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第105节
陈璇两人的目光看向隔壁的鼹鼠堆,发现鼹鼠的爪子确实泛着青绿,便说:“可以。”
姜枝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这些鼹鼠,最后道:“死的这些我们不卖,它们身上的皮毛我们有用。5000积分,这只活的鼹鼠可以给你们,而且你们要帮我们把这些鼹鼠运回基地。”
陈璇皱着眉,觉得有些亏。
“你们用信号弹让我们找来,不会就是想让我们帮你们运这些东西吧?”
姜枝没否认,“这也是交易条件之一,如果不同意,我们不强求。”
这几个年轻人也忒滑头了些。
一旁的宁涛到底没忍住,“我们不买的话,你们搬回去也要上缴给基地百分之二十,吃亏的是你们。”
姜枝笑了笑,“你也说是基地,但你们要是肯买,这只大鼹鼠可就是你们的了。”
宁涛顿时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陈璇沉吟片刻,随后道:“如果你们只是想要皮毛的话,我们也可以帮你们处理,剩下的我们照样买。”
那些小的倒是无所谓,但大的那只,是有异能的,价值远比那些小的大。
姜枝挑眉,“免费的吗?”
宁涛真怕她不同意,连忙道:“免费的。”
姜枝状似思考了一会。
“如果你们能帮我们处理这些皮毛,卖给你们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个要求。”
宁涛“哎哟”了一声,“小姑娘,你咋要求这么多咧,我们都让了好几步了!”
姜枝面无表情,“不同意就算了。”
说着转头对姜树说,“哥,我们另外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运回去吧。”
“诶诶,你这小姑娘真是的,我也没说不同意啊!”
陈璇在一旁扶额,宁涛这家伙,底牌都显露完了,还怎么谈价格?
她重新看向小姑娘,“什么要求?”
姜枝:“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想要这两只大鼹鼠?”
陈璇和宁涛表情一僵。
这小姑娘真是够一针见血的。
沉默片刻,陈璇开口,“我们可以告诉你,但你们必须答应守口如瓶,不然交易作废。”
姜枝点头,“好。”
姜树和姜文两人顿时好奇地竖起耳朵。
陈璇看了他们一眼,说道:“这两只能使用异能的鼹鼠身上有一样东西,基地能做成武器。”
姜树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基地的科技居然这么发达了?
陈璇继续补充:“当然,现在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还在半保密阶段。”
也就是说,基地的实验要是能成功,未来的科技树很有可能会改天换地!
这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
姜文喜上眉梢。
基地越强,他们的安全也就越有保障,说不定以后还能恢复到大灾变以前的样子。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姜枝便对牛大力说,“大力哥,把那只鼹鼠给陈璇同志。”
牛大力:“好。”
陈璇从挎包里拿出一根链子,将大鼹鼠给绑好后才给姜枝转了8000积分。
随后双方留了各自的地址。
陈璇;“这些鼹鼠我们都拿回去了,等把皮毛处理好了,我们会通知你们过来拿。”
姜树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咧,谢谢您咧!”
陈璇:……
这小子的笑让她觉得自己是冤大头。
等两人的改装摩托走远,姜树才拍拍自己的胸脯。
“阿枝,你胆子也太大了,既然敢跟他们谈条件,万一他们见财起意,把我们灭口了怎么办?你忘记之前那女人的事了?”
姜枝当然没忘,“他们不会,要是他们是那种小人的话,看到我们的烟雾弹根本不会过来。”
姜君改装的烟雾弹和基地的多少有些区别。
若是人品不过关,只想在这里应付了事的,肯定当看不见。
但陈璇两人还是来了,证明他们是负责任的。
姜文看了看时间,已经到四点四十五了。
“阿枝,咱们要不要现在回去?”
