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马克西姆不愧是精致的玩家,几乎什么运动都难不倒他,样样精通,达不到专业运动员水准吧,也一定是花费了无数时间练习的。
  他教的也很耐心,指导她的站姿、技术要点。学会“站”之后,还要学各种姿势,海浪的冲击力相当大,那么就要“随波逐流”,下水后要先练习“随波逐流”,慢慢进阶到“乘风破浪”。
  凯瑟琳认为冲浪一定很好玩,会比帆船更好玩。冲浪不要求臂力,更讲究技巧,适合她玩。
  马克西姆想着就不要告诉她冲浪实际很危险了吧。以她的学习速度,明年夏天她都未必能学会冲浪,没准到明年她就有了新的爱好。
  *
  晚上在沙滩上点燃篝火,只是凯瑟琳觉得人太少了,不够热闹。
  马克西姆便邀请她在沙滩上散步。
  这一片是私人海滩,人迹罕见。海水冲到沙滩上的杂物都经由仆佣们清理过,此时,沙滩上只有他俩。
  脚下是细软的沙砾,听说是从东南亚的岛屿上运回来的细腻白沙。果然,有钱人就是会享受。
  马克西姆说起这事完全是一幅“这不算个啥”的态度。
  也算是为他国gdp做贡献了,有钱人就该多多花钱才对。
  海风徐徐,舒爽之极。
  自然而然的,马克西姆拉住她的手。
  凯瑟琳没有甩开。
  这是一个舒适的夜晚,他的行动也没有过分,只是拉手。
  他说他的童年,他也曾有个父母慈爱关怀的美好童年,只是父亲后来有了情妇,母亲以泪洗面。后来父母相继过世,他被叔父接走抚养。叔父倒是很好,但不是亲爹,多少差了一点什么。他倒不是不知好歹忘恩负义,他很感激叔父的养育之恩,只是,他心底始终有点空洞。
  他大学是耶鲁,之后念了斯坦福商学院,叔父还身体健康,轮不到他接手家族产业,现在当个吃喝不愁的富n代蛮好的。
  说着说着,开始交待情史了,他有几任前女友,都是同阶层的年轻女孩,他这样的出身想要认识低阶层的女性,一般也只能是女演员和歌手这种娱乐圈人士了,真底层比如服装店店员、办公室秘书这样的人他们是看不见的。
  凯瑟琳纳闷,他干什么说这些?她不想听好吗!
  “别跟我说这些,”她面露厌烦,直接打断他,“我对你的前女友不感兴趣,有几个都跟我没关系。”
  “你不是说想多了解我吗?”
  “你听错了。”她冷冷的说。
  马克西姆有点不知所措,她不好奇,也不难过,更别提妒忌,她的反应跟其他女人都不一样,他就不知道要如何应对了。
  “你说这些,还不如跟我说说政治。”
  “政治?”马克西姆震惊:你一个女人,你了解政治干什么?
  “比如欧洲局势。”
  “你对政治感兴趣?”
  “政治影响经济,欧洲要是开战了,美国会受到影响。还有……”她想到自己还有个“老母亲”在巴黎呢,法国日后会沦陷,巴黎很不安全。
  嗯,她在心里承诺,只要娜塔莉亚当个“好母亲”,她可以把她接到美国,远离战区,保障她的安全。
  所以她肯定要在今年去巴黎,解决这件事情,明年的局势就很不好说了。
  “你是说你的母亲,大公夫人?”马克西姆也想到了。
  “是呀。”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舒服,她提半句,他马上就能想到。
  第43章
  这个时代的男人还是习惯认为女人当好贤妻良母、乖巧女儿就够了,政治这种话题不适合女人。马克西姆的反应也没有多稀罕,男人本能罢了。
  对于欧洲局势,马克西姆倒也能说个一二。
  “目前看来局势不是太好,战争说打就打,”马克西姆沉吟,“你要去巴黎还是应该尽早。我明天就派人去订船票和火车票。”
  又问她,“你想在巴黎逗留多久?”
