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第280节

  姜山笑道,“阿枝,你说的是二顺和啾啾吧?”
  姜家人已经从姜树口中听过二顺和啾啾的事,这会听到姜山这么说,心里多少有点谱了。
  姜老太太:“你是说到时让那什么大金毛和大白雕带进去?”
  姜树也反应过来了,哈哈一笑,“对对对,阿枝说的对,二顺鼻子和耳朵最灵了,有它在,肯定不会找不到出路!”
  韩磊和柳絮几人听得云里雾里的。
  什么二顺?什么啾啾?
  还是叶青云给他们解释了,众人才明白过来,不由震惊地看向兄妹两。
  两只5级变异兽都听兄妹两的指挥,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五级变异兽在外面可是能让寻常变异者都绕道走的存在。
  哪一个不是皮糙肉厚,凶性滔天的?
  结果居然和兄妹两是伙伴关系……
  其他两家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觉得有些魔幻。
  ——他们究竟运气有多爆棚,才会抱到这么粗的大腿啊……
  这个念头填在他们这些人的脑袋里,连晚餐结束,帮忙收拾锅碗瓢盆的时候,人都是轻飘飘的。
  回去路上,阿宇掐了自己一把,又忍不住问韩磊:“磊哥,刚才枝姐他们是不是让我们回去清点缺什么东西?”
  韩磊“嗯”了一声。
  阿宇:“你说,枝姐让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想收我们做小弟?”
  韩磊人也是晕乎乎的。
  “应该是吧?”
  姜枝的原话是:“你们今天回去查看一下家里都缺些什么,明天我们制定个计划,看看能不能趁着还能出门,去启灵山脉探一探。”
  启灵山脉?
  那地方是他们这种寻常人家敢随便去探的?往日里只知道里头危险重重。
  可刚才姜枝说起来,那叫一个轻松,好像只是要去后山剜点野菜似的……
  韩磊抬手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那几句话在他心里翻来覆去地嚼,越琢磨越觉得没谱。
  可偏偏就是这么不着边际的事,他们一众兄弟都忍不住生出点连他们都不敢信的期待。
  阿松:“磊哥,那咱们要不要听枝姐的?”
  韩磊猛地回过神,飘忽的眼神瞬间清明了几分。
  他抬手往阿松后脑勺拍了一下,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废话!你枝姐说啥就是啥!”
  话音落,他自己先深吸了口气,刚才那股子晕乎乎的劲儿散了大半。“她能把这话放出来,心里肯定有数。”
  “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我能跟着有本事的人!跟着姜家人走,总比困在家里坐吃山空强。你们看看姜家人过的日子,比咱们自己瞎搞强多了!”
  韩磊对着几人说:“回去赶紧把家里缺的东西列清楚,明天咱们再去一趟姜家!”
  旁边几人看着他眼里那股子亮起来的光,原本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定,纷纷点头。
  不管韩磊他们怎么想,姜枝这一晚都睡得十分踏实。
  被褥是叶青云给她铺上的。
  棉被又软又蓬松,盖在身上不沉不压,暖得恰到好处。
  姜枝躺在被窝里面,像裹在晒过太阳的棉花堆里,从骨头缝里都透着股熨帖的暖意。
  也许是路程太过疲惫的缘故,也许是被褥太舒服的缘故,姜枝沾了枕头就没了知觉。
  直到后半夜,才又做起了梦。
  梦里,她的精神池里似乎冒出一颗微小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种子。
  看起来萌萌的。
  姜枝忍不住过去摸了摸。
  结果那颗圆溜溜的种子嗖地一下缩了回去。
  姜枝来了兴趣。
  她趴过去,试图先把那小东西扒拉出来。
  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只有一道稚嫩的声音在她脑海里回荡:“地盘……”
  “我要……”
  姜枝不明所以,“你要什么?”
  结果不等那声音回答,姜枝眼皮一跳,就这么醒了。
  窗外亮堂堂的。
  姜枝躺在床上发了会呆,过了片刻才伸了个懒腰,手臂刚接触到被子外的空气,被凉得一个激灵,彻底醒了。
  她猛地坐起身,视线一抬就愣住了——窗外哪是什么天光,分明是漫天飞雪映亮的世界。
  这是……下雪了?
