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基特十分不愿意听到这种话,“别说了,没有人想打仗。”
  “这是你父亲的意思吗?基特?”
  “爸爸不喜欢打仗,他说……如果德国真的跟英国或是别的欧洲国家开战,美国可能会卷入,他不希望美国卷入另一次世界大战。”
  凯瑟琳摇头,“战争一定会来到,而且很快。你父亲的这种想法还是美国一贯的孤立主义。但孤立主义已经被证明是个伪命题了。”
  基特不解的看着她,“为什么是伪命题?”
  “上次美国可是参战了的。如果美国政界真的坚持孤立主义,他们就不会宣战。”
  几个美国人都若有所思。
  阿拉斯泰尔不安的问:“真的会开战吗?”
  “一定会开战。这是德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决定的。还有,他们一直在扩军,这些情况又不是绝密,德国的报纸都有报道。”
  乔沉思:两年前她便说过,欧洲一定会再次开战,而且会是世界大战。她那时候才是个不到18岁的女孩,言之凿凿说欧洲会开战,真的……很奇怪。
  现在也一样奇怪,她……好像早就知道了什么,显得她像个……预言家。
  “瞧着吧,如果英国无法完美解决苏台德地区的问题,德国飞机迟早有一天要飞到伦敦上空。”
  第174章
  就在上个月,“苏台德危机”爆发。又被称为“5月危机”,德国军队开赴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给予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自治权。
  起因是捷克人将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当成低等民族对待,引发德国群众愤怒和不满,于是成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德国要讨回苏台德地区。
  这是当年《凡尔赛条约》的后遗症,英法美三国大刀阔斧肢解了战败国德国,将原德意志帝国的领地切的七零八碎,德国人的愤怒就来源于此,相当一部分德国人根本不承认《凡尔赛条约》,认为是奇耻大辱。
  英国首相张伯伦一如既往想要“安抚”德国,下议院的思路仍然是绥靖,只要能避免开战,那就把苏台德地区还给德国,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又不是我大英的地盘,随便啦。至于捷克斯洛伐克会有不满?关我甚事!
  凯瑟琳深感“小国无外交”的残酷。
  其他人都点头表示同意这句总结,美国自然是大国,大英帝国也国力强盛;两位沙俄遗少对此最深有体会,他俩没有国家,不谈“外交”;小国贵族少爷比约恩更是多了一丝紧迫感。
  “战争……真的无法避免吗?”阿拉斯泰尔犹豫的问。
  “可以避免啊,”凯瑟琳很直接的说:“杀了阿道夫希特勒,大概率可以避免。”
  啊这,几乎所有人都被她的话吓了一大跳。
  不是,你一个漂亮女孩,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好吗?
  好的。
  *
  凯瑟琳也没想过多刺激这些少爷小姐,见好就收。
  但还是私下里叫了肯家兄弟询问,肯尼迪大使到底什么思路?听说肯尼迪大使跟张伯伦好似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大力支持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英国首相非常重视美国大使的看法,毕竟真要开打,远离欧洲本土的美国的态度十分重要。
  “父亲不希望开战,更不希望美国再次参战。”乔说。
  “这我早就知道了,他是为了自己的生意着想,还是为了美国着想?”
  “都有。”杰克想了想,“他认为如果能在他的斡旋下避免战争,会是极大的政绩。”
  凯瑟琳不禁摇头,“
  我上次说过,他要看罗斯福的意思。罗斯福会不会想参战?”
  兄弟俩都表示,不清楚,他们距离华盛顿、距离白宫太远了。
  凯瑟琳叉腰:让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学会用政治头脑考虑问题。
  “假设罗斯福想要重度参与欧洲各项事务,他能用什么方法?”
  兄弟俩不亏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乔很快掌握核心知识点,“他没有办法,目前欧洲各国局势都算是稳定的,美国无法插手。财团的投资除外,也无法控制他国的政治。”
  “希特勒真的要开战?”杰克半是疑问半是肯定,“他……想转移国内矛盾?但一旦开战,代价不是太大了吗?”
  “往西有不列颠,往北有苏联。”乔有些迟疑,“苏联能够抵挡德国吗?他们没有军工产业,或者……我们不知道苏联的军工产业的规模。”
  杰克反对,“苏联还可以跟德国签订条约。同样,不列颠也能够跟德国签订条约,避免开战。”
  “乔?”
