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而且按我目前的推测来看,三元杂交羊可能还是会作为终端商品羊去出售,选育的话还得再看看。”
  师月江明白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才挂了电话,看着通话市场姚新泉挑了挑眉,32分钟?好家伙!
  师月江带来的好消息让她晚上睡得很香,嘴角都是带着笑的。
  第二天一早马合木提江夫妻来得很早,姚新泉洗漱的时候两人带着他们儿子已经差不多喂好了。
  除了点点之外的其他小动物基本都习惯了他们的存在,只有点点,他现在大了一些,不像从前一样扯着嗓子乱叫,但是这小子开始搞埋伏了!
  万幸得是他也没真扑,只是全程盯着人,生怕人家拿了他家一根牧草,看得姚新泉头疼。
  这小家伙还没正儿八经上岗就下雪了,虽然冬天也有训练他,但是总觉得他现在不太像一只牧羊犬,反正后面再看吧!
  姚新泉刚下山就看到马强站在摩托车边上搓着手哈气,见到她来之后赶忙招呼她上车,“走走走,我们到车站去,把摩托车停在那儿,我们坐车去!”
  等两人辗转到了市里白杨单位的时候已经12点多了,白杨早退了一会儿又请了一下午的假,三人吃了个午饭就去了畜牧业协会。
  看得出来白杨确实跟这边人都挺熟悉的,他带着两人在协会里转了一圈,指着墙上的照片给俩人介绍,“你看这张,这是咱们自治区党委书记在自治区协会刚成立的时候去参加活动拍的照。”
  “这张是农大牵头的一场会议,参会人员不仅包括了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还有跟畜牧业相关的国企职工代表。”
  “这张是咱们市协会刚成立的时候□□跟兵团那边代表过来剪彩的照片。”
  像是怕姚新泉担心协会的正规性一样,工作人员尽挑那种有领导在的照片介绍。
  姚新泉心下好笑,但确实是放心了不少。
  “同志我想问一下,那如果说我这边想引进一批外地的羊,协会可以帮我牵头吗?只要牵头就可以,具体怎么谈,合同怎么签我们肯定是自己协商。”
  “你是引进做什么呢?繁育还是育肥出售呢?”工作人员问道,如果只是为了育肥,协会应该是不会牵头的。
  姚新泉便将自己大概的想法说了一下,工作人员眼睛立马就亮了,她拉着姚新泉就去会长办公室,“咱们协会本身就有繁育良种的工作内容,你说的那羊还有国外进口的,不如你去跟会长聊聊?”
  马强跟白杨都有点懵,但还是老实跟在人家身后径直去了会长办公室。
  会长赵强见到赵媛媛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这臭丫头当是在家里呢!带着人就往自己办公室闯?
  “爸”,赵媛媛吐了吐舌头,神情中满是无辜,“会长,这位同志想加入咱们的会员,但是她想了解一下咱们能不能协助她引进湖羊,她是打算做阿勒泰羊、湖羊和杜泊羊的三元杂交呢!”
  赵强一愣,随后便有些惊喜,这不是要什么来什么吗?
  他们协会成立了也有快一年了,目前确实没什么实绩,这说出去也不是太好听。
  如果眼前的小姑娘真的能繁育的话,那自己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同志请坐”,他示意赵媛媛给几人倒水,“我听赵媛媛的意思你是要做三元杂交,这可不是个小工作,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杜泊羊的种羊引进问题,都不是很好解决啊?”
  倒也不是他瞧不上姚新泉一个年轻女孩儿,主要是国内目前确实是没有杜泊羊的。
  早几年引进过,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实验没有进行下去,引进的杜泊种公也过了配种的适龄。
  这两年也没人主动牵头重新拾起这个实验,她一个小姑娘,到哪里去搞杜泊种公?
  还有技术问题,本地没有农业大学,新省最出名的农大是在乌鲁木齐,以如今的交通情况去一趟来回就
  得差不多一个星期,耽搁不起啊!
  至于本地的相关技术员,不是他赵强眼光高看不上他们,主要那些真的有点儿本事的,要么就是去了大城市,要么就是进了各大种羊场、种牛场之类的去做繁育,基层是真的没有好的技术员。
  与其指望那些技术员,倒还不如指望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这种杂交设想的姚新泉呢!
