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又捏了一块儿酱鸭肉塞在嘴里,真的好香啊!
唯一的缺点就是做起来太麻烦了!
也就是家里小羊不需要自己盯着生产,一两个小时过去看一次就成,不然她哪里有时间做这些?
熏鸭的话还得再腌制两天再拿出来,不着急,今天能把酱鸭都做好就不错了。
两人忙了大半天才把酱鸭都做好,姚新泉感觉自己都要被腌入味儿了。
“之前不是买了真空包装的机器吗?装三只酱鸭再装一些鸭杂鸭翅这些,打包好明天一早送到机场去”。
也就是离得太远了不方便,不然让他过来吃现成的多好。
“你过会儿下山给我姑他们每家送两只吧,卤货就不送了。”
这就九只下去了,也不是她手指缝太松非要给人送,但问题是人家对她好,她总不能当白眼狼吧?
师星野就不说了,帮了多少忙?
她小姑那边动不动就给她送米面这些,她小姨那边因为小姨夫朋友多,这家给他送桃子,那家给他送葡萄的,凡是收到了他基本都会分上一般过来。
小叔那边走动的不算频繁,但只说他辗转给自己联系上农牧业相关的教授,这份儿情就不能不记。
好的亲戚那是肯定要走动起来的。
第169章
师星野收到奶粉和检测报告后找人问了一下,得到结果后心里满意,这奶粉在国内至少已经算是高端水平了。
他给自己相熟的人家一家送了两袋,想了想他还是没采取其他的营销手段,只是在超市里面上架了,同时将奶粉的检测报告打印放大之后挂在奶粉那一片儿做宣传。
厂子才开,产能也有限,总得等产能提高了之后再说,不然到时候人家想要结果没货就没必要了。
半下午的突然又接到了师月江的电话,听到电话里说要给自己托运酱鸭过来,师星野简直是哭笑不得,但心里却也非常高兴,他挺喜欢被人记挂的滋味,或者说没人会不喜欢。
给弟弟和弟妹再买点什么呢?
另一边姚新泉接到了电话让她去县委开会,是关于乌洽会的,她赶忙收拾东西下山。
师月江没跟着去,家里事情还多,牧场的事情他在未必能做主,但是姚新泉在是肯定能做主,他就不跟着了。
等到了县委她直接去了会议室,就见石副县长在上面坐着,她便跑出去打了个招呼,“石副县长,现在这块儿也归你管了?”
石副县长瞪
眼睛,“我不能管咋的?”
这种县里的大事本来由黄县长出面最好,但他的身体应该是承受不住这种出差的,书记那边也不想插手这种未必能捞到好处的事情,石副县长想了想干脆自己请缨带队吧!
从改革开放开始他便想得很清楚,时代不同了,发展经济必须得重视起来!
“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哪怕只是长长见识也是好的!”第一年开,上面也很重视,他们肯定是希望搭上这趟顺风车的。
姚新泉点了点头老实掏出本子坐在了下面,她环顾着打量了一圈,没见着认识的人。
不过来的人真不算多,有一两个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县里硕果仅存的皮鞋厂的人,至于为什么不是屠宰场,主要是现在他们这的条件也根本不可能搞什么长途冷链运输鲜肉,所以这次乌洽会他们没参加。
其他的有牧民有农民,据说都是之前联系好的各个乡镇的优秀从业者。
他们县在这一块儿是真的非常贫瘠了,之前的奶制品厂还有些轻工业品可以凑数,但现在那是真不成,还没复工呢!