  “外交家应该尽量避免开战,交换利益、签订条约是最优选。但如果德国真的想要开战,条约也只能阻挡一时。”乔已经在心中模拟了一番:英国苏联或许会选择用条约推迟开战时间,但这不是他们两国可以决定的事情,而是德国决定的事情;开战后美国或许不会第一时间参战,没准会跟上次一样,在局势比较明朗的时候才宣布参战,进而获取更大的利益。上次世界大战美国就是如此站上世界大舞台,用最少的代价换来了可以左右欧洲局势的实力。
  他不禁蹙眉,“太被动了。”
  “孤立主义不允许美国主动,但美国应该会尽量让战争变得对自己有利。这方面我说不好,我们都太稚嫩了,不是那种老练的政客。”凯瑟琳含蓄的说:“你们会支持你们的父亲吗?”
  杰克挠头,“我们是他的儿子,我们只能支持他。”
  啧。
  做个逆子不好吗?
  她循循善诱,“父亲做的不对,你们就该劝他不要自掘坟墓。”
  乔看着她,“我们说的再多,也不一定能比得上你对他说几句。奥莉娅,你知道我父亲可以对你言听计从吗?”
  啊?
  倒也不是不行,凯瑟琳马上决定,要么让老乔过来见她,要么等到她返回伦敦后见他长谈一次。她希望肯尼迪先生能够一直担任驻英大使,而不是因为跟罗斯福意见不同,灰溜溜的退场。
  肯尼迪先生在大使职位上待的越久,对她和他都是好事。
  双赢!
  *
  菲利普被委以制订路线的重任,他兴致很高,设计了一条很不错的路线。离开巴黎市区后,第一站是去枫丹白露,参观枫丹白露宫,然后穿过勃艮第区,到达勃艮第区的首府第戎,之后途径洛桑,到达瑞士首都伯尔尼。
  在巴黎停留的几天中,小乔特意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和其他商业区乱转。他带着弟弟妹妹们,走得每个人脚底板生疼。
  他买了许多东西,给妹妹们买了新式的帽子和最时新的裙子,给自己和杰克买了几套新西装和几顶新帽子。又买了许多看上去就很沙俄风格的珠宝。
  他们不太会砍价,中午的时候他们在一处意大利餐厅吃午餐,遇到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笑着说这附近已经有人在传说来了几个非常有钱的美国青年,花了许多冤枉钱。
  乔其实不太在意花了多少钱,但弗拉基米尔的语气不太友好,分明在嘲笑他们“人傻钱多”。
  他冷冰冰的说:“我认为值得。”
  弗拉基米尔学着美国小青年的时髦动作,耸了耸肩,“还是你们好,买东西从来不在乎钱。”
  杰克挑衅的看他,“你为什么不可以呢?是因为你没有富有的爸爸吗?”
  扎心了,你是懂怎么气人的。
  基特很不客气的噗嗤一下笑了。
  罗斯玛丽基本听不懂嘲讽,感到莫名其妙,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弗拉基米尔。
  弗拉基米尔气得脸色铁青,随后他冷笑,“你想讨好殿下,可殿下拥有的珠宝多不胜数,她不会瞧得上那些垃圾货。”
  倨傲的上下打量他一番,“也瞧不上你!”
  说完,便挥一挥衣袖,不给他们兄弟反驳的机会,事了拂衣去!
  *
  兄妹三人都冷冷的看着弗拉基米尔的背影:啊,这个混蛋!
  *
  一点小插曲倒不至于影响小乔的心情。晚上回了酒店,他仔细挑选那些珠宝:确实,他并没有买到很稀罕很值钱的珠宝,也不需要。赠送心上人礼物,价值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戒指自然是不合适的,想要求婚,必须要确定她会答应才行,不然只会失败。他不接受失败,因此一定要寻找最佳时机才会向她求婚。
  作为礼物,他今天买的这些珠宝首饰都可以,他必须挑选一件她有可能日常佩戴的首饰送她,这样,每次她看到这件礼物都会想起他。
  就像……她送他的生日礼物,一对袖扣,他就经常使用,每次看到那对袖扣,心中便涌起一丝甜蜜。
  去年他生日,她送了他一只万宝龙钢笔,上面有他的名字,他爱不释手,每天都用。
  他也送了她万宝龙钢笔,一对,上面同样有她的名字,他看到她用他送的钢笔,也非常快乐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