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而那些人的眼中不仅仅是宝石,还有他们的新王后。
*
王后晚上仍然叠戴俄式小皇冠与光彩王冠,脖子上的项链换成另一款钻石项链,这款项链曾经出现在沙俄皇太后玛丽娅的脖子上,人人都惊叹于这条项链的豪阔,那一块块晶莹糖块似的钻石每一块都那么美!
俄式珠宝的最大特点就是阔气,冰糖似的纯净钻石,颗颗大粒,简单粗暴的白金底托,压根不屑靠繁复配石衬托。
见过皇太后画像的人都说,只有皇太后的美貌与尊贵才能驾驭这条无与伦比的项链。
而奇异的是,年轻的王后同样驾驭住了这条项链,真不愧是玛丽娅皇太后的孙女呀。钻石项链与光彩王冠上的“光之山”、纤秀手指上硕大的钻石戒指互相辉映,闪瞎所有宾客的眼睛。
谁能不爱大钻石?就问有谁不爱大钻石!
*
此时,女眷们纷纷庆幸自己今天戴了最好的珠宝首饰,可以输给王后,但不能输给别的女人。无数顶款式不同的tiara、kokoshnik,数不清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人人都掏出了最好的家底儿,稍微低廉一点的半宝石都不够资格出现在她们的头顶和项间。
这场婚宴与舞会被许多相机、摄影机忠实纪录下来,多年以后,人们从纪录片中得以一窥世界大战之前最后一场奢华王室婚礼,仿佛是大英帝国的余晖,过于灿烂,像是提前燃烧了一切。
第143章
新婚之夜。
凯瑟琳提前退场,回了王后套房,洗洗睡觉。
今天实在太累了,光彩王冠已经很是轻巧,倒是还好,但那串钻石项链可是太重了。美丽的代价就是压得锁骨隐隐作痛。
怪不得祖母皇太后不经常戴这串项链,后来还把它塞进箱子里,扔去瑞士银行了。由此可见祖母的珠宝一定很多,这么阔气的钻石项链都稀松平常。
开了一刀到底还是“大伤元气”,根本支撑不了整场宴会,也只在开场领跳第一支舞,之后只能坐在王后宝座上干看。娜塔莉亚看她神色疲惫,便请奥尔加姑姑陪她提前退场。
娜塔莉亚倒是对这种大场面丝毫不怯,这心理素质好得不行,社交能力也很强,跟玛丽太后她们这些“正经王室”也能相谈甚欢。她的母亲当然必须有牌面。
女官已经安排好,让女佣照料她洗澡,不敢让她自己进浴室,担心她要是晕倒可不得了。
倒也没有这么虚弱。
洗了澡,女佣为她穿上睡裙,披上睡袍,女官送她上床,便告退了。
卧室重新装饰过,很舒适,床垫松软,按照她的要求,床垫和被子、枕头都是最好的鸭羽绒,被罩是中国真丝,床单是埃及长绒棉高支棉,伦敦的夏天也很阴凉,用不上真丝床单。
床头柱旁边有佣人铃,拉动绳子外面的女佣就会进来。
木地板铺满厚实土耳其地毯,光脚踩在地摊上,柔软暖和。
女佣给她换上室内拖鞋,鞋底柔软。
真丝睡裙顺滑轻软,盖上羽绒被,好
舒服。
戴上眼罩,很快睡着了。
*
一夜好眠。
醒来不知道时间,拉铃叫来女管家。
“几点了?”
“陛下,上午8点多。”
女管家示意女佣卷起窗帘,果然,天色大亮。
“饿了,有什么早餐?”
