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玄甲军甚至有余力,打两只狼换换口味。虽然李世民只嚼了一口就吐了。
  “真难吃。”
  韩信从不浪费粮食,就算嚼得腮帮子都疼,也坚持要把这老木头一般的烤狼肉吃完。
  联军会合之后,发号施令的人很自然地变成了大秦的太子。无他,兵强将广,悍勇至极,不仅杀得匈奴胆寒,也震慑得其他人不敢有异声。
  就玄甲军这个作战风格,轻骑远出,长途奔袭,打谁谁死,匈奴猝不及防,月氏和东胡难道就能防吗?
  草原没有那么多城池,只要大秦知道了游牧的牧场在哪里,那对他们就很危险了。
  半夜睡着觉,无知无觉的,玄甲军杀到家门口了,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脑袋就咕噜咕噜滚到地上了。
  这多可怕!
  他们站在黑色的灰烬里,空气里飘起数不清的草木灰,宛如地府飞出来的蝴蝶。
  只听太子悠然笑道:“都说昭武城繁华如梦,我一直都想去看看。不知将军可欢迎?”
  月氏的将领狄提心里一紧,干巴巴地挤出笑来。“这……太子身份尊贵,不尽快回咸阳吗?”
  “来都来了,这离月氏也不远,我想顺便去看看。将军的意思,是不欢迎了?”李世民似笑非笑。
  狄提看了看大秦那边一个比一个凶残的将军们,回想起匈奴单于的脑袋是怎么起飞的,拒绝的话实在说不出来,支支吾吾,好像原本还能沟通的秦语,一下子就短路了。
  他看向东胡和戎族那边,两边纷纷都扭开头,装作听不懂。
  反正大秦太子要去的也不是他们家,要是大秦和月氏打起来了,那才有好戏看呢。
  “将近两千里,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不远吧?”狄提终于憋出一句话来。
  “才两千里,算远吗?”太子自有他的逻辑,任何时候都自圆其说,且理直气壮。
  “……”
  “昭武城现在在河西吧?离祁连山不远。”太子言笑晏晏,“只要从龙城出发,翻过狼山和贺兰山的缺口,就能到达月氏腹地。听说这一路商队很多,开春了,都忙着去西域走商呢。”
  他轻松愉快地抖开了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标注。
  “将军知道吕不韦吧?往返月氏十年,也记下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李世民用目光表示:你不会真以为吕不韦只是去做生意的吧?不会吧不会吧?
  狄提惊愕之中,带上了几分不自知的慌乱与恐惧,虽然掩饰得很快,但逃不过李世民的眼睛。
  吕不韦当然不止是去做生意的,郦食其更不是。从大秦与月氏通商的那一年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和沿路所有部族开战的准备。
  我可以不打,但我不可以不能打。
  我当然可以跟你一直友好通商下去,前提是我得了解你,万一打起来我得有防备,且打得赢。
  所以,这个路线,李世民也规划了十几年了。
  这一路上所有的商队在哪歇脚,在哪交换物资,沿路几十个补给点,地窖里储存的粮草,全都是为这一天准备的。
  “太子是想背弃盟友吗?”狄提这话说的很不客气了。
  “哪里的话?”太子笑得和蔼可亲,慢条斯理地叠好地图,饶有兴味,“我不过是想和你们月氏王见个面,说说话,谈一谈大秦和月氏的未来罢了。”
  “若涉及两国邦交,自然有使者去谈。”
  “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想见识一下昭武城,有没有临淄那么华美。”李世民耐心地与他叙话,顺便环顾戎族与东胡的将领们,“临淄靠近东海,以前是齐国最美丽、也最热闹的都城,泰山也在那附近,诸位可曾听说过?”
  听没听说过的,都静默了。
  各部族不同颜色的旗帜在草原的风中猎猎作响,其中最抢眼最华丽的那一面迎风招展,犹如九天之上的凤凰,骄傲地绽开翎羽,燃烧在荒芜中。
  玄甲军肃然地矗立在太子身后,高头大马,甲光向日,冰冷而杀气腾腾,无差别地碾压着一切挡在太子前面的敌人。
  而太子自己,也是玄甲军的一员。
  狄提无法不为之心惊肉跳,为自己,为月氏。
  李世民笑吟吟地拍拍狄提的肩膀,若无其事:“将军不必如此惊慌,我只是去看看,又不是想干什么。况且那是你们的城池,你们怕什么呢?”
