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
  回了波士顿后,肯尼迪大使很快带着太太前往伦敦。肯家孩子们四散而去,各自去学校。基克在波士顿多待了几天,陪罗斯玛丽重新适应环境。
  阿拉斯泰尔终于得到允许,非常快乐的拍电报给伦敦各处:祖父、母亲、国王、玛丽太后、伯蒂尔表哥和卡尔约翰表弟。
  老王子乐开了花:好好!真不愧是我的好大孙!
  赶忙叫秘书回电报,要她俩就待在美国/加拿大,不要回伦敦。又给阿拉斯泰尔汇了一笔钱。再写一封详细到婆婆妈妈的信,告诉好大孙,欧洲的情况不容乐观,各方消息都显示,德国野心勃勃,下一个进攻的国家一定是法国;她俩待在安全的北美,老祖父很放心;别怕花钱,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没钱就找老祖父要;要他照顾好奥尔加,照顾好将要出生的小宝贝,是男是女无所谓,老祖父会很爱小宝贝。
  亚历珊德拉则写了厚厚一封信,交待儿子如何照顾怀孕的妻子。还要他们寄照片回来,祖父和母亲都很想念他们。
  玛丽太后的心情则……不是太好。她怨念得不得了,对次子抱怨,怎么埃莉诺就没有生下大卫的孩子呢?她似乎忘了,如果埃莉诺真的生下了国王的孩子,无论男女,那么她心爱的次子可就当不了国王了。
  乔治国王倒是很高兴,没有什么比在这个糟糕的年份听到喜讯更能让人心情愉快的了。
  伊丽莎白也很高兴,已经在准备小宝贝出生后要送的礼物。
  “希望他们让我们做教父教母,你说会吗,亲爱的?”
  “你可以写信问他们,埃莉诺一定不会拒绝你。毕竟,谁舍得拒绝你呢?”
  “真好,我喜欢小孩子。我都忘了莉莉白和玛姬小时候的样子了。哎呀!时间过得可真快!”伊丽莎白喜滋滋的说。
  他们很快收到来自渥太华的信,阿拉斯泰尔写给国王,请他当将要出生的孩子的教父;凯瑟琳写信给伊丽莎白王后、玛丽太后、婆婆亚历珊德拉,请她们当小宝贝的教母。教父教母实际等于孩子的监护人,在王室来说还有另一层含义,是表示关系亲疏的重要指标。
  孩子的教父教母还有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与王后亚历山德琳、德米特里大公、希腊的菲利普王子。菲利普可开心了,这是他第一次当教父,他的姐姐们加起来生了超过10个孩子,都没有让他当教父。
  他忘了他才刚成年。
  菲利普一直给凯瑟琳写信,他在皇家海军军校混的很不错,军校的学习和生活都很有意思,他要学习如何在海上生存,学习操作军舰上的一些仪器;他和几名贵族子弟住一间宿舍,舍友们对他还不错,大概因为他舅舅是海军军官,他终于体会到了“朝里有人好做官”是什么感受。
  还有点小烦恼又有点窃喜的汇报,莉莉贝总给他写信,谁要跟小女孩做笔友呀!瞧瞧她的信里都说了些什么?她的小狗病了她都会告诉他,真的很孩子气。
  嗐,孩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莉莉贝这个月才刚满14岁,就是个孩子呀。
  菲利普随信寄了好些照片,男孩身高腿长,现在身高已经超过190了,相貌英俊,莉莉贝会喜欢他也正常吧,少女情怀总是诗,13、4岁也是模模糊糊对异性有好感的年龄,男女都是。就是菲利普似乎仍然当她是亲戚家的小女孩看待。
  第266章
  对于这位“史上最强赘婿”,21世纪吃瓜群众众说纷纭,有说菲利普18岁便追求年仅13岁的伊丽莎白,实乃处心积虑,其心可诛;有说舅舅蒙巴顿鼓励大外甥凭脸吃软饭,追求少女伊丽莎白,最后成功将王室直系从“温莎家族”变成了“蒙巴顿-温莎家族”。
  凯瑟琳原本也以为菲利普这小子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邪恶癖好,后来发现,作为王室远亲、国王兄弟的好基友的大外甥,菲利普早就见过莉莉贝。
  18岁的男孩实在也不太能够对13岁的女孩起什么贼心,就像他信里表达的,他现在对伊丽莎白更像是不得不应付公主,他高兴的是莉莉贝毕竟是国王的女儿,跟王室亲近准没错,维持好亲戚的情份对他这个身份尴尬的外国王子大有好处。
  18、9岁的大男孩会更喜欢年长一些的女人——等等,那不就是她吗?!
  凯瑟琳后知后觉:我这该死的魅力!
