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肯尼迪大使想过要不要参与总统之争,或者参与副总统人选的角逐,但殿下认为肯尼迪家族的时机未到,她看好小乔。
这让老父亲心花怒放。
小乔今年25岁,高大英俊,仪表堂堂,哈佛高材生,明年就会从法学院毕业。他已经为小乔弄到了参加8月份
民/主/党/党代会的资格,小乔将会是马萨诸塞州代表团的一员,拥有投票选出总统候选人的资格。
小乔非常急切,希望1942年就可以参加中期选举,目标直接是国会众议员,为此,外祖父和老乔都已经在为他寻找合适的选区,就在麻省。他出生在波士顿,从19岁之后也一直住在波士顿,很有资格竞选麻省的议员。
*
凯瑟琳也知道了乔的从政计划:42年竞选国会众议员,连任2、3届有了从政经验和基础之后,46年或者48年便竞选国会参议员,至少干满一届任期(6年),40岁左右便可直冲总统宝座。
小乔之所以会制订40岁左右竞选总统的计划,是因为今年共/和/党的三名党内候选人之一的托马斯杜威今年才38岁。
杜威是现任纽约地区法院特别检察官,在打击犯罪上重拳出击,成绩喜人,但在政坛还是个新人。1938年杜威竞选纽约州州长一职,但失败了。今年他干脆剑指白宫,也不知道是真的有自信还是太过自大。
凯瑟琳看着报纸上的民意调查结果,共/和/党三名候选人中,少壮派杜威居然人气颇高,居然有54%的受访群众支持杜威,共/和/党内部也有1/3的党员支持杜威。
“他会胜出吗?”杰克胡乱翻着报纸。
“杜威吗?”乔也在翻看报纸。
“应该不会,他太年轻了。而且别忘了,现在欧洲正在打仗。”
“战争会影响美国大选?”杰克不解。
“会。战争局势会影响罗斯福的决策,而且其他人都没有更好的从政经验。不过……”凯瑟琳恶趣味的挑眉冷笑,“我倒是想知道,如果罗斯福没有获得连任,美国将要何去何从。”
嗯?
“共/和/党一向提倡‘小政府’,他们不会喜欢派兵参加一场跟美国人无关的战争,军费开支太大了。”除非被人偷袭珍珠港。“阿列克谢,美国如果不参战,德国会统一欧洲吗?除了苏联之外。”
阿列克谢思考许久,“如果美国不参战,德国大概率会统一欧洲,届时欧洲或许会成为只有几个国家的大陆:大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苏联,可能包括英国。”
“没准德国还会进攻美国和加拿大,到时候东海岸归德国,西海岸归日本,加拿大归意大利和西班牙。”同志们!现在我向你们介绍一本奇书,《高城堡里的男人》:如果盟军输了二战,世界将会怎样?
乔、杰克:震惊!你等等!
*
凯瑟琳也沉思:或许她这只小小蝴蝶又扇动了一下翅膀?万一……同盟国真的战败了?
不行!万万不行!
这个世界最好还是按照她已知的历史运转下去,不然……
她不禁看向阿列克谢:希特勒平均每年遭受2、3次刺杀,为什么总是没人成功呢?至少她知道,希特勒是在苏联军队攻入柏林前夕,在地堡中自杀身亡。说明这么多次的刺杀、暗杀没有一次能成功的。
现在杀了希特勒,是不是就能提前中断战争?
《valkyrie》这部电影里是怎么说的?当时德军和德国政府内部对希特勒的不满情绪已经高涨,刺杀失败后,党卫队杀了涉案的4000多人,包含政府高管、军队高层乃至将军,就连鼎鼎大名的“沙漠之狐”隆美尔也死在这场“秋后算账”中。
这场清洗屠杀加剧了德军的溃败,高级将领人人自危,还怎么好好打仗?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呀。
或许,让阿列克谢回柏林……刺杀希特勒?
