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现在,他俩才忽然意识到,皇储原来是如此尊贵!
这倒是一个极好的剧本:落难的公主是个小可怜,几经周折,一朝被皇室寻找回家,成了骄傲的白天鹅。
就像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天鹅?是因为她原本就是骄傲的白天鹅呀!
克拉克盖博很是为了自己卓越的眼光感到自豪:是我!是我最早结识她,一位真正的皇室殿下!是我!我是殿下最好的朋友,之一。
卡罗尔也很激动:殿下没有忘了他们,亲热的招待他们、仍然视他们为最好的朋友,这可是——荣耀呀!
即使她已经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明星,还是为了这份友谊感到激动,又满足。
第89章
克拉克盖博与卡罗尔隆巴德在曼哈顿感受到了什么叫“皇室风范”,圣米哈伊尔宫出入的全是贵族、富豪,许多人慕名而来,想要求见“皇储殿下”;俄罗斯移民会来请见殿下,有时候是哭穷,有时候是请求殿下帮忙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殿下也很忙,她的俄语说的还不怎么流利,家庭教师、男女管家都尽可能的用俄语跟她进行对话;她还要学习俄罗斯历史、欧洲历史、世界军事、世界经济,完全将她当成男皇储一样培养;
宴会请柬如雪片一般飞来,人人都以能邀请到皇储殿下为荣,甚至引发了好一阵攀比大赛,人人都争着给殿下送礼物,搞得克拉克和卡罗尔以为现在的美元不是钱了。这股风气在隔壁加拿大现任总督特威兹穆尔男爵约翰巴肯拜访皇储殿下的时候达到了高峰,美国人似乎现在才发现,原来皇储跟英国
王室还是亲戚咧!
约翰巴肯先生在美国也小有名气,他的小说《三十九级台阶》1935年被希区柯克搬上大银幕,大受好评,票房口碑两开花。报纸上说希区柯克花了800英镑买下电影版权,实际这笔钱已经相当不少,约等于一名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
作为一名作家,约翰巴肯在英国本土的名气显然超过了他身为加拿大总督的名气,在下议院他是代表苏格兰文化教育界的议员,还曾参与过世界大战之后的新闻部的组建工作。他为人谦逊有礼,精通语言的艺术,他对麦克法夫伯爵讲起了年幼时居住在法夫公爵领地的事情,当时的法夫公爵是阿拉斯泰尔的外祖父,这下可不迅速拉近了距离吗!
他出任加拿大总督之前获封男爵爵位,是第一代特威兹穆尔男爵。加拿大总督必定是贵族,无一例外。英联邦的邦国总督职位属于荣誉职位,没有什么实权,但却是宗主国的王权象征,不可或缺。
也属于不明说的让就任者增加收入的职位,任期一般5年,足够你捞一票,典型肥差。所以想当总督的人很多,奈何僧多粥少。
但加拿大总督实在没有必要来拜访她这个皇储呀,他并不是英国王室成员,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约翰巴肯离开后,阿拉斯泰尔才有点拘谨的说,总督阁下是他邀请来的。
凯瑟琳想了一下,嗐,这小子进步了哈。她是挺赞赏他的进步的,做好事不留名那是天生利他主义,阿拉斯泰尔为了他自己,当然要说出来让她知道。
不然她怎么会感动呢?
她也确实有点感动。
当然,仅凭他一个温莎旁系的名字,恐怕无法请动总督阁下,想必伦敦的老爷爷也出力了吧。
*
阿拉斯泰尔一直陪伴在凯瑟琳身边,她有闲暇便叫上他去中央公园打羽毛球,或是去哪家俱乐部打网球。阿拉斯泰尔的运动天赋不怎么样,那也是相对于运动健将肯家兄弟来说的,陪她玩的资格还很足够,两个人能玩个势均力敌,水平相当,凯瑟琳赢的多,因此很喜欢跟他一起玩。
这一周阿拉斯泰尔也很轻松,肯家兄弟不在,他压力大减。肯家兄弟联手,无论是打羽毛球把他杀个丢盔卸甲,还是觐见礼舞会上总是抢先邀请殿下共舞,都让他颇为沮丧,知道自己被针对性打击了,但毫无还手之力,令他苦恼。
他也敏锐的观察到了,殿下其实很无情,比如肯家兄妹离开一周了,殿下都没想起来叫人打电话问问情况。
报纸上报道了肯尼迪太太的妹妹去世,肯尼迪先生全家都去波士顿参加葬礼,可葬礼也就3、4天的事情,肯家兄妹也该回来了。
他走神了,于是一只羽毛球砸在他身上。
“你在想什么?”凯瑟琳扔给他一条毛巾,他没接住,白色毛巾掉在草地上。
他弯腰捡起毛巾:毛巾上绣着金色的“amr”三个字母,是她名字的首字母,她连专属的毛巾都有了。
“没、没想什么。”
凯瑟琳没有追问,只是说:“专心一点。”
又打了20分钟,这才停下来休息。
“你要不要也在曼哈顿买一栋别墅?现在房价不高,买了不亏。”
“你……你是要在纽约常住吗?”
