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随后,由陛下的母亲,娜塔莉亚大公夫人为她戴上一顶钻石尖顶王冠。
肩披金色绶带,绶带上别着一枚大型钻石胸针,一枚有“一日沙皇”米哈伊尔大公画像的王室勋章。
*
侍从官与侍女们已经穿戴整齐,等候在起居室隔壁的小觐见厅。
阿列克谢最后一个进来,站在侍从官行列的末尾。
众人都看向他,他却玩世不恭的邪魅一笑。
伊利亚皱眉,但没说话。
他是最早效忠于殿下的侍从,年龄也最长,除了阿列克谢,其他人包括侍女都听从他的吩咐。阿列克谢位于侍从官行列的最末不是他规定的,是殿下规定的,看上去像是殿下并不喜欢他,实际却相反。
他心酸得要命,表面还得假装淡定。
*
起居室的双开门向外打开,殿下出来了。
侍从官向她躬身行礼,侍女行屈膝礼。
“陛下,早安。”
凯瑟琳微微颔首。
*
通体用黄金装饰的皇家马车停在宫殿大门外,大门敞开,寒风凛凛。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天气阴冷,看上去像是要下雪。
伊利亚接过女佣手捧的熊皮斗篷,轻轻披在年轻陛下肩头,扣上皮搭扣。
近卫军团的士兵们在马车前后列队,他们身边的高头骏马打着响鼻,在寒风中升腾起一小片一小片白雾。
马车夫为年轻陛下打开车门、放下折叠梯子。他羞怯的低下头,不敢看过于美丽的年轻女皇。
凯瑟琳扶着伊利亚的手,登上马车。
伊戈尔跨上马,小跑到近卫军团的最前列。
“列队!”
士兵们齐齐上马。
“出发!”
*
时近正午,天空开始飘落雪花。
市民们冒着细雪来到亚历山大大街两旁,年轻陛下的马车将要从此经过。群众们心情激动:终于!20多年了,他们又有了一位陛下!
沙俄余孽们心不齐,民族太多,成分太复杂,因此不管在哪个国家,其实都混得不行,一部分人不得不成立帮派组织,但也并没有庇护同胞。
大主教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信仰,但他们真的缺乏信仰吗?不,他们只是缺乏一个能让他们凝聚起来的“主心骨”。他们期待过基里尔大公,期待过德米特里大公,但都失望了。
他们还曾经期待过格奥尔基王子,但也失望了,格奥尔基年纪轻轻意外身死,他们以为他们这些俄罗斯人算是完了,再也没有重回家园的那一天。
现在,他们可算有了“主心骨”,一位非常年轻的陛下!开明的陛下!为民做主的陛下!
乌拉!乌拉!乌拉
!
*
黄金马车走上亚历山大大街。
道路两边的人从稀稀拉拉变得越来越多,市民们纷纷涌上街头,挥舞着自制的国旗,喊着年轻陛下的帝号:叶卡捷琳娜陛下!叶卡捷琳娜陛下!
他们口中呼出白色气雾,在零下10度的空气中,声音与心跳,融汇成对年轻君主的欢呼和敬爱。
凯瑟琳听到了民众的欢呼声,这不是她第一次听到民众的热烈欢呼声,她曾经在伦敦的街头听过英国群众的欢呼声,那时候她总觉得一切都如梦似幻,并不真实。也因为她当时是附属于国王的,她因为丈夫才得到了他们的欢呼。
现在,她听着俄语的欢呼声,这欢呼声是独属于她的,他们赞美她、信仰她、崇拜她,怎不叫她激动万分?
*
赞美我们的陛下,叶卡捷琳娜!
乌拉!
乌拉!
乌拉!
*
崭新而庄严的索菲亚大教堂。
俄罗斯人民的审美素养高极了,大教堂修建得兼具世俗美与宗教美;人民也很舍得投资教堂,大教堂建造了3年,只建造好了主教堂大厅,还有2/3建筑仍在进行中。
黄金马车停在大教堂大门前,大主教站在门外,谦恭的迎接年轻陛下。
凯瑟琳扶着伊利亚的手臂下了马车。
她“曾经”是东正教徒,后来成了新教圣公会教徒,现在,又成了东正教徒。
今天不是改宗仪式,而只是大主教主持的祈福仪式。
她的明亮眼眸与金发上的钻石王冠闪耀光芒,同着祭坛上方的十字架、十字架后方的彩色玻璃窗相映成辉。
*
上帝,请赐福给我们的陛下,她将带领您的羔羊,走向光明之路。
*
新冬宫,觐见大厅。
各部门部长、市政府高级官员、各省省长前来觐见陛下,凯瑟琳为每一位前来觐见的政府高官授予了“一级建国勋章”,亲手为他们别在胸前。
感谢您为国家服务。
政府官员们昂首挺胸,胸前的勋章雪亮。
*
宫廷主管带领宫廷所有职员,向年轻的陛下行礼。从今天起,殿下成为了陛下。
随后,陛下走进觐见大厅旁边的办公室,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广播设备。
接下来,由尊贵的陛下发表全国讲话。
*
我亲爱的同胞们,今天,是俄罗斯帝国的建国日,从此,俄罗斯人民站起来了!
