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第317节

  他们先是将挖出来的泥土推进去,每填进去三十公分,就有人拿着夯机下去夯实,直到土面变得坚硬平整。
  填到离地面还有半米时,他们又铺上一层筛过的细沙,用耙子摊平,最后覆上表层的熟土,连边缘处都用小铲子细细抹匀,力求和周围的地面齐平,看不出丝毫挖过的痕迹。
  姜河看着地面渐渐恢复原状,忐忑问带头的研究员:“这么处理完,我们以后还能接着种东西吧?”
  他是害怕出了蔓藤的事,基地追责,不让他们继续种了。
  那研究员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笑着道:“老大哥,放心,一切照旧就是,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的地,土壤还是很肥沃的,就是都是高度毒素的,恐怕种下去的植物,也多是高度毒素的。”
  “沈教授让我们帮你们调整了土壤配比,夯实的时候我们帮着掺了些基地调配好的特殊土壤,过段时间翻晒一下,种些耐活的作物完全不影响。”
  姜河一听竟然还有意外惊喜,很是高兴,连连道,“谢谢你们!那可真是太好了。”
  那人笑道:“不用客气,沈教授说了,这些土壤就当是换你们给的肉毯菌了。”
  那些肉毯菌他们实验过了,能增加土壤的肥沃度,若是加以改良,说不定能实验出改良高度毒素土壤的方法来,对他们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十分珍贵。
  因此沈教授也没吝啬,特意将基地里实验培育出的珍贵改良土壤送了些给姜家人。
  “另外,这是姜枝同志需要的网纹叶的种子。”对方递过来一抱小种子。
  “沈教授交代过了,等我们把蔓藤种植好,会派人带姜枝同志过去视察的。”
  话说完,他又仔细核对了一遍交接清单,确认无误后便朝姜山等人点了点头:“那我们先回去了,后续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同行的几个研究员也纷纷收拾好工具和样本箱,彼此简单交代了两句,便跟着领头的转身离开。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基地研究员都离开了,也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往自家住处走。
  对于姜家时不时冒出的稀奇事,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整个自建房区里,就数姜家过得最扎实,日子红火不说,总有些旁人没见过的新鲜物件。如今就算再冒出点稀罕东西,大家也只当是看个热闹,没人再多议论。
  等研究员们一走,姜枝看着刚被翻整过的土地,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转头对姜河道:“二伯,都怪我,把你们之前辛苦弄好的地给……”
  姜河闻言笑了笑,摆了摆手打断她:“这有啥。要不是那蔓藤,咱们哪能得着这么些宝贝土壤?划算着呢。”
  说着便蹲下身,把散落的菌块一块块拾掇整齐,装进竹筐里。让姜文和姜树一起来帮忙,“这些得赶紧种一些回去,这次不种这么密了,留些地种点大葱。”
  袁英在一旁看着,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之前换的种子呢?”
  “在这儿呢。”姜河直起身,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解开绳结倒出两把种子,“大哥特意买的大葱和生菜的,这两种长得快,收了就能吃。”
  他掂量着种子的分量,眉头微微皱起,“就这两把,大哥在基地供销社换的时候,花了不少积分,咱们得好好种才行。”
  说着,他把肉毯菌搬到刚填好的地块边,拿起铁锨挖了几道浅沟,将菌种下去,又细细覆上土。
  “先把地养肥点,过两天就把种子撒下去。”他拍了拍手上的土,望着翻整好的土地,眼神里透着点盼头。
  等屋外的地都收拾好,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等吃过晚饭,碗筷刚收进厨房,姜树才猛地一拍脑门。
  今天光顾着忙活蔓藤的事了,竟把去找姜旺帮忙准备钓鱼和凿冰工具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明天就要出发海市,他们还啥都没准备好呢!
