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姚新泉牵着牛去了才腾出来的一间畜棚,先给它栓好后,弄了点儿水跟青草过来。
  “你腿怎么样了?”姚新泉给两人还有司机煮了奶茶。
  艾力有点尴尬,上厕所摔了一跤什么的,唉!
  “没事儿,就是当时崴了脚,骨头哪里都没伤着,问题不大。”
  “你再请几天的假,好好歇一歇,这阵子应该没什么着急的事情,用不着你东跑西颠的”,姚新泉忍不住叮嘱,他年龄不算小了,要是不好好恢复,将来问题只会更大。
  艾力笑着点头,“假就不请了,我就在兽医站坐诊,不出外勤,他们有需要自己来找我就行。”
  几人又聊了会儿后,艾力跟着车走了,姚新泉找了几个大瓶子,一人给装了一大桶牛奶,今天留的不少,她回来的晚,也懒得做麻烦的了,一人给装一桶,剩下的都做酸奶!
  第
  151章
  第151章
  姚新泉翻出了驱虫药给牛喂上,又给它配了点儿粮,没专门喂药,它身体还不错,慢慢调理就行,没必要喂药。
  姚新泉问过对方这牛有没有打疫苗,看当时村干部那一脸尴尬的模样姚新泉就知道了,她忍不住心想这牛命真挺大的。
  不过过两天再说吧,等牛缓两天,刚到了新地方总得适应一下。
  姚新泉翻出了自己买回来提前煮过的干净纱布,把纱布挂起来,底下接着一个盆,然后将发酵好的酸奶倒上去,等着沥干水分。
  她照着准备了好几块纱布去过滤,就放那儿先晾着,大概六到八个小时后差不多就能得到半干的酸奶渣,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看着盆里的乳清姚新泉嘀咕,“该买个冰箱了”,这乳清也不能浪费啊!
  可以直接喝,冰镇一下,在这个天喝肯定爽口!
  和面做馒头也成啊,或者到时候掺到饲料里面喂牛羊都行。
  但这个天也不能就这样放着啊,很容易就坏的。
  姚新泉发愁,冰箱又得多少钱啊!
  正叹气呢就听到外面的喇叭声,姚新泉出去看就见一陌生男人开着三轮摩托车,车后面载着个箱子,师月江则是骑着摩托车跟在旁边。
  他下车开门后见到姚新泉朝她笑了笑,“我买了台冰箱。”
  姚新泉瞪大了眼睛,“你咋知道我想买冰箱了?”
  师月江难得笑的得意,“我每次回来给你带冰棍你那眼神都冒绿光了!”
  姚新泉气得锤他,把冰箱安好后两人大概清洗了一下便把乳清放进了冷藏层。
  “这是我让我哥的助理帮我买的双开门的西门子大冰箱,咱们市里的冰箱都小一些,国内的技术主要还是生产上下双门或者单门的冰箱。”
  其实家庭用已经足够了,但问题是这边需要冷藏或者冷冻的东西太多了,当然是越大越好。
  姚新泉没跟他客气,翻出自带的模具清洗之后姚新泉舀了一大碗乳清,然后想了想拌上蜂蜜,又切碎了点儿桃子果肉后倒进了模具里面,“等姐给你做冰棒吃!”
  师月江没好气地戳了她一下,见她自己捣鼓得开心也没理她,他戴了个手套去了菜地里准备把那些没用的侧枝还有老叶子摘掉。
  地里的草又得拔一下了,长得太快了,几天不收拾那地里一眼看过去根本分不清楚哪个是草哪个是菜。
  问题是也没见姚新泉施肥或者打药,这草还有菜都跟打了激素一样!
  不过要说起来,师月江是觉得家里最不起眼但最有用的绝对是黑蜂了。
  他们俩都不算喜欢吃蜂蜜的人,到目前为止也就去割过一次。但因为这些小家伙的存在,他们都不用授粉了!
