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她将会成为英国唯一一位先成为王后、后成为外国君主的王室成员,他为了这个跟王室的礼仪专家讨论了好几次,确定将来要用何等礼仪规格接待她。在外她是外国君主,在内她是温莎家族成员。礼仪专家认为应该先国后家,公开场合她是外国君主,私人场合她是阿拉斯泰尔王子的妻子、温莎家族的一员、国王的表亲。
  乔治国王没有发觉,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将小表妹视为长女最好的学习榜样,从他登上王位的那一天开始,他便致力将莉莉贝教育成优秀的王位继承人,距离最近的奥莉娅自然成了最佳样板。他还让莉莉贝给奥莉娅写信,请她推荐适合的书籍。
  奥莉娅很认真的回信,随信还派人送来一大堆书籍。莉莉贝的阅读量猛增,还经常跟auntolya通信。
  他想念仍然待在巴尔莫勒尔城堡的两个女儿,妻子和母亲都不同意她俩现在就返回伦敦,一定要等到伦敦真正安全(指德军不再轰炸伦敦)才能让她们回来。巴尔莫勒尔城堡还住着肯特公爵的两个子女,如果国王与两个弟弟全都遇难,这四个孩子就是英国王室的未来。
  *
  德军飞机似乎放弃了继续轰炸伦敦,虽然还有零星的针对其他工业城市的轰炸,但伦敦没有新的炸弹落下。从去年8月底开始的大轰炸似乎终于结束了。
  一周过去,又过了一周。
  仍然每天坚持巡视伦敦的国王夫妇心中的压力减轻了:有消息说德军停止轰炸伦敦,是因为飞机损耗过大,希特勒很恼火;另外的消息则显示德军即将进攻苏联。
  实际不光是国王,首相丘吉尔也数着日子,想知道德国到底何时才会进攻苏联,为此丘吉尔可没有少下功夫,频频联系莫斯科,旁敲侧击的鼓动,希望史达林能先动手,好缓解英军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的压力;史达林这个无耻混蛋只会敷衍他,问就是要求英国给枪给飞机给食物,否则免谈。
  气得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跳脚大骂。
  战争来势汹汹,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要不是美国加拿大通过了《租借法案》和《援助法案》,源源不断送来粮食,他都要养不活国民和军队了。
  苏联也没有那么揭不开锅,他们的大清洗搞的不错,居然硬生生弹压住下面,这几年苏联的收成都还不错,远不到要朝别国伸手的地步。史达林就是占便宜没个够,贪婪的西伯利亚棕熊!
  丘吉尔也预订了奥尔加皇储的书,他认为皇储的看法跟他不谋而合了,如果这次战争没有打垮/拖垮苏联,那么苏联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是英国的头号敌人。毕业论文的篇幅有限,也不需要提供解决方案,而身为英国首相的他,就要考虑到强大苏联崛起之后,英国要如何重新建立世界秩序。
  法国令人意外的光速投降后,他便知道法国这个宿敌是靠不住了,今日的投降,只会让法国退出强国之列。所以英国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哪怕被敌人入侵本土,也一定要战斗到最后。如果赢了,英国还有机会再次崛起;如果输了,或是投降,世间只怕再也没有“大英帝国”。
  如今可靠的盟友只剩下美国。
  *
  凯瑟琳正在准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将她的答辩放在第一个,时间是6月2日,星期一。
  文科的论文答辩相对理工科来说不是很难,熟读论文,了解教授们会从什么方向提问,大概就差不多了。乔传授了一些过答辩的诀窍,凯瑟琳表示你说的很好。
  小乔这两年变了许多,变的更沉稳了,更像“小爸爸”。
  法学院实际是硕士,但拿到学位证后会是“法学博士jd”,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提咖。再往上攻读,基本就是法律理论了,学位也是“法学博士j.s.d”,出路不是做研究就是当教授。词组不同,缩写不同,但都是“doctor”。
  念法律把乔念的苦不堪言,课外阅读量高得离谱。
  他和比约恩虽然是同届,但方向不同,比约恩侧重经济,他侧重刑法,选课不一样,因此并不是总在一起上课。
  “罗斯玛丽怎么样了?”凯瑟琳问。
  “她……”乔苦恼的摇头,“不太好。父亲听说了一种脑前额叶手术,据说可以治疗她的……疾病。我不懂医学,我说不好。人的脑子是最重要的部位,我不确定她的情况是否适合动手术。”
  凯瑟琳:震惊!你们不要随便相信“医学”!