  果然,十分钟后,就见韩磊几人就过来了。
  “大树,怎么样,这两天找人问了吧?都需要准备些什么?我听说凿冰得用特殊的工具,怕明天再弄赶不及,所以赶紧过来跟你们合计着准备。”
  姜树正被问得语塞,里屋的姜老爷子听见动静,拄着杖走出来:“咳咳慌啥,现在就让他来一趟不就成了?”说着便吩咐姜树,“去,把你旺叔请来,就说让他帮帮忙。”
  姜树应声跑出去,没多久就把姜旺拉了回来。
  姜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手局促地揣在袖管里,进门时头埋得低低的,眼睛只敢盯着脚下的青砖,不敢四处乱看。
  屋里烧着火,暖意融融,墙上挂着些颜色艳丽的变异生物做成的饰品。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香——这一切都让他觉得,姜家的屋子像是另一个世界,暖和又安稳,让他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阿旺,别拘谨,坐。”姜老爷子笑着指了指板凳,“他们几个明天要去海市,听说得凿冰钓鱼,你给讲讲该咋弄工具。”
  其实昨天姜旺简略给姜树兄弟两说过,但当时两人尽专研捞鱼和钓鱼技巧去了,对工具的制作没这么仔细。
  姜旺这才抬起头,脸有点红,声音也低:“二叔,这不难……凿冰的话,得弄个冰镩子,钓鱼得做冰钓竿。”他说着,拿起桌上的一根粗铁条,“冰镩子得用实心铁条,一头烧红了砸成三棱尖,另一头弯个把手,淬火后就结实了。”
  姜树说,“这个简单,我们会弄。”
  姜旺闻言,又教众人做冰钓竿:“钓鱼的话,得弄根两米长的细竹竿,梢头绑上结实的线,线长比水深多两米就行。钩子用大号的,挂点吃的上去当饵。”
  他似乎想示范一遍,苦于手上没工具。
  许娜见状,连忙拿起一旁的剪刀剪线递过去。
  姜旺来的时候带了一些以前收集过的韧性极好十分适合当鱼钩的树枝,他拿到剪刀将树枝掰弯成几个小坠,“这树枝做成的坠能让饵沉底,还能感觉到鱼咬钩。”
  姜树和韩磊几人听得认真,姜家没有竹竿,他们那正好有,便让阿松阿宽几人回去拿了材料跟着做。
  随后,姜旺又手把手教他们打磨铁镩的尖,调整竹竿的弧度,连绑钩的结都演示了好几遍。“冰镩子至少做两把,轮流凿才省力。钓竿多做几根,能同时下钩。”他叮嘱着,又想起什么,“对了,还得弄个破冰锥,万一冰面冻得太硬,先用锥子凿个小坑,再用镩子扩。”
  一整晚,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打铁镩子,有人削竹竿绑线,有人找铁皮做装鱼的小桶。
  姜老太太煮了生姜糖水端过来,让他们歇口气再弄。
  姜旺捧着糖水碗,看着满屋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有种奇异的满足,只觉得手里的工具也变得有了分量。
  一直忙到后半夜,众人才堪堪把东西准备好。
  四把冰镩、六根冰钓竿绑得整整齐齐,连破冰锥、装鱼桶都准备妥当。
  姜家得到消息后就报了名,最后也没动用关系,得了五个名额。
  众人商量之下,让了一个名额给牛大力,姜家则派姜枝兄妹、姜文和吴秀去。
  之所以让吴秀去,也是因为怕到时在那边和人产生摩擦纷争,有个能吵架的人在,能省事很多。
  这一晚,姜家的院子里灯火亮到很晚,空气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这次出行危险程度并不高。
  一来,岸边的冰层厚实坚硬,像一道稳固的天然屏障,将深海里可能潜藏的未知危险牢牢隔在外面;二来,众人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沿岸区域,打捞的也多是些在浅海活动的变异生物,这些生物虽然形态有异,但攻击性并不强,应对起来并不算棘手。
  因此众人对这次的海市之行十分期待。
  一整个晚上,众人都围着这次海市之行讨论着,从该带的工具聊到可能遇上的新奇生物,再到捞上来的东西该怎么处理。
  姜树和姜文凑在一块儿,手指在地上画着圈,嘴里念叨着海边的冰面该有多厚,又数着听过的那些海鱼名字,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挺热乎。
  韩磊他们几个也凑在一起琢磨着等捞了鱼,生上火炖锅热汤,大冷天里喝着该多舒坦,说着说着,都忍不住笑了。
  连平日里沉稳的长辈们也坐不住,一会儿叮嘱着要注意安全,一会儿又忍不住加入讨论,聊着冬天都结了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去海市路程远,明天需要4点钟出发,韩磊几人也就不回去了,姜老太太看厅里地方宽敞,便从房里翻出些厚实的皮毛垫子,在地上挨着铺开。那垫子带着点淡淡的皮子腥气,却格外暖和厚实。
  姜旺本来要回去的,姜老太太见时间太晚,便让他也跟着在厅堂里对付一夜。
  这一晚,除了心里揣着事的姜枝父女,其他人都还浸在对明日出海冰钓的热望里。
  姜树姜文两兄弟聊着聊着,不知何时靠在皮毛垫子上打起了轻鼾,嘴角还微微扬着;韩磊几人裹着厚衣裳挤在一处,话里话外仍是鱼汤的鲜;吴秀借着油灯的光,仔细查看着渔具的绳结,时不时和旁边人搭句嘴。
  整个屋子被一股踏实的兴奋劲儿裹着,连夜里的寒气都仿佛淡了些,只等天一亮出发到海市。
  这一晚,姜枝没再做梦。
  但她能从精神池里清晰感应到,那株蔓藤换了地盘后,正自在又畅快地舒展着枝叶。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众人便都起了身。叶青云手脚麻利地备好了干粮,还熬了一大锅热汤,氤氲的热气裹着香味在屋里散开。大家匆匆吃了早饭,姜枝一行人正打算前往南城门的集合点,院门外却突然传来了汽车引擎的声音。
  众人面面相觑。
  这么早,谁来找啊?