“小姚,你们那厂子的奶粉做出来了吗?”石副县长问。
姚新泉想了想干脆就坐到了第一排去,她点了点头,“做出来了,数据也不错,检测报告什么的我们都有,营养成分各方面的不说和国际上顶尖的比,但是在国内应该算是高端线了。”
没等石副县长高兴她又道,“只是产量不行。”
他们做过测试,姚新泉家牧场出产的牛奶去做奶粉,经过各道工艺以及相应的配方调整后,得到的数据会非常好看。
但是用相同的办法处理别家的牛奶,虽然品质也不错,但也就是普通牛奶,没什么特别的。
只靠姚新泉牧场上的牛肯定不够,所以得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调整下配方让别人家的牛奶也能制作出高品质的奶粉,毕竟这边牛奶品质本身就很高。
不过这就需要技术那边去想办法了,姚新泉是没有任何办法。
石副县长被浇了一盆冷水,但他想了想还是道,“你到时候带上再说。”
姚新泉点了点头,但也没当一回事儿,毕竟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就算合同签了,到时候没办法按时供货,他们可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人慢慢进来,姚新泉朝谢局长打了声招呼,谢局笑着冲她点头。
等人到的差不多了,石副县长示意大家安静,“我是石岳文,是咱们县的副县长,也是这次乌洽会咱们县的这只小分队的队长,谢局长是副队长,到时候在外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可以跟我还有谢局沟通。”
姚新泉跟着众人一起鼓掌,就见石副县长示意大家安静,“开始说正事吧,这次咱们县的主要产品还是农牧产品及相关副产品,比方说棉花、甜菜、葵花籽、葡萄干还有羊毛、毛毡之类的。”
“另外还有带有民族特色的冬不拉、马头琴、刺绣等等。”
“皮鞋、皮袜子还有帽子之类的,中亚那边对这个需求也不小,都可以带过去看看”,当然了他真的没啥信心,新省这边到底是汉族居多,但像是哈萨克斯坦那边可全都是这几个民族,他们自己就不能做?就非得进口?
就算是进口吧,那其他市、县就没有这个特色了?他们没啥竞争力。
“还有你家的奶粉”,石副县长又看着姚新泉补充了一句,姚新泉苦笑,产量真的不够啊!
“咱们这边没什么特色产品,你们也可以想想还有什么能带过去的?”
众人面面相觑,倒不是他们愚笨,主要是真没有啊!
姚新泉想了想后出声,“蜂蜜呢?咱们这边的黑蜂蜜质量其实也挺不错的,去做个检测报告,再看看国际上有没有关于蜂蜜的一些标准,数据这个东西一目了然嘛!”
“我觉得大家也不要把合作方想的太高不可攀了,苏联解体之后,中亚五国独立,经济结构单一,轻工业品、食品严重依赖进口。”姚新泉不愿意见到大家垂头丧气的,这还没出征呢,一个个就臊眉搭眼的,能成才怪了呢!
“像是哈萨克斯坦,人家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之类的,这些咱们一个小县城也挨不着,进口的事情轮不着咱们操心,主要就看他们缺什么。像他们的短板就是轻工业比方说服装、日用品,还有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那咱们可以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日用消费品,比方说塑料制品、家电、服装、食品比方说糖、水果、加工食品或者机械设备。没有的咱们不去管,那糖咱们可不缺,有甜菜还怕没糖?新鲜水果不方便运输,那不是还有果干吗?”
石副县长和谢局两人眼睛都亮了起来,在记录的同时忍不住问,“小姚同志,这些消息你都是怎么知道的?”
姚新泉心里也很是无奈,其实这边消息闭塞也很正常,不说新省是边疆,这里更是边疆的边陲小县城,有些消息哪有那么快能传播过来?
再说了,苏联解体之前,中亚五国的经济完全受莫斯科那边控制,对外贸易由苏联中央政府统一调配,地方几乎没有自主权。因此,外界很难直接了解它们的真实需求。
“我对象他大哥很重视外贸这一块儿,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中亚这边他都有去了解情况,所以我也跟着了解了一些。”
之前师星野其实没想着往这边跑,主要还是太远了。但现在既然师月江都留在这里了,他就这么一个弟弟,之后既然总要过来,那不在这边开拓一下市场都不合理。
那边封闭的情况没那么严了后,师星野便想办法去打探了各种消息,也会跟他们分享,所以姚新泉就知道了。
所以说起来姚新泉其实真的挺感激他们的,让自己有了睁眼看世界的机会。
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问,倒是其他消息没那么灵光的人却忍不住咂舌,她这是攀上了哪棵高枝啊!
“小姚你继续说”,谢局催促。
姚新泉点了点头,“乌兹别克斯坦的话,人家的棉花产业全球排第六,不缺棉花,咱们就没必要让人买棉花了,但因为大量种植棉花,导致他们粮食产量不足,得向外购买,这个咱们可以考虑一下。他们也很缺轻工业品,包括服装、鞋类、家电。”
“像服装的话,别的不提,咱们的艾德莱斯不就是好东西?而且那边的审美、文化也很能接受,如果咱们这边有的话也可以提供过去的。”
她随后又将其他中亚几国分析了一下,不说别的至少让大家的了解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