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第235节
她把自家要喝的那份先装出来,剩下的便不打算管了。
等两人把手里的水壶都装满,便回到大通铺那。
这会吴秀她们几个已经把东西都归置妥当了。铺好的垫子上,一层一层叠着厚实的棉被,大多是许娜她们先前赶工缝出来的,用料足实,针脚也密,看着就结实。
前阵子天热,这些被子压在箱底用不上,倒不觉得多稀罕。可现在气温一降,那里面填的变异棉花就显出好来了——每张棉被都跟自带暖意似的,往身上一盖,立马就有股热乎气往骨头缝里钻,浑身都舒坦。
阿松瞅着自家那几条前两天好不容易弄来的被子,脸上有点发烫。他们的被子又薄又小,盖着跟没盖似的,一点不顶暖。
先前还觉得自家老大一收到消息就赶紧去找姜家人,是在帮对方一把。
现在看来,哪是帮人家啊,分明是他们占了大便宜。
姜文没留意到他们心里的嘀咕,只瞅着他们几人穿得单薄,冻得鼻尖发红,便招呼道:“阿松,你们几个快钻被窝里暖暖,可别冻出病来,这节骨眼上生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阿松几人听了这话,心里头暖烘烘的,忙不迭点头应着。
他们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小心翼翼地挨着被子边坐下,刚把腿伸进棉被里,就被那股子厚实的暖意裹住了,冻得打哆嗦的身子顿时缓过劲来。
姜文笑道:“怎么样?我们家的棉被还行吧?”
阿松红着脸挠挠头:“文哥,这……占你们便宜了。”
姜文摆摆手笑了:“说的什么话,都是一起搭伙过日子的,互相帮衬着是应该的。赶紧暖和过来,晚上还得熬着呢。”
几人看着盖在身上沉甸甸的棉被,再想想自家那薄得透光的被子,心里头又是感激又是不好意思,暗暗觉得跟着老大靠上姜家这棵“大树”,真是走对了。
叶青云一回到就先把手里的姜茶递给两位老人。
“都过来先喝口姜茶,等会在忙活。”
许是姜老太太心里惦记的姜海父子,整个人有点怏怏的。
叶青云看在眼里,心里暗自祈祷老人家可千万别在这节骨眼上急出什么岔子来。
蔺老爷子端起碗喝了口生姜水,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肚,瞬间便驱散了身上那股浸骨的寒气。
姜老太太也强打起精神,小口小口喝了小半碗。
在场的人都跟着喝了一碗,原本冻得发僵的身子像是被注入了暖意,瞬间有种从冰窖里爬出来、重新活过来的感觉。
蔺老爷子掀了掀眼皮看向姜老太太,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提点:“大妹子,这时候可得撑住了,别让孩子们因为你分心受累。”
姜老太太心里猛地一凛。可不是嘛,眼下正是最要紧的关头,她要是真垮了,反倒成了孩子们的拖累,让他们更难熬。
她深吸一口气,把那股子颓唐压了下去,哑着嗓子道:“谢谢了,老哥。”
蔺老爷子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又投向了别处。
叶青云见状,感激地看向蔺老爷子。
这话还是得同辈才好开口。
等在场的人都喝上一口姜茶,身上渐渐泛起暖意,叶青云便转身将家里那几个灌满热水的军用水壶一个个塞进被褥里。
这样一来,哪怕夜里寒气再重,被窝里也能存着几分暖意,能让人暖和着熬过漫漫长夜了。
阿松几个小伙子,身上刚暖和过来就按捺不住想找点活干。
虽说只是在这里熬上几天,但吃喝拉撒这些琐碎事一样都少不了,总不能闲着等靠。
吴秀心里七上八下的,既怕一停下来就忍不住胡思乱想、担心在外的男人,又怕风暴真来了会出什么岔子,索性趁着现在有精力,赶紧把手里的粮食收拾出来做成干粮,心里也能踏实点。
柳絮见状也凑过来帮忙,她从行李里翻出五十斤粗粮,和吴秀一起动手准备蒸干饭。
这时候用火本就不易,能一次性做好的事,自然没必要分多次折腾。好在柳絮家带的锅够大,一锅能煮不少饭,正好能派上用场。
和她们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数。没多大功夫,火堆边缘就挨挨挤挤架起了不少锅,个个都忙着准备能顶事的干粮。
叶青云看着这热闹又杂乱的景象,提议道:“这么下去每次用火都得排队,太耽误事了,不如派个人在那边守着占个位置。”
姜君立刻接话:“我去吧。”他腿脚不方便,帮不上太重的活,守着位置倒正合适,也能替大家分担点。
阿松几个小伙子瞅着姜家往饭里撒肉碎,眼睛都直了,喉结忍不住上下滚动,悄悄咽着口水。
心里却暗暗犯愁:他们囤的粮食其实不算少,但架不住人多,还都是正能吃的半大小子,个个都是能“吃穷”人的饭量。偏这波寒潮来得突然,他们一伙人为了打点关系,已经用掉了一部分存粮,眼下手里的粮食哪敢放开了吃?
阿松按捺住肚子里的馋虫,忐忑地开口问吴秀:“大娘,咱们这几天都吃干饭吗?”
吴秀笑着说:“这么冷的天,就得吃干饭才顶饿,不然肚子空落落的,身上更扛不住这寒气。”
阿松旁边的黄毛小伙子脸一红,有些尴尬地挠挠头:“大娘,我、我们不太爱吃干饭,这几天就自己煮点吃的就行,不麻烦您了。”
吴秀原本心里沉甸甸的,一听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有人不爱吃干饭?这说辞她可不信。她瞅着几个小伙子窘迫的样子,直截了当道:“你们这几个小子,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不是心疼粮食舍不得吃啊?”