  家里这些蔬菜里,像豆角、辣椒这些能自花授粉的不用他们操心,但像是茄子、辣椒这些都是得授粉的,没有蜜蜂就得他们来了。
  倒也不难,就是麻烦。
  姚新泉看了他一眼没跟上,她得看看哪些需要立马放到冰箱里的。
  晚上两人吃了面片儿汤,凉拌的黄瓜,吃完后两人从廊下把巨大的躺椅搬了出来,姚新泉靠在师月江怀里看着星空,舒服的眼睛都要眯起来了。
  北疆的晚上是真的很凉爽,而且他们这片儿蚊子也不多,不用担心在外面转一圈回去一脸的蚊子包,她爱死这个夜晚了。
  迷迷糊糊差不多睡过去了,师月江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笑着把人抱起送回屋里,幸好提前洗澡了,不然睡着都不舒服。
  他出了卧室给小家伙们放好了水后这才回屋睡下。
  县委里小干部们都下班了,几位副县长还有公安局的局长副局长几人坐在一起面面相觑。
  “确认了就是咱们县的小姚是吗?”石副县长脸上的笑意根本无法掩饰,看得马副县长心里直冒火,却什么都不敢说。
  上次的事情还没彻底消停呢,那破厂子破机器他们也找了专业人员过来看,确实没有维修的必要。
  不是不能修,主要是去修花的钱保不齐都要赶上买新的了,他们是疯了吗?
  可不修的话,厂子怎么办?
  至于之前那个蠢货厂长盯上的那批机器,马副县长都被逗笑了,他到底有多大的脸啊?那是省里一条生产线,凭什么要给他们县?他们拿什么去争?
  那脸皮厚的真不是一点两点!
  大家虽然发愁,可这事情也不是三五天能解决的,日子还得照常过。
  这不,今天下午的时候市里就来了消息,说是他们县有位同志揭发了一个重大骗局,维护了人民财产安全,减少损失上百万。
  他们都吓死了好吗?
  上百万?县里财政现在十来万都拿不出来,上百万是啥情况啊?
  因为是涉及到诈骗的事情,所以楼副局长去找了他儿子楼宇,没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知道了是姚新泉干的,几人这才坐在一起讨论这个事情。
  “我记得小姚跟她对象小师两人都在今年县级先进个人的评选里面,这件事也能参考一下”,石副县长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也别觉得人家年轻,或者说是人家小两口都选上了就非得拽下来一个才行。”
  黄县长笑眯眯地喝着茶点头,“小同志表现得都挺好是吧?”
  石副县长点头,“小姚她之前几次都在帮着救助牲畜,像是上次污染,她就帮着救了不少牲畜,还有更早之前,有一次布病也是她及时发现的。这次更是冒着大雨帮着去救助牲畜,她又没有公职,至于说咱们政府事后给的补贴,可据我所知,她自己还往里贴了不少药材呢!”
  “至于小师的话,暴雨那天,他一个人下山通知救援队去营救,又帮着把人抬下来,来回这么几趟,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救援队的人也报了集体的荣誉,他拿到个人的我觉得实至名归”,见黄县长点头,他又接着道,“还有他哥那个公司,去年一整年给咱们省捐了不少路,不过人家没刻意扬名,低调。那几天暴雨又是捐救生衣又是捐救生艇的,还有那货车也免费给咱们用,人家低调,但是咱们不能不记着这些恩啊!”
  众人点头,楼副局长心里还挺高兴的,他本来还在想,自己该怎么为姚新泉争取比较好,毕竟他们都不是一个口子上的,贸然开口容易让人多想。
  再说了,他看了一眼局长,这位要是见自己帮着说话,还不知道会不会跳出来反对呢!
  就像楼宇,他最开始也想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但留在县里的话,这位主儿还不知道要怎么使绊子。所以他只能舔着老脸求了老朋友把孩子分配到了市里。
  唉,烦人得要命!
  这事儿没抽调县里的公安,他们现在也不好去瞎打听,所以几人最后拍板的结果就是,县里的申报正常评,并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人都能评上。
  姚新泉那个再往市里去报一下,搞不好也能评上,那不也是给他们县里长脸?
  姚新泉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第二天起来后她也没忙别的,去联系了收割机回来打算收割一茬的苜蓿。
  其实正常来说青贮苜蓿大概六月中或者六月底就能收割了,但今年不是前一阵子因为那河的原因导致没能浇水有点干。后来又下了场暴雨,因为他们及时过去清了积水,倒不至于说都糟蹋了,但到底还是影响了生长。
  所以她跟师月江商量了稍微晚两天再收割。
  青贮窖早就挖好了,是专门去村里雇人提前过来挖的,村里人不会挖,她也没挖过,都是摸索着来。
  她联系了之前提供种子的那位同志,问了他该怎么收割跟青贮。
  按对方的意思是说国外其实已经有专门做青贮的机械了,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压实的话还是得靠拖拉机。
  如果实在没条件的话,人工踩也成。姚新泉想了想还是雇拖拉机吧,这么多苜蓿,人得踩到哪辈子去?
  收割机收了一上午把苜蓿收割完,留了6厘米左右的茬子,等着之后再发一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