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还是个很好的新手爸爸,将孩子交给他,很让她放心。
阿拉斯泰尔则是暗道:好险!幸好那天没有盘问她……妻子太可爱了也是烦恼,做丈夫的不能太计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也曾十分苦恼,每次因为她……因为他的情敌而被气到,总想应该拿出他的男子汉气概,好好教教她什么才是“好妻子”,但一看到她的脸他就忘了之前在为什么生气。
他们都有孩子了,他当然是胜利者!
第289章
圣诞节假期和新年假期连在一起,凯瑟琳在棕榈滩别墅一直住到1941年1月第一个周末过去。
直接飞回渥太华,和代理总督先生一起视察了几处新兵营、特伦顿空军基地、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几家教会医院,做做王室公务。凯瑟琳发现加拿大的王室迷也是非常多的,之前老王子任加拿大总督期间,有位上校提议将新组建的步兵团以帕特里夏公主之名命名,这支名为“帕特里夏的加拿大轻步兵团”的部队如今正在英国担任本土防卫工作。
征兵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之前加拿大人总觉得欧洲发生的战争与己无关,征兵登记工作进行的缓慢且散漫。自从伦敦大空袭之后,加国媒体每天跟进报道,加拿大人像是突然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去支援孤立的英国,没准这场战争就会打到加拿大。
还有征兵点几乎每个月更新的色彩丰富的征兵海报、电台对于伦敦平民死亡的报道(其实死亡率极低,但这个就不体现在电台报道中了)、电影院正片之前的征兵广告,大大激励了加国适龄男性的血性。
在渥太华的兰斯当新兵营再次见到了阿拉斯泰尔巴肯少尉。
*
巴肯少尉调至兰斯当新兵营已经有11个月,他跟凯瑟琳同龄,现年22岁。他陪同王子与王子夫人参观了新兵营。新兵营也是要放圣诞假的,所以上一批新兵在12月初结束训练,1941年第一批新兵在1月的第一周陆续进营,因此现在整个新兵营都是名副其实的“新兵蛋子”。
加拿大的扫盲工作比隔壁美国做的好一点,但也有一半新兵不识字,新兵营因此还要负担扫盲工作。
“征兵登记的时候就会让应征者填写表格,能自己填写表格的是c等,连名字都不会写的是d等,初高中是b等,大学生a等。”巴肯少尉为明显不懂征兵分类的凯瑟琳解释,“通常征兵办公室会将大学生优先分配到空军,初高中也是空军优先,其次海军,导航员、无线电操作员、工程师都要求一定的学历。”
凯瑟琳点头:了解,技术兵种需要高学历。
“c、d等一般就是陆军了,文盲进来先学识字,至少要教会他们认识装备木箱上的单词。”
嘶,怎么听着惨兮兮的?也不怪人人都说陆军是炮灰,没文化、低素质的男人可不是只能当炮灰了吗!
以这个时代大学生人数的稀少,高中生已经算是高学历,
大学生就是精英了。
哈!难怪二战中航空兵都被叫成“少爷兵”,确实,能在3、40年代上大学的至少一半家境优渥,空军待遇好、伙食好、装备好,那可不是妥妥“少爷兵”!
军人也是职业,按照学历、身体素质分为三六九等那不是很正常。
总体来说,加国的征兵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预计将在4年内征兵共计100万人,其中一半防守本土,另一半支援英国,除了担任本土的防卫工作之外,还要支援北非战场。
陆军其实不难,新兵经过3个月基础训练之后基本就能上战场了。加国的海军很薄弱,之前基本不怎么需要海军,因此只有象征性的十几条军舰,如今要扩大海军编队,海军士兵也需要特别训练。
最重要的是飞行员训练,就是以每天单飞4小时的满负荷训练来计算,飞满400小时也需要4个月。单飞之前还需要2个月的前期训练,要学会看仪表盘、熟练起飞流程、熟悉各种飞行代号等等,毫无经验的飞行学员还需要先用双翼教练机飞满50小时才能接触真正的战斗机。一名合格的战机飞行员至少半年才能结业。
特伦顿空军基地因此教学任务十分紧张,即使复活节圣诞节这样的宗教节日,也只放假1、2天,平时周日休息。成绩十分显著,从去年4月基地建成后,已经陆续向英国输送了大概1万名飞行机组成员(包括1000多名飞行员),填补了raf的飞行员空缺,有力支持了英国抗击德军的持续空袭。
*
晚上邀请巴肯少尉在总督府共进晚餐,凯瑟琳意外的跟他谈的很愉快,俩人在许多国际事务上的看法都很接近。
相对于英美加许多人谈共|产|主|义而色变,巴肯少尉认为倒也不必,共|产|主|义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何尝不是被封建阶级视为洪水猛兽呢。再说,没人知道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要如何发展,苏联自己也走得磕磕巴巴,指不定什么时候这场“大型社会实践”游戏就会完蛋。
他非常反感苏联入侵芬兰,认为明明有其他的方法。
“史达林太急功近利,他可以用外交手段、军事威胁逼迫芬兰签订对其有利的协议,而不是非得死上几十万人才达成目的。”巴肯少尉说。
“史达林的性格就不是能善于利用博弈手段取胜的人。他早期为了筹措资金会去抢银行。他自己很走运没有被抓,但他的同谋死亡率太高。”
“他过于急进、冒险,比如他们正在经历的‘大清洗’。”巴肯少尉蹙眉摇头,“非常残酷,这对一个尚不稳定国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凯瑟琳看了一眼对面的伊利亚:你没有话要说吗?
