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你也是个蠢货!
凯瑟琳没有力气骂他:你这是什么求婚?你可真是见鬼了!
她拿起戒指,很漂亮的绿宝石钻石双拼,戴在她手上,很美。
乔泪光盈盈。握住她的手,亲吻她的手背、她手指上的戒指。
“你答应了吗?你会考虑吗?”
“没有。你先回去吧。”
“你会考虑吗?”
“会的。如果……”
“你不会想再次结婚了,是吗?”他痛苦的说。
“也许。”
“没关系,我仍然会等待。”乔站起身,“凯特,别为死去的人悲痛太久。即使我阵亡了,你也不要为我哭泣。我希望你能快乐,永远快乐,永远没有烦恼。”
凯瑟琳又忍不住要笑:你说的多么天真!哪有人能永远没有烦恼呢?
不对,你在装可怜!
“乔,珍惜你的生命,别总想着当英雄。你们男人,”她望着窗外的荫荫绿树,“你们都有英雄情结,非得送了自己的命。”
他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亲吻她的头发,“再见,凯特。记住,我永远爱你。”
*
永远。
你知道“永远”有多远吗?
*
阿拉斯泰尔的遗嘱在葬礼当天下午宣布,他几乎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妻子和儿子。康诺特公爵的爵位是王室爵位,没有什么遗产税,因此米沙得到了几乎所有领地财产。
有一大片领地,一些房产,两栋王室府邸的使用权,现金大约200万英镑。他承爵时间太短,没能攒下什么家底儿
,绝大部分都是从祖父那里继承的,自己的财产少得可怜,也没有购买什么珠宝。
老王子去世前是将自购的土地和房产都放在信托基金里,领地的土地和王室府邸如果绝嗣就会被王室收回。凯瑟琳看完文件后想着还是玩不过英国王室,万一米沙以后没有儿子,公爵爵位可就没了。
她想了好一会儿,决定请伯蒂表哥特批一下,如果米沙的后代没有男丁,也能允许传给女儿的后代。谁说女儿的后代就一定要随父姓呢?她偏要改了这一条,姓温莎总可以继承了吧?
米沙还是个孩子,因此她这个母亲就是他财产的监管人。凯瑟琳想着自己又不会常住英国,请亚历珊德拉为米沙监管财产是最好的,祖母一定会好好保护大孙子的财产,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会不会出个约翰法托这样的“人才”来骗老祖母。
*
葬礼第二天,从柏林传来令人震惊又意外的消息:阿道夫希特勒乘坐的飞机失事,在柏林郊外的上空炸了个粉碎!
第376章
凯瑟琳:震惊!但又……不太震惊了。
一定是利奥波德!好家伙!你真是搞了个大的!
电台播音员的声音颤抖激动:据可靠消息,德国封锁了元首身亡的消息,德国群众还不知道此事,我们英国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这个好消息的国家!
倒也是,苏德战争如火如荼,此时忽然报道元首挂了,那德国军民的人心就散了。
你们英国佬怎么知道的呢?一定是mi6立功啦!
英国群众正因为康诺特公爵阵亡感到沮丧,战争狂人希特勒之死必定会为全体国民打一剂强心针,恰逢其时。
不过,就像凯瑟琳之前考虑过的,杀死一个人很简单,难办的是后续。
谁是继任?继任会怎么办?是跟英美苏媾和,还是继续作战?
德军和政府高层中一直存在议和派,从1939年宣战后,德国一直有人接触英国内阁,想要和谈,但都被坚定的主战派丘吉尔挡回去了。
想必他们也会试探史达林的态度。但当时是希特勒掌权,丘吉尔、史达林都不会答应与希特勒媾和。
但要是换了一个更明智更温和的人掌权呢?你们mi6光顾着高兴希特勒死了,倒是打听一下继任是谁呀!
*
亚历珊德拉愤恨的啐了一口,“他活该!他要是早死一个月,我的阿拉斯泰尔也不会死了!”
啊,这倒是很有可能的。
基克激动得站起又坐下,接着又站起来,“我得给爸爸打电话,问问他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肯尼迪大使凌晨就接到电报了,但他不敢确定,因此一直在等其他方面的消息来验证。一定要确认后才能通知华盛顿,所以也没有立即通知凯瑟琳。
凯瑟琳表示理解。
此时应该伦敦华盛顿莫斯科全都忙得团团转了吧。
今天晚些时候还会有急得热锅蚂蚁的猪队友意大利,不是猪队友的日本。
哈哈!
