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差不多。”凯瑟琳故作高深,含糊的说。
  “我说不好,我跟乔的意见相似,我也不赞同美国卷入战争。再说,没准德国刚点燃战火,便被法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哈哈!等以后你看到法国“跪的容易”,就会后悔你今天发表的意见。
  她继续故作高深,“打个赌吧。”
  “打赌什么?”
  她斟酌了一下,“就赌如果开战,法国会在3个月内投降。”
  众人:震惊!
  你好敢说!
  阿拉斯泰尔首先质疑,“法国可是除了英国之外欧洲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他们怎么可能坚持不到3个月?你是想说3年吗?”
  不愧是持之以恒狂黑法国佬的英国佬,重点都对,答案全错。
  “就是3个月。跟你赌……就赌你的信托基金。你是不是已经拿到你的信托基金了?”
  杰克凌乱,“你想要我的信托基金?没问题,回了纽约我就可以全给你,不用打赌。”
  你倒是怪会口头大方的。
  “你这么大方?”凯瑟琳表示怀疑。
  “只是……嗯一点点小钱,算不了什么的。”
  “不行,白送给我没有成就感。阿拉斯泰尔,你要跟我打赌吗?”
  阿拉斯泰尔摇头,“不赌。我觉得你会输。”
  啧,你们怎么这样啊!
  *
  8月1日,离开德累斯顿,前往柏林。
  在柏林住了10天,全面感受了一下当代德国最后的和平时期。
  他们讨论对德国和德国民众的看法,在德国境内,所到之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市环境很好,到处都很干净,贫民窟肯定有,但他们基本没有机会见识;大多数德国人表情淡定,社会秩序很好,警力充足,特别是柏林街头,几乎从未见到小偷。
  柏林街头的反“卍”字旗更多了,但跟城市整体感觉奇异的很和谐,好像没有哪里不对,似乎本该如此。
  也随处可见元首的照片,个人崇拜达到了人类认知的顶峰。
  真有点触目惊心。
  凯瑟琳在想,是否要用自己的英国名字在英国报纸上发表她的德国见闻?她的英国名字全名叫埃莉诺娜塔莉亚达格玛罗曼-温莎,只有王室成员才能姓温莎。
  她不可能左右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但还可以做个反对派,或者预言派。
  就是不知道乔治国王会不会赞同她跟首相意见相左。
  第187章
  她知道肯家兄弟都给老父亲写信,写他们的旅途见闻,用美国驻柏林大使馆的邮包送往伦敦。乔老爹也及时回信,鼓励好大儿。
  阿拉斯泰尔、比利也都写信给自己父亲,讲述旅途见闻,蹭她的信件走外交邮包送回伦敦。论文字功底,4个人其实差距不大,阿拉斯泰尔居然意外的写的更好一点,而肯家兄弟更侧重政治。
  凯瑟琳也写了许多信,都用打字机写,给伯蒂表哥写信说了德国厉兵秣马的现状,他们的民众集体意识非常惊人,而国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意味着他们的陆地运输速度会极其强大,她很担忧德国并不满足苏台德地区。
  给“婆婆”写信问候她的健康,说旅途很愉快,自驾游走哪算哪,不急不慢。提及阿拉斯泰尔,发现他还挺聪明的,他们相处的越来越愉快,小亚瑟王子和亚历珊德拉表姐真是养育了一个好儿子。
  给姑姑和叔叔们都写了信,特别是奥尔加姑姑,说她下周就到丹麦了,请姑姑到哥本哈根来见面。福克斯先生已经提前知会驻哥本哈根大使馆和丹麦国王,埃莉诺王后陛下预定于8月12日抵达哥本哈根。
  比约恩精神状态很差,真不知道肯家兄弟到底把他怎么了。他过了几天便告辞离开,乘飞机到瑞士,去了美瑙岛。
  凯瑟琳觉得他有点怪怪的,因此给伦纳特表哥写了信,请他留意比约恩的精神状态。
  这家伙不会变成反社会变态吧?