  实在是她身边环肥燕瘦美男子太多,根本注意不到男孩。
  想到美男子们,就想到伊利亚,自从他上次写了信来报平安后,就又杳无音信了。不会是契卡终于发现他里通外国(?),把他杀了吧?
  她想了好几天,才决定让谢尔盖去一趟列宁格勒,趁着现在德国还没有开打,让谢尔盖把存粮的事情办了。在丹麦和瑞典采购压缩饼干与马口铁肉罐头,仓库里能放多少就买多少,列宁格勒的仓库交给彼得保罗大教堂的大主教,斯大林格勒的仓库交给圣徒教堂的主教。
  顺便在列宁格勒找找伊利亚,确认一下他是死是活。
  *
  怀孕3个多月了也没有觉得有
  什么变化,腹部顶多算是有一点点隆起,躺平才能摸到小腹有一个不比拳头大的硬块。她很好奇:有一个小生命在我的身体里孕育吗?人还真的很神奇呢,一颗小小的卵子遇到了一颗更小的精子,分裂再分裂,居然就成了一个小人。
  味觉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爱吃一些带酸的水果;热量需求增加了,晚上容易饿,因此加了宵夜。再有就是……不太爱动了,每天学校、图书馆、别墅,三点一线。
  阿列克谢为她安排了适当的运动,不晨跑了,改成散步;开飞机属于太刺激,最好不要;偶尔可以骑自行车,骑马不能疾驰;网球改成壁球,高尔夫并不合适,因为需要用到腰部力量。总之就是不要剧烈运动。
  还去询问附近的家庭主妇要如何照顾孕妇,搞得邻居们都以为他才是公主的丈夫。
  和厨师、女管家一起制订了新食谱,一天4餐,确保殿下吃饱吃好,营养丰富。
  凯瑟琳想着这家伙还真的挺有意思的,他是把自己放到男管家的职位上了吗?她没有理会他。
  而阿拉斯泰尔则对阿列克谢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在他看来,奥莉娅将这个邪恶的德军军官留在身边十分不明智。
  他很是留意情敌们的态度,表面上看来,一切照旧,肯家兄弟和比约恩仍然一周至少有4天来剑桥别墅跟奥莉娅共进晚餐。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阿列克谢的位置从墙边换到了餐桌上。
  不妙,非常不妙!
  今天的话题是……那位在英美两国大名鼎鼎的世纪巨骗之一的约翰法托。
  这人在英国王室中也极为有名,所有温莎家族的人都知道他,因为他骗了格洛斯特公爵亨利王子至少30万英镑,也就是100多万美元。
  凯瑟琳研究过法托的光荣事迹,法托用的是庞氏骗局的变种,他拿着纽约大佬的5万美元天使投资去英国搞股票诈骗,到手150万美元后跑路;那些伦敦证交所的大冤种要面子,没有报警;1年后,法托回到伦敦,用这1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玩起了更大的诈骗。等他1930年跑路回美国的时候,已经到手800万美元。
  法托跑路后,大冤种联盟才恍然大悟,他们中不仅有王室王子,还有首相之子、议员、贵族等等,金额高达200万英镑。于是这件事情被曝光了,大冤种联盟为了挽尊,将约翰法托告上伦敦法院,法官判决缺席的法托24年监禁。
  法托1931年在芝加哥被捕,英国立即要求引渡。
  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法托居然没事,1934年,美国法院判决法托无罪,英国政府气得跳脚,但也无可奈何。
  凯瑟琳锐评,很明显法托砸钱了。
  但英国政府并没有忘了法托,这不,战时全民总动员,英国人约翰法托也在征兵之列,于是一纸征兵令送到法托手中。
  “这一招很妙,”乔说:“法托如果应征入伍,必须回到英国;如果他拒绝应征,那么英国政府就可以以《兵役法》的相关条款将他引渡回去。”
  杰克说:“他的靠山没了,阿尔卡彭进了监狱,没人保护他。”
  “他骗来的钱去哪里了?”以老乔和芝加哥大佬们的关系,你们一定有一点内部消息吧。
  杰克看了看乔,“给了阿尔卡彭一些,买了一些房地产,至少有500万不知去向。”
  “阿尔卡彭出狱了吧?”
  乔耸肩:“出狱也只是一个废人,他的地位早已被人取代。”
  也是,大佬进了监狱,留下的权力真空不可能没有人填补。他是1931年被国税局以逃税的名义抓捕的,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芝加哥本来就乱,经济大萧条的时候更乱,帕特里夏还提过当时普通人根本不敢在晚上出门,深夜时不时传来枪声,要是不走运,早上出门还会见到地上的血迹。
  也是在那两年,禽兽哥哥托马斯离开家去混社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