  “会长提到的两个问题目前已经都有了进展,杜泊种公的引进途径我已经找好了,等手续办完,农大那边的刘教授会帮我牵头由农大出面引进,再由我的牧场与农大签协议。而农大的相关教授和学生也会在我牧场上实习,技术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湖羊的种羊。如果咱们协会没办法解决的话,那我可能还得去一趟湖州周边。”
  她不想自己去不是说因为担心路途太远,主要问题还是交通或者说是运输的问题。
  她去了,找到种羊,签了合同付了钱然后呢?怎么运回来呢?铁路?总不能用卡车拉吧?
  距离近也就算了,将近5000公里的路途,回来之后羊还能剩一半吗?
  而铁路运输的话还得专门跟货运部门申请牲畜专用车厢,办理相关检疫手续。
  她一个外地人跑到那边去人生地不熟,办什么都容易被人卡脖子。
  但如果是这种半官方的协会牵头就不一样了啊!
  所以除非真的没办法,不然她不是特别想自己去买。
  第48章
  虽然赵强本来也没有小觑姚新泉,但是现在不免还是将她的能量更提高了几分,这两件事哪个都不好解决,可人家就是解决了!
  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她家里人有关系,一种是她自己本事大,不管哪种都不能得罪。
  “这样”,赵强沉吟了一会儿,“我之前有一次开会的时候见过浙江省协会的会长,我先联系他一下,看看他那边是什么意思,是通过省协会对接还是让咱们直接跟湖州那边对接。”
  姚新泉心里一喜,“那真的太感谢会长你了,回头请你吃饭!”
  说完又问,“那不知道咱们协会的入会有没有什么条件呢?我觉得咱们协会确实能为养殖户还有行业的发展都提供很多便利。我们这些私营的养殖户哪个不是单打独斗的,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平台多交流学习,我相信对咱们本地的畜牧业发展肯定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赵家父女两人脸上的笑意都深了一些,“赵媛媛,你带姚同志去办一下入会手续”,说完又转头对姚新泉道,“我先联系下那边看看。”
  马强见事情有苗头了心里也高兴,“姚老板,那我先在这预祝你培育新种成功!不管是新种还是你牧场之前的,只要你想卖,你第一个联系我,我肯定给您市场最高价!”
  姚新泉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自己知道了,他跟白杨两个没跟上去凑热闹,先走了。
  赵媛媛带着姚新泉去了另一位工作人员处,在查验过她的营业执照、身份信息之后,又收了一年500块的会费,姚新泉的牧场正式加入了本地的畜牧业行业协会。
  赵媛媛对姚新泉很好奇,全程跟着她到处走,“姚同志,我是真没见到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来搞养殖的,你怎么会做这一行?”
  不是说凡事一定得分个高低贵贱出来,只是养殖这种跟牲畜接触的行业总是让人觉得不该是年轻小姑娘踏足的地方。
  姚新泉笑了笑,“谁也没规定干养殖的就一定得是四五十岁的老汉吧?咱们协会不也一再强调要科学养殖吗?我讲句不好听的,你让养了一辈子牲畜的养殖户去学一些新的方法新的理论,人家未必会认同,人家自有一套自己习惯了的模式。我们就不一样了,仰赖前辈们开创的盛世有了读书的条件,比人家多读了几本书,多认了几个字,接收新事物的速度总是快一些的。”
  赵媛媛认同地点头,想到之前的事情不免多了两分抱怨,“可不是嘛,大家也都是为了咱们畜牧业能有更好的发展,之前协会请了教授过来讲课,好几个养殖户不仅不好好听,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教授是错的。人家教授倒也不因为这个生气,反而跟他们分析这样做的原理,但那几个人一看说不过了,就开始耍赖皮说一些类似‘我读书少嘴巴没你厉害说不过你’这种话,把人气得不行!”
  想到什么她眼睛一亮,“也是巧,明天咱们协会请了新省农科院的一位同志过来推广他们新研发的一种青贮玉米,你有兴趣来听听吗?其实咱们挺久之前就已经给会员们通知到位了,你才加入,我差点都给忘了!”
  赵媛媛性格大大咧咧的,姚新泉自然不在意这个,“明天吗?那如果确定比较合适的话,种子也可以通过咱们协会向农科院购买吗?”
  赵媛媛点头,“自然是可以的,我听他们说,这个青贮玉米已经在不少地方试种过,效果还不错,亩产也不低,所以这次上面想要大规模地推广,你要是感兴趣你就来听听,就算不感兴趣,认识认识行业的人也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