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基特震惊,“好像……了解的不多。我甚至不知道她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冰淇淋!”
乔一阵无语:自家这个妹妹看上去很聪明,但一遇到事情……不,这不是说基特不够聪明,而是凯特太聪明了!瞧,她几乎没怎么透露自己的信息,却把肯尼迪家了解了一个彻彻底底。
他几乎有种错觉,可能以后都见不到她了。
*
凯瑟琳并没有离开曼哈顿。
曼哈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怎么也有100万常住人口,“偶遇”肯家人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来看看肯家人未来3个月的所在:乔和基特马上就要出发去欧洲,乔可能一个月之后回来,要算上他来回20天的航程,那么最快也得一个月,很合理的推测;基特接着要去巴黎,此时肯尼迪太太、罗斯玛丽、尤妮丝都会去巴黎,至少10天的航程,那么肯尼迪太太至少要提前10天出发,那就是20天以后她们母女3人都要离开;
肯尼迪先生可能会去华尔街,也可能哪儿都不去。哦,忘了还在波士顿住院的杰克,肯尼迪先生可能会带最年幼的鲍比去波士顿。这事也用不着非得打听清楚。
那么,接下来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
雅顿先生去买了一些工具回来,假发两顶,分别是黑色和红棕色,黑色短发顺直,红棕色卷发及肩。美国群众其实最常见各种深浅的棕色到褐色发色,淡金棕深金棕淡棕褐色深棕褐色,层次相当丰富,纯正的金发则是越来越少了。
这个原理凯瑟琳知道,是因为金发属于隐性基因,棕发、黑发一旦与金发混血,就有超高概率压倒金发基因,后代的发色可能婴幼儿时期是金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深,从金色到金棕色乃至棕褐色。
阿什博顿三姐妹的发色都是较深的金棕色,妹妹艾格尼斯的发色最浅。
凯瑟琳想着仍在芝加哥的姐妹,她们过的好吗?雅顿先生每个月给她们寄100美元,不多,但也绝对不少了,足够艾格尼斯去上学。
说来可怕,美国学龄儿童的就学率不足50%,甚至成年人也有上千万人是文盲,顶多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算是不错的
了。平民的识字率如此之低,也不怪高等教育只能是精英教育了。而学历又决定了你的薪水数额,平民为了生存苦苦挣扎,根本无力送子女上学,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说,要想国家富强,提高识字率绝对是基础。
信就不写了,而是让雅顿先生写。当时离开芝加哥,是让雅顿先生“收养”她,姐姐帕特里夏再不舍得也含泪点头同意了。如此既可以让她不引人注目的离开,又能留有保持联系的余地。
凯瑟琳检查过工具之后,又拿起那张写有多家银行名字的信纸,每一家银行都代表着肯尼迪先生在此开设了账户。
那本只剩几张的支票是花旗银行的银行本票,也就是现金支票,银行会保证该账户有足够的现金才会兑换支票。她不知道肯尼迪先生会在账户里存多少钱,但想来少说也该有6位数吧?不然可不符合他全美排名前五的富豪之名。
她已经练好了签名,在本票上填好了数字,每张本票金额不等,加起来1万出头。但有一点她比较担心,银行经理会给肯尼迪先生或是他的会计打电话吗?像乔老爹这样业务范围广阔的富豪,肯定有专门的会计。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catchmeifyoucan》里是怎么做的?一开始他只是修改薪水支票上的数字,后来发展到直接制作假支票,套现(诈骗)数百万美元。受害者是那些开出薪水支票的公司、航空公司,是那些每周开出成千上万张支票的大企业,这些伪造的支票能在被公司会计发现之前在银行系统待上一周左右,因此他总能在被对方发现之前跑路。
那时候都是60年代末了,美国fbi针对金融犯罪的手段还非常落后呢。
现在她要针对某个富豪个人,被发现的概率是不是大大增加了?凯瑟琳回忆起肯家各人的消费习惯:肯尼迪先生会给超过100美元的支出开支票,有时候是本票有时候是支票;肯尼迪太太消费一般都是签单,之后商家会派人送账单上门,小额消费则直接给现金;
肯家子女更多的用现金付账,他们的大项开支不多,因此签支票也少。
乔有权签支票吗?他没说过,但听莱姆说,乔已经拿到自己的信托基金了,乔要到7月份才年满21岁,那么他的信托基金是到18岁或是20岁?总之他名下已经有了一大笔可支配资金。
杰克要到5月底才年满19岁,莱姆说过他要到年满21岁才能拿到信托基金。嘶,看来肯老爹对这个次子的经济大权控制的很严格呀。
杰克肯定无权签支票,但她又没有拿到乔的大名的签名,只能薅乔老爹一个人了。
*
乔和基特从纽约码头上船,前往英国。他订了两间头等舱,一人一间。
基特又带了一大堆行李,由“鸢尾花号”上的仆役搬上船,送到客房。
乔自己也带了4只行李箱,光是衬衫都装了满满一箱。他还带了一名男仆上船,总不能叫大少爷自己收拾行李吧?
