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136节
“看什么呢?”程添锦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林烬摇摇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就是觉得...真好。”
菜上来了,烧鹅皮脆肉嫩,配着酸甜的梅子酱,美味得让人惊叹。老板娘又送了他们两碗自家熬的陈皮红豆沙,说是看他们面善。
离开时,林烬回头望去。
那对夫妻正在收拾碗筷,丈夫悄悄往妻子嘴里塞了块烧鹅,被她嗔怪地拍了下手。
走出饭店后,林烬的目光被门口阿姨怀里的小孙子吸引。那孩子正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来往行人。
林烬忍不住蹲下身,轻轻逗了逗孩子肉乎乎的小手:“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高中生模样的女孩从店里跑出来,清脆地答道:“他叫秦望,希望的望!”
林烬抬头,看到女孩明媚的笑脸时,整个人僵在原地——那双灵动的眼睛,笑起来时嘴角的弧度,活脱脱就是记忆中的沫沫长大了的模样。
他的眼眶瞬间发热,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林烬站起身,伸手轻轻摸了摸女孩的发顶:“好名字...”声音有些发颤。
程添锦立刻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不动声色地揽住他的肩膀。女孩歪着头看了看他们,突然笑着说:“哥哥你的玉坠真好看!”
林烬低头,发现平安扣不知何时从衣领里滑了出来。他下意识握住玉坠,指尖微微发抖。
“谢谢,”程添锦代他回答,声音温和,“这是很重要的礼物。”
夕阳西下,巷子里飘来饭菜的香气。老板娘朝门口呼唤:“沫沫,带妈和望儿回来吃饭了!”
“来啦!”女孩应着,朝他们挥挥手,“哥哥再见!”说完便抱起弟弟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店里。
林烬站在原地,望着女孩离去的背影,泪水终于夺眶而出。程添锦默默将他搂进怀里。
街灯一盏盏亮起,照亮了回家的路。那些曾经失去的,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回到了他们的生命里。
——
夜色渐深,客厅里只剩下电视荧幕的微光。林烬靠在程添锦怀里,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节目。
突然,一个熟悉的女声从电视里传来。林烬猛地抬头,屏幕上的新闻记者正站在国际会议中心前进行现场报道——利落的短发,明亮的眼睛,正是左南箫。
“下面请看详细报道...”她的声音清晰有力,与记忆中那个在战火中仍坚持记录的女记者重叠在一起。
林烬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嘴角慢慢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程添锦没有出声询问,只是静静地搂住他的肩膀,手指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臂。
新闻播完,镜头切回演播室。林烬重新靠回程添锦怀里,轻声说:“活着真好。”
程添锦在他发顶落下一个吻:“嗯。”
电视里的声音渐渐变成了背景音,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
林烬把玩着程添锦的手指,两枚戒指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清晰可见。
程添锦关掉电视,室内陷入温柔的黑暗。
他低头寻到林烬的唇,吻得很轻,却带着从未改变的深情。
无需言语,他们都明白——这一世,他们终于可以好好活着,好好相爱,替那些没能看到太平盛世的战友们,把这份平凡的日子过到地老天荒。
——
周末,林烬随程添锦回程家老宅时,在花园里遇到了前来拜访的宣雨青。她穿着一袭淡青色旗袍,正弯腰嗅着一株白玫瑰,听到脚步声回头时,眉眼间尽是温柔的笑意。
“添锦哥,这位就是林先生吧?”她的声音如清泉般悦耳。
程添锦不自觉地握紧林烬的手:“雨青和我从小一起长大,你不要多想。”语气里带着几分紧张。
林烬忍不住笑出声:“我当然不会多想。”心里却想着,要是宣雨青对程添锦有意思,当年在旧上海哪还有自己的事。
出乎程添锦意料的是,林烬和宣雨青聊得格外投缘。从古典文学到现代艺术,两人竟有许多共同话题。
宣雨青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又恢复了温柔的笑意。
“说起来,”宣雨青突然提到,“家里有个祖传的黄杨木八音盒,做工很精致,播放的是《彩云追月》。”
林烬的笑容微微一滞——那是他曾经亲手做给宣雨青的生日礼物。他不动声色地抿了口茶:“是吗?那一定很美。”
程添锦敏锐地察觉到什么,在桌下悄悄握住了林烬的手。阳光透过葡萄架的缝隙洒下来,在三人的茶杯里投下细碎的光斑。
远处传来悠扬的钢琴声,像是某个孩子在练习《彩云追月》的旋律。
宣雨青望着两人交握的手,突然了然地笑了:“添锦哥从小就是个固执的人,认定的事从不改变。”她优雅地端起茶杯,“看到你们这样,真好。”
风拂过玫瑰丛,带起一阵芬芳。
林烬看着宣雨青,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意:“是啊,可固执了。”他故意晃了晃与程添锦十指相扣的手,“怎么甩都甩不掉。”
程添锦闻言,立刻收紧手指,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之死矢靡它’。”他引了句《诗经》,语气里带着几分警告的意味。
宣雨青被两人的互动逗笑了,她掩着嘴轻咳一声:“添锦哥从小就这样。八岁那年为了只受伤的麻雀,硬是在院子里守了三天三夜。”
“真的?”林烬眼睛一亮,转头看向程添锦,“程教授还有这么可爱的时候?”