阿松几人被戳中心事,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红着脸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应声。
吴秀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多大点事。这几天就跟我们一起吃,别客气。你们要是过意不去,就多帮着照看照看孩子和老人,也算搭把手了。”
几个年轻人心中一喜。
“那、那我们现在就去干活。”
说着急吼吼地出了大通铺,找事干去了。
吴秀看得一阵好笑。
正忙乱间,七八个士兵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每人手里都抱着柴火,有条不紊地往火堆旁添补。
众人一见他们,立刻像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涌上前七嘴八舌地打听起来:
“同志,外面现在怎么样了?我们啥时候能出去啊?”
“我跟家人走散了,他被分到3区,能不能让他过来这边汇合?”
还有人急乎乎地问:“同志,我肚子疼得厉害,这附近哪有厕所啊……”
士兵们瞬间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首的军官眉头一皱,沉声开口,声音清晰有力:“所有关于寒潮的最新情况,大家听广播通知就行,别瞎传也别瞎问。特殊时期,暂时分开几天不算啥,等情况稳了自然有安排。至于厕所,基地马上会在每个区域搭临时的,现在急着用的话,先去片区负责人那领个叶袋,临时对付一下。”
几句话条理分明,瞬间压下了众人的慌乱。
果然,没过多久,又有几名士兵扛着工具过来,动手搭建简易旱厕。
他们动作麻利地撑开折叠支架,帆布被迅速展开,三两下就围出了半封闭的隔间,有用几张巨大的、看不出是什么的叶片将厕所围得结结实实,随后往里面放上一个木桶,最后有人在旁边系上红布条做标记,这处临时厕所便算搭好了。
每个区域里,大概每隔一百米就设有两间这样的简易旱厕,还细心地分了男女,方便大家使用。
袁英一看想捂着鼻子。
“这么多人都用这厕所,得多难闻啊?”
还好那厕所没搭他们这一边。
阿松他们公司出手过这种旱厕,便笑着说:“婶子,那旱厕外面围的叶子,有除臭作用。”
“这啥植物啊?”
“是变异五色花的叶子。”
姜文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就是马樱丹嘛。小时候上山找野果,总能撞见这种植物,叶子带着股冲鼻的臭味。他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这分明是以臭掩臭嘛!”
叶青云瞅着那旱厕,搭得跟个长方体帐篷似的,心里琢磨着自家不如也搭一个,省得跟大伙挤。她把想法一说,众人都连连点头。
阿松当即提议:“那我们几个去前面找士兵要些五色花的叶子来!”
话音刚落,几人就一阵风似的窜到前排士兵那儿搭话去了。
叶青云让姜君从空间器里拿出帐篷。
周围的人见到,顿时惊掉了下巴。
——这家人居然连空间器都有!
要知道这东西连基地里的官员都未必能拥有,众人看向姜家人的眼神瞬间变了,多了几分震惊、羡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甚至去烧水煮东西的时候,都有隐隐谦让他们先排队的意思。
叶青云也没想太高调,只搭建了个侧卧,1米5的宽度,旁边驻守的士兵见了,也没说什么。
到这个时候了,大家也都是各凭本事度过难关。
也不知道阿松几个小伙子是怎么跟人沟通的,居然还真让他们带回不少五色花的叶子。
不仅如此,还带回了一些经过基地特殊处理的防臭泥沙。
一下就就把上厕所的问题解决了。
等把保证生存的几样事情都解决完,叶青云松了口气。
几家人的行李就堆在铺边,用布单子盖着,谁的鞋脱在旁边,谁的衣服丢到了中间,乱糟糟却透着股抱团取暖的实在劲儿。
士兵们迅速在每个片区搭好简易旱厕后,又麻利地在每个火堆旁边立起一座座两米高的塔楼。
他们示意围坐在火堆旁的人们往后退开一米五远,留出安全距离。
等塔楼顶端稳稳放上一颗拳头大的红色石头后,底下的火堆突然“砰”地炸开,焰苗猛地蹿高窜猛,火势瞬间变得炽烈起来,火星子噼里啪啦溅得更远。
不过片刻功夫,整个地下空间里的寒气就被撕开一道口子,原本冻得发僵的人们渐渐回暖,冻得发木的手脚开始有了知觉,连空气都像是被这猛火烘得热烘烘的。
“这是什么装置?”
“那颗石头应该是火系矿石,装置估计也是提高火力的。”
有了这些装置,众人紧绷的心都往下一放。
看来即便是紧急情况,基地也还是有所准备。
姜丝和牛小路在大通铺的被褥上滚了两圈,暖洋洋的热气裹着身子,两个孩子冻得发红的小脸上终于漾开了笑意。
姜丝小身子一蜷,趴在姜老太太腿边,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劝:“太奶奶,你别担心呀,太爷爷和爷爷很快就回来啦。”
牛小路也赶紧凑过来,用力点头帮腔:“没错没错!太爷爷和爷爷肯定很快就回来!太奶奶不要担心!”
姜老太太心里像被暖炉烘了一下,软乎乎的。她抬手摸摸两个孩子毛茸茸的脑袋,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好,太奶奶不担心。”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飘向远处的天花板。
现在,就只等姜老爷子和姜大伯回来了。
*
另一边,韩磊带着几个小弟刚踏入4区,就被眼前的景象堵得心头发闷。
这里的地盘明显比1-3区拥挤得多,狭窄的通道里挤满了拖家带口的人,地上随处堆着破旧的行李和锅碗瓢盆,连下脚的地方都得仔细找。空气里混杂着各种味道,远处还有孩子的哭闹声和大人的争执声,乱糟糟的像个被打翻的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