  叶青云去开门,一看竟是胡杨开着辆越野车停在门口,他跳下车,脸上带着几分急色,问叶青云:“叶姨,姜枝姐没出发吧?”
  叶青云脸上露出几分诧异,闻言便道:“还没呢,刚吃过早饭,正收拾着准备走。”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又添了句,“这是遇上啥急事了?看你急的。”
  说着便扬声朝屋里喊,“阿枝,小胡找你呢。”
  屋里的姜枝听见喊声,快步走了出来,看到院中的胡杨,有些意外:“杨子,找我有什么事吗?”
  胡杨脸上的急色更重了些,迎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几分焦灼:“姜枝姐,这次是真得麻烦你出马了。”
  他深吸一口气,语速颇快地解释道,“前天基地为了能让老百姓多些资源,派老大带着几支小队进启灵山脉探查,按说昨天就该回来了,可到现在,七支队伍都没见回来,通讯也断了,联系不上。基地里派了人去找,也没什么头绪,老大实在没办法,想着之前二顺和雕姐在山脉里,所以让我来找你帮帮忙。”
  姜枝听完,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几支小队失联可不是小事,她很清楚启灵山脉那瘴气有多凶险,拖延下去怕是会有更多变数。
  她略一沉吟,看向胡杨,语气沉稳:“杨子,这事不能耽搁。我跟你去山脉那边看看,海市那边……”
  姜枝转头望向屋里等着她的众人,又看了看一脸茫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的姜旺。
  随后她看向姜树,开口道:“哥,这次我就不和你们去海市了。你一个人护着大家应该没问题吧?”
  姜树一听,当即挺直了腰板,伸手“啪”地拍了下自己的胸膛,声音响亮:“放心!你哥我办事,还有啥不放心的?我现在也是很厉害的!保管把人都安安全全带回来。”
  姜枝点了点头,补充道:“空出来的那个名额,就让旺叔顶上吧。他常年跟水打交道,经验足,正好能指导你们怎么捕捞,也能多照应着些。”
  姜旺一听要替姜枝去海市,脸顿时涨得通红,连连摆手:“这可不成,这名额多金贵啊,哪能给我占了去?”他搓着衣角,声音都低了几分,“我手还不方便,去了也是白占个位置,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说着,他往后退了两步,像是怕被硬拉上似的:“再说我也帮不上啥大忙,别耽误了你们正事。”
  姜树听了直摆手:“旺叔您这说的啥话?您打渔的本事就是最大的用处!这名额给您才不算浪费。”
  姜枝也温言劝道:“旺叔,你别这么想。这次去本就是为了多些收获,有你在,咱们才能更有把握。这名额给你,再合适不过了。”
  她心里确实存着几分想带姜旺多挣些资源的念头,但这话也绝非客套。
  姜旺在水边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对鱼性的熟稔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比不了的。有这样一位老手跟着,确实能少走不少弯路,省许多事。
  姜旺还想推拒,一直没作声的姜老太太拍板道:“行了,就这么定了。阿枝既然需要忙其他事。阿旺你就和大树他们一起去海市,都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话已至此,姜旺再不好说什么,只讷讷点了点头。“那、那我和家人说一声。”
  袁英笑着道:“嗐,别费那个事,你尽管跟去,我们帮你说一声就是。”
  姜枝见状,和叶青云交代几句后,便转身跟着胡杨上了越野车。
  车子引擎发动,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渐远,车影很快拐过街角,消失在视线里。
  另一边,姜树拍了拍姜旺的肩膀:“走了旺叔,别磨蹭了,集合点那边该等急了。”
  等两边都走了,姜家剩下的人便各回各的活计,院里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车子前往起灵山脉的路上,胡杨对姜枝大致将失联的队伍情况说了一下。
  当初罗永辉一共带了七个队伍进山,每个队伍负责一座山。他作为总指挥,留在山下接应。
  为防队员在山里迷路,出发前特意让每个人腰间都系了长绳,绳头统一收在山脚下的固定点。原以为准备得已经足够充分,没承想即便如此,还是出了岔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