  狄提艰难地扯动嘴角,心道:就你这么凶残,杀人跟切瓜似的容易,谁见了不怕?到底是谁在传大秦太子温和仁德,谣言哪来的?这些鬼话编出来,不会就是为了骗他们吧?
  “将军若是不肯为我带路,那我们只好自己去了。”李世民摊手,一副遗憾的表情。
  狄提左右为难,感觉自己不是在引狼入室就是在被跟踪,除此之外,仿佛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玄甲军的速度太快,绝不逊于草原上任何一个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而且不受季节影响,冬天也把马喂得膘肥体壮,支撑得起长途远征。
  鼎盛时期农耕民族的优势,在此展示得淋漓尽致。
  月氏一个盛产马匹的地方,居然有一天比马比不过大秦,这实在是赤裸裸的打脸。
  明明二十年前还不是这样的,大秦进步得太快了。
  狄提不得不和缓了态度,挤出难看的笑容来:“太子若是要去做客,我等自然是欢迎的。只是,太子真的是去做客的吗?”
  你别搞事啊!!
  韩信在左侧后方,悄悄碰了碰李世民的臂甲,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李世民不动声色,笑道:“将军放心,我当然是去做客的。劳烦将军带个路。”
  狄提勉为其难,忧心忡忡地答应下来。
  其他部族全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对李世民越发礼貌了几分。
  瓜分俘虏和战利品的时候,太子十分大度,让出去大部分利润,只要了地盘。
  冒顿的弟弟呼延,也不过个半大少年,仿佛待宰羔羊一般,也参与了这个瓜分匈奴的会议,——当然,他是被瓜分的那一个。
  冒顿的儿子年纪更小,三五岁的个头,以后会活在咸阳,随时准备回草原替代呼延。
  谁听话谁就是匈奴单于,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连同匈奴几大部族在内,几百号有些地位的贵族全都被秦军打包带走,送给嬴政瞧瞧。至于这些人是死的还是活的,就看他们跪得够不够快了。
  想当大秦的狗,啊不是,大秦的附属,都得竞争上岗。
  各自分开整军时,韩信用很确定的语气,和李世民说道:“月氏很心虚。”
  “嗯,看得出来。”李世民颔首,“比我以为的还要虚一点。”
  “月氏定然有问题。”
  “好极了,正好去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
  李牧不大放心,给他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李世民挑挑拣拣带了一小部分。
  “我们是轻装上阵,再多就影响马的速度了。”
  “商旅储存的粮草够用吗?”
  “差不多吧。”李世民扬眉一笑,“不必担心,月氏带了粮草,我们吃他们的。”
  什么?月氏同不同意?他凭什么不同意?
  都是盟友,吃你点粮草怎么了?又不是抢。
  当然,这一路上要是遇见匈奴的小部落,也不是不能灭个族,再顺手牵羊。
  打到哪吃到哪,是玄甲军的优良传统,只要打得够快,就不怕没东西吃。
  李牧带着大军送出去几十里,龙城的影子都看不到了。风里送来些许湿润的气息,不再是干巴巴的凛冽刀子。
  熟悉草原的就知道,这是春天要来了。
  李信安慰李牧:“有我呢,我会保护殿下的,不用太担心。”
  “我会时刻关注殿下的消息,一有情况,马上率军来接应。”李牧沉稳道。
  “好,后续的扫尾,就交给你们了。”李世民很放心。
  李牧蒙恬加章邯,他有什么不放心的?
  二十天后,李世民到达了月氏的昭武城。
  这是一座很西域化的城池,吸收了很多关于沙漠、游牧、草原与绿洲等元素,看起来自由而质朴,贸易感很浓厚。
  竹简和羊皮纸同时存在,葡萄酒盛在玛瑙杯里,白色的石柱上刻着火焰与太阳,骆驼的铃铛摇一摇,用珍贵的香料换取同样珍贵的丝绸。
  各种各种浓郁的香气就飘在街道上,有的辛辣如花椒,也有的清幽似兰草,甜甜的奶香和酒香四处逸散,可能装在铜壶里,也可能从牛皮酒囊倒出来。
  宝石跟不要钱似的撒了一地,茶叶与瓷器在双方比比划划中交易出去,乱七八糟的语言彼此碰撞,吐沫横飞,还不如手势和黄金来得有用。
  玄甲军没有全部进入昭武城。月氏王听到汇报,匆匆派使者来迎,友好协商了一阵子,李世民同意只带八百人进城。
  八百,也是个很神奇的数字。
  八百精锐,礼貌地骑着马,秩序井然地迈进城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