  姜枝连忙披了件衣服走出房间。
  果然听到对面房屋里,姜老爷子的咳嗽声断断续续的。
  而此刻,院子里,屋顶全裹着一层薄薄的白,连空气里都飘着雪粒子的清冷劲儿。
  风裹着星星点点的雪花,飘在人身上,碰到暖意就化了。
  顶上没了太阳,天地间蒙着淡淡的白。
  姜枝低头一看。
  气温显示3度。
  温度居然又降了。
  叶青云从厅堂里探出个头。
  “阿枝,快来厅里,这边暖和。”
  姜枝抬头应了声,跺了跺沾着细雪的鞋,快步往过厅走。
  厅堂的大门不知什么时候挂了厚重的棉布门帘。
  姜枝掀开走进去,一股暖融融的热气就扑面而来,混着炭火的特殊味道。
  几个当家女人都在用兄妹两拿回来的皮毛赶制鞋子手套。
  见到姜枝,袁英就道:“阿枝,快过来,我给你做了顶帽子,过来试试合不合适?”
  姜枝坐过去,眼睛还瞄着门口的棉被:“这棉被挂得还挺有巧思的。”
  叶青云笑:“是你大伯娘的主意,咱们几个在这厅里干活,门缝漏风得厉害,索性就挂了条没什么薄棉被上去,别说,还怪暖和的。”
  现在柴火紧俏,除了二老房里的火炕每8个小时添一次柴,其他房间里都没用。
  白日里,除了要修缮屋子的男人,其他人都呆在厅堂里,堆五根柴火能烧一整天。
  袁英从针线笸箩里翻出顶灰红色的皮毛帽,上面的针脚看起来密密匝匝的。
  她笑着把帽子往她头上一扣,又拢了拢帽边,“你看这大小,勒不勒?兔毛软和,护着耳朵、脖子不招风。”
  袁英特地在帽檐后面留了长长一圈,戴上去能护住脖子。
  姜枝抬手摸了摸毛茸茸的帽檐,暖意顺着头顶往脖子里钻。她对着墙上挂着的镜子照了照,帽顶鼓鼓的,衬得脸颊更显小巧。
  她很喜欢,转过身揽住袁英的胳膊,“谢谢二伯娘,这帽子比我以前买的大牌帽子还好看。”
  袁英被她哄得眉开眼笑,拍了拍她的手:“好看就常戴着,今天外面下了雪,正合适。”
  正说着,姜老太太端着两碗热汤走进来,见姜枝戴帽子的模样,忍不住笑:“这帽子一戴,咱们阿枝倒像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了。”
  “来,吃碗手擀面。”
  手擀面是昨天柳絮带过来的,还剩了一点,姜老太太用的是昨天吃剩的红汤底,味道鲜辣,这种天吃最暖身。
  姜山一大早又回研究所了。
  湘省之行得到的很多地形数据没整理完,必须及早完成。
  没见到姜君的人,估摸着是去蔺老爷子家帮忙了。
  姜河在角落里组装拆好的红木板,几个女人跟前也都放了一两双做好的鞋子、帽子。
  可见都起了大早。
  姜枝跑外面快速漱了口,水缸里的水飘着雪花冰凉凉的。
  等吃上手擀面后,姜枝才问:
  “妈,你们清点了没有?咱们家还缺点什么?”
  “你阿奶一早起来就看了。”
  叶青云说,“咱们家这次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粮食,主要是土豆和山药豆这种能能填饱肚子的。”
  当时形式紧急,再加上害怕空间器装得太多姜君承受不住,所以当时没能把所有食物都带上。
  那些留下的食物叶青云在回来的时候都一一检查过了。
  大部分的土豆和山药豆回温后质地都变得软烂发黏,所以就算再心疼,她们也没敢继续留着,只能都拿去丢了。
  姜老太太对着笔记本,反复核算几次后,才说,“咱们家现在最主要的是缺取暖的东西,吃的省一省,也能熬个一年半载的。但柴火只能用十天。”
  许娜小声开口:“昨天磊哥他们不是说,过段时间,正式入冬后,很有可能不适合出门吗?”
  姜枝吃着碗里的面,没说话。
  如果现在的温度都不能算正式入冬的话,那后面的气温,恐怕够呛。
  袁英想到寒潮来临那几天,忍不住苦着脸,“那基地得死多少人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