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现在其实已经一岁半差不多就能配了,如果春天配的话,秋天大概能产崽。如果在等到秋天配种的话,明年春天接春羔,这又得耽误一年!
  能不能改善羊毛质量暂且不提,如果只指望着这批羊一年剪个两三次羊毛,撑死了一年回1万块,这还是毛利润,扣掉杂七杂八的还能剩几个钱?
  多耽误一年那就是在浪费啊!
  所以姚新泉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在春天给羊配种,但是问题也不小。
  春天羊群的自然发情率不算太高,可能得人工干预,尽量不使用激素吧,不然又得增加成本!
  其实姚新泉不知道的是,家里这批羊也是姚爸姚妈看价格合适捡漏来的,他们最开始的设想是买1岁多的羊羔,这样去年秋天就能配种。
  但这批羊价格确实合适,哪怕多养一年都亏不了所以他们才入手的。
  姚新泉进了会场之后不少人都看了过来,本以为是协会的工作人员,可看到她坐在了参会区域时众人不免惊讶,这么年轻的小丫头也是牧民?还是她是代表哪个企业过来走个形式的?
  牧民跟企业员工在外形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他们市的牧民绝大多数都是少民,穿得相对正式一点的便是穿了件军大衣,穿得随意一些的,有的裹着羊皮袄子就来了。
  而那些单位的员工们,基本上都穿得还比较体面,两拨人泾渭分明,姚新泉自然是直接坐到了牧民那边。
  “你也是牧民吗?”听到身边的人在跟自己说话,姚新泉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你好,我是阿依巴勒县的牧民,我叫姚新泉。”
  “阿依巴勒?姓姚?”那人愣了愣又仔细打量姚新泉的长相,突然拍了下大腿,“你是姚晓
  军的女儿?”
  姚新泉瞪大了眼睛,“你认识我爸?”
  阿合买提用力点头,表情也亲切了许多,他从羊皮袄子口袋里掏出两个奶疙瘩塞给她,“我自己家的你尝尝,你阿爸最喜欢吃我家的奶疙瘩了!你阿爸呢,他怎么没来?”
  姚新泉握着酸奶疙瘩的手紧了紧,“我父母去年因为交通事故意外离世了。”
  阿合买提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跟伤心,“晓军,晓军他”,他张了张嘴半晌没说出话来,也没了跟姚新泉聊天的心情,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没再说话。
  姚新泉不认识这位同志,但是也很正常,她爸爸的朋友特别多,因为父母一起走了,很多人她都不认识,自然不会去主动联系告知父母的情况,所以事实上虽然当时两人的葬礼已经来了许多人,但还是有不少人还不知道二人的死讯的,就像阿合买提一样。
  她摇了摇头不再去想别的,目光放到了旁边正在和其他人说话的一个中年男性身上,听旁人讲,他是萨伊普种羊场的饲养管理员。姚新泉也没急着去搭话,既然他们种羊场已经决定将市场向个体户开放,实在不行到时候自己找上门去也一样,今天最重要的还是了解青贮的问题。
  下午四点活动准时开始,赵强给大家介绍了今天活动的主讲人,也就是新省农科院的一名研究(实习)员,据说今天要宣讲的这个青贮玉米就是他们团队研发的。
  姚新泉掏出本子认真记笔记,她心里比较着今天推广的新青1号青贮玉米跟自己之前想要买的中单2号,听起来好像新青1号更好一点。
  就听研究员继续道,“新青1号是我们团队九零年才研发出来的一款青贮玉米,目前已经在兵团农场以及一些牧场小范围地试种过了,效果都还不错。而且这个品种相对中科院改良的中单2号来说更适合咱们新省绝大多数地区。这种品种更加耐寒、抗旱,北疆大部分地区无霜期短,中单2号更适合相对气温比较高的地区,对水肥也有一定要求,这几项上新青1号都更好一些。”
  姚新泉暗暗点头,确实是这样。她了解过中单2号是一种兼用型玉米,籽粒和秸秆都比较高产,但主要问题就是对水肥的要求高。
  她的牧场里有流淌经过的河流,沿途如果要种确实可以,但也有那种相对干旱一些的地区,那边才是自己需要补种牧草的重点区域。那边用水也比较费劲,自己如果真的要种中单2号,难不成还得在牧场上开渠或者备上配套的滴灌设备?
  成本太高了,谁家这样养羊啊!
