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稍顷之后,微微垂首,若有所思!
萧君泽捺不住内心的焦虑,急忙问道:“姑娘,如何?”
杨晓晓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满脸关切之色的萧知府,缓声道:“大人,经民女的诊断,贵公子并非身患寻常病症,而是不幸中了一种极为罕见且阴毒无比的毒药——‘九阴蚀阳散’。”
听到这话,萧君泽脸色大变,惊得倒退两步,难以置信地吼道:“什么?你说我儿是中了毒?这怎么可能!”
“大人有所不知,这‘九阴蚀阳散’毒性极其猛烈,一旦中毒,便会有大量的阴气侵入人体,迅速吞噬掉体内所有的阳气,如此一来,中毒者不仅会浑身发冷,四肢无力,而且其生命活力也会被逐渐消磨殆尽,最终形如死人,若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啊。”
老医师:“哼~老夫行医数十载,自问也算见多识广,可却从未听闻过世上还有此种奇毒。”
“大人,依老夫之见,这人恐怕是为了府上悬赏的重金而来故意编造谎言诓骗于您呐。”
萧君泽并未搭话,而是望着杨晓晓道:“姑娘说得没错,我儿病倒前,确实如姑娘所说般,浑身发冷,四肢无力,慢慢竟再也下不了床。”
“姑娘您可能治好我儿,只要你能治好我儿,你要什么,本官都尽力满足。”
杨晓晓点了点头,并未多言。
只是走到桌旁,提起笔便在纸上迅速写了起来,不一会儿工夫,一张密密麻麻的药方就呈现在了眼前。
杨晓晓将药方递给知府,“还请大人尽快派遣人手按照这张药方去准备所需的药材,三碗清水熬煮,浓缩至一碗时,再将药水端上来即可。”
萧君泽接过药方,首先映入眼睑的是那披具风骨的一手好字,微微惊讶,随后仔细端详起来,发现其中有几味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相当珍稀难得,不过幸运的是,府上恰好储备有这些药材,可以马上凑齐。
于是,便立即吩咐身边的侍卫赶紧依照药方去抓药熬制。
“劳烦大人着人给贵公子除去衣衫!”
“这……”
“大人放心,医者眼里无男女,且宽心就是。”
莫名松了一口气!“竟是萧某狭隘了。”
待下人将衣衫小心翼翼地褪去之后,杨晓晓从怀中掏出一长方形棉布包,轻轻打开包裹着银针的锦布,随后手法娴熟无比的将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银针迅速而准确地扎入穴位之中,眨眼之间,那密密麻麻的银针便布满了全身各个穴位,仿佛一幅神秘而华丽的图案。
旁边的人早就惊呆了,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针法啊。
而此时的老医师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声音都变得有些结巴起来:“这这……这竟然是失传已久的神针之法啊。”
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之色,先前的轻视和高傲此时已荡然无存。
杨晓晓挑了挑眉毛,心中暗自嘀咕道:“这不过就是普通的针灸之法罢了,没想到在这个朝代居然还未被广泛传播开来?”
想到这里,不禁觉得好笑,今日倒是让她无意显摆了一番,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大约过了半刻钟左右,杨晓晓向丫环要来一盆浓烈的白酒。
动作干净利落地将一根根银针逐一拔出,扔进装满烈酒的盆里浸泡起来。
当最后一根银针被取出那一刻,杨晓晓望了眼躺在床上的人。
“快,拿一个痰钵过来。”
话音未落,她已经伸手用力拉起了床上的人,使其坐起了身子,然后稳稳地对准摆放在床边的痰钵。
“噗——”一口黑血猛的喷出。
顷刻间,众人惊讶地发现,随着那口黑血的喷出,原本脸色苍白如纸的公子,面容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血色,变得红润有光泽了起来。
随即紧闭的双眼也开始微微颤动,缓缓睁了开来。
第49章 被破腹取子的农家女(17)
萧君泽如疾风般激动上前,“笙儿……你终于醒了,你别怕,父亲已经找到了神医,定能治好你的。”
“姑娘……不,神医,我儿他……?”
“大人,我为公子施展了「九转还阳针法」,如今公子体内毒已解,生机已然恢复,只需待药熬好后,喂公子服下,日常再以药膳温补身体即可。”
说着又洋洋洒洒写了几张药膳方子递了过去。
“大人,若无事,小女子就先行告辞了。”
“神医,不如留下吃个便饭,萧某也好略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一番如何?”
