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儿子找父亲要钱,天经地义,他倒是没有什么顾虑。可是,他不知道要多少钱才够。
那个嘴贱的队友还算识趣,没有继续嘲讽他。他在球队也是有朋友的,真正的朋友不会嘲笑他有个“公主女友”,而是羡慕他居然跟真正的公主有了交际。
他们还有许多照片呢!他可得意了!
《纽约时报》、《洛杉矶邮报》这些媒体都跟随他们去了巴黎,发回了源源不断的报道,照片也已经发回纽约、洛杉矶等这些大城市。奥尔加公主确实是一位尊贵的沙俄皇室公主,还是皇室最后的继承人,这段时间,报纸、杂志、电台全都在说这件事情。
能够伴随公主身边的年轻富豪之子当然也得到了几乎同样的关注,媒体全都兴奋得讨论,到底会是年轻的杜邦赢得公主芳心,还是更年轻更活泼的肯家兄弟胜出?
现在的情况就是公主留在伦敦,肯家兄弟返回学校,而杜邦则去了瑞士——跟公主的母亲大公夫人在一起,马克西姆杜邦在日内瓦购入了一栋别墅。
媒体都在说,马克西姆已经得到公主之母的认可,进度飞快,没准什么时候就能听到他们订婚的消息!
乔想,这些媒体压根没有想过,公主怎么会下嫁……暴发户之子?
他和马克西姆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有,又没有,在叶莲娜这样的骄傲的皇室成员面前,他俩都是土狗一只,毫无分别。
上流社会最大敲门砖其实是万恶的金钱,但还需要血统辅佐,比如乔老爹就因为爱尔兰血统混不进波士顿上流社会,虽然这几年好了一点,但还是不够“好”。比如他,因为爱尔兰血统,也进不去哈佛最好的8个兄弟会,这曾经令他恼怒又羞愧,觉得自己竟然不如那些英格兰崽子,实在毫无道理。
血统是天生的、父母给的,没有办法改变了,但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提高社会地位。他已经知道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那就是政治。
只有政治才能超越血统造成的阶级差异,政治是实权,在英国,政权超过了王权。
他今年才21岁,太过年轻,按照《选举法》的规定,20岁可以竞选州众议员,25岁可以竞选州参议员、国会众议员,30岁可以竞选国会参议员。他对在州议会混资历没有什么兴趣,他有钱(爹有钱),直接从国会众议员起步是最好的基础,连任几届后有了选民基础,便可以参选国会参议员。
到时候他就是能够参与国家政治、外交的实权政治家。
他还有两年毕业,毕业时23岁。如果老爹成了驻英大使,他可以在驻英大使馆工作1年,然后返回美国,在国会哪位参议员的办公室工作1年,等待年龄到了立即参选,一点时间都不要耽误。
4年,怎么感觉如此长久?
乔十分诧异。
不行,最好说服殿下到哈佛来上大学,上大学期间她和她的亲戚们应该不会考虑结婚的问题——其实就算她早早结婚了也没什么问题,现在女人离婚几次又不是什么大新闻。
他心里翻来覆去胡思乱想,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
杰克则在考虑钱的问题。
钱很好,当你体验过有钱人的生活就会明白,钱,不可或缺。
父亲的钱用在什么地方了?他只知道家里的资产很多很多,多到几乎他们在美国什么地方度假都可以住在自家别墅里,乔老爹很喜欢买房买地,最近这几年在曼哈顿买了不少房子和地皮。
可以提供足够的钱让全家人毫无顾虑的在欧洲度假,时间至少1个月起步,母亲和两个妹妹刚从欧洲回到纽约,这次她们玩了差不多3个月,优哉游哉,十分惬意。
自己的钱要怎么用?不需要买车,纽约家里有5辆车,乔开了一辆来哈佛,他的车是18岁的生日礼物,也开来哈佛了。
买房子?他的信托基金里至少会有一栋曼哈顿的别墅,父亲还计划在他25岁之后在海恩尼斯港为他修建自己的海边别墅,作为他的另一个家。父亲对乔、鲍比都是同样的计划,他希望将来儿子们都住在他家附近,亲密又有适当距离。
他暂时不需要考虑房子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100万现金要怎么使用?如何投资?股票市场还是实体企业?
这事需要跟乔商量,然后他俩再将方案拿去给父亲讨论,要是计划可行、父亲同意,那么父亲也许会另外给他们投资的费用,他们可以省下自己的100万。
或许……可以问问奥莉娅?奥莉娅好像提过她想买什么公司?