凯瑟琳顿觉神清气爽。
基克挂了电话,急不吼吼的问:“接下来会怎么样?会停战吗?会和谈吗?”
凯瑟琳也在思考这个重要问题。
“不好说,要看希特勒是否指定继任,可能会是希姆莱,或者……不太会是古德里安和隆美尔,他们是前线指挥官。”
“戈培尔呢?”
“戈培尔不适合成为元首。希姆莱、戈林、罗森堡、斯佩尔,可能会是这4人中的二人。他应该将总统与总理分开,希姆莱总统,再选一人担任总理。纳/粹/党的秘书长马丁鲍曼也有可能。”斯佩尔是装备部、建筑部部长,罗森堡则是纳/粹/党的精神领袖。
这几个就是德国军政界的牌面人物、希特勒的亲信了。
“德国……会和谈吗?”亚历珊德拉问。
“是否和谈已经不是德国肯不肯的问题了,是英美苏愿不愿意的问题。”
“和谈不好吗?”基克说:“和谈意味着不用打仗了。”
倒也是。
凯瑟琳慎重思考了好一会儿,“有可能,德国议和派实际很多。但和谈也是会失败的,到时候还是要打。”
“别打了。”基克忧心忡忡。
“担心比利吗?”
“是啊,他只是退出现役,可仍然是预备役军官。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接受和谈吗?”
“接受。谈判的技巧就是慢慢谈,和谈期间停战,大家都能喘口气。苏军损失惨重,德军同样。对英国美国来说,他们也能停下轰炸战略目标。德军u型潜艇全部返回军港。”
基克连连点头:好好,这样最好了!这样大哥也不用飞任务啦。
*
凯瑟琳随后给巴尔勒莫尔城堡打电话,乔治国王也很兴奋,已经在畅想停战和谈了。欧洲本土是没有英国军队了,但北非战场可是一直在打的。英军之前被隆美尔按着打,要不是德军后勤跟不上,英军早就被打穿防线、逃回本土了。现在北非战场主要以英军、加军、澳军、印军以及一小部分美国海军陆战队组成盟军,对抗以德军一支装甲部队为核心的轴心国联军。
raf的损失也相当巨大,去年阵亡数万人,国王每次看到阵亡人数报告都会心绞痛:这都是人命、都是钱呀!
20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人才呀!
飞行员几乎都是高学历,这就意味着一定是国家的精英,每损失一名飞行员都是国家的巨大损失。轰炸机机组成员也都是优中选优,每一个放在
普通公司都会是专业人员。
每一份阵亡通知书都代表一个家庭破碎了。
国王感同身受:他的弟弟肯特公爵也死于战争。
乔治六世上午便乘车到马尔洛奇庄园,激动得跟凯瑟琳讨论和谈的可能性。他当然想和谈,但德国别想提什么条件和要求。丘吉尔也比较倾向于和谈,罗斯福不好说,史达林大概率也想和谈,毕竟苏军伤亡率高得吓人。
mi6特工陆续发回密电,密电内容随后也发至华盛顿,伦敦——华盛顿之间的电报、电话疯狂往来。
丘吉尔表示还要观望。
肯尼迪大使则是赞成和谈的,如果不用送美国士兵去死,他当然大力支持。
罗斯福的意思也渐渐清晰,能和谈就和谈,军队损失要力求降到最低。毕竟美军还在太平洋苦战呢,损失惨重。
日军跟德军完全不同,相当不做人,他们对待战俘简直不当人看待,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丛林中命令7.5万美菲联军战俘急行军上百公里,6天的行军途中因为缺医少食、虐杀等原因死亡1.5万人,后续在战俘集中营又死亡2.6万人,其中美军有1.1万多人死于这场名为“巴丹死亡行军”的惨案。
在太平洋海岛上日军更是杀光所有投降美军,宣称对俘虏“一个不留”。这激发了海军官兵的愤怒,随后,美国海军也宣布不留日军俘虏——还因为日军惯用诈降,他们会身绑手榴弹,走到美军附近后拉响手榴弹来个“玉碎”。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现在奉行的也是“杀光小日本”命令,不留俘虏,也不接受投降。
*
凯瑟琳提供的建议是德国无条件投降、公审战争罪犯、赔偿各国的战争损失。德国在二战后是被英美苏法瓜分成4块,苏联控制的地区之后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文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英美法控制的地区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