  这也是她一直纠结没有定下来的主要原因。
  青贮玉米除了之前看好的中单2号以外,还有几种种子需要国外进口的青贮她也比较喜欢,但还是那个问题,成本太高了。
  除了青贮玉米之外,她还考虑苜蓿跟燕麦,但各有各的问题吧!综合来讲,青贮她还是更考虑玉米,别的也就是搭着。
  “你讲了这么多你咋不说说这东西亩产多少?什么价格?你光说好处,谁不知道好处,这也不能只看到好处吧?”
  姚新泉的思绪被打断,忍不住看向说话的人,是一个裹着羊皮袄子的老汉,看上去五十来岁的样子,手里的旱烟杆子一敲一敲的,瞧着很是不高兴。
  赵强皱了皱眉,怎么又是他!刚想说什么就见研究员笑了笑,“同志你别着急,咱们想推广一种产品,那肯定是要把各方各面都讲到,再由你们去考虑是否要引进,是否符合你们牧场的需求。”
  听了这话众人纷纷点头,确实,这事儿不可能强制的。
  第50章
  “同志你别着急,我接下来就要给你介绍这个”,孙磊前年刚从农大研究生毕业就进了自治区农科院,从事一些辅助科研活动。
  这个新青1号虽然是他们团队研发的,但是他进入的时候已经进入尾声了,所以真说起来他不觉得这里面有自己的功劳在。
  这次领导安排他们这些实习人员出来从事一些推广活动他就心里很虚,现在有人提意见了他更是额头都渗出汗来了。
  “目前根据在各地小范围推广的情况来看,新青1号的产量大约在4-5吨/亩,当然了这都跟各地的气候、土质、肥力等等有关系。不过目前在昌吉、塔城还有伊犁等地试种效果都还不错。”
  “至于用量的话,目前来看每亩地所需的种子差不多在2-2.3公斤,这也跟种植的密度跟地块条件有关,不过基本上是够了的。”
  “价格的话,目前农科院能给到的价格就是3.8元一公斤,全疆都是这个价格,如果种植得较多,我们农科院也是会提供技术指导的。”
  “同志,你们这价格可比咱们本地的一些种子贵多了,咱们自己在外面买苞谷种子最多也就2块一公斤,你这不是坑人吗?”一老汉不高兴道,这给牲畜吃得咋比给人吃得还贵!哪有这样的!
  “是啊,这也太贵了,我承包了300亩的牧场,这样算下来就得要一千多块的种子,我卖五六头羊要是行情不好都卖不到一千块呢!”
  “可不是!咱们养了一辈子羊了,这羊什么时候吃什么,咱们哪能不知道?冬天都有提前准备的麦草、牧草,弄什么青贮!”
  “还有,我们老老实实放牧,这领导就跑到家里去要求我们加这个协会,不加还不行!这还不是免费的,一年就要几百块!你说我们要是加了你能真为我们老百姓干点事情倒也行,你看看你们,你们这不是变着法子捞钱吗?我们就想养点牛羊,赚得都是辛苦钱!血汗钱!你们就不能别折腾我们老百姓吗?”
  孙磊见下面吵起来了很是茫然的同时不免看向赵强,此时赵强心里也很不痛快。
  协会是政府牵头的,那政府必然是会向下面的基层要求他们去动员养殖户。
  可他们要求的是动员!不是强迫!
  但赵强自己心里也清楚,什么时候都免不了层层加码,这上面说鼓励养殖户加入协会,进行科学养殖,到了最下面就变成必须加入协会,否则不让你干养殖了!
  姚新泉看着周围吵成一片也有些无奈,这些养殖户最少也有二三十年的养殖经验,要说他们不懂养殖,姚新泉自己都不信。
  科学养殖不代表要把他们从前的所有经验都摒弃掉,相反是为了让养殖户更具有竞争力,这是好事,不能让大家有这种抵触情绪。
  新旧观念交替时的阵痛是难免的,但只要未来是好的,那就得更新理念,科学养殖。
  她的目光扫到对面那些“正规军”身上时,就见他们一个个脸上都是毫不掩饰的鄙夷,这让姚新泉心里不痛快了。
  见上面两人一时没有出声,姚新泉自己突然站了起来拍了拍手,“各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阿依巴勒县的养殖户,我叫姚新泉,我相信在座的诸位中应该有人认识我父母姚晓军跟苏永华。在我父母意外离世后,我在去年下半年接手了我家承包下来的四千亩的牧场。”
  众人见有人出来说话便也渐渐听了争执,听到她提到姚晓军的名字又提到姚晓军的意外,不少人都很是唏嘘,倒也都安静下来听她说话。
  “我是大学生,但我学的不是畜牧相关专业,我的大多数养殖知识还是从我父母那里学来的,也就是咱们北疆本地养殖户这么些年传下来的老经验,因为这些经验我才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