他懊恼起来,在华盛顿号上他们忘记盘问雅顿先生了,奥莉娅派雅顿先生回美国,一定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
雅顿先生确实有很重要的事情,小姐让他回来买些……废品回收公司?
他其实一点都不理解小姐的投资目标,对尊贵的公主来说,废品回收难道是什么好投资吗?一听就脏兮兮的。
小姐笑话他没有“战略投资眼光”,小姐的名词还挺多的,他能理解,但又不能理解。
不过,小姐说了,在各个大城市收购废品回收公司之后,他可以随便安排自己的战友、熟人来工作,但他一定要雇佣一名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这些公司,还需要专业的会计,他安排的人不能接触高级管理职位和会计职位。他会和小姐一起当老板,这叫“合伙人”,他负责直接管理这些公司,也管理经理人。
这个他倒是理解的,一位公主不好直接跟公司经营业务打交道,怪脏的。小姐就是投资人,他则是执行人。
小姐当初说服他,是用慈善基金会这个理由,他为她做事,帮她处理她不方便或无法处理的事情,她就会找钱、设立慈善基金会,让他有钱继续帮助别人。
现
在,慈善基金会不见影子,但小姐提出了更好的主意。
小姐说,这是“给别人鱼,不如教会他们捕鱼”,以工代赈,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小姐说的很对!小姐总是对的。
另外一件事情也很重要,他在纽约取了芝加哥寄来的信件,他安排的人说,最近一封信的信封上写了“加急!非常重要!救命!”的字样,他不敢耽误,便擅自做主拆了信看,还给雅顿的巴黎通讯地址拍了电报,不知雅顿先生收到电报没有?
雅顿没有收到电报,但现在也不算迟。他看完信,决定先去芝加哥,解决阿什博顿家的麻烦事。他立即拍了电报到伦敦,小姐说过她再去伦敦会住在克拉伦斯之屋,他的地址写的就是伦敦克拉伦斯之屋。
“p有困难,我会解决,勿念。”
这是他们约好的代号,p是帕特里夏,a是艾格尼斯。这份电报就算是别人看到也看不懂,很安全。
*
在伦敦的凯瑟琳很快收到电报:还好,正因为她知道雅顿回了美国,才没有着急上火。雅顿先生肯定能解决这件事情。
过了几天,在她去梅菲尔拜访亚历珊德拉表姐的当天,她收到了另一份电报。
“已解决。p和a前往巴黎。已安排。”
凯瑟琳不禁好奇,雅顿如何解决那个人渣哥哥托马斯的?
这份电报讲了3件事情:第一,托马斯解决了;第二,帕特里夏和艾格尼斯可能无法继续留在芝加哥;第三,他按照事先说好的,为帕特里夏搞定了进香奈儿公司学习、实习的事情。
如果没有“已解决”这3个字,说明没有彻底解决托马斯。
雅顿先生的综合能力很强,这也是她当初在芝加哥街头一眼就看中他的原因之一。
她没有回电报,她和雅顿事先说好,因为他要在美国到处跑,所以都是他给她拍电报,每收购成功一家废品回收公司,就给她拍一份电报,写上城市名字,她便懂了。
对于可能会遇到的收购中遭遇black帮的问题,她也有预案:去找约瑟夫肯尼迪先生。江湖都在传说肯尼迪先生跟芝加哥的爱尔兰black帮关系铁着呢,那么可以合理推测,肯尼迪先生跟爱尔兰移民聚居的美东各城市的爱尔兰black帮都有联系。
第79章
如果真的买不了可以换其他回收公司,一座城市肯定会有许多废品回收公司,挑选一家没那么多“背景”的应该完全可以。
至于废品回收公司的规模大小,凯瑟琳觉得无关紧要。这个市场她不可能全都吃完,只要能吃一小部分就是稳赚。简单点说,就是先“囤货”,货物数量也不是太重要。等到二战开始,这些“废品”就会价格飙升,成为增产报国的一部分。
资金问题也不大,有多少钱囤多少货。最重要的“废品”是各种金属和纸张,纸张她不准备囤,金属体积小重量大,可以分类后用压铸机压成方块,方便堆叠。金属露天堆放会生锈,但差价完全可以弥补这点损失。
收购废品回收公司的同时,还可以收购废旧汽车堆放场,等到二战开始,这些堆放场里的废旧汽车都会被回收利用。美国造了至少10万架飞机,还有更多的军舰、汽车、坦克、火炮、子弹,这都是无数吨金属堆出来的,到时候美国人会清扫所有的废旧汽车堆放场,利用每一公斤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