  她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令得乔马上意识到她反对这种手术。
  “怎么?这个手术……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去了!
  “你知道这个手术做了多少例?死亡率多少?成功率有多少?有可靠的资料统计吗?跟踪患者后续了吗?有被公认的医学论文吗?人的脑子很精细,医生都还没有解决感染的问题,怎么敢对人的脑子动手术?你们还不如直接杀了她,别让她遭受这种可怕的不可预料的痛苦!”
  乔惊讶,“父亲只是在考虑,并没有决定。”
  凯瑟琳哼了一声,“他最好不要随意做会让自己后悔终身的决定。脑前额叶切除手术是最残酷的手术没有之一。你知道他们怎么做手术吗?”
  她用怀里的小猫阿特拉斯做示范,在小猫的脑袋上比划:“他们会剃光你的头发,然后在头骨上钻孔,之后用手术器具伸进你的脑子,切除他们认为的‘患病脑部组织’。手术过程中万一出一点差错,这个可怜人就全完了!”
  乔大惊:这也太可怕了!
  第298章
  “罗斯玛丽到底怎么了?她不是只有智力……稍低的问题吗?她有癫痫吗?”
  “不是癫痫……医生说她是‘青春期躁狂症’。”
  “她已经过了青春期。这是个庸医!”
  “总之她现在很容易躁动不安,而且她力气很大,上次……她打破了女管家和家庭教师的脑袋,她俩都不愿意继续工作,即使我将薪水翻倍她们也不愿意。”
  凯瑟琳翻白眼:都被打得头破血流了,不给上10倍薪水都对不起这份职业危险。你也太小气了!你们肯家又不是给不起10倍的薪水!
  她沉吟片刻,“你应该问她,为什么烦躁不安,为什么要打女管家和家庭教师。”
  “我问了,她说是因为女管家不让她出门,家庭教师说……那个来接她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你怎么解决问题的?”
  “……我想让她住到海恩尼斯港,暂时……住在杰克的房子里,我们家在附近有个马场,她最好……最好每天都能去骑马,这样能消耗她的体力。她也很喜欢骑马。”
  “她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可惜你们没人能够牺牲自己,去陪伴她。什么男人?”
  “是个混蛋。”他摆摆手,表示“不值一提”。
  “他想跟她结婚吗?”
  “结婚?”乔嗤之以鼻,轻蔑的说:“他不配。”
  这么说,那个男人无疑是个“掘金男”、“软饭男”了。没错,智力有损的罗斯玛丽是最好下手的富二代大小姐,而且又漂亮,娶了她真是财色兼收,还不会妨碍他在外面“找乐子”,罗斯玛丽根本不理解“偷情”是怎么回事。
  问题又回来了,只有监护人(父母)才有权力决定罗斯玛丽是否能够结婚,她一个外人,就算是基克的好友、肯家的朋友,也不能管得太多。顶多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在老乔和罗斯不在美国的情况下,小乔是罗斯玛丽的监护人,但他也做不得什么主。既不能决定妹妹是否可以结婚,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心地善良、家世相当、尊重罗斯玛丽、愿意跟她结婚的男人。
  她的躁动不安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亲人的陪伴,另一部分原因是心理虽然不成熟,但生理已经成熟了,是个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成年女性。父母担心她会意外怀孕也很正常,他们又不可能真的把女儿锁在家里严禁出门。男人不会主动戴套,要是罗斯玛丽未婚先孕,对于虔诚的天主教徒罗斯来说是不可原谅的丑闻。
  啧。
  说到罗斯对子女的控制欲,儿子们可能稍微好一点,传统家庭都默认男孩长到上学的年龄就归父亲管,女孩则从小到出嫁都归母亲管,因此罗斯担心长女未婚先孕,烦恼基克爱上了新教徒,关注尤妮丝的萌动少女心。
  即使在不定时遭受轰炸的间隙,罗斯每周也至少给孩子们写1、2封信,绝大部分信件都能送到美国。德国海军的舰队在北海、大西洋游弋,主要目标是从北美运往英国的商船,击沉数不清的运输船;而对从英国开往美国的船只不予理睬。
  现在许多商船和邮轮都换上了其他国家的旗帜,试图以此避免被击沉。
  德国海军曾经被《凡尔赛和约》限制,协约国不允许战败国建造大吨位的军舰,但德国还是想办法绕过《凡尔赛和约》,建造了一艘“超级战舰”,欧洲军事史上最大战列舰,俾斯麦号。
  俾斯麦号1936年7月开工,造了2年半,1939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