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凯瑟琳也被群众的狂热惊吓到了:这些人怎么回事啊?要说俄国遗老遗少们激动还属于正常,但你们美国佬凑什么热闹?
  想不通,真想不通。
  她脸上带着完美微笑,缓步走下栈桥。
  *
  乔和杰克全都一幅“这美人我好像没见过”的痴迷神情,仰头看着她。
  他们单知道她漂亮,但从未见过她如此盛装。她在成年礼舞会上也是如此盛装,但他们只能在报纸上看到黑白照片。
  黑白照片怎能反映她的盛世美颜?
  美,但失去颜色。
  如今,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都在她……脸上。
  他俩的心中全都噼噼啪啪的开放了绚烂的烟花,难以言述,无法表达。
  *
  肯尼迪先生没眼看俩儿子:是不是傻了!
  他快步走上前,有些拘谨的向公主行礼,“欢迎你再次访问美国,尊贵的皇储殿下。”
  凯瑟琳想笑:我是访问吗?亡国的公主哪来的这份面子?不过也不用纠正他。
  她淡定点头致意,“谢谢你,肯尼迪先生。我很高兴能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他们身侧无数记者举着镁光灯相机拍照,闪光灯甚至过于刺眼了。
  肯尼迪先生略显生疏的低头行吻手礼。
  凯瑟琳欲言又止:算了,原谅肯尼迪先生不太懂宫廷礼仪。
  接着是两位肯尼迪少爷。
  她先伸手向乔,换上真诚的笑容,“很高兴又见到你了,乔。”
  乔满心欢喜,伸手与她握手。她戴了一双白缎长手套,优雅如白天鹅。
  戴着红宝石王冠的白天鹅。
  “很高兴再见到你,殿下。”
  再伸手向杰克,“你好杰克,再次见到你我很高兴。”
  杰克心中雀跃,脸上带着诚恳可爱的笑容,“我也很高兴。”
  镁光灯的闪光持续不断,她眸中犹如盛满星辰,晶亮清澈。
  杰克忘了松手,只管傻呆呆的看着她的眼眸。
  乔拍了一下他左手臂。
  接着又拍了一下。
  *
  肯家安排的极为周到,汽车直接送她们到了华尔道夫酒店。
  因为提前通知的时间太短,华尔道夫酒店来不及将公主上次住过的套房重新装修,只能重新装饰了一番,换了地毯、摆件、家具等等,套房比上次更显得低调的奢华,据说很多摆件都是从欧洲大陆收购回来的,其中一定有些俄罗斯风格的物品。
  就连套房名字他们也改了,房门旁边的墙壁上钉了一张黄铜铭牌,这间套房如今叫“皇储套房”,还真是很与时俱进呢。
  凯瑟琳叹为观止:要论会做生意,非美国人莫属,这生意头脑绝了!
  肯尼迪先生做事也很敞亮,同样为玛丽娅和德米特里安排了豪华套房,姐弟俩都很意外肯尼迪先生的“上道”。
  肯尼迪先生姿态潇洒,主打一个不差钱。
  当天便有无数拜帖送到皇储套房,曼哈顿一大半有头有脸有钱有地位的人都送了拜帖来。
  以及数不清的礼物。
  用不了两个小时,套房里已经成了鲜花的海洋,以至于凯瑟琳怀疑他们买空了整个曼哈顿的花店。
  基特惊叹,表示没见过这场面。
  “天哪!我现在才知道曼哈顿有这么——多的人!”
  地板上扔着数不清的拜帖,雪白的印着金字的纸张,印着那些美国数得着的富豪家族的金光闪闪的名字,此时不分彼此,只能在地板上待着,被人踩来踩去。
  玛丽娅和德米特里见了也只能倒吸一口凉气:天哪!这种场面他们已经足足有20多年没有见过了!
  他们同样激动:那些来到码头迎接皇储的俄国流亡者充分表明了他们仍然是皇室最忠诚的支持者!
  姐弟俩接受了现实,但不代表他们不怀念身为尊贵皇室的荣耀。
  德米特里不由得想到基里尔,基里尔一直想要复辟皇室,他总觉得基里尔看不清现实,过于天真,又愚蠢,但现在……他心潮涌动,激动的想着如果真能复辟,也不是不好。
  与此同时,他也想到了,曾经的帝国臣民们如今想要效忠的,恐怕是眼前这个不满18岁的少女。
  他心情复杂。
  玛丽娅倒没有想过什么复辟,她只是单纯的想着曾经的臣民们如今已经接受了他们有位女皇储,这……有点奇怪,但好像也不是太奇怪。
  她知道不仅欧洲报纸电台一直在报道沙俄帝国最后的皇储,美洲的报纸电台也一直在持续报道沙俄皇储。她知道美人一向受宠爱,媒体也非常喜欢美人的故事,群众更是无脑追捧美人。在美国,这种趋势更严重,因为好莱坞就是以“创造明星”而闻名的。
  如今,美国媒体将“创造明星”这一套放到奥尔加皇储身上,使得她非常迅速的成为超越所有电影明星的大明星。
  世界上最闪亮的那颗星辰。
  *
  要说心情最复杂的,当然是已经被人忽略(遗忘?)的麦克法夫伯爵阿拉斯泰尔亚瑟温莎。
  码头上那一幕也把他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原来这就是真正的皇室成员的待遇吗?