男仆正在将他的西装拿出来,挂进衣柜。
基特则带了一位年长的陪伴者,这是名门淑女的必须,淑女不好孤身出行,就算有亲哥哥,可毕竟有些事情亲哥哥也不好做。
陪伴者钱斯太太既是女伴,又兼职女佣,此时她也正在收拾行李,将基特小姐的华服美裙挂在衣柜里。
头等舱附带一个宽阔的阳台,风景好极了。
鸢尾花号尚未启航,外面阳光正好。阳台上摆放着桌椅,还有阳伞遮阳。基特便坐在阳伞下面,眺望海港之外。
“你怎么坐在这里?”乔过来了。
“船什么时候启航?”基特兴致勃勃。她很喜欢旅行,对长时间的行程接受良好。
乔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还有大概1个小时。”
“我们是不是来的太早了一点?”
“不早了,我不喜欢临到开船了才慌慌张张上船。”
“我们去咖啡馆吧,这儿什么都没有。”
越洋客船上配备齐全,毕竟是要在大西洋上漂十多天,可不能把乘客憋坏了。船上有若干餐厅,头等舱与其他等级舱室的乘客分开;另有咖啡馆、舞厅、剧场、棋牌室、吸烟室,提供消遣。
娱乐场所需要另外付费,有些项目倒是包含在票价内的,比如开船的第二天,船长会邀请头等舱的尊贵客人共进晚餐,全程12天的航程,中间至少会举办两场舞会。
这条船是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的一条越洋邮轮,往来纽约与南安普顿,卡纳德公司去年收购了著名的邮轮公司白星,而白星航运公司便是著名邮轮泰坦尼克号的船东。可惜那条豪华邮轮初航便沉于海底,白星公司元气大伤。
兄妹俩在咖啡馆喝了两杯咖啡,基特要了点心。等他们离开咖啡馆的时候,邮轮终于拉响汽笛。
邮轮启航了。
*
回到自己的舱室,乔拿着相机来到阳台上。纽约港缓缓远去,港口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船只,人们上船下船,十分热闹。
对着港口拍了两张照片。
又让男仆给他拍了几张照片。
基特在隔壁阳台向他招手:“也给我拍几张。”
乔便给她拍了好几张。
妹妹的小脸圆嘟嘟的,脸色红润,好似苹果。她大方热情,爱玩爱笑,这样的妹妹很讨人喜欢。
看着妹妹的笑脸,又想起那个神秘的女孩……唉,凯瑟琳,你为什么也叫凯瑟琳呢?
第26章
几天之后,凯瑟琳向布隆克维斯尔的肯尼迪宅打了电话。一名男仆接了电话,问她是谁。
“我是基特的同学,凯瑟琳普希金。请问乔在家吗?”
“乔少爷和基特小姐已经上船去伦敦了。”
凯瑟琳“恍然”,“哦对,基特跟我说过这事,我忘了。肯尼迪先生和太太也去伦敦了吗?”
“没有,先生和太太去波士顿了,去探望杰克少爷。”
“杰克还在布莱根医院吗?”
“是的,小姐。”
“那好吧,我给杰克打电话。”
放下话筒,也并没有给杰克打电话,她也不知道布莱根医院的电话号码呀。
不过,肯氏夫妇不在纽约,倒也是好事一桩。
*
5月下旬的一天,曼哈顿梅隆银行。
一位戴着廉价的圆顶女帽的年轻女士来到营业大厅,她有一双大眼睛,本是个清秀佳人,但满脸惊惶的神态使得她显得有点……不寻常。
她迟疑的在柜台前面打量,这时候的银行营业大厅还不是冷冰冰的一大长条的柜台,而是一名柜员面前摆放着一张办公桌,大厅里足足有十几张办公桌,其中一大半办公桌前都有客户办理业务。
几分钟后,才选定一个年轻的男柜员,走上前,低声说:“我、我要补一本支票簿,你这里能办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