程添锦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雨青!”声音里满是窘迫。
宣雨青轻笑一声,优雅地端起茶杯,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不过现在看来,这份固执倒是用对地方了。”
林烬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对了,宣小姐要不要看看程教授小时候的照片?他妈妈昨天刚发给我一堆。”
“林烬!”程添锦想去抢手机,却被灵巧地躲开。
宣雨青凑近屏幕,看到照片里穿着小西装、板着脸的小男孩,忍不住笑出声:“哎呀,这张是他第一次上台演讲,紧张得把《静夜思》背成了《春晓》。”
“宣雨青!”程添锦难得失态地喊出声,伸手就要去捂宣雨青的嘴。
林烬笑得前仰后合。
庭院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那些曾经的战火与别离,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平凡的幸福。
——
那天晚上,程添锦的书房灯光一直亮到深夜。林烬推门进去时,看到他正伏案批改论文,金丝眼镜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冷光。
“程教授,该休息了。”林烬从背后环住他的脖子。
程添锦握住他的手,声音有些沙哑:“马上就好……”
林烬瞥见桌上摊开的《金瓶梅》研究笔记,突然起了坏心思。他抽走程添锦的眼镜,俯身在他耳边低语:“程教授研究得这么认真...要不要实践一下?”
后来的事情就有些失控了。
程添锦把林烬压在那张明式书桌上,古籍哗啦啦散落一地。他们从书房辗转至卧室,程添锦难得失了分寸,把林烬抵在落地镜前时,林烬报复性地在他腰上狠狠掐了一把——
“嘶……”程添锦闷哼一声,动作却没停,“小混蛋...”
第二天清晨,程添锦扶着腰下不了床的样子实在罕见。林烬本想嘲笑他,结果自己刚一动就疼得倒抽冷气。
两人面面相觑,最终决定去医院。
挂号时林烬还嘴硬:“都怪你非要试那个姿势...”
程添锦推了推眼镜:“‘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话没说完就牵动了腰伤,疼得直皱眉。
诊室门开的那一刻,林烬僵住了——白大褂胸牌上写着“张冠清”三个字,那张严肃的面孔与记忆中明德书店的账房先生分毫不差。
“病历。”
医生头也不抬地伸出手。
程添锦刚递过去,就被劈头盖脸一顿训:“都什么年纪了还这样不知分寸?腰椎间盘突出很好玩?”他扫了眼检查单,冷笑,“花样还挺多啊?”
林烬与程添锦目光相触的刹那,不约而同地弯了弯唇角。那些在战火中互相扶持的记忆涌上他的心头
——当年在明德书店,张冠清也是这样,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熬夜为他们整理禁书。
医生还在持续输出:“现在的年轻人,看几部电影就敢瞎尝试...你这腰伤起码静养两周,禁止任何剧烈运动!”最后四个字咬得极重。
“再有下次直接送骨科住院部!”
走出诊室,林烬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衣角,对着紧闭的门扉小声嘀咕:“还是这副样子,嘴上半点情面都不留……”
程添锦突然拉住他,从口袋里掏出医生刚开的药膏,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他说禁止剧烈运动...没说不能擦药吧?”
林烬看着这个腰伤未愈就又开始引经据典的教授,突然觉得——无论转世多少次,有些人骨子里的秉性,真是永远不变。
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戒指的光芒中,仿佛能看到那些故人从未真正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护在他们身边。
第126章 新生
产房外的走廊上,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紧张的气息。林烬和父亲并排坐在长椅上,两人的手都不自觉地紧握着膝盖。
程添锦站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戒指,窗外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当第一声清亮的啼哭穿透产房大门时,林烬整个人猛地一颤。
那声音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记忆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恭喜,是个健康的男孩!”护士推开门宣布。
林烬突然转身扑进程添锦怀里,泪水瞬间浸湿了对方的衬衫前襟。
程添锦愣了一瞬,随即紧紧回抱住他,感受到怀中人剧烈的颤抖。那些说不出口的思念与愧疚,那些跨越生死的牵挂,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归宿。
病房里,林烬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中的婴儿。小家伙眼睛还没睁开,却已经中气十足地哭了起来,小脸涨得通红。
“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妈妈虚弱地笑着,额前的碎发还沾着汗水。
爸爸凑过来逗弄婴儿的小手:“是啊,连皱眉的样子都像。”
林烬低头凝视着这个新生命,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柔软的脸颊:“那肯定跟我一样帅。”声音里带着微微的哽咽。
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病床上,将婴儿细软的绒毛镀上一层金边。
林时的小手突然抓住了林烬的手指,力道大得惊人。
林烬抬头与程添锦四目相对,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与感动。新生的力量如此伟大,足以抚平所有历史的伤痕,让爱跨越时空,生生不息。
自从林时出生后,林烬彻底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弟控。每天下课铃声一响,他就第一个冲出教室,连程添锦发来的“晚上想吃什么”都顾不上回,直奔家里看弟弟。
这天他一进门就丢下书包,迫不及待地从婴儿床里抱起林时。小家伙已经三个月大,粉嫩的小脸圆嘟嘟的,见到哥哥就咧开没牙的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