  作为
  王室的旁系,他只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失去了“王子”头衔,英国群众对他并不了解。他偶尔会出席王室活动,也都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隐形人”。
  但这不说明他不善于观察。
  以他有限的经验来看,新国王可能都不会有沙俄皇储受欢迎呢。
  国王是他的第三代堂兄,国王本该是王国的形象代言人,可糟糕的是,王室成员们一多半都不太喜欢国王,国王今年都42岁了,仍然是个快乐的单身汉。母亲说那是因为王室太挑剔,世界大战摧毁了欧洲的三大帝国,导致国王(当时还是王储)找不到地位合适的公主。
  结婚是人生大事,他年满20岁后,父母和祖父就开始为了他的终身大事烦恼。祖父想要他迎娶公主,可母亲说祖父老糊涂了,现在国王都找不到一位真正的公主,别说他这个王室旁系。
  他之前还烦得很,一直躲在埃及不肯回伦敦。现在……他一方面要多谢祖父几封电报催他回来,一方面又很郁闷,如此受欢迎的奥尔加,她眼里真有他吗?
  祖父也许只是一厢情愿。
  *
  杰克烦躁的在哥哥房间里走来走去,每隔5分钟就要问一句“我们能去见奥莉娅了吗?”。
  乔很嫌弃他,“你可以自己上去。”
  杰克把自己扔进沙发,一脸颓然,“我不敢。”
  啊?什么?乔以为自己听错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臭弟弟居然会“不敢”。
  “她可是皇储。”
  什么?你第一天知道她是皇储吗?
  “这该死的血统!”杰克咒骂,愤愤不平,“那个该死的阿拉斯加!”
  “他不叫‘阿拉斯加’。”乔冷静的说。
  “他就是个该死的愚蠢的阿拉斯加!”杰克气呼呼,“他只是出身好了那么一点点,他是个愚蠢的王子!”
  乔这下没说话。
  杰克轻蔑的哼了一声,“奥莉娅肯定不会喜欢蠢货。”
  他脸上露出那种恶作剧之前的坏笑,“哥,你说,我们该怎么做呢?”
  呵,想让人出丑还不容易?
  乔也露出了坏笑。
  第86章
  俩兄弟年龄差距不大,从来都是小乔带着弟弟玩,搞起恶作剧来兄弟齐心,收拾一个愚蠢的王子那还不手到擒来?
  但最好不要让殿下知道,这就是干“坏事”的觉悟。
  *
  凯瑟琳只想当个甩手掌柜,于是把挑选觐见者的重任交给了基特。本来这事应该是玛丽娅和德米特里负责的,或者她应该有个负责礼宾事宜的下属,但她现在没有,只能随便了。
  基特对于这些“大人物”也没个谱,于是便去找爹。
  老乔心里暗爽。要说这些“大人物”,没有权力的可以靠后,首先要见的是纽约市市长。肯尼迪先生诚恳询问了德米特里大公觐见皇储殿下的礼仪要求,安排了次日晚上的觐见仪式。
  皇储不是在位王室,但又身份尊贵,因此既不能在市政厅举办觐见仪式,也不好随便在酒店的会议厅举办觐见仪式。
  肯尼迪先生早有想法,已经预订好大都会博物馆的大厅,在博物馆举办觐见仪式的好处是足够宽敞、逼格够高,还能借出博物馆收藏的欧洲皇室座椅,绝对能把场面撑起来。
  其他来宾按照身份地位排序,还有许多俄罗斯遗老遗少,其中不乏公爵侯爵这些贵族。这些他不太懂,拿去问德米特里。德米特里不懂那些美国富豪,不免要问他许多问题。
  最后变成两个人商量着把觐见名单确定下来。
  *
  凯瑟琳倒也不是什么也不做,次日一早,约了肯尼迪先生,去了花旗银行纽约总行。
  “殿下去银行要办什么业务吗?”做为前银行家,肯尼迪先生认为自己还是很有经验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