头扎向叶空雨的肩,“我就靠一会儿。”
说着话,已经睡着了。
就困成这样。
叶空雨把人拦腰抱起,放到卧室的床上,又用湿毛巾给他擦了擦脸,这期间,万里晴一次都没有醒,眼下的青灰特别明显。
可能是连轴转,气色就有些不好,皮肤比平日更显苍白,这让他脸上那颗痣尤其显眼。
已经从浅浅的褐色变成了黑色。
叶空雨忍不住俯身,在小小的痣上落下轻轻一吻。
“晚安。”
第45章 一声回响
万里晴怎么也没想到,他熬过了前期策划、熬过了建模、熬过了盘文案,竟然卡在配音这儿。
事情是这样的——
关于视频的配音形式,他试了好几种,效果都不怎么样,最后还是决定采用画外音。
对此,叶空雨还发表了个人意见:“高颜值可以在数据虐的时候,为你吸一波粉,确定不露脸?”
“不露,我又不是要出道,如果内容不过关,数据再好也是虚假繁荣。”万里晴很坚持。
叶空雨也没再说什么。
他私心也不想让万里晴真人出镜,在频道风格还不稳定前,流量飘忽不定,受众群体画像亦不清晰,创作者再没点自己的坚持,就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