  *
  丹麦总体来说是个岛国,大大小小的岛屿若干,首都哥本哈根位于最大的西兰岛,滨海而建,遥望对面的瑞典。丹麦、瑞典、挪威这三个国家的王室互相通婚,都是亲戚。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派了邮轮到德国的维斯马港口来接亲爱的表侄女。克里斯蒂安十世的父亲弗里德里克八世的妹妹是沙俄王后玛丽娅费奥多罗夫娜,因此国王跟小奥尔加公主的父亲米哈伊尔大公是第一代表亲,要是按照中国的亲戚称呼,就是凯瑟琳的“表伯父”了。
  这位伯父当年在世界大战期间尽可能的帮助了俄国亲戚,至今仍然顶着苏维埃的压力,允许奥尔加公主居住在丹麦。据说苏维埃隔几年就要抗议一下丹麦王室收留沙俄余孽。
  凯瑟琳觉得很不公平,奥尔加姑姑已经尽可能的低调了,除了没有公开放弃女大公头衔,其他方面她就是个普通丹麦农妇,也没有要求两个儿子有贵族身份和头衔。
  可这个世界就是不讲公平的。
  阿拉斯泰尔也是丹麦王室的亲戚,他的大姑姑康诺特的玛格丽特公主的长女,瑞典公主英格丽德,前几年与克里斯蒂安十世的长子腓特烈王储结婚,如今是丹麦的王储妃。
  英格丽德也就是瑞典王子兄弟伯蒂尔与卡尔约翰的姐姐。她和丈夫一起到了维斯马,迎接埃莉诺王后。
  腓特烈王储欢迎埃莉诺王后来到丹麦,英格丽德王储妃也非常欢迎英国表弟来到丹麦。
  哥本哈根的8月极为凉爽,白天气温也只有十几度,都要穿比较厚的毛衣了。凯瑟琳喊着“冷”,幸好带了足够多的衣物。
  夏天都这么凉爽,冬天可怎么过呀!
  肯家兄妹眉飞色舞的说着棕榈滩的夏天,热烈的阳光、飞溅的浪花,在烈日下冒着气泡的可口可乐、沙滩上大长腿的漂亮姑娘和健美小伙儿,飞驰的敞篷车、在海浪中乘风而上,这才是夏天!这才是青春!
  说得凯瑟琳想立马飞去棕榈滩,这凉嗖嗖的日子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说得英国人瑞典人丹麦人也都很想体验一下棕榈滩的炎炎夏日,那一定是极好的!
  *
  先去王宫见了国王。她仍然是
  英国王后,不需要给国王和王后行礼。克里斯蒂安十世是老派人作风,情感克制,一板一眼的欢迎埃莉诺王后来访。他们上次见面还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王室婚礼,欧洲王室全部出席,那些天凯瑟琳见了太多人,根本没记住谁是谁。
  奥尔加姑姑也到了哥本哈根,见到侄女,心里非常高兴。又怜惜她结婚没有几个月便成了寡妇,一点也舍不得责备她,对那些目光炯炯的年轻男人全都假装看不见。
  国王请埃莉诺王后住在王宫。休息一晚,次日,国王、王后、王储、王储妃,乘坐丹麦王室专列,陪同埃莉诺王后前往附近的罗斯基勒市,到罗斯基勒大教堂祭拜。罗斯基勒大教堂数百年来都是王室成员的安息之所,无家可归的沙俄皇太后也安葬在此。
  凯瑟琳又换上了黑色丧服,这次她倒是很真诚,为便宜祖母穿丧服她并不拒绝。
  奥尔加姑姑低声对她说:“你祖母一直想回到圣彼得堡,跟你的祖父安葬在一起。但是……他们不允许。”她声音颤抖,满怀悲伤与愤怒。
  凯瑟琳则想,可怜的达格玛,她生了6个孩子,结果4个儿子全死在她之前,临终的时候只有两个女儿在她身边。你说她是否是全世界最尊贵的女人,确实是的;但她也是全世界最悲哀的母亲。
  苏维埃一口气杀了她的7个子孙,这可是7份心碎呀!
  心碎的达格玛也只比她的子孙们多活了10年。
  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来想办法,这几年不行,他们乱得要命,没人管这事。等过几年吧。这是祖母的心愿,我一定会帮她完成心愿。”
  奥尔加欣慰的摸了摸她的脸,“你是个好孩子,要是你的祖母见过你,她会多么高兴呀!”
  “我知道她一定是一位和善慈祥的祖母。”
  “亲爱的,她是的,她是全世界最好的母亲、最好的祖母。”
  *
  到了罗斯基勒大教堂,大主教亲自陪同,凯瑟琳和奥尔加女大公先去祭拜了沙俄皇太后玛丽娅费奥多罗夫娜。
  人死了,也只是一副冷冰冰的长方形的棺材,装入了亡者,带走了她的一生。不论是波澜壮阔的一生,还是悲苦的一生,从天堂到地狱,也只是短短几十年。
  大主教用拉丁语在一旁低声念诵圣经篇章,凯瑟琳听不懂拉丁语,只觉得这种语言很优美,配得上大教堂的庄严肃穆,配得上便宜祖母的一生。
  从无限荣耀到心碎悲伤。
  女人,真苦呀!哪怕你贵为一个老大帝国的皇太后,但命运的不幸你仍然躲不过去。
  生老病死,人生之苦,人人都会品尝到,只是女人总会特别苦一点。
  凯瑟琳跪在祖母的石制棺椁前,将手中的一束白玫瑰放在棺椁前,点亮了蜡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