“多谢大人美意,只是小女子还有要事缠身。”
萧君泽见挽留不住,只好命人取来重金酬谢,又亲自递上一块玉佩郑重道:“还望神医收下这块玉佩,以后带着这块玉佩,无论何时,都可寻得萧家的庇护。”
杨晓晓接过箱子,连同玉佩一同抱走了,用神识略一扫视,便知晓箱子里装有五百两金子。
好大的手笔,想来这萧家定非寻常人家。
刚踏出府衙门口,身后便有两人匆匆追来……
“且慢……”
“神医且慢,神医,先前是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还望神医海涵。”
“不必,言罢,转身决然离去。”
“神医……”身后两人似还欲言又止,然而,已无机会。
来到一条小巷,麻溜地将箱子和玉佩塞进系统背包,瞅瞅天色尚早,便在街上悠闲地晃悠了一圈。
买了好些布匹、衣裳、点心、粮食,还有常用的药材,以及幼儿喜欢的拨浪鼓,等……
乱七八糟的东西买了一大堆,最后还打包了好几桌饭菜,一面买一面趁没人之际收进了系统背包里。
完事,抬头望了望天,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出了城门,随后拐进了城门不远处的树林里,放出一辆木板推车,将东西一股脑儿全堆到了车上,又将以前在贪官府邸里收集的一些有用的书籍,笔墨纸砚全部摆在了一起,拉着推车就在林中快速穿梭。
不一会,就瞅见了树林边上那三个踌躇不定的身影。
“咳咳……”
“咦……妹妹你怎么从树林里面回来的?我们都担心死你了,你再不回来,我们都准备去找你去了。”
“哇塞,杨妹子,你咋买了这么多好东西啊,城外这么乱,你一个人是怎么拖着这么多东西跑出来的?多不安全啊?”
“放心,这些东西都是我额外花了银钱让那些店家给我安排人手,给我带出城门了的。”
“呐,就在前面那林子里再交货给我的,所以我才从林子里回来的。”
“原来如此,嘿嘿,妹妹果然聪慧。”
——
半个月后,四人推着一辆油布遮挡的推车,终于回到了云落山。
一路并不太平,若非苏然苏泽身怀武艺,恐怕能否平安归来都犹未可知,然二人却是越接近云落山,便越是神情不定。
问之,却是不言。
果不其然,就在几个人刚刚返回到山谷,歇息了一晚后。
隔日清晨,两人竟一同前来向杨晓晓一家郑重地辞别。
二人神情坚毅,目光如炬。
苏然拱手抱拳道:“如今正值乱世,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我等尚有一身还算拿得出手的武艺。”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打算就此掩埋真实身份,自愿参军。”
倘若日后真能有出人头地的一日,那么不仅能够为家族报仇雪恨,还能为那些冤死的亲人讨回公道,洗清罪名。”
言罢,深深地望了眼杨晓晓及其家人,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之情。
苏泽随即也拱手道:“此去前途未卜,生死难料,但我辈既生于这乱世之中,自当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望诸位多加保重。”
“日后……希望还能有再次相聚的那天。”
言毕,两人毅然转身离去,只留下两道渐行渐远的背影消失在了晨曦微露的山谷尽头……
待两人走后,杨晓晓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闲来无事,又在房屋后面挖了一个池塘,喂养了一些鱼苗,还建了一个凉亭。
杨新远最是喜欢在凉亭里温习功课。
却每当这时,就有两个调皮的小捣蛋,定是会纠缠着舅舅为他们讲不少的趣味故事才肯罢休。
时光荏苒,俩个小家伙在两岁后,在性格方面的差异却愈发显著了起来。
宥安作为兄长却思维跳跃,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绝对的好奇,总能够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问题,常常提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来。
宥宁则显得安静沉稳一些,小小的人儿,竖着两个朝天辫,异常可爱,年纪虽小,心思却细腻入微,缜密异常呢。
时常能观察到别人都容易忽略到的细节,尤其在全神贯注时,小脸便会异常严肃,模样惹人怜爱极了。
两岁出头的两只,最是爱跟在舅舅身后,久而久之便受到了不少舅舅的熏陶,就连《三字经》都已是能够倒背如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