女管家报了一堆,都是她爱吃的。凯瑟琳点了几样,女管家很快出去吩咐厨房。10分钟后,女管家端来一张小床桌——哦对,她想起来了,结了婚她就能在床上吃早餐了。
“我要先刷牙。”
女佣很快拿来牙刷牙膏清水,不需要她下床。
可她还是要上洗手间的呀。
*
“伯爵夫人,陛下在哪里?”吃过早餐,她总算记得问一下她的“丈夫”。
“陛下还没起床。昨晚他喝的有点多了。”
女管家说的真委婉,意思就是他喝醉了。喝醉了也好,反正跟她没啥关系。
“中午请陛下跟我一起用餐。”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下的。
“是,陛下。”
她没要白金汉宫推荐的女管家,留用了索科洛娃伯爵夫人。雅顿先生……他有点奇怪,她怎么会用一个美国人当管家?娜塔莉亚说他是她在美国期间的男管家,但具体情况娜塔莉亚也不知道。
雅顿先生很谨慎,没有对她解释他们是如何成为雇主和职员的关系的。
*
国王这几天比较忙,加冕典礼几天后举行,他要熟悉流程,正式加冕典礼之前还有一系列仪式,要去伦敦塔正式宣誓就任国王。他参加过父亲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因此倒是不用彩排了。他自信不会出错,加冕典礼也很难出错,一切流程都规定的明明白白。
国王与王后一同加冕,两人都要穿加冕礼袍,他还特意叫人去给王后加冕礼袍称重,可别太重了,不然埃莉诺披着礼袍可走不了几步路——加冕礼袍甚至比那条俄式大礼袍还要重,因为太长了。
要是中午来不及回来跟埃莉诺一起共进午餐,晚上他一定会回来,吃过晚餐后还会陪她下下棋,跟她说说话,问她今天做了些什么。
加冕典礼前一天,爱德华陪凯瑟琳去医院复查,医生为她做了全面的检查,认为她的伤势恢复的好极了,但当然还是需要静养,并且诚恳建议去伦敦之外的地方疗养。伦敦的气候并不好,阴冷潮湿,王后应该去阳光灿烂的地方疗养,最好是马德拉岛。
马德拉岛阳光明媚,气候宜人,19世纪初有一段时间属于英国托管,之后交还葡萄牙,是英国人热爱的海外度假地之一。
距离英国本土也不远,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度假疗养地。
凯瑟琳十分心动,问爱德华她能不能去马德拉岛疗养。
那当然行行行好好好啦!
他原本计划度蜜月去埃及等几个热带国家,埃莉诺有一次跟他提到喜欢埃及文化,木乃伊啊金字塔啊尼罗河啊这些,他不太理解为什么她会对被当成木柴烧的死人感兴趣,只因她喜欢,他便愿意为她考虑。
但她现在还没有完全痊愈,他只好遗憾的将蜜月推迟。现在看来,去马德拉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他可以陪她一起去马德拉岛,让伯蒂摄政几周。反正最近也没有什么大事,有事议会和首相就解决了,国王的作用不过是盖章签字罢了。
回了白金汉宫,他马上找来蒙巴顿,要他联系海军,调拨军舰护送,加冕礼之后第三天,王后就要去马德拉岛疗养。
*
加冕礼当天。
国王与王后的加冕礼盛况空前,各国王室、各国大使、全体内阁成员、上下议院所有议员、英伦三岛的大中小贵族齐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数比几天前的王室婚礼还要多,大教堂上下两层都坐满了观礼嘉宾,人数据说多达1万6千人,并且这次没有平民入场。
允许电视台进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拍摄加冕典礼,并在大教堂内装有28只麦克风收音,使用无线电台向英伦三岛现场直播加冕典礼实况。
加冕的长袍叫“国袍”,男女同款,上面绣有温莎家族的家徽和国徽,长达6米,根本拖不动,所以必须有侍从和侍女持袍,持袍侍从与侍女全部从与王室关系密切的大贵族中选择。因为埃莉诺王后是沙俄皇储,持袍侍女仍然是英国俄国贵族少女各一半。
凯瑟琳没有更多的人选,仍然选择基拉、贝贝和塔季扬娜,她们三人的身份都足够,基拉是大公之女,贝贝是公爵之女,塔季扬娜是侯爵之女。
国王另外有4名华盖贵族,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国王加冕之前要先举行“受膏”仪式,这是独属于君主的仪式,跟王后无关。受膏仪式开始之前,4名贵族会在国王头顶撑开华盖。
凯瑟琳压根不知道这个华盖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只觉得还是英国王室会玩这种“高大上”,仪式感满满的。
想想21世纪各国王室都在搞“接地气”、平民化,取消许多繁文缛节和过时的规矩,但也同时失去了王室的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凯瑟琳便觉得还不如取消王室这种封建时代残余呢。
当然,不是现在。
*
今天,她坐在王后宝座上,身穿法衣头戴高耸法冠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递给她宝球、权杖,她淡定左手接过宝球,右手接过权杖。
随后,大主教又取过王后加冕王冠戴到她头顶。
用拉丁语叽里咕噜说了一串,凯瑟琳事先听礼仪官讲解过,这一段的意思是君权神授,王后是君主的合法妻子,要辅佐君主,养育子女,做个温顺贤良的人民之王后。
还怪有意思的呢。
宝球应该是黄金铸造的空心球,不太重,挺大一个,镶嵌多颗宝石,顶上有一只镶嵌绿宝石、钻石和珍珠的十字架,象征王权和上帝的赐福。
权杖上也有大颗钻石,只是没有国王的十字权杖上的库里南一号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