  凯瑟琳想了想,“母亲要是愿意来美国的话,我会更放心。或许她想去瑞士,到时候看她的意思吧。”
  “都好安排。她若想去瑞士,可以为她租或者借一栋别墅。”
  杜邦家在瑞士也有度假别墅,但不好安排娜塔莉亚住下,到底不是他自己的。
  或许可以买一栋?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以后转手卖掉也不会亏。就是担心战火会蔓延到瑞士,瑞士是中立国没错,可炮弹不会管你到底是不是中立国。
  马克西姆决定到了欧洲再看看。
  *
  次日,他派遣男仆去票务公司买票。先买火车票,直接订了两个头等包厢,再加二等车厢车座若干。横穿美国大陆需要整整两天时间,包括途中经停站的逗留时间。
  乘飞机倒也不是不行,但需要中途停下加油,目前飞机的续航能力差强人意,正因为如此,越洋航线仍然只在试飞,达不到商业飞行的指标。
  所以来洛杉矶的时候凯瑟琳也是乘火车,坐头等包厢还是不错的,床铺舒适,也没有普通卧铺那么嘈杂。
  回纽约也乘坐火车,夜晚可以好好睡觉。
  还要在纽约停留几日,根据时间,订了越洋邮轮法兰西号的两间头等舱,给仆佣订了二等舱的两个房间,男仆女佣可以各有一个房间。
  红松别墅忙碌起来,女佣忙着收拾行李,女管家列了购物单,男仆出门购物。公主殿下远行,路上所需的物品繁多,光是矿泉水就要买上一大箱。还要带上许多水果,殿下爱吃水果,必须保证足够新鲜。
  火车在下午6点从洛杉矶出发,车上过两夜,第三天下午6点到达纽约大中央火车站。
  作为主人,凯瑟琳只需要动动嘴皮子,不需要动手。
  *
  公主殿下即将离开洛杉矶,前往纽约,再去巴黎。
  消息经由报纸报道,于是,洛杉矶乃至整个加州,不,整个西海岸的民众就全都知道了。
  无数信件、电报、字条、请柬飞到红松别墅,尊贵的公主带来一阵旋风,让洛杉矶社交界高热发烧了两个月。如今,公主要返回巴黎,令许多人恍然若失。
  要说起来,凯瑟琳其实也不是太明白为什么洛杉矶社交界如此……疯狂?可能也
  算不上。她不明白那些有钱人的想法,是因为中国推翻了皇室和贵族阶级,中国群众没有美国群众那种隐藏在血脉里的对王室盲目崇拜的感情。
  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结识王室成员的心理满足?是邀请公主成为座上客的虚荣心?还是……
  她只是因为看了安娜安德森的报道才萌发了这个念头,安娜这个假公主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虽然背后原因是有人想谋取沙俄皇室在欧洲各国的存款与资产,但安娜也从中获利巨大,那些流亡贵族和其他国家的贵族争相邀请安娜参加宴会。
  安娜做到了名利双收。
  无法证真,但也无法证伪,那么,冒充沙皇家族成员还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件事情。
  她只是没想到美国佬这么快便接受她这位“公主”了。
  想想,感到很有趣,老刺激了,但超有趣的,见识到了许多“世面”。
  *
  肯尼迪兄弟初次正式来访,便看到红松别墅一片忙乱。
  兄弟俩穿着同色同款的浅银灰色条纹夏季西装套装,头戴银灰色的费多拉帽fedorahat。乔提前一天派人送来了短信,请求公主殿下赏脸接见。凯瑟琳写了回信,让他俩上午10点之前过来,但也不要太早了。
  兄弟俩10点差10分到达。
  雅顿先生请他们直接进书房,“殿下在书房,请进。”
  轻轻叩门,随后双手推开书房的桃花心木门。
  凯瑟琳正在写信,扬手对他俩一招。
  兄弟俩摘下帽子,放在门边的衣帽架上。
  “殿下,谢谢你能见我们。”
  真客气。
  凯瑟琳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坐下。书桌前面有两张单人沙发椅,兄弟俩过去坐下。
  “找我有事?”
  乔笑了,“听说殿下即将前往纽约。”
  “对。然后?”
  “殿下知道我的父亲吗?”
  “知道。”那可太知道了。
  “我的父亲将在华尔道夫酒店举办一场宴会,希望殿下能够赏光。”
  嗯?老肯尼迪想干什么?
  她抬头看着乔,乔正从西装内袋里拿出请柬,小心放在书桌上。
  凯瑟琳拿起请柬打开:兹订于1936年7月26日在纽约曼哈顿华尔道夫酒店宴会厅举办宴会,约瑟夫p肯尼迪恭候大驾。ps:要求正装、领结出席。
  这就是说,是最高规格的社交宴会。
  啧,老乔你下如此血本为哪般?
  据她所知,老肯尼迪可是个实用主义者,她一个“流亡王室”对他没什么用呢。
  “为什么?”她放下请柬。
  “没有什么‘为什么’。家父久仰殿下的大名,希望有机会结识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