不不,这也不好,对于一个成功率极低的任务来说,这是让他去送死。可以玩死,送死大可不必。
再说现在也不是好时机,怎么也得要到德军进攻苏联才能考虑。德军如今气势长虹,锐不可当,中国话怎么说来着?叫“避其锋芒”,徐徐图之。
*
肯尼迪大使的消息陆续送到:卢森堡的夏洛特女大公全家已经跑路到法国;德军在荷兰境内所向披靡,首都鹿特丹遭受了德军轰战机的狂轰滥炸,荷兰女王威廉敏娜带着全家跑路去了英国,9月5日,荷兰政府宣布投降。
荷兰连头带尾只抵抗了不到5天,令得欧洲各国大惊,英法犹为震惊。
现在压力给到比利时。比利时国土面积稍大,总人口800万,德军闪击波兰后也开始了疯狂爆兵,军队人数从10万人暴增到65万人,目前正在英勇抵抗中,但武器装备远远落后,空军少得可怜,第一天就被打残了;坦克也只有100多辆,根本无法抵抗德军的机械化部队的进攻。
英法联军在马奇诺防线后面防守,糟糕的是,德军入侵低地国家居然是“障眼法”,5月13日,德军装甲部队通过法国边境的阿登森林,绕过马奇诺防线,直入法国色当。色当地区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以“色当战役”著名,70年前普鲁士王国从此打进法国,70年后德国再次从此打进法国。
刚成为英国首相不到3天的丘吉尔整个人都懵了:希特勒你不讲武德!
英法根本无人能料到德军居然走了这么一招险棋,英法联军直接被打蒙了。
法国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隆美尔指挥的军团一天能跑150公里,英法联军一路溃败,战局一发不可收拾。
*
美国报纸也天天刊登欧洲战争局势,德军快速机动的新型作战方法不仅美国军方在研究,在普通市民口中也备受推崇,人人都在讨论战争,男人尤甚,咖啡馆、酒吧、餐厅、公园、大学,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人讨论战争。
果然键政/键军是人类共性。
华盛顿自然也对欧洲战局密切关注。凯瑟琳也很关注华盛顿方面的反应,目前看来,华盛顿对英法等国采购武器装备一律开绿灯,几乎没有设限;苏联目前没有来大采购武器,但似乎驻美大使已经接洽美加两国商业部,准备采购粮食。
*
5月28日上午,一艘邮轮从列宁格勒启航,驶向北美大陆。
苏联十分低调的派出了一支商业代表团,名义上是到加拿大洽谈采购粮食的业务。代表团中有一小队人对商业一窍不通,他们另有任务。
船舷边,一名高大英俊的年轻男人正在茫然眺望远处:苏联与德国目前还能保持表面上的合作,邮轮走斯卡格拉克海峡还没有问题,但不远的将来……谁都知道协议就是用来打破的,苏联早就开始积极备战。
第273章
听说上面另外派了人进入德军“观摩”他们的现代化战斗模式,不过,就像殿下有一次偶然提及,战术战略方面,德军遥遥领先,连法军英军都不是对手,更别说苏军。
现在德军按着北欧西欧狂揍的现实,完美验证了殿下的话。
殿下如果是男孩……不,如果她是男孩,没准早已像她哥哥一样,死于一场“意外”。
没准殿下会成为“圣女贞德”那样的卓越军事领袖,英国人真该让殿下率领一支军队看看战绩。凭什么只有男性将军呢?殿下一定会比绝大多数男性将军做的更好。既然可以有贞德这样的天才将军,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女性将军。
手指间夹着香烟。
殿下不喜欢烟味,虽然她自己也偶尔抽烟,她总是严以律人,从不严以律己,双重标准,但直率可爱。
很有趣的女孩。
他以前总觉得女人要么无知浅薄,要么自私虚荣。训练班教他们如何“诱惑”女人,相貌英俊的男人成功率极高,女人是如此容易受到诱惑,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对女人本能反感乃至厌恶。
他以前也错误以为殿下会是一个肤浅的被宠坏的女孩,除了所谓的“高贵血统”一无是处,只凭美貌便能心想事成。他还曾经愤懑的想,为什
么有人什么都不付出就能拥有一切?
他心绪纷飞,满脑子想的都是他的殿下,都忘了他原本是有任务的。
*
殿下正在看谢尔盖带回来的信。
不知道伊利亚为什么没有寄出信,是担心继续跟她联系会被领导怀疑吗?
别说,他文笔还挺不错的,不比乔和杰克差在哪里。文笔这东西到底要如何修炼没有个准则,有人天生对文字敏锐,不用多高的学历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有人则需要苦练。
但不管怎么说,提高阅读量是必要的,学历并不代表知识面,死读书、读死书必定不行。
伊利亚离开波士顿之前给她写了一封信,她看了好几遍。他承诺过一定会回来,但如果他不幸死了,求她一定记得他。
说的多可怜。
仿佛她一定会心软。
每一封信都规规矩矩的装在信封里,可信封上并没有日期,因此也没有顺序,就按照他叠放的顺序,从最上面一封信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