(不是)
*
我亲爱的同胞们,今天,是俄罗斯帝国的建国日,从今天开始,俄罗斯人再也不用为了“生存”而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曾经深受战争之苦,失去了我们的国家,这是历史的沉重,是俄罗斯的苦难。
我的同胞们,我的臣民们,我们脚下的土地将承载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在这个全新的国家,我们将会远离战争,远离死亡与痛苦,我们将会建造我们的美好家园。
诸君,请努力工作吧!
*
宫殿外的广场上传来鼎沸的欢呼声:
赞美我们的陛下,叶卡捷琳娜!
乌拉!
乌拉!
乌拉!
第313章
chapter11
伦敦,唐宁街10号。
下午,英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拍来电报,俄罗斯帝国于今日建立,君主为罗曼诺夫家族的叶卡捷琳娜三世,也就是英国的前任王后埃莉诺、阿拉斯泰尔王子的妻子,奥尔加米哈伊洛夫女大公。
此事在英国政界早已有共识,因此大使先生也就是平平无奇例行公事的通报了一下。温斯顿丘吉尔表示知道了。
电报也很快转抄白金汉宫一份。
乔治六世并不意外,他也早有认识,埃莉诺肯定会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建国。现在苏德战争打得难舍难分,德军日益逼近莫斯科,莫斯科分分钟不保,就是最好的时机。
他将电报递给对面的美国大使肯尼迪先生,随后从桌上的水晶酒瓶里倒出琥珀色的酒液,最好的英国单麦威士忌。
将一只水晶酒杯放在桌上,推向肯尼迪大使。
老乔很是激动,“陛下,请允许我借你的美酒,祝贺叶卡捷琳娜陛下。”
乔治国王心情愉快,举杯同贺。
形势一片大好,苏德打得不可开交,英国本土几乎没有空袭了,即使有,也不会在伦敦,而是其他工业城市。只要不轰炸伦敦,其他好说。
工厂、码头、机场没了,可以重建;首都要是被炸成废墟,英国人可接受不了。
美国态度很不错,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支援力度很大。好极了。
加拿大援助的粮食也大大缓解本土的粮食危机。同样好极了。
*
离开白金汉宫,老乔在返回大使馆的路上乐得合不拢嘴:好呀!殿下终于成为陛下了!
虽然只是南美洲的一个小国,可国家就是国家,君主就是君主。
我可是女皇陛下的忠诚臣子!
他乐得不要不要的,压根想不到自家的崽。
*
罗马岛。
勋章雨露均沾,大部分人得到的都是“一级建国勋章”,皇室亲戚得到了“王室勋章”。
接着是封爵,帝制国家需要贵族阶层,还可以用来给那些资产阶级富豪“抬咖”。欧洲群众经过上千年封建王朝的洗脑,“贵族高高在上”早已深入基因。
德米特里给了她一份封爵名单,原有爵位的要重新封爵,另外封了两位伯爵六位男爵。爵位就是吊在马前面的胡萝卜,不能没有,但也一定不能太多,封太多,便不值钱了。
这方面还是要跟英国王室学习,英国王室现在很少封爵了,约翰巴肯也不过是个男爵,爵位的最低一级。再往下就是可世袭骑士,现在也极少加封。
不可世袭的骑士严格来说都不算贵族。
至于每年封上数千人的“爵士”,也就是各种勋爵,不可世袭,自然也不算贵族,只能算王室给你“抬咖”罢了。
建国的消息要如何传递出去?无人有经验,因此除了本地报纸发的新闻通稿之外,提前派人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今天上午便将政|府公文送交各国驻阿根廷大使馆。也不需要送太多,主要的几个大国、隔壁邻居国家送交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