以他们的脚程,回去需要半个小时,所以他们最多还有十五分钟的自由时间。
姜枝:“我定个时,再收集点棉花,十分钟后我们再走。”
反正来都来了,当然要把利益最大化。
其他三人都没有异议,甩开膀子就开始忙活起来。
这一次他们没有特地收割棉花梗。
一是因为太占地方,他们要棉花梗也没什么用,二是想留下棉花梗等下一茬棉花。
这么一大片棉花,若是能利用上,等气温下降的时候,也能救更多的人。
姜文是几人中速度最快的,他小时候就经常帮家里采摘过棉花,经验最丰富,没一会网兜里都堆满了棉桃。
棉花田前面有不少菜地。姜枝采摘的时候忍不住看过去。
发现附近的田地上还长满了奇奇怪怪的玩意儿。有的叶子细长溜尖,边缘跟锯齿似的,不小心蹭一下,保准划出道红印子;有的叶片大得能盖住半张脸,上头的纹路跟画符似的,乱糟糟一片。
果子也是红的绿的紫的啥颜色都有,红的像刚出锅的辣子,绿的像新摘的黄瓜,紫的像熟透的桑葚。
用以前的说法,一看就觉得是吃了会中毒的那种。
但纵使姜枝好奇心再重,也没办法再去探究了。
十分钟一闪而过,检测仪也发出了到点提示。
姜枝把手里的棉花一塞,绑在腰上,朝不远处的姜树喊道:“哥,不摘了,我们走吧!”
东西早就收拾好,他们的板车堆得像小山一样,每个人还背着半人高的篓筐,全部装得满满当当的。
这绝对算得上是大丰收了。
光板车上的东西就有上千斤。好在他们队里有牛大力,这些东西对他来说也不算费力。
回去的路上,姜树看着路边那些挂在藤蔓上的拳头大小的茎块,有些眼馋。
不仅是他,今天来的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这些粗粮来的。
只恨时间太短,不能把见到的全都搜刮了。
四人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在5点半前回到驻地处。
没想到和他们一样踩着点回来的人不少。
姜枝他们这一队还不算最晚的。
一时间,场面有些热闹。
入口处停了七八辆小巴士和两辆大巴士。
大巴士是专门给他们运货的。
每个队可以领一条麻条,把自己的货用一根麻条揽住,简单和别人的货区分开来。
他们四人的收获绝对算得上是全场最佳。
毕竟没哪个普通人能比得上他们几人的力气。
四人没敢把装有低度毒素的蚯蚓放上大巴士,而是多花了些积分带上小巴士。
等小巴士都坐满,已经是六点十分的事了。
姜树看着车外好几个才赶回来的人嘀咕:“早知道就不这么老实了,晚半个小时能多摘不少地瓜呢!”
他对棉花地前方那片地瓜地恋恋不忘。
姜文笑着说,“算了,明天咱们还可以再来,也不差那半个小时。”
牛大力便说:“大树,我刚才摘了一些地瓜,等回去全给你。”
姜树连忙说,“别啊!大家平分就好,我们又不是土匪头子,看中就拿。”
几人说笑间,车子启动了。
司机还是那个邋遢大叔,只不过乘客换了一批,姜枝只看到几个眼熟的。
夕阳余晖里,车子里的乘客身影被拉得老长,人人脸上都像被镀了层金,泛着光。
每个人手里都带着鼓鼓囊囊的麻袋,那满足劲儿就差没写在脸上了。
前头甚至还有几人分享着收获的小窍门,笑声洒落一地。
听着这些声音,姜枝的心也渐渐被小确幸给填满。
或许是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之中,对车子的颠簸感受不深,这次司机只用了四十分钟就回到了基地,速度快得可以用“飞起”来形容。
下车的时候,姜枝几人只觉得浑身重担都卸下了。
运货的大巴已经比他们先一步回到基地停车场。
基地停车场是地下的,平时进出需要出示车票证明,这样就能隔绝外面的视线,间接减少抢劫、偷盗事件。
姜枝对基地这样的设计十分满意,不由再次感慨——基地领导人果然是个为人民着想的。