凯瑟琳点头,“欧洲要开战了。”
阿拉斯泰尔惊讶,“要开战?”
“你对国际局势真是很不敏感。”凯瑟琳摇头,“是觉得世界大战打不到英国吗?”
她真的觉得很奇怪,绝大部分英国人都认为世界大战不会再一次爆发。
阿拉斯泰尔看着她绯红的面庞,不由得想到如果能触摸她的脸庞,手感一定很好吧。
“我说不好,没人喜欢开战,英国……在世界大战中伤亡太大。”
她饶有兴致的问:“要是开战了,你会主动申请上战场吗?”
“……我可能会申请,但父亲和祖父……他们不会让我去战场。”
“也可以不去一线,为什么非要去前线呢?”凯瑟琳不以为然,“或许你可以做个情报人员。”
“我可能没有那个能力。”阿拉斯泰尔很有自觉,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他不是那种非常敏锐的人,他的观察力很强,但归纳总结推理能力很一般。
“后勤部门那么多职位,总有你能胜任的。”
好像也没错。
“你认为……会开战?”
“时间问题。”
他知道她现在在学一大堆课程,德米特里为她雇佣了一堆老师来教她,感觉像是要求她两年之内学完别人10年才能学完的课程,他一个旁观者都觉得累得慌。
“最好现在就买,你的祖父总有一点钱吧?你去找他要。要是等到开战后,欧洲那些有钱人都会躲到美国来,美国的房价肯定要上涨。这是供需问题,到时候就是需求大于供应,房价必定会涨。”
阿拉斯泰尔想着也是啊,房产总是好投资,要是以后不住美国,也可以卖掉,不亏。
*
忽悠完年轻的温莎,凯瑟琳愉快的回了家。
玛丽娅最近不念叨什么“宫廷礼仪”了,可能也是放弃治疗了吧。至于跟阿拉斯泰尔出去打球,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求她带上菲尔顿太太和女佣保镖,随行人员不得低于5人。
这倒是无所谓,反正这些人都花了钱雇佣的,一定要她们有“我的工作对得起这份薪水”的思想觉悟。
她仍然将俄罗斯二人组拆开,谢尔盖是她比较喜欢的那个保镖,他胆大心细,比尤里那个不长心的好多了。凯瑟琳一直怀疑他是苏维埃内务部的秘密特工,不过没有证据。
马克西姆杜邦前几天到了纽约,请求觐见。凯瑟琳这才想起忘了通知他,不过也没什么,公主就是可以任性!
马克西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他的一个族妹推荐来担任她的侍女一职。
她返回美国没有带堂姐基拉,另一个侍女侯爵小姐也没带,目前身边只有两名勉强称得上是伯爵小姐的俄罗斯女孩担任她的侍女。
一位杜邦小姐想当她的侍女?凯瑟琳也是不太懂呢。美国富豪应该对英国贵族袪魔了吧?镀金时代可是有几百名富豪之女嫁入英国贵族家庭,使得这些富豪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相应的钱包也瘪了一层。
杜邦家族这是炒冷饭来了?
她倒也没有拒绝,“但我认为还是成为朋友比较好,就像基特。做我的侍女,是要承受我发脾气的。”
马克西姆挑眉,“你会发怒?”
“当然。你不会吗?”
“我也会。”冲仆佣发火叫“脾气差”吗?
“跟我说说你去瑞士做什么了?只是买房子吗?”
“买房子是其中一部分。你不问问你母亲吗?”
“她肯定能过得很好。你把她照顾的很好,为此,我要非常真诚的感谢你。”
“不必客气,这是我为了殿下应该做的。”
凯瑟琳忍不住笑,“你瞧你,你现在对我说话过于客气了。”
他也笑了,“这是对你应有的尊重。”
*
薇薇安杜邦住在不远的华尔道夫酒店。
作为杜邦家族的旁系,薇薇安也跟堂兄马克西姆一样,生而富有,锦衣玉食。她今年刚满18岁,比皇储大几个月,年龄刚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