她不太喜欢欧美传统的男女主人座位于长餐桌两头的座次,更喜欢男女主人坐在长餐桌中段的王室宴会座次,这样她可以有更大的谈话范围。
阿拉斯泰尔坐在她左手的男主人座,另一个阿拉斯泰尔坐在她右手的客座,伊利亚、阿列克谢、伊戈尔三名侍从官坐在她对面。
“苏联的局势不稳定不是有利于英国吗?”阿列克谢饶有兴味的说。
伊利亚马上说:“有利于德国。”
“侵略始终是非正义的。”阿拉斯泰尔看了看俩人。
“你们英国什么时候讲究战争的‘正义’了?”阿列克谢扎心一语。
“德国才是欧洲的火药桶,每次战争都少不了你们,德意志、普鲁士、奥地利,莫不如是。”伊利亚针锋相对。
“没有英国,欧洲早就完蛋了!”
“你说错了,英国才是欧洲最大的阴谋家。至于沙皇俄国,或是现在的苏联,都只是一只看起来吓人的西伯利亚棕熊,只会挥舞着爪子,实际既无法伤害芬兰,更无法抗衡德国。”
巴肯少尉目瞪口呆之余,隐隐看出来了,这三人针锋相对,只怕……积怨已久。
他不禁小心看了一眼皇储,她的笑容明媚又自得。这么说,美国八卦小报说的是真的,皇储有许多爱慕者,包括她的侍从官……
这种争论很有意思,难道殿下的晚餐总是如此?父亲以前说过,埃莉诺王后是个聪明女人,她不太可能满足于前任王后或是现在的王子夫人的头衔和地位,欧洲硝烟再起,沙俄继承人很大可能会趁此机会建立自己的国家。
巴肯少尉十分苦恼,一方面他明白自己的地位,差距太大;另一方面……殿下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愈发闪亮,照亮了他的心。
*
三个人互相攻击对方的国家和领袖,真的好好笑呀。
这样的讨论又何尝不是一种脑力激荡呢,也能看出来三个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阿拉斯泰尔身为英国王室,当然要力挺祖国,非常的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带英就是最牛的!
伊利亚有点纠结,一方面他不能表现的太布尔什维克,一方面又想占上风;
阿列克谢也有点纠结,他的态度接近费利克斯尤苏波夫,认为执政党是可以跟国家分开的,你骂执政党(希特勒)可以,但不能诋毁我的国家。
希特勒必定是个狂妄的独夫,丘吉尔也不过是个卑鄙的种族主义者,史达林则是心狠手辣铲除异己的另一个独夫,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德国群众,狂热的愚民;英国群众,冷漠的愚民;苏联群众,狂热的愚民。
德国,祖传想教别人如何做人,却被别人教做人;英国,祖传不做人;苏联,正在掌握如何不做人。
伊戈尔根本插不上嘴,找不到节奏。巴肯少尉试图插嘴,但一直也无法插入三人的争锋相对中。最后他只好放弃。
凯瑟琳没有喊停,直到她就着争论吃饱了,站起身。
三人才终于住嘴,站起身。
凯瑟琳笑了笑,“你们继续。”
阿拉斯泰尔赶紧乖巧发言,“我送你上楼。”
她不置可否,走了。
*
哈佛春季学期开学了。
今年是毕业年,回了哈佛,凯瑟琳便开始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